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 002489524/2023-00358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文號: | 公開日期: | 2023-06-12 | |
發布單位: | 杭州市民政局 | 關聯類型: |
民盟杭州市委會:
貴單位在市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上提出的《關於共同富裕背景下進一步提升農村養老服務的建議》(第273號)收悉。提案圍繞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提出了改善我市養老服務發展差異的政策建議,很有針對性和建設性。我局高度重視、認真研究,經我局主辦,市衛健委、財政局會辦,現將辦理情況答複如下:
截至2022年底,全市60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口203.89萬人,占總人口數的24.08%,其中桐廬、淳安、建德三縣(市)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總數近37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農村養老服務工作,積極推進農村托底型養老,擴大普惠型養老,支持社會化養老發展。
一、關於“持續加強農村養老政策製度保障”
(一)加強政策支撐。以市委市政府名義出台《關於推進城鄉統籌農村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圍繞貫徹落實《杭州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杭州市養老服務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市民政局會同相關部門相繼出台了《條例》實施意見、養老服務電子津貼、家庭養老照護床位、居家養老服務用房配建、居家養老服務質量規範、入住養老機構護理補貼、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等配套政策,構建“1+1+X”養老服務政策體係,為農村養老服務發展提供政策支撐。加大養老服務市級財政扶持力度,支持農村養老服務設施、人才及體係建設等,同時精準聚焦高齡、失能失智老年人群,補助資金從“補供方”調整到“補需方”,減輕農村老年人家庭入住養老機構的負擔,確保老年人得到基本照料。
(二)強化製度保障。為經濟困難的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政府購買居家養老上門服務,符合條件的老年人最高每月可享受1820元電子津貼,高齡老人享受每人每月40-100元電子津貼;在社會辦養老機構(含公建民營)或居家養老服務機構進行全托服務的,最多可享受600元/月的護理補貼。認真落實《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構建共建共享公共服務體係專項計劃的通知》要求,低保標準、低邊認定標準、低邊生活補助和價格補貼標準以及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基礎養老金標準實現了全市域統一,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全市農村困難老年人的養老負擔。
二、關於“持續推進農村養老服務長效發展”
(一)加強資金支持。2022年,市級財政在市民政局部門預算中安排養老服務資金2.09億元,其中實際下撥給桐廬、淳安、建德等西部三縣(市)2717萬元,通過轉移支付方式給予各地用於居家養老工作補助、智慧養老補助、機構養老服務補助、養老服務人才補助等。率先在桐廬縣探索設立10-30張床位的獨立法人資格“家院一體”微機構,給予每張床位3000-4000元的一次性建設補助和每人每月100-400元的床位運營補助,對有資金需求的給予50%貸款貼息支持,對參加政策性責任保險給予三分之一補助。
(二)強化設施配建。按照“機構跟著老人走”的原則,市級層麵統一編製包括城區全域以及桐廬、淳安、建德三縣(市)中心城區的養老服務設施布局專項規劃,按照1萬名常住老年人配建不少於300張床位為規劃單元(80歲以上的高齡老年人口比例超過20%的地區,應提高床位標準),一個規劃單元內,將養老機構分多處設置。有效整合村老年活動中心(室)等服務設施,鼓勵依法使用集體所有土地建設居家養老服務設施。鄉鎮示範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實現了全覆蓋,可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托養服務、康複護理、家庭支持、社會工作和心理疏導、康複器具租賃等六大專業服務內容。全市建成村社級居家養老照料中心2600餘家,與227家鎮街級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實現錯位發展、互為補充。
