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號: | 002489778/2023-00100 |
發布單位: | 市場監督管理局 |
責任部門: | 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
公開形式: | 政府網站 |
公開時限: | 長期公開 |
發布時間: | 2023-02-21 |
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2022年法治政府建設年度報告
來源: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知識產權局) 發布時間:2023年02月21日 瀏覽次數:()
2022年我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篤學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市場監管局有關法治政府建設的決策部署,以開展法治杭州八大專項工作以及“法助共富、法護平安”專項行動為抓手,紮實推進各項工作,法治政府建設取了新成效。
一、2022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堅持正確方向,黨對法治建設的領導全麵加強
一是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入開展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宣傳貫徹“八進”活動,將《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綱要》《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問答》《習近平關於依規治黨論述摘編》等納入年度學習計劃,局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黨支部組織專題學習。利用“公務員雲講堂”“學習強國”、黨員固定活動日等載體,持續推動幹部職工深入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強化引領,將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落實到市場監管立法、執法、執法監督、普法等工作全過程、各方麵。
二是強化黨委對法治建設的組織領導。局黨委切實發揮在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中的領導核心作用,統一謀劃和部署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處室各司其職,一級抓一級、逐級抓落實的組織領導體係和工作責任體係。
三是統籌推進法治建設各項工作。圍繞市委、市政府和省市場監管局有關法治政府建設的決策部署,堅持問題導向,完善短板弱項,細化分解任務,強化過程管控,以疫情防控、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新興領域立法立規、行政執法規範化建設等工作為重點,全麵紮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各項工作。
(二)立足“主責主業”,市場監管職責依法全麵履行
一是圍繞“法治防疫”,精細化落實監管措施。牽頭建立市級物防專班,完善“1+5+X”機製,率先建立杭州市大物防在線平台。持續推進農貿市場、專業市場、外賣配送、藥店、冷鏈食品、進口水果銷售等“無疫單元”建設。加強防疫物品質量安全監管,全省率先建立集中隔離點食品安全保障地方標準。
二是圍繞“創新試點”,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牽頭推進國家營商環境創新試點27項改革任務,助力杭州國家營商環境創新試點改革工作。優化市場準入準營機製。推進市場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登記申報承諾製,在浙江自貿試驗區杭州片區積極推進商事主體登記確認製改革。推行新型監管機製。探索市場主體全生命周期監管,印發《杭州市市場主體全生命周期監管鏈建設實施方案》;持續推進“互聯網+監管”,掌上執法檢查率99.96%,“雙隨機、一公開”抽查事項覆蓋率100%,雙隨機任務信用規則關聯率95.64%。推動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以市委、市政府名義出台《關於推進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杭州成功入選首批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示範城市。實施包容審慎柔性監管。先後出台優化監管服務激發創業創新活力、實施柔性監管服務經濟穩進提質的“雙十五條”等政策,明確55種不予行政強製、不予處罰或從輕處罰的事項清單,適用不予行政處罰案件1135件,減輕處罰案件552件,對3.37萬家逾期年報市場主體實行“首違不罰”,為5.03萬家市場主體提供信用修複服務。
