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杭州市民宗局、杭州市宗教研究會、餘杭區委統戰部指導,杭州市佛教協會主辦,徑山萬壽禪寺承辦的第七屆徑山禪宗祖庭文化論壇暨徑山無準師範禪師圓寂775周年紀念活動在徑山萬壽禪寺和杭州國際佛教文化交流中心隆重舉行。中國佛教協會、浙江省佛教協會、杭州市佛教協會有關負責人以及高校專家學者、居士代表、嘉賓代表等300餘人參加開幕式。 
開幕式上,佛教界人士和專家學者代表先後致辭。國際禪文化交流協會會長、日本曹洞宗駒澤大學前校長大穀哲夫表示表示,無準師範禪師作為宋代禪宗的重要人物,對宋元禪林發展與中日文化交流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其智慧與慈悲,是中日兩國佛教界的一盞明燈,朗照於今。京都東福寺住持原田融道表示,徑山是日本臨濟宗楊歧派的祖庭,東福寺一派與徑山有著深厚的淵源,今後將持續加強中日佛教文化友好交流,進一步鞏固這一殊勝法誼。北京師範大學徐文明教授表示,要繼續深化對無準師範禪師生平和思想的理解,促進大眾對南宋時期禪宗曆史和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的認識。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宗性法師、浙江省佛教協會會長光泉法師、杭州市佛教協會會長月真法師一致希望研討會深入挖掘無準師範禪師思想及徑山禪宗祖庭文化在新時代的新內涵,在推動中外文明交流互鑒上發揮應有作用。 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副主任鍾新章在致辭中提出,一是要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精神,講好中國故事;二是要堅持文化潤教工作,加強中外佛教界交流合作;三是要發揮宗教工作“三支隊伍”優勢,為深化徑山文化研究提供堅強保障。 開幕式現場,還舉行了“中國佛學院教學實踐基地”揭牌儀式,這也代表著徑山萬壽禪寺在佛教學術文化、僧才培養等方麵開啟嶄新篇章。來自北京師範大學、南京大學、陝西師範大學、湖南師範大學、上海社會科學院、浙江工商大學、早稻田大學、駒澤大學等高校和研究機構的30餘位專家學者,將從文獻、曆史、文化等多重角度深入研討無準師範禪師的禪宗思想與影響,發布交流最新研究成果。(宗教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