(三)開展等級評定。對城鄉養老機構實施統一的等級評定管理,除授牌外還給予相應的資金扶持舉措。圍繞必備、基礎及創新三類指標493項評價內容,對三縣(市)養老機構實施科學性、全方位、係統化的綜合評價。等級化管理充分發揮“評促結合”的優勢,在對三縣(市)養老機構實施硬件設施、管理服務、質量成效等方麵嚴格檢驗,助推養老機構將更高標準、更高要求作為發展新動力和工作新目標。
三、關於“持續提升農村養老綜合服務能力”
(一)推動農村養老機構充分發展。實施敬老院提升改造“三年行動計劃”,積極破解農村養老機構硬件設施落後問題。重新規劃布局提升改建一批、激發民間資本活力公建民營一批、結合運營和兜底數量關停整合一批,並開展以配裝無障礙電梯為核心,涵蓋監控係統、防滑地麵、無障礙等適老化和無障礙改造提升。總結桐廬農村“嵌入式”微型養老機構做法,探索在其他地區推廣建設,實現“垂暮不離親,養老不離家”。
(二)公益創投向農村養老服務傾斜。市和區(縣、市)兩級為老服務公益創投以“農村留守獨居困難老人關愛巡訪”“農村老年人心理關愛輔導”“農村老年人助浴”等項目為培育重點,積極破解農村獨居空巢老人孤寂困境的問題。臨安區長期組織誌願者深入偏遠農村地區,開展探索關愛農村空巢老人誌願服務工作。蕭山區啟動農村留守困難老人巡訪項目,為蕭山區衙前、瓜瀝鎮至少1000名農村低保、低邊、失能、失智、高齡、獨居、孤寡、空巢等困難老人,提供探訪、陪聊、生活照護、代買代辦、心理關愛等為老服務關愛活動,全年服務總次數不少於10000人次。
(三)促進醫康養護整合服務。通過建設醫康養護聯合體等多種方式,整合醫療、康複、養老和護理資源,為居家老年人提供治療期住院、康複期護理、穩定期生活照料以及安寧療護一體化服務。目前已有10家市、縣級醫院與33家醫養結合機構簽訂緊密醫養聯合體合作協議。支持舉辦醫養結合機構,積極推進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合作,全市目前共有醫養結合機構80家,其餘未內設醫療機構的養老機構與周邊醫療機構協議開展醫養簽約合作,為養老機構老年人開通預約就診綠色通道、提供上門醫療護理服務等,全市運行的養老機構均能以不同形式為入住老年人提供醫康護服務。
(四)加強人才培育。實施養老機構護理員和家庭照護者職業能力提升行動,重點向農村養老服務從業人員傾斜。2022年,三縣(市)共計培訓5800餘人次,發放培訓補貼近30萬元。蕭山區助推“銀齡互助”老年誌願活動,主要以鄰裏守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誌願助老等形式,幫助高齡、空巢、獨居等老人解決生活難題。
四、下一步工作計劃
(一)加強養老服務資金保障。落實市級財政對公辦養老機構新改擴建項目一次性建設補助。按照支持淳安生態功能區建設有關要求,對淳安縣居家養老服務補助資金給予一定傾斜。鼓勵市、區(縣、市)慈善總會設立“攜手共富慈善基金”,用於結對共建地區養老服務項目,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通過落實資金、物資等加大共富工作支持力度。
(二)推進養老服務設施布局優化。深入貫徹落實《條例》,嚴格按照標準落實居家養老服務用房配建,補齊居家養老服務短板。指導建德、桐廬、淳安做好本級全域養老服務設施布局專項規劃,全力推動三縣(市)構建布局均衡、適應需求、服務便利的養老服務設施布局體係。
(三)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鼓勵和支持城區優質養老服務企業通過投資興辦、公建民營等方式,投入農村養老服務,實現品牌化、連鎖化、集團化經營。鼓勵和支持城區優質養老服務企業承接運營農村養老機構,組織開展“銀齡互助”,探索推行“時間銀行”模式,鼓勵年輕、健康老年人幫助高齡、失能老年人。
(四)推進醫康養融合一體化發展。通過納入民生實事項目和重點工作的方式,指導推進縣級、鎮(街)級兩級康養聯合體建設,探索三縣(市)養老機構與城區養老(醫療)機構結對共建形成養供體。支持和鼓勵三縣(市)結合自身優勢發展康養產業,建設康養小鎮、養老社區等。
(五)實施養老人才教育培訓。繼續推進學曆教育、非學曆教育、繼續教育、實習實訓“四位一體”的養老服務從業人員教育體係。重點培養敬老院、村級養老服務組織及養老服務機構等管理和服務骨幹,充分發揮在屬地的支撐作用。實施家庭照護者能力培訓,提高農村居家養老照護服務水平。
衷心感謝您對我市養老事業的關心和支持。
杭州市民政局
2023年5月6日
(聯係人:常利潔,聯係電話:89586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