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 002489524/2023-00354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文號: | 公開日期: | 2023-06-12 | |
發布單位: | 杭州市民政局 | 關聯類型: |
民盟杭州市委會:
貴單位在市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上提出的《關於建設城市社區治理共同體 助推打造共享幸福新天堂的建議》(第243號)收悉。我局高度重視、認真研究,經我局主辦,市委宣傳部會辦,現將辦理情況答複如下:
社區治理是社會治理的基礎性工程,加強和創新社區治理體係建設事關社會治理新格局的構建,事關黨和國家大政方針的落實,事關居民群眾切身利益。貴單位通過深入詳實的調研,對加強我市社區治理工作提出了深刻見解,針對性很強,為破解製約我市社區治理發展難題提供了很好的參考,我們將積極吸收借鑒貴單位的寶貴意見,努力做好以下幾方麵工作:
一是持續推進社區服務綜合體和社會工作站建設。近年來,我市將社區服務綜合體建設納入市現代社區建設“1+6”整體鋪排一體推進,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計建成社區服務綜合體220家,其中10家獲評省級五星級社區服務綜合體,18家獲評省級四星級社區服務綜合體。社區服務綜合體一般以黨群服務中心為主陣地,內設公共服務、文體娛樂、養老托育、醫療衛生、議事協商、便民商業等多項功能分區,為社區居民提供精準化、專業化、集約化服務。其中公共服務功能主要承擔政府交辦的公共服務和政務代辦事項,方便居民在家門口辦理相關事務。同時,我們以推動鄉鎮(街道)社會工作站高質量建設發展為目標,抓機製,樹品牌,促服務,以社會工作的專業優勢有效提升民生兜底保障和基層治理水平。全市191個鄉鎮(街道)於2022年提前實現社會工作站全覆蓋,為居民提供“家門口”服務活動8100餘場,服務群眾21萬人次。聚焦社會需求和群眾訴求,因地製宜推動養老、救助、學校、醫務、企業等五大領域社會工作站品牌建設,推出“家校社共同體”學校社會工作項目、“點亮微光 守護記憶”老年社會工作項目、“四葉草”醫務社會工作項目等一批特色項目。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推進社區服務綜合體建設,今年全市推動新增建設不少於60個綜合體。舉辦社區空間運營大賽,推動基層社區對服務空間的運行邏輯、內在機理有更深刻的思考,進一步優布局,提功能,真正把陣地用好,把服務做好,讓群眾有更強的獲得感。繼續加強鄉鎮(街道)社會工作站建設,發揮好鄉鎮(街道)社會工作站中心樞紐作用,不斷培育發展社區社會組織、社區社會工作室,整合社會組織資源開展專業化為民服務。
二是進一步探索居民共建共享機製。我們積極探索居民共建共享機製,按照“協商於民、協商為民”的理念,製定出台《關於進一步深化和創新城鄉社區協商共治機製的實施意見》,以製度化手段全麵加強城鄉社區協商工作。注重整合空間、鏈接資源,搭建“小營紅巷”“湖濱家園”“潮鄰益家”等廣受居民歡迎的社區公共空間,圍繞“黨建引領、服務群眾、創新治理、聯結鄰裏”的目標,在上城區全域打造“幸福鄰裏坊”社區共富綜合體,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積極開展黨建引領下的“五社聯動”探索實踐,實現多方資源整合對接,推動社區共建單位空間和資源向社區居民開放,引導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幸福鄰裏坊”建設和運營。如,老浙大社區通過培育社區社會組織,開展“多彩公益圈”項目,累計與186家聯盟單位實現資源共享,招募社區誌願者827人,受益居民25871人次。鼓勵各地從居民需求出發,搭建“紅茶議事會”“小隊議事會”“好鄰居議事協商中心”等多元化議事協商平台,不斷拓寬社區居民有序參與社區事務和管理的渠道。下一步,我們將注重引導城鄉居民增強主人翁意識和參與社區治理能力,繼續營造搭建社區居民議事協商的公共空間和平台,通過社區話坊、社區論壇、鄰裏值班室、民情懇談會、民主議政日等載體開展靈活多樣的協商活動,結合實際不斷深化樓宇(小組)協商、村落(院落)協商、網格協商、鄰裏協商等形式,不斷拓寬社區居民有序參與協商的渠道,打造熟人社會。
衷心感謝您對我市社區建設和治理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杭州市民政局
2023年5月17日
(聯係人:吳強,聯係電話:89586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