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麵粉選用全麥粉或是高筋粉就可以,加上酵母,放在合適的溫度裏.......”中式麵點師傅一邊和著麵粉一邊告訴學員們如何發好麵,這是臨安區錦南街道錦溪民族家園舉辦的職業技能培訓課程之一烘焙技藝與就業新“麵”。 
“浙裏石榴紅•錦溪民族家園”麵積約500平方米,設有民族文化會客廳、民族同心書吧、民風文化走廊、民族活動室等場景,打造了街道民族團結的陣地和平台,於2021年成功創建為第四批省級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重點培育單位。今年年初,錦溪民族家園探索推出社群主理人計劃,重點關注、挖掘及培育轄區民族宗教、新的社會階層、黨外知識分子等群體,搭建社區資源與居民需求橋梁,有形有感有效彙聚民族團結正能量。 

“一個人”團結“一群人”,強化治理共建平安家園。強化居民參與,擴建“老馬幫幫團”,把矛盾感知、化解前置到微網格內,並通過傳幫帶把治理對象轉變成治理力量。截至目前,“老馬幫幫團”共投入264人次參與排查工作,協助處理了43起簡易矛盾和6起重難點矛盾,顯著提升了社區隱患溯源、矛盾感知和糾紛處置的效能。 
“一個人”帶領“一群人”,培育社群構築共富空間。發揮主理人專長,推出“e技之長,共同成長”民生服務項目,通過“短期培訓+長期培養+實踐”三路徑,增強居民就業競爭力,提升錦溪民族家園活力。目前已開展短視頻製作、手工編織、墨韻書法班、中式麵點師等培訓課程,累計培訓 1200 餘人。 
“一個人”服務“一群人”,繪就社區建設幸福圖景。凝聚和發揮主理人創意與活力,不斷豐富錦溪民族家園活動形式,組織開展“相聚錦溪·喜鬧元宵”、“五彩絲線係深情·安康端午粽飄香”、“重陽享歡樂·最美夕陽紅”、“情滿中秋·花好月圓”、“錦溪共富市集”等活動,引導群眾增進對各民族風土人情的了解,並將服務輻射周邊社區。 

下一步,臨安區將不斷開展形式多樣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主線,積極探索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新路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