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政府信息公開 > 法定主動公開內容 > 規劃計劃 > 計劃總結
索引號: 002489524/2022-00309 公開方式: 主動公開
文號: 公開日期: 2022-05-19
發布單位: 杭州市民政局 關聯類型:
杭州民政2021年工作總結和2022年主要思路
發布日期: 2022-05-19 瀏覽次數: 來源: 市民政局

今年以來,全市民政係統堅決貫徹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主動接受人大、政協監督指導,緊緊圍繞共同富裕示範區建設和全麵數字化改革,積極融入行政區劃優化調整戰略,認真謀劃民生發展“一張藍圖”,實現了“十四五”規劃高質量開局。現總結如下。

一、2021年工作總結

2021年是共富裕、高質量、數字化的起跑年,杭州民政堅持黨建引領,以滿意單位、模範機關“雙爭創”為抓手,堅持從最短處發力,加快推進杭州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

(一)攻堅克難,服務中心大局

曆經一年多時間醞釀籌備,牽頭報批任務,高效完成新中國成立以來杭州曆史上情況最複雜、意義最典型和涉及麵最廣泛的行政區劃調整變革實踐。這次區劃調整不是簡單的撤縣(市)改區,而是對現有建成區重新布局,通過“撤、並、分、改”形成城市“一核九星”發展架構,為全國大城市行政區劃改革實踐提供了典範,得到民政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

1.以最短時間攻堅方案報批。認真開展行政區劃優化調整方案調研論證,緊盯報批各個環節,主動加強與民政部、省民政廳的溝通彙報,對民政部5次提出的20多個問題逐一進行研究,形成了完善的報批方案,盡最大努力爭取上級民政部門報批支持。在我市行政區劃調整方案上報後的短短三個月時間,國務院、省政府先後於2021年3月3日、3月11日批複同意,審批時間之快在全國尚屬首例。

2.以最快速度回應社會關切。我市部署實施部分行政區劃優化調整後,積極會同市委網信辦等部門,就網絡上出現的關於行政區劃優化調整後地鐵公交站名命名、區域經濟發展、教育資源配置、醫療資源共享、房價上漲等方麵的輿情信息,及時做好責任分解和跟蹤交辦、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及時跟進應急處置,全市麵上輿情總體平穩,得到民政部和省民政廳的充分肯定。同時,對全市民政事業“十四五”發展規劃進行再論證分析,統籌做好規劃有關重大平台、重大項目、重大改革、重大政策銜接落地工作,充分利用“互聯網+養老”、大救助信息、婚姻登記預約等平台,及時調整完善重點民生服務舉措,確保行政區劃調整後,各項民生保障不斷檔、不減速、不降質。

3.以最優服務促成邊界和諧。對此次行政區劃調整涉及的15條縣級行政區域界線勘界工作,及時製定方案。對有可能存在的爭議點進行摸排,強化統籌協調,重點指導蕭山區、錢塘區平穩有序完成分歧區域的勘界工作。主動對接民政部、省民政廳,跟蹤落地行政區劃代碼編碼,及時公布由民政部、省民政廳確定的我市5個新設區及涉及調整的鄉鎮(街道)行政區劃代碼,聯合市統計局編製並發布了部分村(社區)代碼。同時,創新開展“杭州智慧邊界管理平台”省級試點,全麵提升邊界管理智治水平,推進平安邊界建設。

(二)為民愛民,推動事業發展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政工作“三個聚焦”“三個履行”重要指示精神,聚力打造“六大示範區”,做好補短創新突破文章,不斷托穩兜實基本民生保障、創新實踐基層社會治理、加快完善基本社會服務。

1.以暢通“三邊服務”攻堅居家養老短板。突出“身邊、床邊、周邊”養老,抓好《杭州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貫徹落實。一是出台《關於加快康養體係建設推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打造康養聯合體21家,實施智能床位搬進家,累計建成家庭養老床位600餘張,逐步拓寬居家養老融入康複、護理等專業照護服務路徑。二是完善養老服務補貼和重陽分電子貨幣政策,提升失智失能、困難老年人的養老可及性,在全國基本養老服務體係建設推進會上作經驗介紹。三是推進養老民生實事建設,鎮街級示範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達到231家,實現全覆蓋,新增養老機構床位2219張,完成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4176戶,提前超額完成任務,列入市委市政府民生福祉行動“紅榜”。

