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動態 > 區縣動態
淳安縣打好“快轉”“暖留”“慢回”人員轉移避險組合拳築牢防汛安全底線
發布日期: 2024-07-10  17:02 瀏覽次數: 來源:杭州市應急宣教和保障中心

淳安縣圍繞“不死人、少傷人”目標,在實戰中推進“1833”聯合指揮體係一體貫通,建立“村鎮為戰”最小作戰單元,把人員轉移避險作為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通過創新“888”巡查機製、落實貼心保障、執行“兩張票”等舉措,打好“快轉”“暖留”“慢回”組合拳,做到涉險區域人員應轉盡轉,保障轉移群眾基本生活需要,堅決防止“漏管”“脫管”“回流”現象。

一是創新“888”巡查機製,推動涉險人員“快轉”。梳理8類風險要點,實現災害快速認定。組織規資、水利、住建、農業農村等部門,提前研判製定地質災害、山洪、高水位運行等風險區圖斑、範圍,邀請業內權威專家梳理出山體出現裂縫、山體土層厚度大於3米、切坡高於5米、切坡低於5.0米且土層厚度大於3米、擋牆出現外鼓、屋後山體滲流水、正對山溝穀口的房屋、屋後山體有凸出石頭8類地質災害風險要點,指導鄉鎮快速建立風險區轉移人員清單,為人員轉移爭取最大提前量。突出8個重點部位,實現隱患快速排查。結合淳安實際,圍繞河道橋梁、裸露山坡、危舊房、山塘水庫、地質災害風險點、臨水臨崖易落石道路、兩山夾一溝村落、切坡建房8個重點部位,開展拉網式排查,梳理不放心點位3829處,並納入管控清單,確保底數明晰。同時,啟動城區、農村高水位運行應對方案,按照千島湖106米、107.5米、108.4米三個節點水位,排摸出城區風險隱患點48個、19個沿湖鄉鎮應轉2044人,對點位和人員均建立“一村一方案”“一點一方案”,實行分級分類管理。彙聚8方巡查力量,實現人員快速轉移。統籌中國地質調查局南京地質調查中心專家、省橋梁地質專家、市地質災害專家、縣四套班子領導、縣管幹部防汛服務組、縣級部門下派力量、鄉鎮幹部、村黨員幹部8個方麵力量,圍繞關鍵點位,開展全域巡查,提升風險辨識、隱患處置效能。邀請省地質院等33位專家,深入地質災害點、危舊房屋等風險區域“把脈問診”,指導鄉鎮開展專業巡查。組建由防汛經驗豐富縣管幹部擔任組長的防汛工作督導服務組,組織251名機關工作人員和5200餘名鎮村幹部,常態化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和人員快速轉移。截至目前,累計出動巡查力量4.58萬人次,確保隱患排查無死角、人員無傷亡。

二是落實“貼心”保障,推動安置人員“暖留”。加強物資供應,滿足基本需求。提前排摸各鄉鎮應急物資儲備情況,將縣級應急物資及救援人員前置儲備和布點。積極爭取省市防汛物資6.6萬餘件,啟動快速運輸流程,確保縣級應急物資儲備充足。簡化調撥流程,累計調派27車次,向各鄉鎮發放防汛物資4.26萬件。以保障轉移人員基本生活需求為核心,向7個重點鄉鎮配送生活物資11.17萬件、生豬肉0.71萬斤、大米1.62萬斤、油0.33萬斤。推行同吃同住,解決關鍵小事。建立啟用集中安置點181個,全麵推行鎮村幹部與轉移群眾同吃同住,隨時解決轉移人員的關鍵小事。針對轉移人員“一老一小”群體多的現狀,在每個集中安置點均建立由鎮村幹部、鄉鎮衛生院醫護人員、鄉鎮學校老師為主要群體的服務小組,開展送藥、陪伴等活動,並實時將轉移人員現狀通過視頻、電話等形式傳達給其在外子女,在外子女第一時間了解家人生活狀態,有效緩解不安情況。細化暖心舉措,實現安心安置。鎮村發揮屬地管理責任,聚焦轉移群眾的急難愁盼,結合實際提供暖心服務,讓轉移人員安心留下來。如該縣臨岐鎮發揮中藥材小鎮特色,組織工作人員給安置點群眾帶來“健康大禮包”,開展“理療+食療”“講座+問診”,贏得群眾一致點讚;屏門鄉以“來料加工”為切口,開展現場培訓,讓轉移人員不僅打發了空閑時間,還收獲了物質獎勵;鳩坑鄉組織轉移人員觀看避災成功案例、科普視頻等,推廣防災減災知識,提升群眾自救意識。

三是執行“兩張票”政策,推動轉移人員“慢回”。建立“兩級安全評估”製度。快速組建汛期轉移人員返回居住房屋縣鄉兩級安全評估小組,搶抓雨停空隙,第一時間對轉移人員原有房屋進行分類梳理,逐戶逐幢進行安全評估。同時,明確“房屋所在鄉鎮區域雨止滿24小時,屬於地質災害風險防範區或地質災害隱患點的房屋須滿48小時”的最早返回時間標準,指導鄉鎮做好轉移人員返回相關工作。截至目前,排摸出74個自然村162戶208人因房屋安全問題暫時不能返回,由住建等部門製定一戶一措施,開展精準幫扶。建立“返回雙審雙票”製度。將“可以居住”作為轉移人員返回的唯一標準,根據評估結果,嚴格落實《房屋安全現場評估表》避災安置點鄉鎮負責人及村主要負責人簽字雙審核製度,經審核確認“同意返回”,轉移人員方可持《轉移人員返回居住審核單》安全返家。建立“分級分類管理”製度。綜合縣鄉兩級安全評估小組意見,借力專家力量,分級分類對存在居住風險的房屋進行銷號管理。針對存在安全隱患的房屋,快速啟動安全性鑒定程序,采取安全加固、綜合治理等解危措施;針對存在地質災害風險隱患的房屋,及時開展綜合治理;針對無法治理解危的房屋,則采取轉移集聚等方式另行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