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 002489524/2020-00023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文號: | 公開日期: | 2020-01-15 | |
發布單位: | 市民政局 | 關聯類型: |
同誌們:
去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對民政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這是民政事業發展的一次重大曆史機遇,全國、全省民政會議進行了總體部署。上個月24日,市委常委會專題聽取了我市民政工作彙報,並明確了下步意見,為新時代杭州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民政30條”政策意見、“四個標杆區”建設目標和市委常委會明確要求,精心謀劃部署今年杭州民政高質量發展的主要目標任務,切實將“想明白幹到底、幹一件成一件”的理念落實到改革惠民、群眾期盼、基層需求的具體行動中,努力呈現杭州民政勇創一流、走在前列的“一盤棋效應”。根據會議安排,我先就全市民政工作向大家作一報告。
一、聚力民政“六大工程”,成效明顯
2019年,全市民政係統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各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緊緊圍繞市委“六大行動”、“雙十攻堅”中心大局,著力實施民生“六大工程”,杭州民政的全省首位度、全國影響力穩步提升,為杭州獲評全國唯一的“幸福示範標杆城市”作出了積極貢獻。主要呈現出“六大亮點”:
1.改革惠老全國先行,幸福水平進一步提升。市人大常委會全票通過了《杭州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即將頒布實施。在全國率先建立失智症關愛和幹預標準體係,率先開展了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養老服務“時間銀行”和康養體係建設三個試點工作,李克強總理對我市社會組織參與養老服務的運營做法予以充分肯定。提前超額完成政府實事項目任務,建成81家示範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覆蓋率達到68.4%。譬如拱墅區深化“陽光老人家”站點服務,在全市首推居家養老“遠程醫療”,實現醫院專家為老人在線問診;西湖區建立幸福康養一體化平台,基本形成康養資源、康養人才、康養標準、康養支付工作體係;上城區率先在全省推出了首個“家庭養老照護床位”服務新模式。
2.社會協和創新實踐,治理水平進一步提升。高標準製定了“社會協和”專項行動方案和實施計劃,落實重點項目35個,為構建市域治理“六和塔”工作體係奠定了堅實基礎。全市民政係統投入資金6272萬元,資助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項目1352個,鎮街社會組織服務中心的樞紐型作用得到加強,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全省示範領跑。出台“微自治”方案,開展社區基礎數據歸集與智能應用試點工作,探索建立了“村民小組”、“樓道樓宇”微治模式,形成了一批工作品牌。譬如下城區開展街道政務信息化創新實驗區建設,王文序副省長,王宏副市長分別批示肯定;西湖區利用區塊鏈技術打造誌願者參與社會治理3.0版本,省委車俊書記批示肯定;富陽區“小隊會”微治模式,獲市領導批示肯定。