2.以堅持“四位一體”攻堅服務亞運短板。統籌服務亞運和社區治理、社會工作、公益服務“四位一體”建設,著力打造美好社區綜合體。一是結合“三型社區”示範建設,探索社區資源、服務等多方合作機製,打造鄰裏中心150家。二是聚焦學校、醫務、老年、企業、救助等社會工作特色領域,完成61個鄉鎮(街道)特色社會工作站建設,超額完成35個省定計劃任務,相關經驗做法全省推廣。三是出台《關於促進公益性社會組織發展的實施意見》,精心組織開展“萬社聯動迎亞運”品牌活動和“亞運進社區”活動,全市各類社會組織累計開展活動3100餘場次,累計服務時長超過23萬小時。

3.以加快“組織轉型”攻堅現代慈善短板。抓住慈善事業發展列入共同富裕建設的契機,進一步完善體製機製,提升影響力。一是認真貫徹《慈善法》,推動出台《關於加快推進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完成杭州慈善總會行業組織改革,全麵實體化運作。二是舉辦“錢塘善潮”論壇,開展首次“慈善事業促進工作”行政獎勵評選,實現杭州慈善領域激勵機製零突破。三是探索發展社區基金會25家,著力在組織孵化、項目培育、資金捐贈上優化慈善服務社會形式。

4.以推動“移風易俗”攻堅文明殯儀短板。圍繞解決群眾反響強烈問題,進一步鞏固和深化我市全國殯葬綜合改革優秀案例成果。一是出台《關於全麵深化殯葬改革的實施意見》,深入開展惠民殯葬專項治理和提標增項擴麵工作,有效減輕群眾殯葬負擔。二是著力完善生態安葬獎補政策,推進生態公墓規範建設,鄉鎮(街道)節地生態安葬設施覆蓋率達到85%。三是建立“分流分時”預約祭掃標準體係,大中型公墓(陵園)數字祭掃全覆蓋,在全國率先探出了新路子。

5.以實施“精準保障”攻堅分類救助短板。深化1+8+2新時代社會救助體係建設,打造全省“精準保障標杆區”示範典範,我市“社會救助共同體改革推進社會救助高質量發展”實踐列入民政部優秀成果。一是編製社會救助綜合改革共同富裕首批試點三年行動計劃,加快推進全市域低保救助標準一體化。二是創新開展特困人員探訪關愛,投入資金500餘萬元,設立公益服務項目15個,重點資助全市1000戶重病、重殘等困難家庭,建立健全流浪乞討人員動態數據庫和長期滯留信息庫,精準開展救助工作。三是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調整完善市、區(縣市)、鄉鎮、村社四級組織機構和職能協同機製,加大兒童關愛保護力度。

6.以爭創“改革試點”攻堅數字賦能短板。全麵搭建“19100”民政領域數字化改革總架構,年度列入國家、省重點改革試點項目18個,取得實質性進展。一是重點推進數字社會三大場景建設,其中“老有所養”場景四個案例入選全國人工智能社會實驗地區典型案例,我市入選國家八部委智能社會治理實驗特色基地(養老);“弱有所扶”場景完成14個救助事項“一件事”線上惠民聯辦;“事有所便”場景實現“數智殯”身後事聯辦。二是重點推進“民生直達”平台運行建設,製定出台“民生直達”平台管理辦法,累計上線各類民生政策86條,惠及群眾超過760萬人次,兌付政策紅利超過38億元;開發建設“杭州城市大腦公益慈善係統”,率先全省上線運用“公益碼”。三是重點推進社區智治多跨場景試點建設,推行“一表通”村社減負,社區工作者平均每月填表、核查時間累計降低20%以上,走訪時間提升60%,經驗做法得到省政府主要領導批示肯定。

