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3月19日,上城區民宗局聯合四季青街道創新開展“之江同心·石榴紅”非遺傳承主題活動。中國計量大學民族班30餘名各族學子走進社區,在非遺傳承人指導下沉浸式體驗黏土捏塑藝術,以文化共融奏響民族團結新樂章。 
非遺體驗,感受文化傳承魅力。活動現場設置非遺工坊實踐環節,學生們在非遺黏土捏塑傳承人丁建華的指導下完成“石榴花開”主題作品創作。通過指尖藝術具象化展現“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的深刻寓意,在藝術實踐中深化“五個認同”。本次活動突破“非遺進校園”傳統模式,通過“高校+社區”聯動機製,讓青年學子在基層治理場景中感知文化脈動。 文化共融,架起民族溝通橋梁。區民宗局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創新打造“非遺+”民族團結教育品牌。通過建立“傳承人+高校+社區”三方協作機製,構建起常態化文化浸潤平台。活動現場同步啟動“石榴紅”青年誌願宣講團組建工作,首批12名大學生將深入社區開展非遺文化傳播,實現從“文化受教者”到“傳承接力者”的身份轉變。 持續發力,推動文化創新發展。區民宗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深化“之江同心”品牌建設,計劃年內開展非遺文化周、民族手作大賽等係列活動,推動建立3個校地共建實踐基地。通過數字化手段開發線上非遺課程,擴大文化傳播覆蓋麵,讓傳統文化在青年群體中煥發新活力,為深化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注入文化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