3.專項事務形成品牌,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去年5月,民政部在杭州召開全國現場會,確立、推廣“杭州救助”模式。完成全國殯葬綜合改革試點任務和違法違規私建“住建式”墓地專項排查整治,葬法獎補、殯儀服務、移風易俗等惠民殯葬有效落地;我市殯儀服務市場治理模式在全國殯改試點工作座談會上作典型發言,被評為全國殯葬改革優秀案例。推進移民美麗家園建設,全國移民安置會議推廣杭州經驗。開展不規範地名清理整治工作,整改476條,整改率為99.4%,“杭州有名 別樣精彩”地名文化展形成了較好的社會反響,民政部刊發專報推廣杭州經驗。譬如餘杭區推行殯葬祭“三位一體”,實現綠色殯葬三大轉變;臨安區殯儀服務中心投入運營,落地區域性公墓,形成行政村樹葬模式;錢塘新區落實移民“同村同待遇”政策;建德市建成移民小微企業園,助力80個行政村消薄增收,在全國全省會議作經驗介紹,得到市政府戴建平、王宏副市長的充分肯定。
4.慈善救助共建共享,兜底水平進一步提升。全省率先出台《杭州市城市低收入群體增收實施意見》,試行開展“大額醫療支出預警、低保審批權限下放、困難群眾商業保險、低保低邊漸退機製”等四項惠民舉措,全省率先引入三大專業社會組織參與困難幫扶,先行救助、及時救助、多元救助的體製機製得到加強完善。發動慈善組織、社會組織、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對口幫扶工作,落實幫扶財物4500餘萬元。成功召開杭州市慈善總會第四屆二次會員大會,選舉產生新的組織領導機構。我市17個單位和個人榮獲“浙江慈善獎”,位居全省首位。創建全省首批慈善基地4個和全省唯一互聯網慈善基地,數量位列全省第一。譬如蕭山區出台全省首個先行救助文件,建立鎮街臨時救助備用金製度;餘杭區村淘文化角(雲上公益服務中心)項目獲得浙江省慈善獎;淳安縣全麵開展農村留守、困境兒童大排查,落實保障措施。
5.便民為民深化推進,智慧水平進一步提升。創新開展“點單式”養老服務,首批6萬多老年人開設市民卡養老專戶電子貨幣“重陽分”,10萬餘困難、高齡、失能失智老年人享受“助急”為核心的政府購買上門服務,基本形成了“一網通辦”、“一卡支付”、“一碼定製”的智慧養老體係,“互聯網+養老”服務列入“浙裏養”建設樣板。實現“身後一件事”、“婚育戶一件事”和“收養一件事”聯辦,全省率先實現內地居民婚姻登記“全市通辦”,列入改革惠民17條經驗之一。低保、低邊、特困、臨時救助4項審批時間壓縮60%,位居全國前列。譬如江幹區做實“大數據+”,擦亮“全域無差別服務”金名片,通辦網點全覆蓋,事項辦理“一次成功率”提高至95%;桐廬縣推進社會組織審批事項“多合一”,實現辦結時間縮減50%,同時取消殯葬基本免費項目申報環節;名勝區實現民生保障事項“一窗通辦”。
6.主題教育文化助推,黨建水平進一步提升。不斷深化民政係統“雙翼爭強”行業黨建,著力提升基層黨組織規範化水平。以“我們的節日”民政主題活動,凝聚幹部思想、攻堅克難,牽頭做好了市屬國有企事業單位8處閑置用房轉化給老舊小區使用,得到市領導批示肯定;人民日報專門刊登了市民政局開展基層調研破解居家養老難題的經驗做法,得到了主題教育辦的充分肯定。譬如西湖區社會組織黨群服務中心榮獲浙江省首批社會組織黨群服務中心示範點;上城區成立公益黨建聯盟,社會組織參與美好社區建設經驗民政廳全省推廣;濱江區成功承辦全市“追夢新征程、社工在行動”國際社工日主題宣傳活動,較好地激發了民政人“工匠精神”。
在改善民生成效顯現的同時,我們更清醒的看到,杭州民政事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不同程度存在,主要表現為:重點民生齊抓共管的部門聯動、財政保障機製有待完善提高,強化基層治理的方法途徑還不夠豐富有效,農村“三留守”關愛服務等新問題亟待破解,部分民生基礎設施建設較為滯後,基層民政工作力量相對比較薄弱等等,都需要在今後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
二、緊緊圍繞“民生主線”,上下同欲
