推動杭州科技企業高質量發展!杭州舉行新聞發布會

發布日期:2024-12-23 09:50 訪問次數: 信息來源:杭州市科學技術局
分享:

12月19日,市政府新聞辦、市科技局聯合舉行“深化改革、強基固本,推動杭州科技企業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介紹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培育“新雛鷹”企業工作有關情況。

一直以來,杭州市科技局堅持創新製勝工作導向,以“226”科技創新工作體係(兩個目標、兩大工程、六個突破)為抓手,全力強改革、破難題,打基礎、補短板,實幹實績實效推動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據杭州市科技局局長樓秀華介紹,2023年,杭州全社會R&D經費(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達3.92%,連續3年在全球百強科技集群排名中居第14位,連續4年獲省科技創新鼎,連續14年入選“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

今年以來,杭州科技創新工作成效持續提升,1-10月,全市規上工業研發費用682.5億元,同比增長3.2%,1-11月,全市技術交易額達到1249億元,均居全省第一。1-11月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達到2882億元,占規上工業比重72.33%,創曆年新高。

為進一步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和培育發展未來產業工作,2023年底,杭州出台了《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加快科技企業高質量發展若幹措施》,多措並舉,持續激發企業科技創新活力。杭州市科技局主要從以下五個方麵推進工作:

01構建科技企業梯度培育體係

實施科技企業“雙倍增”行動,積極構建科技企業梯度培育體係。截至2023年底,杭州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5062家,總量持續保持全國城市第5位,2024年,預計新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500家以上。全市共認定省科技小巨人70家,省科技領軍企業34家,均居全省首位。製定新一輪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14條科技創新政策,配套出台研發類科技保險補助、企業研發總部獎勵等操作細則,累計下達科技惠企資金16.2億元。

02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優化市重點科研項目遴選機製和組織模式,緊扣五大產業生態圈重點領域,支持企業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卡脖子”難題。爭取中央引導地方科技專項23項,牽頭組織實施國省重點研發項目246項,實施市重點科研計劃項目103項,推薦顛覆性技術創新項目91項。獲2023年國家科學技術獎20項,占全省的2/3,實現國產替代35項。

03打造企業研發機構創新矩陣

持續深化企業研發機構建設工作。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積極申報創建省重點企業研究院、省企業研究院、省企業研發中心與市企業研發中心,進一步推動企業創新能級提升。截至目前,杭州擁有省重點企業研究院149家,省企業研究院695家,省企業研發中心2234家,市企業研發中心4266家。

04完善全鏈條孵化體係

圍繞五大產業生態圈,著力培育創新創業載體,構建“眾創空間—孵化器—成果轉化園(加速器)—科技園區”的全鏈條孵化體係,建設“科技大腦+天堂e創”數字化平台,夯實“熱帶雨林式”孵化土壤。目前,杭州已培育市級以上孵化器(眾創空間)613家。國家級孵化器數量達65家,連續12年居全國副省級城市第一位。全市孵化空間麵積超650萬平方米,在孵企業2.7萬家,直接帶動就業超18萬人。

05加快培育發展未來產業

近年來,圍繞人工智能、腦機接口、人形機器人、低空經濟等未來產業,杭州積極探索“前沿技術發現-應用科研攻關-成果轉化孵化-產業培育壯大”的未來產業全鏈條培育機製。市科技局最新印發的《杭州市“新雛鷹”企業培育管理辦法》明確“新雛鷹”企業的產品(服務)所屬產業領域須為我省重點發展的未來產業,突出培育扶持一批新領域新賽道企業。

企業是科技創新主體。為加強科技企業源頭培育,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創新推動未來產業發展,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市科技局製定了《杭州市“新雛鷹”企業培育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已於9月9日正式印發。

會上,市科技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俞鈞介紹了新出台的《管理辦法》。《管理辦法》明確,到2027年,杭州將圍繞五大產業生態圈和未來產業領域,著力培育300家左右“新雛鷹”企業。該《管理辦法》具有三大重要特點:

01突出未來產業導向。明確“新雛鷹”企業所屬產業領域為我省重點發展的未來產業,突出培育扶持一批新領域新賽道企業。

02強化梯隊培育機製。“新雛鷹”企業定位為國高企的升級版,以進一步鞏固深化“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新雛鷹’企業-科技領軍企業”的梯隊培育機製。其中,“新雛鷹”企業的主要認定條件設置高於國高企,並就省科技小巨人的“Ⅰ類知識產權5件以上、研發人員占比不低於10%且達50人以上”等認定條件進行了銜接與優化。

03發揮選種育種作用。“新雛鷹”企業的培育,旨在通過塑造新動能新優勢,為杭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因而在認定條件中強化了成立時間5年以內、作為科技企業主要屬性的研發投入總量與占比要求,對企業獲市場認可(融資等)進行了明確,同時對前沿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的企業予以導向培育。

下一步,市科技局將繼續聚焦未來產業硬科技企業培育,加速推進“新雛鷹”企業培育計劃,開辟新領域新賽道,塑造新動能新優勢,為打造中國式現代化城市範例注入強勁的創新動力。


來源 | 成果處、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