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 749492940/2022-04449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發文字號: | 成文日期: | 2022-02-10 | |
發文機關: | 市應急管理局(市安委辦) | 發布日期: | 2022-02-10 |
體裁分類: | 報告 | 主題分類: | 應急管理,安全生產監管 |
市委、市政府:
2021年,我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篤學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全麵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省委全麵依法治省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和市委全麵依法治市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關於建設法治政府的決策部署,緊緊圍繞《關於印發杭州市2021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的通知》(杭法聯辦〔2021〕6號)確定的目標任務,結合應急管理工作實際,依法履行應急管理職能、完善依法行政製度體係、健全重大行政決策機製、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加強行政權力監督製約,為高水平打造“數智杭州·宜居天堂”,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提供堅實的安全保障。主要工作情況如下:
一、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規劃。落實主要負責人履行法治政府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加強組織領導和工作部署,深入推進我局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落地落實。主要負責人多次專題聽取法治政府建設五年規劃、“八五”普法教育規劃等有關工作彙報,專題研究謀劃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思路。製定《杭州市應急管理局法治政府建設規劃(2021-2025年)》《杭州市應急管理局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明確五年重點工作和年度目標任務。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提出的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報告製度要求,按時向市委、市政府和省應急管理廳報告上一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並通過局網站向社會公開。
(二)加強立法研究推進立法工作。研究應急管理地方性法規規章標準的製修訂工作,構建科學完備的地方應急管理法製體係。先後與深圳、青島等地就立法工作進行調研交流,對防汛防台抗旱、氣象災害防禦、防震減災救災、地質災害預防、森林防火等地方性法規進行全麵梳理,結合“十四五”規劃提出下一步製修訂規劃建議。積極向市人大法工委和市司法局報送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項目,將《杭州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條例》列為2022年地方性法規預備項目,將《杭州市突發事件應對管理條例》列為地方性法規五年規劃項目,將《杭州市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規定》列為2022年政府規章預備項目,並積極推進調研和草案製定工作,為推進明年立法工作做好準備。
(三)進一步提升依法行政能力。一是積極推進應急管理依法行政工作製度建設。修訂《行政執法工作規程》,製定《杭州市應急管理行政裁決工作製度》《杭州市一般生產安全事故查處督辦辦法》《杭州市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指引》《杭州市應急管理係統執法規範化建設製度》等具有指導性意義的文件製度6個,完善了行政執法工作中製度體係。並將執法體係相關常用製度19個文件梳理編製成冊,力爭全鏈條規範行政執法行為。二是嚴格落實科學民主法治決策。嚴格開展重大行政決策目錄化管理、規範性文件審查評估、行政機關合同合法性審查及重大行政案件法製審核等工作。