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索引號: 002489460/2024-00114 文件編號:
發布機構: 杭州市科學技術局 生成日期: 2024-08-14

杭州市科學技術局關於市十四屆人大四次會議蕭山41號建議的答複

發布日期:2024-08-14 16:34 訪問次數: 信息來源:杭州市科學技術局
分享:

王婷代表:

您在市十四屆人大四次會議上提出的《關於加強科創平台建設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建議》(蕭山41號)收悉。經我局主辦,現答複如下:

一、主要工作與進展

(一)全力提升科創平台效能。杭州市著眼科創平台的效能建設和高質量發展,製定《杭州市科研機構分級分類評價辦法(試行)》,形成目標定位、科研條件、人才團隊、科研任務與研究成果、管理與交流五維評價體係,突出科研任務與研究成果的績效導向和最高分值,加持人才自主評定等係列賦能措施,優化科創平台的績效管理和結果運用。蕭山區製定《杭州市蕭山區科創平台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意見》,按照放管結合、分類指導、多維評價、多元支持的方式,構建精細的科創平台管理體係,增強科創平台對全區產業創新發展的支撐能力。一是建立分層分類管理機製。構建差異化績效考核指標體係,考核結果與資金支持、資源配置掛鉤,激發科創平台發展活力。特別是對於應用研究、技術拓展類平台,加大對成果轉化、技術賦能、產業應用與孵化能力等方麵的考核,推進目標導向和績效導向的創新資源配置。建立科創平台高質量發展“賽馬”機製,設置共性指標和特色指標體係,定期晾曬人才引育、科研攻關、成果轉化、企業賦能等任務完成排名情況,讓創新平台既有動力、也有壓力。二是建立“交叉任職”工作機製。選派一批區管或科級幹部,到各科創平台擔任平台的班子成員,深度參與經費管理、人事管理等平台日常管理事務,把握建設方向,有效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構建全麵推進科創平台建設發展的強大組織保障。建立政府與平台的聯席會議製度,探索平台人員到政府任職的創新機製。三是建立投入資金與引入資金配套機製。優化各科創平台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資金分配比例,控製基礎研究在資金分配上的比重。應用研究經費要從原預算安排製度向資金配套製度轉變,按照投入資金與引入資金配套的形式安排,統籌資源向關鍵項目、核心團隊和產出成效好的平台傾斜。把資金籌措能力作為科創平台可持續發展及給予後續支持的主要評估依據。

2023年全市加大科研攻關力度,取得一定成效。共列入省重大科研成果37項,獲得省科學技術獎200項(占全省67%),承擔國省重點研發項目278項和市重大項目100項。

(二)加強標誌性平台建設管理。杭州出台了《杭州市構築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首選地實施方案》,成立運營“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公司化運營、市場化機製”的杭州技術轉移轉化中心。圍繞“五大產業生態圈”發展需求,深挖全球知名高校、在杭研發機構、重點企業等高水平科技成果,通過走訪、征集、畫像等方式彙聚技術需求,建設標準化數據庫,已收錄科研成果50多萬項,其中重點推薦成果1500餘項,技術需求1萬餘項。組織培訓成果轉化員300多名,簽約技術經紀人100多名,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開展全方位專業服務。緊盯“成果水平判斷難、技術需求征集難、成果與需求對接難”等難題,在全國率先開發成果轉化領域垂直應用的“智者大模型”,初步形成企業需求智能分析、科技成果智能問答、供需智能匹配能力,探索以“智者大模型”為核心的智能化服務新範式。同時,高水平建設杭州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浙江(杭州)知識產權訴調中心、杭州市知識產權交易服務中心,提升專業化知識產權服務水平。引進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設立投資屬性的普華技術轉移中心,共建“兩中心、一基金”的杭港科技創新協同平台,首批入庫香港成熟成果100餘項,已有“多功能自動道路維修機器人”對接落地,共同探索成果轉化的專業化服務模式。

(三)加快打通科技成果轉化鏈條。按照政府引導、市場主導、專業化、市場化和開放性要求,已創建市級概念驗證中心30家,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原理或技術可行性研究、原型製造、性能測試、市場競爭分析、二次開發、中試熟化等驗證服務。支持龍頭企業專注於細分領域,建設垂直孵化器30餘家,其中高新彙·三維信息科技園孵化麵積2.9萬平方米,聚集上下遊企業70餘家,開放共享無線網絡大數據重點實驗室,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8家;雲墨智穀孵化器建有原值超1000萬元的檢測技術服務平台,擁有能譜分析儀、原力雕刻機、達爾文激光粒度儀等20餘種儀器設備,為在孵企業提供技術攻關、檢驗檢測、應用模擬、中試試驗等服務。目前,全市省級以上孵化器150家,其中專業孵化器占比達28%,構建專業化成果轉化鏈條。率先開展科技成果賦權改革試點,鼓勵高校院所、醫療衛生機構、國有企業,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不低於 10 年的長期使用權,現有8家單位試點、賦權成果505項,簽訂轉化5.66億元。推出科技成果轉化“安心屋”,支撐職務科技成果單列管理和高校院所審核內控工具,進駐杭州成果2.45萬項,轉化成果1800多項。構建以需求為導向產學研一體化協同服務平台“供需薈”,已成功撮合項目276個。

2023年度全市技術合同輸出額1075億元,位列全國第5位(北京、上海、西安、深圳之後),吸納額1084億元,位列全國第4位(北京、深圳、上海之後),技術交易額1588億元,首次突破1500億元大關,年增長49%。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持續建設高能級平台,提升科研攻關能力。以城西科創大走廊為核心承載區,加快布局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支持杭州高新區建設世界領先科技園區,夯實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創建基礎。支持“原子級製造”等創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力爭深時數字地球國際大科學計劃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推動“新型實驗室體係”提能升級,支持浙江大學、海洋二所等單位創建全國重點實驗室,建立省實驗室、省技術創新中心的“預備隊”,力爭在杭國家和省級科研平台總數、重大標誌性成果總數,達到全省1/3以上。

(二)全力推進智能化建設,提升平台服務效能。支持杭州技術轉移轉化中心加快開發開放科技成果“智者大模型”,以“價值創造”為導向、以“場景應用”為牽引,進一步優化模型算法,深度開發信息更新模塊,強化算力和數據支持,實現全市高新技術企業和規上企業需求智能分析全覆蓋和“一鍵匹配”、“一鍵對接”功能,打造以大模型為核心的成果轉化“AI+決策”新範式。引進更多具有特色的技術轉移機構,培育更多技術轉移人才,開展線上線下融合的專業化服務,促進國內外技術成果就地交易、就地轉化和就地應用。

(三)全麵深化首選地建設,打造萬億級科技大市場。依托浙江大學、西湖大學、極弱磁大裝置等高能級平台,建設環大學、環重大科創平台創新生態圈和成果轉化基地4個。暢通成果轉化鏈條,把概念驗證與小試孵化、中試熟化基地融合建設,構建科技成果評估、轉化、投融資等全鏈條一體化概念驗證服務體係,累計創建概念驗證中心35家。優化人才服務體係,爭取技術經紀專業職稱評審試點落地,構建初級到高級職稱的晉升通道。鏈接全球資源,做深做實杭港科技創新協同平台,支持建設國際科技合作基地、企業海外研發機構等國際合作載體,拓展國際交流與成果轉化通道,全力構建麵向全球的萬億級科技大市場。

感謝您對科技工作的關心支持。

聯係人:陳子法(科技合作與成果轉化處)

聯係電話:85255636


杭州市科學技術局

2024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