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裏生活著少數民族的同胞,大家看到的這14幅人物漫畫就生動體現了他們的服飾特色和民間信仰……”9月30日,杭州市富陽區龍門鎮中心小學的孩子們在龍門鎮統戰幹事的帶領下,參觀了“之江同心·石榴紅”龍門兩岸交流館,領略台灣的少數民族風情和特色文化,開啟一段充滿溫情與收獲的兩岸文化研學之旅。 
在參觀過程中,龍門鎮統戰幹事圍繞“孫權與台灣”、“龍門與台灣”、“龍門孫氏與台灣孫氏”這三條線索展開,集中闡釋了孫權及其後裔在海峽兩岸交流史上的地位與影響。通過對台灣少數民族風情的講解,為孩子們介紹展陳物品背後所蘊含的交往、交流、交融信息,體現兩岸融合、濃鬱鄉情、文化交流、休閑體驗等主要特色。 “海峽難隔血脈情,民族團結一家親。‘之江同心·石榴紅’龍門兩岸交流館已作為一處景點對外開放,這不僅有益於龍門古鎮旅遊內涵的提升,也不斷向台灣同胞傳達著兩岸血濃於水、守望相助的天然情感和民族認同。”龍門鎮黨委委員汪曉萍表示。 自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啟動以來,龍門鎮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充分利用古鎮的曆史文化資源,在“之江同心·石榴紅”龍門兩岸交流館內展示從台灣收集來的少數民族服飾和生活用品,讓參觀者領略台灣少數民族淳樸的民族風情。在活動中,龍門鎮以龍門與台灣之間源遠流長的民族文化交流為主線、以龍門古鎮研學之旅為載體,組織學校學生、黨員幹部等開展研學活動,學習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極增進兩岸文化交流活動。 
下一步,龍門鎮將持續打造以“之江同心·石榴紅”龍門兩岸交流館為主體的對台交流、民族工作陣地。通過繼續挖掘龍門曆史文化資源和觀光旅遊資源,將特色業態、特色古建與龍門兩岸交流館一起串點成線,形成展示和傳播兩岸文化、積極推動兩岸民間交流和合作發展的文旅路線,在進一步加深兩岸同胞血脈情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貢獻龍門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