製定2021年度重大決策目錄,依法執行公眾參與、合法性審核、集體討論決定等程序;配合市司法局對市政府及政府辦公廳涉及應急管理領域的10餘件規範性文件開展多輪清理;對局機關出台的3件規範性文件開展合法性審查,確保文件內容和製定程序合法規範;委托第三方機構對1件市政府辦公廳規範性文件和2件本部門規範性文件進行後評估;對72件合同進行合法性審查,實現有件必查、有查必審,避免行政風險;對180餘件行政案件進行法製審查,82個案件召開案審會集體討論,確保行政案件事實清楚、證據充分、定性準確、裁量適當。三是抓好全員培訓和專項培訓工作。根據應急管理幹部“四會”要求(會全流程防汛防台、會應急救援搶險處置、會執法檢查處罰、會事故調查處理)開展全市應急管理係統全員培訓,舉辦5期培訓班,內容涵蓋事故調查處理、防汛防台應急處置、危險化學品管理、檢查執法實務等,區、縣(市)應急局一把手帶頭,全員參與,全麵提升素養。專項組織執法人員進行三天脫產業務培訓,注重內容實務性和操作性,並將培訓範圍擴大到有安全生產執法任務的18個安委會成員單位,提升執法隊伍執法水平。收集市轄區及全國有較大影響的56個安全生產事故編印成冊,逐個剖析問題,為執法人員執法和事故調查提供參照。四是引進專業力量力促執法規範。在持續推進安全生產監管執法力度在的同時,和律師事務所建立戰略合作,依托律師專業評審,發揮特邀執法監督員作用,嚴格行政執法案卷評查,做好事故調查回頭看等工作。五是探索安全生產領域公益訴訟。會同市檢察院製定《關於建立杭州市安全生產領域公益訴訟協作機製的通知》,有效發揮檢察公益訴訟助力安全生產工作作用,推動負有安全生產監管職責的部門嚴格履行監管責任,切實提高安全生產治理能力,防範生產安全事故。
(四)推進安全生產監管執法精度廣度力度。一是推進應急管理執法改革。根據中辦國辦《關於深化應急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的意見》部署,市本級和全市13個區、縣(市),除桐廬試點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外,均按要求在6月30日之前成立應急管理行政執法隊,並於12月底前統一執法製式服裝和標誌,製定出台執法人員行為和記錄規範製度,規範文明執法。二是加大安全生產行刑銜接力度。刑法修正案(十一)施行後,我局高度重視,聯合公檢法出台《杭州市安全生產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指引》,建立聯席會議製度,並將行刑銜接推進工作情況納入年度考核。各區、縣(市)也相繼研究出台行刑銜接工作機製,臨平區成立全市首個駐應急局檢察官辦公室,推動檢察部門主動提前介入重大的安全生產案件調查偵查取證工作。2021年全市辦理非事故類安全生產行刑銜接案件34起,其中蕭山區辦理的“餘漢林氣體有限公司非法儲存危險化學品涉嫌危險作業罪案”為全國首例,央視等多家權威媒體予以報道。三是探索基層執法新模式。在落實綜合執法改革和深化鎮街委托執法的基礎上,在餘杭區試點“派駐執法”和“分片聯係”執法模式,在上城區培育“線索移送”執法模式,並召開現場會推廣創新執法典型。經實踐,“線索移送”執法模式已初步成熟,製定了整套執法規範流程,且這一模式執法在上城區已占區總執法量50%以上、在全市占執法總量12%以上。部署推進“賦權”執法,拓展基層執法基礎,全力推動基層執法力度。四是推動行業全領域執法。創新行業監管部門執法檢查辦案和線索移交機製,以市安委辦名義向全市22個市級部門下達安全生產行政執法案件辦理和線索移送指導數。2021年,各市級有關部門完成相關案件辦理2211件,線索移送66件,有效壓實行業部門安全生產管理責任。
(五)抓好普法宣傳工作。加強法製宣傳教育,提高全員及公民懂法、守法、用法、護法意識。印發《關於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第八個五年規劃(2021-2025年)》《2021年普法教育依法治理工作要點》,有序開展普法宣傳。一是開展新出台法律法規學習宣傳。加強新安全生產法學習宣貫。印發《關於深入學習宣傳貫徹新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的通知》,製定詳細計劃清單,召開全市安全生產法學習宣貫大會,邀請國家安科院專家授課,分層次、按計劃對政府領導、應急管理係統全員、有關部門人員、企業單位負責人、相關從業人員等開展學習宣貫,做到“三個全覆蓋”。開展新《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浙江省防汛防台抗旱條例》的宣貫工作,邀請高校專家進行授課。二是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根據省、市關於習近平法治思想宣傳教育工作的部署,通過邀請市委黨校老師授課、開展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等多種形式,積極開展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宣傳活動。三是開展“以案說法”,落實普法責任製。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安全生產以案說法,向廣大市民、企業從業人員宣貫安全生產相關法律法規;配合市委平安辦,組織1000餘家企業開展危險作業罪庭審宣傳教育,通過線上和線下旁聽,宣傳教育安全生產法製知識等。