三是圍繞“建設統一大市場”,高質量服務產業興盛。促進公平競爭。入選市場監管總局重大政策措施公平競爭審查會審試點地區,建立重大政策措施公平競爭審查會審製度;共審查新增文件1252件,清理存量文件3789件,廢止、修訂問題文件295件。服務平台經濟健康發展。開展全國網絡監管與服務示範區創建,並提交申報材料;在雲集、微拍堂、單創等10家平台開展“平台點亮”工程試點;開展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網絡直播營銷違法行為專項治理。助力共富示範區建設。推進地理標誌富農集成改革,新增核準地理標誌1件;大力推進西湖龍井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示範區建設,推動成立西湖龍井茶農協會。規範市場秩序。深入開展“護航亞運”“鐵拳”“亮劍”、美容美發行業破潛、“西湖龍井茶”地理標誌保護等專項執法行動,查處市場監管領域各類違法行為,共辦結案件15878件、罰沒款2.11億元。
四是圍繞“除險保安”,嚴守安全底線。杭州成功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聚焦政治安全、防疫安全、食品安全、藥品安全、重點工業品安全、特種設備安全、市場秩序安全、內控安全等8大領域,開展護航二十大除險保安專項行動,穩步推進亞運食品藥品、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各項工作,市場監管領域未發生重大安全生產事故。
(三)聚焦新興領域,市場監管法規製度體係不斷完善
一是持續推進重點領域立法。全國首個餐飲外賣地方政府規章《杭州市網絡餐飲外賣配送監督管理辦法》被列為《杭州市2022年政府立法計劃》重點項目,召開立法座談會4次,接受市政協立法協商調研2次,接受市司法局立法協調8次,反複修改完善,已於近日通過市委常委會審議。完成政府規章預備項目《杭州市網絡交易管理辦法(修訂)》和調研項目《杭州市預付式消費交易管理辦法》調研、論證等工作,按時報送規章草案和調研報告。
二是全麵助力國家營商環境創新試點改革。出台《杭州市市場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登記申報承諾製實施辦法》《杭州市市場主體除名試點工作暫行辦法》《杭州市工業產品(含食品相關產品)生產許可“一證多址”指導意見》《杭州市自動售貨設備食品安全管理規定》《杭州市市場監管領域重大違法行為舉報獎勵實施辦法》《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行政執法人員盡職免責若幹規定(試行)》等製度文件,為國家營商環境創新試點改革提供有力製度支撐。
三是全力推進平台經濟合規發展。製發《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絡直播營銷主體行政合規指導清單》《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絡直播營銷領域行政執法指南》《醫療美容網絡直播領域行政合規指導清單》,統一執法和指導的口徑與標準,全麵助力網絡直播行業健康發展。
(四)堅持多措並舉,行政執法監督效能切實提升
一是重視外部監督。全年新發生被複議案件7件(另有結轉1件),已審結7件;新發生一審應訴案件15件(另有結轉5件),已審結16件;未發生敗訴(被糾錯)情況。辦理反饋檢察建議書1件,司法建議書1件,複議意見書1件。自覺接受人大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辦理市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代表建議36件;辦理市十二屆政協一次會議提案54件。辦結政府信息公開申請82件。完善特邀行政執法監督員履職機製,開展特邀執法監督員執法監督活動。
二是深化內部監督。開展《市場監督管理行政執法責任製規定》落實情況專項執法監督、《杭州市大氣汙染防治規定》第二十六第三款及市局相關意見執行情況專項執法監督。開展全市係統行政執法案卷質量評查,共計評查書式案卷和電子案卷62件,及時發布評查結果通報。參加全省市場監管係統行政處罰案卷集中評查,榮獲總分全省第一;參加市場監管總局案卷評查,選送案卷被評為優秀等次。組織第二屆行政處罰案件“審核能手”競賽,評選出“十佳審核能手”。充分發揮層級監督作用,向區、縣(市)局發出執法監督通知書7份。
三是強化法製審核。強化風險防範,加強法製審核統籌,完成重大執法決定法製審核124件,重大執法決定法製審核率達100%;完成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 4件、行政規範性文件合法性審核19件、機關合同合法性審查198件、請示答複法製審核36件。
(五)注重守正創新,普法教育依法治理工作紮實推進
一是切實加強重點對象學法用法。落實領導幹部學法述法製度,組織局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開展集體學法4次,結合班子年終考核,認真開展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年度述法工作。組織全市係統參加省市場監管局開展的“學法考法”活動,實現參與率100%。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舉辦商事登記、知識產權、反壟斷等市場監管法規政策培訓24期,受訓超過5萬人次。
二是協同推進法治宣傳數字賦能。參加第六屆“阿普杯”普法創意大賽和省市場監管局普法微視頻展示活動,獲評一類作品1件、二類作品2件、三類作品3件。借力“3·15”“知識產權宣傳周”“計量日”等主題日,通過平台、微信公眾號向公眾宣傳放心消費、知識產權保護、數字時代的計量等法律法規。通過直播、短視頻、手繪漫畫等各種方式發布消費熱點和消費警示,宣講消費維權知識。發揮監管優勢,組織製作亞運知識產權、醫美廣告、網絡購物等題材的公益廣告片,通過電視台、公交電視、地鐵電視、係統微信矩陣等多種渠道播放。創新啟用執法培訓“雲課堂”,市場監管總局法規司派員助力授課,全係統共275人參加培訓。
