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信息公開 民族事務 宗教事務 互動交流 公共服務 機關風采 專題聚焦
滾動新聞:
當前位置:首頁
> 信息公開 > 政府信息公開目錄 > 工作信息 > 工作動態

臨平區“四個著力”助推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見行見效

發布時間: 2024- 10- 21 18: 15 訪問次數: 來源: 杭州市民族宗教事務局

臨平區緊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在2024年度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期間,創新開展係列活動,以四個“著力”為抓手,進一步增強各族群眾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營造濃厚的民族團結進步氛圍。

一、著力於“築基”,充電蓄力吹響團結號角

一是全麵掀起活動熱潮。充分發揮統戰工作領導小組協調機製作用,以“黨建+民族工作”為指引,引導各成員單位結合理論學習中心組、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組織黨員幹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並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黨的民族理論政策等內容進行學習,著力提高做好民族工作的本領。召開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部署會議,精心策劃、廣泛動員、紮實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係列活動。二是正式成立宣講分團。成立由民宗幹部、相關領域專家和教職人員等組成的杭州市民族宗教政策法規宣講團臨平區宣講分團,並向各鎮街及宣講團成員贈送《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一書。宣講團圍繞新時代黨的民族宗教工作理論和方針政策、民族宗教法律法規、民族宗教基本知識和當前民族宗教工作形勢任務,以“五進”形式赴全區各個係統開展宣講。三是開展風險隱患排查。以宣傳月為契機,結合“網絡輿情安全風險”排查工作,加強對互聯網涉民族類話題和輿情的引導。喬司街道理想灣社區在“紅石榴”暖心服務周期間,組織社區內黨員、幹部和各族群眾代表等居民自治力量,走訪沿街店鋪的外來務工人員和少數民族商戶,詳細詢問他們的經營狀態和生活基本情況,並叮囑他們注意用電用氣用火安全、防範電信詐騙等。

二、著力於“有形”,陣地賦能共建精神家園

一是推進主陣地提質增效。充分發揮全區石榴紅陣地“窗口”作用,持續開展文藝演出、民族集市、茶話會等係列活動。如臨平街道舉辦“清秋月色”藕花集集市,設置非遺類、宋韻互動遊戲類、民族類等攤位……為各族群眾搭建文化交流平台,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各族群眾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二是創設政協委員工作室。正式啟用“石榴紅·心連心”委員工作室,明確分工負責、運行保障、民情聯絡、統籌聯動、成果轉化等機製及參政議政流程,圍繞五個“重”(即重政治認同,廣泛凝聚共識;重同心議政,開展協商監督;重民生服務,反映群眾心聲;重典型引領,服務各族群眾;重文化交融,維護民族團結),持續彰顯“之江同心·石榴紅”臨平品牌特色,進一步拓寬少數民族界別委員和“聯誼之友”履職渠道。三是暢通石榴籽培育研學路。不斷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促進各族青少年廣泛交往、全麵交流、深度交融,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如塘棲鎮舉辦“塘棲好向導”小講解員實地研學活動,圍繞塘棲曆史文化、民族文化、太史第展館,讓小講解員們通過親身體驗與深度學習,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運河街道以大運河農耕文化、紅色文化為核心,打造縱向跨學段、橫向跨學科的大中小學一體化生態研學營地和“循跡溯源”紅色研學遊線,為前來研學的各族學生提供場景式、互動式、體驗式的研學課程。

三、著力於“有感”,以文化人凝聚情感共識

一是線上線下“雙發力”,多維立體濃氛圍。構建“網絡+實體”雙宣傳矩陣,通過懸掛橫幅、張貼標語、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廣泛宣傳民族團結進步和民族宗教政策法規知識,營造濃厚宣傳氛圍。通過網站、微信公眾號、微博等線上平台持續更新發布民族團結進步佳話、民族相關政策法規等內容30餘條,引導廣大幹部群眾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傳播民族團結進步正能量。二是匠心打造“文藝範”,唱響團結主旋律。堅持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浸潤民族團結,持續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民族團結進步主題宣傳活動。如運河街道新宇村舉辦“稻田樂章 絲鼓和鳴——國慶嘉年華暨和諧田園音樂季”、戚家橋村開展DCFC國際鼓圈嘉年華,活動通過主題演講與專業交流等形式,串聯超級有氧鼓表演、清水絲綿蠶絲扇手工製作、稻田鼓圈等互動環節,展示從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到現代創意演繹,再到跨國界文化交流的豐富內涵,大力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東湖街道藍庭社區舉辦“藍心一家親 庭中有雅鄰”鄰居節暨草坪音樂節,通過豐富多彩的文化體驗,加深各族群眾間的情感交流,進一步促進民族團結與文化交融。三是挖掘紅色“厚家底”,匠心宣講齊奮發。各街道廣泛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講活動20餘次,緊緊圍繞“民族團結一家親”,一講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二講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三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四講各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故事,讓“鑄牢”理念“飛入尋常百姓家”,讓“鑄牢”意識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崇賢街道鴨蘭村開展“‘鴨蘭說’——中華民族大團結”紅色宣講活動,引導各族群眾深入了解民族風情、民族特色。

四、著力於“有效”,推普共融推動互嵌發展

一是全麵推普,共架語言橋梁。通過中秋詩歌朗誦會、漢字創意畫、漢字文創設計、規範字書寫大賽等方式,搭建各族群眾交流、分享、成長mabex官网 ,提高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程度和質量。星橋街道邀請專業語言老師舉辦普通話培訓班,通過課堂教學、互動練習和情景模擬等,讓居民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提高普通話水平。塘棲鎮將推普活動與“棲溪新語”“書香塘棲”“棲樂無窮”等品牌活動有機結合、一體推進,引導居民群眾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二是公益便民,共學共事共富。積極開展政策谘詢、愛心義診、防詐宣傳、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等“石榴紅”誌願服務活動,促進各族群眾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構建共居共學共事共樂的社會環境。喬司街道聯合轄區企業,讓少數民族群眾實現在家門口就業,拓寬增收渠道,推動多元共融。南苑街道開展“凝心聚力 以學促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教育實踐活動,邀請各族小誌願者積極參與垃圾分類誌願行動。三是情暖石渠,書寫同心篇章。宣傳月期間,舉行臨平區——石渠縣對口支援工作聯席會議,旨在進一步攜手砥礪前行,強化對口支援再發力,持續營造“兩地一家人”的良好氛圍。同時,臨平區發揮統一戰線優勢,動員區工商聯、民營企業力量,赴四川石渠縣開展結對幫扶活動,11家商會企業與四川省甘孜州石渠縣11個村對口結對幫扶並捐贈資金,為全麵推進兩地對口支援工作走深走實、助力鄉村振興貢獻統戰智慧和力量。(臨平區民宗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