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動態 > 區縣動態
建德市新安江街道“三抓手”夯實應急消防體係根基 全力築牢轄區安全屏障
發布日期: 2024-12-23  16:14 瀏覽次數: 來源:杭州市應急管理局

新安江街道是建德市主城區核心街道,常住人口超1.1萬人,轄區有各類經營場所1.6萬餘家。為解決基層應急消防“社會問題複雜、工作力量分散、上下聯動低效”的問題,新安江街道以體係建設為重點,堅持邊建設、邊運行、邊實戰、邊提高,統籌開展安全生產、消防安全、自然災害防治等工作,實現“最小”應急單元“最大”平安守護。

一是整合各方資源,下好基層建設“先手棋”。成立由街道書記、主任擔任雙組長的領導小組,縱深推進基層應急消防能力現代化建設。一是選優配強提能力。針對街道應急管理力量配備不足、專業人員短缺等問題,從其他重點崗位上選派優秀95後中層擔任應消站站長,應消站配備年輕業務骨幹8名,其中持有執法證4人,輔助執法證4人,全員按規範持證上崗。二是整合力量壯隊伍。組建“1+3+X”街道應急救援隊,包括綜合應急和消防救援隊1支53人,民兵防汛搶險隊、森林防滅火隊、民安公益救援隊等3支共212人,X為黨員誌願者等社會力量,完善應急救援網格,形成“就近調配、快速行動、有序救援”的應急救援力量體係。三是夯實堡壘強保障。專人配備衛星電話、單兵、對講機等應急處置設備,增強快速響應和處理能力,今年來組織社區、物業、群眾應急消防演練培訓37場。健全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人員安置網絡體係,設置兩級應急物資倉庫19個,儲備救生衣、照明燈、雨傘等各類物資超1.3萬件,確保物資配備完全,能用可用。

二是聚焦多措並舉,用好強基固本“指揮棒”。加快補齊短板,構建上下貫通、聯動緊密、規範高效的指揮體係、組織體係、責任體係。一是強化統籌協調。健全街道主要領導親自抓、黨工委副書記具體抓、各分管負責人直接抓的工作機製,明確應急消防管理站站長負責製,充分發揮村社網格“前哨”“探頭”作用,在新安江水庫泄洪工作期間,轉移人員379戶867人,勸離圍觀群眾4萬餘人次。二是推動業務融合。將安全生產、自然災害等風險隱患巡查和人員避險轉移、抗災自救等應急管理和消防救援處置等職能融合,每月召集相關科室負責人開月度例會,建立小流域山洪隱患、“一廠多租”安全隱患等“一件事”清單,做到日常管理高效協同,安全監管一體部署,應急處突統一指揮。三是發揮數字優勢。依托“141”基層智治綜合應用,落實日常檢查、事件上報、閉環整治等工作,真正實現“扁平一體、融合高效”目標。今年以來,完成九小場所、居住出租房、高層建築等場所排查整改2587家,實現重大隱患清零32條,銷號各類隱患179條。

三是突出提質增效,打出安全管理“組合拳”。堅持問題導向,以點帶麵推動全域防範化解各類風險隱患,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的安全意識。一是全域聯動,在共建共治上下功夫。紮實開展“五進”宣傳活動,定期組織聯村聯企幹部、網格員開展隱患排查,落實專人負責,狠抓問題整改,完成轄區多業態經營場所、上宅下店、員工集體宿舍等200餘處整改,拍攝隱患曝光宣傳片在杭州電視台播放。二是靶向發力,在監管執法上求實效。發揮屬地一線優勢,劃定“區域作戰圖”,聯合應急、消防、城管等多部門開展安全執法檢查26次,辦理行政處罰案件9起,對電動自行車違規充電10餘家單位及個人做出處罰,用鐵腕倒逼生產經營單位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三是動真碰硬,在專項整治上出實招。在全市率先開展電動自行車全鏈條整治,兩批26個點位、298個充電口完成建設並投入使用,近乎實現“零差價”收費,日均服務超3600人次,成功承辦全省規範電動自行車收費行為現場推進會,助力全市“電動自行車文明充停”項目成功入選“浙江有禮”省域文明新實踐為民辦實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