(三)黨建引領,創成模範機關

精心舉辦慶祝建黨100周年係列活動,進一步提振新時代民政人踐行初心使命的精氣神,聚力營造“黨建+六大示範區建設”新格局,市委屆末考核反饋我局局領導班子情況優秀,營造了民政係統風清氣正、心齊氣順的良好政治生態。

1.開展“民生所呼、民政作為”特色活動。開展“海島支老”三年行動,落實區、縣(市)集團化項目幫扶舉措,走在全省幫扶地市前列,《中國社會報》等媒體和省市直機關黨建刊物報道經驗做法。積極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雙減”政策,第一時間製定民非學科培訓機構轉登工作指引,聯動開展“雙隨機”執法檢查。黨史學習教育不斷走深走實,有關做到得到市委分管領導和巡回指導組的肯定。聚焦“一老一小一困”特殊群體,大力實施“傳黨恩助老愛老、百千萬護童、關愛低收入群體、護航救助對象歸家”等係列走進社區活動,基層群眾獲得感不斷提升。

2.開展“傳承紅色、文化聚力”實踐活動。在習近平總書記赴杭州市兒童福利院看望慰問孤殘兒童15周年之際,循著紅色足跡傳承紅色基因,全國首個城市民政文化展示館建成開館,全麵係統詮釋杭州民政事業發展的“過去、現在、未來”,大力實施“杭州民政工匠”認定、“奉獻民政30年”紀念章頒發兩項製度,“為民愛民”理念進一步深入人心。精心舉辦全市民政係統第二屆“福彩杯”職工運動會,全市民政事業“一盤棋”發展的氛圍更加濃厚。

3.開展“滿意單位、模範機關”爭創活動。把爭創滿意單位、模範機關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抓手,建立爭創滿意單位四大專班及工作機製,大力實施“舉旗鑄魂、品牌擦亮、創新領跑、實事惠民、清風民政”五大專項行動,成功躋身模範機關行列。對標落實省“民政30條”和市“民政27條”政策,加快推進市一福院、市救助站遷建工程建設,夯實民生基礎設施保障。探索組建“3+14”養老行業黨建聯盟,列入全市域黨建聯盟50個試點項目之一,推動跨部門、跨行業、跨區域養老服務聯動,“為民先鋒”黨建品牌不斷向基層延伸。

二、2022年總體思路

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是杭州亞運會舉辦之年,新形勢新機遇對疫情常態化下釋放新的民生政策紅利提出新挑戰,共同富裕示範區建設對高質量推進“十四五”規劃提出新要求。杭州民政工作總體思路是:堅持黨建統領、數字化牽引,緊緊圍繞“共同富裕、杭州亞運”中心大局,重點開展民政共富“六大行動”,提速推進“六大示範區”建設,為杭州打造共同富裕示範區城市範例、共建共享優質公共服務體係提供民政樣本,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

1.實施“兜底共助”行動,打造弱有眾扶樣本。在全市域低保等社會救助標準一體化基礎上,進一步深化“提低”改革,使困難群眾共享更加普惠更為便利的改革發展成果。一是啟動“弱有眾扶”改革。按照三年行動計劃,全麵推進弱有眾扶社會救助綜合改革共同富裕首批試點建設。二是探索“五型識貧”辦法。實施全市域低保邊緣認定標準放寬到低保標準的2倍,加強低收入人口監測,按照兜底型、支出型、急難型、關愛型、發展型五種不同情形,提升主動發現、精準識貧能力。三是建立“多元救助”實體。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實施“物質+服務”救助,推進智慧救助服務聯合體建設,鼓勵引導基層積極開展末端場景改革創新應用和幸福碼延伸服務,提升多元救助可及性。

