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信息公開 民族事務 宗教事務 互動交流 公共服務 機關風采 專題聚焦
滾動新聞:
當前位置:首頁
> 信息公開 > 政府信息公開目錄 > 工作信息 > 通知公告

杭州市民族宗教事務局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年度報告

發布時間: 2023- 02- 08 09: 20 訪問次數: 來源: 杭州市民族宗教事務局

2022年以來,杭州市民族宗教事務局(以下簡稱:市民宗局)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麵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按照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確定的目標任務和《杭州市2022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全麵推動各項工作落實落細。

一、2022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總結

(一)提高政治站位,強化組織領導

一是深學細悟係統抓。局黨組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落實中央全麵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精神,積極推動相關內容進入局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局領導班子專題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綱要》和法律法規等內容,深刻把握法治政府建設的根本要求和目標任務。二是建立清單重點抓。始終把法治政府建設擺在重要議事日程,局黨組召開專題會議研究《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清單》,對全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進行科學分解,明確責任部門和31項具體任務,推動各項工作抓實抓出成效。三是規範程序統籌抓。進一步規範重大行政決策目錄化管理,及時公布“杭州市民族宗教事務局重大行政決策事項標準”,對涉及民宗領域並對社會公共利益有重大影響的重大事項進行集體研究,對“宗教活動場所遷建”等重要行政審批事項堅持“一事一議”,充分發揮單位公職律師和法律顧問決策谘詢作用,推進科學民主依法決策。

(二)開展普法宣講,提升法治素養

一是加強普法隊伍建設。與市普法辦聯合組建全省首個市級“民族宗教政策法規宣講團”,首批選聘14名民宗幹部、資深學者、法律專家為宣講團成員,圍繞民族宗教理論、政策法規、形勢任務等開展宣講,全年共開展宣講58場次,覆蓋機關、院校、團體、場所、企業、社區,受眾達6000餘人次,全社會參與民族宗教事務依法治理的法治自覺和行動自覺進一步增強,這項工作已被確定為全省民宗係統創新工作。二是打造法治宣傳基地。深入開展“十百千萬普法”工程,加強宗教活動場所普法陣地建設,設置普法宣傳欄、設立普法書屋、懸掛普法標語、編印普法宣傳冊,進一步濃厚了普法氛圍。杭州靈隱寺被命名為“杭州市法治宣傳教育基地”,餘杭區徑山寺和杭州法鏡講寺被評為省級宗教普法示範點,杭州天主堂等13處宗教活動場所被評為省級宗教法治宣傳教育基地。三是推動能力素質提升。為10名新任職和新晉升民宗幹部舉辦就職憲法宣誓儀式,弘揚憲法精神,強化責任擔當。組織開展全市民宗幹部培訓班和宗教團體負責人學習會,通過以案釋法、以訓促學,重點加強政策法規學習和業務能力提升。積極參與公務員網上學法用法,全市民宗幹部完成率和通過率均達到100%。

(三)堅持守土有責,推進依法行政

一是細化權責清單。對民宗係統行政許可、行政備案、行政檢查、行政處罰等權責事項進行全麵梳理,及時公布《杭州市民族宗教事務局行政許可事項清單》和《杭州市民族宗教事務局行政檢查/行政處罰/行政強製事項清單》,不斷優化政務服務,全麵實現網上辦、即時辦。二是全力推進改革。召開全市民宗係統綜合行政執法工作推進暨雙向培訓會,加強政策理解和執法協同,全麵理順監管和執法關係,編製完善《杭州市民宗係統綜合行政執法工作指引》等製度,26項行政處罰事項實現全部劃轉,組建了覆蓋全市共28人聯絡員隊伍,開展聯合執法檢查27次,辦結行政處罰案件10件。三是嚴格行政監管。通過“互聯網+監管”、“雙隨機”監管、重點監管等,推進綜合查一次和監管一件事,聯合市市場監管局和市文旅局,赴宗教活動場所及周邊開展聯合行政執法檢查3次,有效打擊違法違規行為,維護宗教界合法權益。充分發揮宗教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作用,建立健全跨部門聯合執法機製,對涉宗問題早發現早介入早處置,共查處涉宗違法案件14起,完成110聯動58起。四是強化執法監督。嚴格落實行政執法“三項製度”,邀請2位行政執法監督員,共同赴餘杭區、富陽區等地開展行政執法專項監督檢查,對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案卷進行現場核查,提出整改建議5條,幫助基層提升民宗領域行政執法能力水平。

(四)推進數字賦能,增強創新驅動

一是加強數字監管。充分運用“大綜合一體化”執法數字監管、掌上執法等應用係統,完成對宗教團體和宗教活動場所雙隨機檢查13次,抽查完成率、監管事項入駐率、監管事項覆蓋率、監管事項掌上執法率均達100%,應用信用規則率本係統達到100%。二是推進數字化改革。積極參與“浙裏宗教智治”應用平台建設,開發 “浙宗寶”、靈隱寺“智慧寺院”、“之江問道·每日在線”等數字化應用,構建線上反饋、線上處置、線上複核、線上評價的管理閉環。“智慧寺院”數字應用已在全省複製推廣,相關做法被省委《改革動態》第22期刊登。三是突出依法治網。緊盯互聯網新興領域,積極參與“清朗”和“錢塘淨網”專項行動,全麵推動《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管理辦法》貫徹實施,有效組織全市宗教領域和21家重點互聯網企業進行政策輔導,對全市85家行政許可主體開展線上巡查,聯合市網信等部門開展聯合執法,為打造清朗網絡空間貢獻力量。

