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 749492940/2024-04934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發文字號: | 成文日期: | 2024-09-23 | |
發文機關: | 市應急管理局(市安委辦) | 發布日期: | 2024-09-23 |
體裁分類: | 通報 | 主題分類: | 安全生產監管 |
一、安全生產和自然災害情況分析
一是生產安全事故總數呈現下降趨勢。二是道路運輸事故頻發。三是全市自然災害形勢總體平穩。
二、安全生產和自然災害工作開展情況
(一)治本攻堅強化安全防範工作。一是完善安全生產工作職責。調整市安委會成員單位及下設專委會,明確各專委會、成員單位工作職責;健全杭州市安全生產全覆蓋檢查標準體係,指導提升基層、企業風險隱患排查治理能力;持續推動各重點領域動態分析研判安全生產形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開展以來,全市共排查檢查企業(場所)16.5萬家,發現重大隱患533個,已整改511個,行政處罰2237次,累計開展組團服務4次。二是攻堅基層應消體係建設。大中型鄉鎮全麵完成單設。圍繞“真嵌、真用、真實”,推動應急消防工作深度融入“141”基層治理體係,網格員“前哨”“探頭”作用全麵激活。三是強化打造應急管理領域“三支隊伍”。組織應急係統幹部能力提升培訓2.3萬人次;創新特種作業“AI+實操”考試模式。入選社會應急力量救援隊伍建設標準化全國試點。四是嚴肅事故調查懲處。狠抓一批典型案例,壓實“隱患前追+事故後追”責任追究鏈條。
(二)全麵做好自然災害防減救工作。一是完善體製機製。深化“1833”聯合指揮體係,修訂防汛防台應急操作手冊、短臨預警響應工作流程。編製防汛防台能力提升三年行動方案,推動村社群眾臨災響應逃生自救機製構建。二是落實防汛舉措。調整公布三級防汛責任人3400名,修訂防汛防台應急預案,開展培訓163場次、應急演練110場次。按照“八張風險清單”強化風險隱患排查,全麵檢查應急物資裝備,全覆蓋檢查1283部衛星電話,確保能用會用管用。全鏈條複盤梅汛防汛工作,梳理形成工作經驗固化清單、問題整改任務清單“兩張清單”,固化市領導“下沉一線靠前指揮”“百米一人”巡塘查險等20項工作機製,明確42項整改任務,截至目前,20項任務已完成整改。三是防禦應對高溫抗旱。強化旱情監測預警,及時發布高溫預警、工作提示單,要求各建設工地等戶外作業場所通過合理安排作業時間,做好個人防暑防高溫等防護裝備配合,確保人員安全;要求合理調整綠化養護作業時間,及時對綠化進行澆水灌溉、“掛袋滴水”等措施;旅遊景區等人員密集場所配備必要的藥品,防止高溫天發生意外。四是強化森林防火巡護。針對持續高溫多晴日天氣森林火災易發、撲救難度大、容易造成撲救隊員傷亡的特點,下發《關於做好持續高溫晴日天氣森林防滅火工作的通知》,進一步強化野外火源管控、宣傳教育、監測預警、風險研判力度,層層壓實防滅火責任,做到“有火必報、撲報同步”。五是加強物資保障。做好抗旱物資盤庫清點工作,及時充實抗旱物資裝備,配齊配足應急送水車、消防車、應急水泵等設施設備,全市4100名應急隊伍、168輛送水車、163輛消防車、2253台中小型水泵隨時做好準備,確保群眾生活用水正常供應。
三、下一步工作建議
(一)持續深化安全生產治本攻堅。對照“五防”治理體係,壓茬推動年度228項工作任務按時完成。深入推進多業態等專項整治,持續推進安全監管“一件事”改革。嚴格落實工業企業火災防控“十條硬措施”。推進完成臨安區、錢塘區化工園區整治提升。用足用好“兩新”政策,鼓勵危化和礦山企業設備更新,提升本質安全。
(二)落實落細災害防治舉措。持續運行好城市安全值班值守專班。全麵落實梅汛防禦工作“兩張清單”,做好台汛期、高溫幹旱期、局地強降雨等極端天氣應對,強化預警預報。加強應急物資前置調度補充,完善“應急雲倉”儲備和調撥機製。完成290家避災安置場所規範化建設。加快社會應急力量救援隊伍建設標準化試點工作。
(三)加強重點領域風險管控。道路交通領域要嚴厲打擊超範圍經營、掛靠經營、從業人員無證上崗、超載、超速、疲勞駕駛、車輛罐體超期未檢等違法行為。要加大公路、港口、航道等重要基礎設施巡查力度;加強易發生水毀事故的公路、橋梁、隧道、臨水臨崖路段以及高速公路的巡查、檢查,發現問題隱患及時處置。建設施工領域要組織開展建設工地排查整治行動,聚焦高空作業、深基坑、隧道涵洞施工、施工用電、動火作業審批、易燃易爆品存放、作業環境優化等重點環節,全力預防和減輕極端天氣造成的不良影響,有效防範邊坡失穩、爆炸、高處墜落、物體打擊等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城市運行領域要持續推動老舊燃氣管網更新改造和餐飲場所“瓶改管”,重點關注汙水處理、固廢處置、市政設施等風險集中領域,嚴格督促有限空間管理製度和作業規範。旅遊領域要聚焦“在建文旅工程項目”“重點區域部位管控”和“戶外群眾性活動”等三個方麵,加大對全市A級旅遊景區、星級飯店、旅行社等場所的安全隱患排查整改工作的力度。工礦領域要強化礦山安全風險研判,按高溫天氣預警級別及時啟動應急響應,配備防護用品和防暑藥品,合理安排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