2.實施“養老共惠”行動,打造康養一體樣本。深入貫徹《杭州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及配套政策,著力構建大社區養老格局。一是突出康養體係建設。積極推進公辦養老機構價格改革。充分發揮區縣(市)域資源整合的龍頭作用,提升鎮街級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康養輻射功能、社區級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康養承載能力。二是開展區域養老協作。推動區、縣(市)養老均衡發展三年攻堅計劃,加快西部區、縣(市)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家庭養老床位建設、敬老院改造提升。開展重陽節主題活動,探索推進養老服務“時間銀行”,全麵啟動“鄰裏守望”“關心關愛”計劃。三是精準養老設施布局。按照“全麵數控+精準畫像”要求,結合困難老年人能力評估,開展養老預期分析規劃,提升居家養老的可及性。

3.實施“溫暖共濟”行動,打造人人慈善樣本。加快落地新一輪慈善事業發展政策,推動社會資源和慈善組織有機整合、良性互動、實體運營。一是做大慈善信托公益。大力發展扶弱濟困慈善信托,建立慈善信托與慈善項目信息共享機製,實現慈善信托規模、效益“雙第一”。二是做強網絡募捐平台。優化完善“公益碼”慈善行為記錄和激勵,推動數據歸集、資源共享、政策兌現和項目監管智能一體化,進一步拓寬慈善參與渠道,提升網絡化募捐。三是做優長效發展機製。舉辦“錢塘善潮·慈善月”活動,深化“慈善一日捐”和慈善事業褒揚工作機製,著力營造慈善促富的發展環境。

4.實施“社區共融”行動,打造基層治理樣本。認真總結城鄉社區建設經驗,深入挖掘“共治創富”優秀工作法,打造一批共富裕現代化基本單元樣板。一是開展亞運公益服務。以鎮街特色社會工作站為主導,充分融合社區工作者、社會誌願者和社會組織力量,全力實施一批服務亞運公益創投特色項目,落實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一人一策”機製,加強宋韻和亞運地名文化建設,助力文明城市建設。二是培育鎮街樞紐組織。召開全市公益性社會組織發展現場會,推動鄉鎮(街道)樞紐型社會組織服務中心建設。圍繞社區公益服務,健全評估退出機製,提升整體質效。三是創新社區空間運營。著力探索社區發展基金會運行機製,加大扶持培育力度。以“5300”工程為抓手,推動服務資源下沉社區、社會工作覆蓋社區,精心舉辦全市“社區空間運營”大賽,推動建成一批具有杭州辨識度的“居民會客廳”。

5.實施“品牌共創”行動,打造民生服務樣本。以區、縣(市)為主戰場,進一步鞏固和擴大杭州民政服務民生經驗成果,形成全國全省民政工作品牌。一是樹好移風易俗改革樣板。複製推廣全國殯葬綜合改革杭州經驗。編製完成殯葬設施中長期專項規劃,將生態安葬納入公共服務範圍。推進婚俗改革,加強婚姻文化建設。二是樹好兒童之家全國樣板。壓實屬地、部門責任,建立完善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監測預防、強製報告、應急處置、評估幫扶、監護幹預“五位一體”的救助保護機製,全麵實體化運營“兒童之家”。三是樹好移民增能發展樣板。堅持資金集約利用,加快移民抱團增收項目落地,著力建立移民收益增長機製。

6.實施“場景共繪”行動,打造數智民政樣本。堅持務實管用,加強數據歸集、多跨協同,使民生場景更惠民更便捷。一是全麵接軌“浙裏辦”平台。深化國家智能社會治理養老特色基地建設,統籌居家養老、智慧機構和醫養康養場景標準化建設,為“浙裏養”提供最佳應用場景。按照困難群眾“五幫”要求,優化社會救助流程,加快數據與“浙裏救”多跨協同,實現惠民聯辦。率先建設“杭州市困境未成年人數智關愛”場景,實現上線“浙裏辦”、市域全覆蓋、關愛全周期。二是全麵推進“善杭州”建設。突出可視化、可及性,整合現有試點場景,複製推廣最佳場景,努力形成多跨場景,在PC端、手機端同步上線“善杭州”駕駛艙,提升便捷便民水平。三是全麵提速“智社區”實踐。以社工“一件事”、社區“一表通”、審批“雲簽章”改革為重點,依托“民生直達”平台,提質擴麵“社區智治”計劃,為全省乃至全國提供基層治理、惠民減負杭州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