2020年是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民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強基惠民之年,是全國全省民政會議重點目標任務的謀劃推進之年,是做好機構改革“後半篇文章”的改革深化之年,是治理現代化建設、長三角“一體化”推進、“十三五”收官和“十四五”布局的承前啟後之年,杭州民政事業發展“四年交織”,關係決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和“幸福示範標杆城市”打造。做好2020年民政工作,責任重大、使命光榮,今年我市民政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圍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這條主線”,實施黨建“四大行動”,打造民生“六大示範區”,確保杭州民政工作始終穩居全國領先、全省示範地位。為此,做好今後一個時期的全市民政工作,必須認真把握好四大原則。
1.要以強基惠民為第一站位。聚焦推動習近平總書記對民政工作重要指示的層層落實,突出問題導向,形成定期研究解決區域民生重點、民生項目、民生政策的機製,著力破解民政事業發展短板。借勢借力,加快實施民政基礎、民生保障“雙提升三年計劃”,推動杭州民政成為高質量發展典範。
2.要以智慧民政為第一抓手。立足長三角“一體化”、杭州都市圈和山海協作等融入發展,推動數字化轉型服務和標準化建設推廣,提升智慧參與治理、服務水平。突出養老服務、婚姻登記、公益慈善、社會治理等重點領域,探索形成跨省市、跨區域聯辦的杭州模式。強化社會組織、福利機構、養老機構、救助對象“誠信惠民”信用體係建設,提升事前事中事後全過程“互聯網+監管”執法水平。探索構建民政數字執法體係,深化行政處罰簡易程序,提升民政事業發展法治保障。
3.要以改革創新為第一動力。民政工作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解決的出路在於改革創新。要以更加主動擔當作為的姿態,精心謀劃民政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全方位開展民生指標比學趕超,加快設施建設、舉辦民生論壇,立標對標創新前行。加快民政事業單位改革,整合資源、轉型發展,形成高質量發展鮮明導向。推動“放管服”改革,完善民政法律規章和政策體係,提升社會化服務,確保惠民政策落地見效。
4.要以隊伍建設為第一保障。緊盯國家出台《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2019版)》新動向,抓住浙江省出台基層民政事務購買服務崗位人員配備、養老護理員崗位津貼、社會救助基層經辦服務能力人員配置等係列政策和《杭州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實施契機,統籌推進民政辦事機構、執法機構和服務隊伍建設。堅持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引導社會組織廣泛參與民政事務,提升綜合服務能力。同時,努力爭取人大、政協重視關心支持,大力營造與社會各界深度合作機製,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民生的大格局。
三、始終對標“示範一流”,爭先進位
按照“穩固目標、爭創一流、多出經驗”的總體要求,著力推進民生“六大示範區”建設。
1.堅持居家為先,打造“幸福養老”示範區。加快落實《杭州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推動醫養護新融合,形成多層次可持續的養老保障體係。一是加快建設“家庭養老”床位。會同衛健委開展家庭床位醫養結合試點,製定出台“家庭床位”建設標準體係和獎勵政策,發展家庭床位500張,擴麵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提升居家養老基本服務共享水平。二是加快集聚“社區養老”能力。配齊配強鎮街、村社兩級基層為老服務管理專職人員,全麵落實農村困難特殊老年人定期探訪、服務兩個100%製度。擴麵鎮街級示範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設,建立“老年認知障礙支持中心”,推廣若幹個可複製的村社照料中心好的運營機製做法,建設1+N頤養社區服務模式。三是加快培育“品牌養老”機構。成立市級公辦養老機構人才培訓基地和實訓室,加快養老護理領軍人才、專業技工培育,促進人才合理流動。啟動區域品牌養老機構培育計劃,完善養老機構登記備案、星級評定製度,建立長三角區域優質誠信養老機構品牌互認和推介機製,探索鄉鎮敬老院公建民營,提升公辦養老機構輻射帶動能力,加快社會運營連鎖化、規模化發展。