二、存在不足

一是民宗普法的氛圍還需不斷濃厚。民宗普法的覆蓋麵不廣,還存在不平衡的現象。法治宣傳教育陣地建設質量不高,產生的效益有待進一步展現。

二是民宗事務管理水平還需不斷提高。非法宗教活動和境外宗教滲透現象時有發生,“打非抵滲”壓力依然較大。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管理難度大,需進一步加強部門協同、久久為功。“大綜合一體化”改革已拉開序幕,但區縣綜合執法水平參差不齊,高度協同地發揮綜合執法對民宗事務管理的作用仍需進一步強化。

三、2022年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有關情況

一是帶頭謀劃工作思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將法治政府建設作為局年度大項工作進行係統謀劃,以任務清單形式進行科學部署,製定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個性任務清單。圍繞民族宗教工作中心任務,局黨組中心組係統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綱要》和法律法規等內容,局黨組每季度聽取一次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報告,深入研究法治宣傳教育、智慧政務服務、綜合行政執法等大項工作,為推進依法行政理清思路、明確目標、細化舉措。

二是堅持依法科學決策。嚴格落實《市民宗局黨組議事規則》,對照《杭州市民族宗教事務局重大行政決策事項標準》,對行政規範性文件、重大行政決策、重大行政執法決定、行政機關合同等進行合法性審查,推進重大決策製度化、規範化、合法化,有效防範集體決策風險。

三是推動法治宣傳教育。指導推進民宗係統“八五”普法,充分發揮全市統戰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作用,推動市民宗局與市普法辦強強聯手,率先在全省成立市級民族宗教政策法規宣講團,圍繞創新理論、政策法規、形勢任務、基礎知識等,赴機關、學校、團體、場所、企業、社區等宣講。個人主動承擔赴省委、市委黨校和浙江大學、浙江農林大學、杭州師範大學等高等院校進行宣講,為加強院校宗教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持。持續推動全市民宗係統深入開展“十百千萬”普法工程、“宗教政策法規學習月”等活動,積極推動普法資源向基層下沉。

四是指導推進行政執法。緊盯防範化解民宗領域風險隱患,圍繞“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主動思考民宗係統改革思路,加強與綜合行政執法部門對接,推動行政處罰事項有效劃轉、工作機製有效建立、行政執法有效推進,優化完善部門間聯合執法機製,督促各級加大行政執法力度,指導基層辦理行政處罰案件10起,對民宗領域違法違規行為起到震懾作用,為維護宗教和順、民族和睦、社會和諧的良好局麵提供了重要法治支撐。

五是主動接受法治監督。強化責任意識和主體意識,自覺接受巡察監督、人大監督、民主監督、層級監督和社會監督,堅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認真聽取意見建議,高效處理建議提案,時刻關注全社會對於我市民族宗教工作的評價與反饋,找準工作立足點和創新點,切實在各級監督中解決問題、推動工作。

四、2023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思路

市民宗局將繼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努力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自覺服務於“兩個先行”奮鬥目標,全麵貫徹落實省、市決策部署,不斷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水平。

一是深化思想認識,提高政治站位。全麵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積極推動習近平法治思想“八進”,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宗教中國化和宗教事務治理現代化”兩個城市之窗建設,主動扛起新時期民宗部門的使命擔當,始終把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務作為工作重點抓實抓細抓出成效。

二是堅持依法行政,履行主體職能。嚴格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麵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任務清單》,按照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深入學習貫徹《宗教事務條例》《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等政策法規,鞏固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成果,加強“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和民宗領域違法案件查處,開展行政執法專項監督檢查,從製度和執行上確保依法行政得到有效貫徹落實。

三是創新方式方法,深化普法成效。積極推進民宗係統“八五”普法,完善優化民族宗教政策法規宣講團工作機製,完備優質人才庫和精品課程庫,積極參與“十百千萬”普法工程,培育普法示範點和法治宣傳教育基地,努力推動民族宗教政策法規進機關、進院校、進團體、進場所、進社區、進企業、進樓宇,提升覆蓋麵和知曉率,推動法治宣傳教育製度化、常態化。

四是強化數字賦能,提升管理效能。推進政府數字化轉型迭代升級,完善權力事項和監管事項,大力推進網上辦、即時辦。深入推進民宗係統數字化改革,根據省委統戰部、省民宗委、市委統戰部數字化改革工作部署,推進“浙宗寶”、靈隱寺“智慧寺院”、“民間信仰活動場所平安創建”、“之江問道˙每日在線”等應用複製推廣,發揮數字變革在推進民宗領域依法治理進程的重要作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