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信息公開 民族事務 宗教事務 互動交流 公共服務 機關風采 專題聚焦
滾動新聞:
當前位置:首頁
> 信息公開 > 業內相關 > 理論研究

楊繼軍:激發全社會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

發布時間: 2024- 09- 25 11: 14 訪問次數: 來源: 人民日報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逐步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市場體係不斷發展,各類經營主體蓬勃成長。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堅持全麵深化改革,充分發揮經濟體製改革的牽引作用,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以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把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擺在突出位置,對經濟體製改革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作出部署。這將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激發和增強社會活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經濟發展獲得巨大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我們既發揮了市場經濟的長處,又發揮了社會主義製度的優越性。”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通過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破解深層次體製機製障礙,有助於實現產權有效激勵、要素自由流動、價格反應靈活、競爭公平有序、企業優勝劣汰,對於激發全社會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具有重要意義。

增強社會信心、穩定經濟預期。預期是企業與個人對未來的判斷,將影響其對生產與消費活動的安排。穩定預期對於推動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關係著整個社會的投資與消費規模,是影響經濟走勢的重要變量。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通過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保證各種所有製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通過完善產權製度、建立高效的知識產權綜合管理體製等,依法有效保護各種所有製經濟組織財產權;等等。這些舉措將築牢經濟運行的基礎,增強人民群眾財產財富安全感,增強社會信心,形成良好經濟預期,讓各類經營主體底氣更足活力更旺。

構築經濟高效運行的激勵機製。在市場經濟中,供求機製、價格機製、競爭機製等激勵著企業和個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創新技術、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以獲取更多市場份額和利潤。與此同時,市場上的其他主體也會紛紛效仿。如此不斷反複,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將不斷提高。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通過完善要素市場製度和規則,推動生產要素暢通流動、各類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潛力充分釋放;通過加強公平競爭審查剛性約束、清理和廢除妨礙全國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更好維護市場秩序、彌補市場失靈;等等。這有利於構築經濟高效運行的激勵機製,為各行各業的勞動者、企業家提供廣闊舞台,讓不同所有製企業、不同經營主體各展所長。

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產業是生產力的載體。推動產業深度轉型升級,才能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經濟發展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通過加強新領域新賽道製度供給,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製,以國家標準提升引領傳統產業優化升級,促進各類先進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集聚;通過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產業模式和企業組織形態變革,以及加快構建促進數字經濟發展體製機製、完善促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政策體係,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通過健全強化重點產業鏈發展體製機製,完善產業在國內梯度有序轉移的協作機製,建設國家戰略腹地和關鍵產業備份,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等等。這將不斷提升我國科技創新能力和產業競爭力,推動實現資源配置效率最優化和效益最大化,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應當看到,對照高水平的要求,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還存在短板與弱項。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深化經濟體製改革“主要任務是完善有利於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體製機製,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完善市場經濟基礎製度”。這為發揮經濟體製改革牽引作用提供了根本遵循。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策部署,要增強各有關管理部門戰略協同,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製定民營經濟促進法,加強產權執法司法保護,防止和糾正利用行政、刑事手段幹預經濟糾紛;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完善要素市場製度和規則,完善流通體製;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推動高質量發展激勵約束機製;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製。

(作者為南京財經大學財政與稅務學院院長)

《 人民日報 》( 2024年09月13日 09 版)

(轉載自: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24/0913/c40531-40319285.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