2.堅持統籌協同,打造“精準保障”示範區。圍繞建設更有質量、更高水平的小康標準,切實兜好脫貧攻堅、民生保障“兩個底線”。一是推進低保救助體係建設。修訂出台《杭州市最低生活保障辦法》,統籌實施因病支出、突發事件等陷入困境群體的臨時救助機製,強化“1+8+2”救助落地,織密多層保障網。完善低保鄉鎮定期複核、縣級隨機抽查製度,切實鞏固低保治理成果。完善低保收入認定規程,提高低保標準補差水平。探索主動申報退出低保獎勵機製,對人情保、關係保、欺騙保一律納入不誠信“黑名單”。二是推進兒童關愛體係建設。全麵貫徹落實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以“家院融合”為主要形式,推進鎮街“兒童之家”建設。加快推進鄉鎮(街道)兒童督導員、村社兒童主任隊伍建設,完善發現報告、應急處置、評估幫扶、監護幹預四重保護機製。三是推進扶貧幫困體係建設。持續開展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推動一批社會組織對口支援項目落地。突出移民就業和幫扶,加大移民直接受益可持續項目的扶持力度,探索完善收益分配機製,增強移民獲得感。全麵落實流浪乞討救助管理“四零”工作責任製,加快市救助站遷擴建項目建設,進一步鞏固“杭州救助”品牌在全國的先進地位。
3.堅持平台共築,打造“和諧治理”示範區。緊抓國家新一批“和諧社區建設示範單位”創建契機,著力提升三型社區智治水平,為全國社區治理提供杭州樣板。一是構建治理“新高地”。結合未來社區建設試點,挖掘推廣一批“優秀社區工作法”,落實一批微治理項目,建成一批雲治示範社區,助力社區治理精細化、智能化。探索社區居務監督運行機製,指導做好村(居)委會換屆選舉試點工作。二是構建服務“孵化地”。全市統籌推進以“鄰裏中心”為品牌的社區服務綜合體建設三年計劃和老舊社區“新家園”計劃,進一步優化布局和標準,30%的新增社會服務綜合體委托社會組織運營。加大鎮街“樞紐型”社會組織培育力度,加快政府購買服務“一網管理”,推動專業社會工作人才在品牌社會組織駐點服務。三是構建人才“集聚地”。推進優秀社區黨組織書記納入專項事業編製政策落地,抓好社區工作者和社會工作者隊伍規範化建設。全麵推廣養老“時間銀行”錢江分機製,發展社區誌願服務,完善“社工+誌工”協作機製,推動“三社聯動”向“四社聯動”轉變。
4.堅持公益轉型,打造“溫暖城市”示範區。積極促進“互聯網+慈善”深度融合,著力躋身中國城市公益慈善指數前列。
一是建立“線上線下”平台。加快杭州市公益慈善資源大數據平台建設,形成統一的決策管理製度。融合精準幫扶、組織孵化、項目培育、資源對接、人才培育、文化宣傳等功能於一體,統籌推進市、區(縣市)兩級綜合型慈善基地建設,發揮好政府行業管理的主導作用。二是拓展“新型公益”服務。通過公益創投、網絡眾籌、慈善信托、公益拍賣等辦法,探索建立20個不同模式的社區發展基金會,規範村社慈善基金籌集管理,支持村社廣泛開展助老、助醫、助學、助困等公益活動。三是打造“錢塘善潮”品牌。完善我市慈善工作體製和慈善總會工作職能,深化跨界合作,完善行業自律。舉辦“錢塘善潮”論壇,爭取設立杭州慈善獎,建立慈善綜合評價體係和區域慈善指數發布製度,提升杭州慈善發展溫度。
5.堅持改革驅動,打造“移風易俗”示範區。以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等社會新風尚為目標,強化政策、機製引導,提升移風易俗水平。一是深化殯葬改革效應。加快落實我市《關於推進移風易俗喪禮改革的實施意見》,納入文明城市建設重要內容。推行文明辦喪指導性規範,出台政策引導“紅白理事會”參與殯葬改革,鼓勵開展節簡、文明治喪,形成區域服務管理機製。二是加快殯葬設施建設。推進殯儀館改擴建項目建設。爭取支持,啟動杭州市殯葬設施中長期規劃布局編製,實現多規合一。積極推行不占或少占土地的生態化骨灰安葬方式,全麵推進鎮街骨灰堂、樹葬等生態安葬示範點建設,覆蓋率達到 40%。三是推行婚登標準流程。全市婚姻登記機關場地建設全部達到國家3A級以上,推行結婚登記免費頒證服務,舉辦集體婚禮,引領新時代杭州文明城市建設。
