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政府信息公開 > 法定主動公開內容 > 建議提案 > 政協提案
索引號: 002489524/2024-01365 公開方式: 主動公開
文號: 公開日期: 2024-06-07
發布單位: 杭州市民政局 關聯類型:
杭州市民政局關於市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第37號提案的答複
發布日期: 2024-06-07 瀏覽次數: 來源: 杭州市民政局

黃明科委員:

您在市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上提出的《關於加強對特殊群體的社區居家養老助餐到家服務的建議》(第37號)收悉,您的提案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對於提升我市養老助餐服務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經我局研究主辦,現將辦理情況答複如下:

一、相關工作推進情況和成效

聚焦老年人“吃飯難”問題,我局持續完善助餐模式,提升助餐服務水平,著力滿足老年人個性化就餐需求,推動老年助餐服務可持續發展。

(一)聚焦特殊困難老年人,開展老年助餐送餐服務。因地製宜探索多元助餐模式,加快城鄉統籌一體化,在城市社區,著力推行“中央廚房+中心食堂+助餐點”模式,在農村地區,根據地域廣、老年人居住分散等實際,依托村(社)自建食堂、誌願服務或鄰裏互助就餐等模式,為老年人提供方便實惠的就餐、配送餐服務。截至2023年底,全市建成1700餘家老年食堂(助餐點),其中已有1000餘家接入“全城通”智慧助餐點,累計提供服務超800萬人次,有效解決老年人“一餐熱飯”難題。各地積極出台相應的助餐補助文件,加強對生活困難、出行不便的老年人的送餐保障。西湖區出台配送餐補助,老年食堂(助餐點)為低保、低邊且失能失智的老年人,9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80周歲以上獨居、空巢、孤寡且失能失智的老年人提供配送餐服務的,配送餐費按每份4元標準補助。餘杭區優化運營補貼,經鎮街核實不便到助餐點位就餐的老年人,可享受送餐入戶服務,區財政按照3元/人·天的標準予以配送費補助。拱墅區要求各街道原則上至少建有1家有中央廚房配置的老年食堂,具有配送餐服務,重點解決行動不便老年人以及高齡、獨居、孤寡、空巢老年人“吃飯難”問題。

(二)推動規範化建設,提升助餐服務質量。我局陸續出台《關於推進老年人助餐服務體係建設的指導意見》《杭州市老年人助餐服務機構建設管理規範》,明確食品安全和管理服務規範、為老助餐功能定位、建設標準等內容。老年食堂統一按照“陽光廚房”建設標準提升改造,通過加裝視頻監控、顯示器等設備,讓用餐老年人能更加直觀了解餐飲加工過程,實現餐廳、後廚24小時實時查看。推動食品安全監督“實時化”,通過嚴格落實正規途徑采購、食品安全製度、助餐服務準入(報備)退出機製、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開展服務評估等方式,嚴守安全底線,堅決守好老年人“舌尖上的安全”防線。省級地方標準《居家老年人送餐服務規範》即以杭州“餘杭模式”為藍本製定,並於2021年正式對外發布。全市升級打造形成了以上城區饅頭山社區老年食堂、西湖區翠苑一區社區老年食堂、鬆齡苑老人公寓愛心食堂等為代表的經營規範、服務優質、群眾滿意的示範型老年食堂(助餐服務點)。建德市老年食堂由村老年協會負責,並在有條件的老年食堂安排2到3分農田作為愛心蔬菜基地,種植蔬菜供應食堂。

(三)多方共同參與,形成五大類助餐保障措施。麵向特殊困難老年群體,我市因地製宜,鼓勵多元主體共同參與,打造了多種形式的助餐送餐場景。一是依托政府購買服務,對接慈善組織、公益基金會、愛心企業定期開展送餐上門;二是發動社區助老員、村(社區)黨員幹部及社會愛心人士組建誌願服務隊伍,為轄區老年人提供送餐服務;三是探索“互聯網+助餐”模式,實現便捷點餐和送餐;四是組織低齡老人與高齡老人、健康老人與病弱困難老人就近、就親、就便結對,實現“銀齡互助”送餐服務;五是確實較偏遠農村地區,鼓勵在農民家裏開夥,就近為周邊有需求的老人提供就餐。

(四)加強社會化運營,推動老年助餐服務可持續發展。支持在鄉鎮(街道)提供場地和設施的基礎上,由社會力量運營社區老年食堂,有條件的集體用餐配送單位在各區域範圍內向社區助餐服務點提供配餐服務,降低運營成本、拓展助餐服務形式,進一步提升全市助餐服務有效覆蓋麵,打通助餐由社區向居家延伸的“最後一米”。知味觀、柏康等一批有影響力的餐飲企業加入助餐、配送餐行列,實現規模化、連鎖化、品牌化運營。如上城區、拱墅區依托百穗堂餐飲,首創健康無油煙老年食堂並成功運營,除滿足轄區老年人用餐外,還可通過建立中央廚房為周邊近20家社區老年食堂提供配送餐服務。餘杭區逐步形成了以“配送餐中心集中配送、老年食堂合理布局、助餐服務點就近用餐”為主,“鄰裏互助、送餐入戶”為輔的助餐服務模式,通過條塊劃分、點線結合的方式,有效做到全域覆蓋,目前共建有12個集中配送餐中心、46家老年食堂、92個助餐服務點,42支送餐服務隊伍。

二、下一步工作計劃

下一步,我局將結合您的建議,進一步擴大老年助餐服務覆蓋麵,積極探索老年人助餐服務供給新機製,全麵構建覆蓋城鄉、方便可及、多方參與的老年助餐服務網絡。

(一)抓住城市化快速推進契機,統籌考慮轄區內老年人的分布情況、助餐服務需求等因素,充分結合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評估數據,優化老年助餐點設施布局。支持具備條件的社區設置集中“配送點”,為送餐進小區和老年人就近取餐提供便利,難以利用現有服務資源和物流網絡為老年人送餐的,鼓勵支持村(居)委會組織相關資源和力量,重點解決為行動不便老年人送餐上門問題,優先在留守老年人多、居住比較集中的行政村或自然村布點,就近解決老年人吃飯不便問題。

(二)推動“陽光廚房”建設,常態化開展助餐配送餐服務聯合檢查,從原材料采購、食品加工製作、餐具清洗消毒等方麵切實提高老年助餐服務質量。在職能部門定期監管檢查的基礎上,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以每月、每季度等作為時間點,高頻率開展專項檢查,內容涵蓋就餐人數、經營許可、餐飲衛生、配送餐滿意度、設施配備、優惠情況、消防安全等多個維度,嚴格把控安全管理環節。

(三)加快“全城通”智慧助餐場景擴麵提升,提升助餐送餐服務智能化、信息化和便捷化水平,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服務網絡。同步推動平台適老化改造,推廣送餐小程序應用,加強智慧配送餐數據歸集,進一步健全“全城通”老年智慧助餐服務和監管體係,讓老年人吃得安心、放心。

(四)加強激勵保障,落實送餐補助。加大各級財政扶持保障力度,按照“政府補一點、老人支付一點,社會資助一點”的思路,根據老年食堂服務人次、送餐頻次等實際情況給予一定的運營補助,推動老年食堂可持續發展。

衷心感謝您對我市養老事業的關心和支持。


(聯係人:常利潔,聯係電話:89586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