四是深入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以安全宣傳“五進”活動為載體,創新推出地鐵語音報站宣傳,日均播報5000餘次、輻射50萬客流;利用應急戶外媒體和124處重點商業綜合體大屏滾動播出公益宣傳片。抓實百萬員工安全大培訓,全市線下培訓9.8萬人次,線上培訓8.9萬人次。開展安全生產“大講堂”“大家談”“公開課”“微課堂”和在線訪談、基層宣講2.1萬場,參與123萬人次。全市各級各部門積極開展各類應急演練達7227次,不斷提升應急預案質效,切實強化風險防範和事故災害處置能力。創新推出應急體驗館新類型,6月27日“杭州市應急管理局”體驗館在Do都城正式開館,“安全生產月”期間全市各類安全體驗館接待人次達11.5萬。四是深化行政審批改革工作。以深化行政審批改革為契機,優化營商環境,促進自身服務能力提升。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互聯網+政務服務”建設,提高政務服務辦事體驗,以深化“證照分離”改革為抓手,明確工作目標,開展政務2.0平台應用工作。紮實做好迎接2021年國家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評估工作,全麵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範化、便利化建設,承諾時限壓縮比98%,即辦率90.9%,全程網辦率100%,跑零次率100%,各項核心指標都達到領先標準。抓實抓細“證照分離”改革。配合省廳開展“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以及延期(不帶儲存經營)”告知承諾事項梳理和係統建設應用,出台杭州市特色告知承諾事項“煙花爆竹(批發)經營許可證延期”實施細則和辦事指南製定,開展係統改造建設。持續推進“無證明化”改革。進一步清理證明事項、減少證明材料,清理證明材料26個,采取告知承諾8個,改為部門內部核查9個,通過信息共享或網絡核驗9個,落實“減證便民”。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推進立法及標準化建設工作相對滯後。立法工作主動性有待加強,標準建設與應急管理發展需求還不匹配,相關工作存在滯後。
二是基層監管力量薄弱。基層執法人員配備不足、執法能力水平不足,基層監管力量不足以承擔量大麵廣的安全生產工作需要。
三是普法工作需進一步引起重視。普法宣傳工作缺乏創新性,宣傳統籌不夠有力、創新亮點不夠鮮明,宣傳陣地不夠廣泛。
三、2022年工作思路
2022年,我局將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效果導向,強化責任擔當,著力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完善依法行政製度體係、加強規範公正文明執法,為提升應急管理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提供法治保障。
(一)加強應急管理法治體係建設。與院校、律師事務所建立合作機製,研究推進《杭州市突發事件應對管理條例》《杭州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條例》《杭州市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規定》等地方性法規規章製修訂工作。製定《杭州市生產經營單位從業人員安全生產舉報處理規定》《杭州市安全生產巨額懲罰性賠償管理辦法》等規範性文件,推進營商環境創新試點改革。
(二)持續推進行政執法工作。推進鎮街“線索移送”辦案擴麵提質,探索“賦權”執法,進一步提升基層執法效能;依托互聯網+監管機製和統一辦案平台,提升執法信息化水平;加大執法業務培訓、案卷評查等工作,提升執法隊伍辦案能力和規範化水平;推進分級分類執法,提升執法辦案效率;協同推動負有安全生產監管職責的市級部門積極查辦案件、移送案件,提升安全生產執法廣度;持續推進有重大影響和行刑銜接案件辦理力度,提高安全生產辦案的震懾力。細化落實行刑銜接機製,加強與公檢法的協作配合,定期研商探討,進一步推進行刑銜接工作。加強與檢察機關的協作配合,推進開展安全生產公益訴訟。
(三)完善多元化執法監督機製。健全完善特邀行政執法監督員製度;深化行政執法評議工作,建立規範化、標準化執法指引和案卷評查、案例指導製度等。落實事故督辦、事故調查處理“回頭看”、信用聯合懲戒、立法後評估、重大決策和規範性文件評估、行政複議應訴製度等。健全責任落實和考核評價機製,通過個案監督、專項監督等方式,加強對本級和區縣行政執法工作的監督指導,推進多元化執法監督體係建設。
(四)深化普法宣傳教育工作。按照《關於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第八個五年規劃(2021-2025年)》,有序推進普法宣傳教育工作。將培訓深入鎮街基層,切實提升市區(縣、市)、鎮街三級執法人員業務水平;將培訓工作擴展到行業管理部門,促進安全生產“三管三必須”職責落實落細。
杭州市應急管理局
2022年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