三是持續推動法治宣教基地建設提速加碼。組織臨平區局、餘杭區局、錢塘區局成功申報全省係統第三批法治宣傳教育示範基地,組織市食藥院、濱江區局知識產權綜合服務中心等四家單位申報杭州市“法治宣傳教育基地”,在本係統逐步形成了一批有市場監管特色的、可看可聽可學的普法教育基地。
二、2022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局也清醒地看到在法治政府建設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主要有:一是市場監管領域法規製度還需進一步健全完善。新業態、新模式領域存在立法或配套製度空白的問題;因上位法修訂、形勢發展等原因,原有的部分地方法規、規章亟待修訂。二是行政執法規範化建設還需進一步加強。因法律法規修訂、推行包容審慎柔性監管等原因,行政處罰裁量基準製度有待進一步修訂完善;行政執法“三項製度”配套工作機製尚需健全;全方位、立體式執法監督機製有待進一步強化和創新。三是市場監管效能還需進一步提升。市場監管職能眾多,監管領域寬廣,新經濟、新業態不斷湧現,線上線下市場交織融合,創新和保護等需求更趨多元,市場監管難度和複雜性明顯增加,對加強和改進市場監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
三、2022年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有關情況
我局黨委書記、局長作為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始終把法治政府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親自部署法治政府建設各項工作,及時研究解決法治政府建設有關重大問題,為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創造條件;嚴格執行重大行政決策法定程序,全程參與市場監管重大事項、複雜或重大案件的集體討論,主持研究審議重大行政決策4件、行政規範性文件19件、重大行政執法決定56件;推動完善內部層級監督和專項監督,推進行政執法責任製落實;自覺維護司法權威,認真落實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製度,帶頭出庭應訴,負責人出庭應訴率達100%;組織實施普法規劃,嚴格落實集體學法製度,帶頭集體學法4次;創新普法宣傳教育形式,首次舉行新任命幹部就職憲法宣誓儀式,範建軍局長親自監誓。
四、2023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安排
(一)突出政治引領,確保法治建設沿著正確的方向奮勇前進。深化對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學習、宣傳和貫徹,聚焦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持續用力。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統籌推進2023年法治政府建設各項重點工作。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市場監管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批示指示精神,並貫徹落實到各項法治實踐中。
(二)服務中心大局,在依法全麵履行市場監管職責上再發力。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圍繞市委、市政府和省市場監管局的決策部署,以法治為支撐,重點抓好亞運服務保障、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服務經濟穩進提質、助推共富示範、強化執法維權等工作,更好履職盡職,彰顯法治市場監管價值。
(三)聚焦重點領域,在健全完善法規製度體係上再突破。繼續在重點和新興領域深化立法探索,不斷提高市場監管法規製度供給水平和創新能力。推動《杭州市專利管理條例(修訂)》《杭州市網絡交易管理辦法(修訂)》《杭州市預付式消費交易管理辦法》等立法立規工作,聚力“共富示範”,以良法善治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保障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
(四)強化風險防範,在規範行政權力運行上再提升。貫徹落實《浙江省行政合法性審查工作規定》,積極運用法治手段給行政權力運行定規矩、劃界限。立足抽象和具體行政行為兼治,繼續加強對重大行政決策、行政規範性文件、重大行政執法決定、行政協議以及請示答複的法製審核(審查)。借力外部監督,深化內部監督,完善全方位、立體式監督機製,進一步規範行政權力運行。
(五)夯實基礎保障,在打造法治隊伍上再深入。加快推動法治建設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鍛造一支政治堅定、忠誠幹淨、擔當作為、專業高效的法治工作隊伍。提升法製隊伍業務能力,以新頒布法律法規以及法製業務熱點、難點問題為重點開展專業性、實務性培訓,開展案卷評查和“審核能手”競賽。加強執法隊伍依法行政能力建設,聚焦主責主業,開展多層次的政治理論、法律法規、業務知識各類教育培訓,完善案例指導製度,強化戰訓結合。加強執法基礎保障,完善數字化執法辦案區、執法辦案能手梯隊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