6.堅持服務集成,打造“智慧民政”示範區。借腦育腦,建立民政部門數據艙,加快完成民政公共服務和政務服務全麵數字化、完全網絡化和初步智能化。一是規劃建設“社區大腦”。以社區治理碼上服務、碼上協商、碼上監督為重點,探索製定全國首個《社區大腦建設規劃》,進一步完善社區基礎數據庫,加快部門協同智治。二是實現服務“一網可查”。加快養老、殯葬、兒童、救助、流浪乞討人員臨時避寒(暑)和社區服務等重點民生服務電子地圖上線,建立智慧民政綜合服務平台。三是推動事項“集成聯辦”。深化城市大腦治理場景,加快推進“城市公益雲”建設。試行老年人用餐“信用支付”,加快電子養老卡與電子醫保卡“兩碼融合”,形成縱橫一體的“城市養老雲”。統籌推進杭州地名地址庫建設,深化“智慧地名”建設。精準開展“暖心救助”,全市實施低保認定、救助、服務“異地通辦”。
四、牢抓黨建“四項行動”,引領發展
堅持民政係統行業黨建“一盤棋”,統籌推進社區、社會組織、機關、基層單位“四大黨建”,抓示範點、抓規範化,提升各級黨組織引領力、戰鬥力、凝聚力,推動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
1.雙強雙優“提質”行動。以“全領域建強、全條線提升”為目標,成立全市社會組織黨建工作領導小組,統籌落實行業協會主管部門監管職責;創新在鎮街物色人選,選派到樞紐型社會組織黨支部擔任“第一書記”,助推社會組織培育做強;注重開展“月看季評半年觀摩”黨建賽績活動,不斷提高民政係統黨建工作整體質量。
2.為民務實“先鋒”行動。以創建工作最務實部門、市級示範領導班子為目標,牢樹“幹一件成一件”的為民理念,開展領導班子成員高質量發展典型“季度曬績”,示範帶動各級幹部擔當作為;實施處室、單位“頭雁領飛、群雁齊飛”計劃,進一步濃厚比學趕超氛圍,推動民政事業攻堅破難;建立完善激勵擔當、整治不擔當的考評管理機製,培養嚴謹細致作風,紮實“走親連心三服務”活動,提升民政鐵軍良好形象。
3.文化聚力“展示”行動。以營造健康向上的幹事創業氛圍為目標,加快建設杭州民政文化展示館,進一步宣傳踐行杭州民政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新時代民政幹部“孺子牛”、“拓荒牛”精神;緊抓2022年亞運會契機,形成“地名文化名片”係列,推動杭州地名文化國際化傳播,助力“杭州曆史文化名城”建設;圍繞養老護理、基層治理、社會救助、綠色殯葬、關愛兒童、智慧門牌、慈善大愛、公益福彩、節簡婚禮、地名故事等重點領域,市、區(縣市)兩級聯動開展“十場民政節日”主題活動;深化民政“家”文化建設,建立定期舉辦職工運動會機製,切實增強幹部隊伍活力。
4.黨風廉政“護航”行動。以“清廉民政”建設為目標,全麵落實黨風廉政主體責任,經常性對照檢查民政係統廉政風險清單,實行隱患整改銷號管理;強化正風肅紀,突出廉政教育,培育廉政文化,注重民政好家風塑造,不斷築牢不敢腐、不想腐、不能腐的有機整體;聚焦深度發現、有效防範,建立局巡查組駐點巡查製度,加大政治紀律、製度執行、重點領域等專項巡查力度,及時糾偏、堵住漏洞,持續保持從嚴治黨高壓態勢,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同誌們,麵向新時代、承擔新使命,民政工作必須實現新作為,展現新麵貌。希望大家以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為強大動力,按照王宏副市長的講話要求,以“六大示範區”建設為奮鬥目標,切實將群眾需求變量轉化為民政事業發展的最大增量,奮力譜寫杭州民政全國領先、全省示範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