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索引號: | 002489460/2024-00115 | 文件編號: | |
發布機構: | 杭州市科學技術局 | 生成日期: | 2024-08-14 |
李勇進委員:
您在市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上提出的《關於加大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的建議》(第5號)收悉。經我局主辦,市教育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國資委、杭州資本會辦,現答複如下:
一、政策突破與落地情況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先後製定《杭州市構築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首選地實施方案(2022—2026年)》,實施《構築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首選地的若幹政策措施》《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加快科技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措施》等政策,落實“全市財政科技支持年均增長15%以上、市本級每年新增財力15%以上用於科技投入”,圍繞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供給側、需求側和服務側,構建具有杭州特色的多維度、多要素、全鏈條的支持政策體係,創新突破了一係列政策盲點和支持力度,正在探索和驗證當前政策的針對性、有效性。錨定打造全國顛覆性技術轉移先行地、全國科技成果概念驗證之都、全國創新創業夢想實踐地、構建萬億級科技大市場,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供給側、需求側、服務側三端協同發力,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首選地建設取得明顯成效。2023年,全市技術交易額超1500億元,全國城市排名升至第5名,規上新產品產值率達42.3%。
二、資源集聚與效能情況
(一)加強重大科技平台建設。以爭取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為目標,強力推進科研基礎建設和項目攻關。一是突出重大項目推進。全力推進7個實驗室、4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3個技術創新中心、11個創新平台和5個信息基礎設施等30個省“315”重大項目建設,實現“投資額超百億、區縣(市)全覆蓋”,完成投資105億元、居全省第1位。二是完善新型實驗室體係,國家實驗室正式掛牌、中國科學院醫學所獲批直屬所,新增全國重點實驗室7家,初步形成“1+2+18+N”新型實驗室體係。三是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推行“揭榜掛帥”“賽馬製”等攻關模式,承擔國省重點研發項目277項,實施市重大項目100項,獲得省科學技術獎200項。
(二)加快新型研發機構發展。印發《關於“名校名院名所”建設的若幹意見》,引進建設國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杭州創新研究院等數十所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研院所與合作辦學重大項目。通過推動省特種設備科學研究院、三花研究院轉型、雲棲工程研究院等機構轉型,引進北大、北航、西電等6所“雙一流”高校共建,形成39家省級新型研發機構。印發《杭州市科研機構分級分類評價辦法(試行)》,開展以成果轉化為核心的分級分類評價,培育國際一流水平研發機構,打造區域特色科研機構。
(三)強化企業創新轉化主力軍。打造概念驗證之都,布局市級概念驗證中心(創建)30家概念驗證中心,入庫項目422個、獲投融資13.5億元。打造全鏈條孵化體係,新增國家級孵化器8家(累計65家),連續11年排名省會城市、副省級城市第1位。壯大高新技術企業規模,新認定國高企3195家(累計15062家),11家企業成為省科技領軍企業,37家企業成為省科技小巨人企業。提升企業創新能力,新增省技術創新中心1家、省重點企業研究院17家、省企業研究院81家、省企業研發中心282家,在人工智能、新材料等領域組建省創新聯合體5個。
三、人才培育與激勵情況
一是引育壯大科技人才隊伍。大力實施“西湖明珠工程”,新培育20支市領軍型創新創業團隊,35位科技領域人才入選市“萬人計劃”。建成運營杭轉中心,引導上海技術交易所等17家機構入駐。創新設立企業成果轉化員(1400多名),培育持證技術經紀人360名(累計1790名),分區分領域開展技術轉移轉化專業培訓。深化高校院所與企業交流合作,新“雙聘”創新協作員21名(累計197名)與企業結對服務,初步建成供給側、需求側和服務側的“三員”融合隊伍。二是建立人才獎勵機製。對自費參加技術轉移高端培訓並取得晉級職業資格證書的技術經紀(經理)人,按培訓費的50%給予每人每年最高1萬元資助;對促成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的技術經紀(經理)人按其年度促成技術交易額的5%,給予最高50萬元獎勵;每年評選不超過10位優秀技術轉移轉化個人,給予20萬元獎勵。三是構建技術經紀師職稱通道。市人社局會同我局積極推進技術經紀專業的職稱評定工作,擬定技術經紀人職稱評定方案和實施辦法,對接省科技廳和市人社局,加快推動技術轉移轉化人才職稱體係落地。
四、基金引導與支撐情況
政府引導基金是市場化方式放大財政資金效能的探索和產業政策工具。杭州科創基金的功能定位是政策性政府引導基金,投資方向為“投早、投小、投科”,以初創期的科創投資為主;杭州創新基金的投資方向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投資階段以成長期私募股權投資為主,重點支持杭州市五大產業生態圈規模化發展。《杭州科創基金管理辦法》中已明確“遵循市場規律,容忍正常投資風險”,淡化國有資產保值增值。2023年,市引導基金批複子基金15支,基金批複規模89億元,新增投資企業244家次,新增投資金額55億元;為934家企業提供融資擔保服務,擔保額23.7億元。支持杭州技術轉移轉化中心以“優勢產業+母基金+政策支持”的模式,更好地吸引優質項目落地。截至2024年3月底已組建6支科技成果轉化子基金、規模達40.66億元,已成功孵育高維醫藥、西湖煙山科技、強腦科技等多個優秀成果轉化項目。
五、謀劃推進的重點事項
(一)加快引育,集聚資源。瞄準世界科技前沿,推動城西科創大走廊、城東智造大走廊“兩廊並進”,支持杭州高新區建設世界領先科技園區,深化濱富、濱蕭跨區域合作,有力促進區域協同創新;深入拓展地區科技合作,唱好杭甬“雙城記”,兩地聯手爭創國家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和“3+N”人才高地,深化G60科創走廊協同創新機製,建設杭港科技協同創新平台,協同推動深時數字地球國際大科學計劃落地實施。支持杭轉中心“智者大模型”開發和開放共享,打造立足杭州、麵向全國、鏈接全球、線上線下融合的技術交易中心。
(二)強化協同,激發活力。加強市級統籌,形成上下合力,布局環大學和大裝置建設創新生態圈和成果轉化基地,支持區、縣(市)建設中試平台和產業基地,麵向市場需求開展技術定製、測試檢驗、中試熟化、產業化開發等活動。探索建立績效評價管理體係與動態優化機製,提升科技計劃與財政資金使用績效,推動新型研發機構“邊建設、邊科研、邊產出”。鼓勵新型研發機構增值性技術服務創收,建立基金會、接受社會捐贈、設立聯合基金、技術入股等形式拓寬資金渠道,盡快形成自我造血功能。支持企業科研投入、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加快“規上高、高上規”進程,迸發創新和轉化活力。
(三)科技金融,基金助力。市國資委支持市科技成果轉化基金以大院大所、省實驗室、龍頭企業等技術源頭單位作為合作重點對象推進基金組建,支持具有市場前景、可產業化的科技成果、先進技術等項目。指導杭州資本做優市科技成果轉化基金,支持探索成果轉化基金“先撥後股”、直接投資以及聯合在杭高校院所、龍頭企業共同設立並“自主管理”的“院企子基金”等,形成具有杭州標識度的新運營模式。擬定產業基金投資容錯糾錯盡職免責辦法,提高基金支持早期高風險項目的積極性。
感謝您對科技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聯係人:陳子法(科技合作與成果轉化處)
聯係電話:85255636
杭州市科學技術局
2024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