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號: 002489778/2024-00090
發布單位:
責任部門: 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公開形式: 政府網站
公開時限: 長期公開
發布時間: 2024-02-21

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設年度報告

【字體:: 保護視力色:

來源: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發布時間:2024年02月21日 瀏覽次數:()

2023年,我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麵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篤學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和省市場監管局有關法治建設的決策部署,以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市創建、法治市場監管建設評價為契機,紮實推進各項工作,法治政府建設取得了新成效,深化商事製度改革再獲國務院真抓實幹督查激勵,成功入選全國網絡市場監管和服務示範區,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2023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提高政治站位,統籌推進法治市場監管建設

一是強化理論武裝。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組織全體幹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集中輪訓。推進習近平法治思想“八進”工作,將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作為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和幹部職工學習培訓的重要內容,組織專題學習並邀請浙江省社科院智庫建設和輿情研究中心主任唐明良作專題講座。充分利用主題黨日活動、“學習強國”“市場監管網院”“浙裏幹部之家-杭州頻道”等載體,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常態化。

二是強化黨的領導。牢固樹立政治機關意識,把黨的領導貫穿到法治市場監管建設工作的全過程和各方麵。切實發揮黨委在推進法治建設中的領導核心作用,黨委統一謀劃和部署法治建設工作,將法治建設工作納入全局重要議事日程,與其他業務工作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落實黨委聽取法治建設專題彙報、研究解決法治建設重大問題以及重要法治工作事項審批報告製度。

三是強化責任落實。調整成立法治政府建設(依法行政)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推進法治建設各項工作。印發《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法治市場監管建設評價方案》,分解落實法治浙江、法治杭州、法治市場監管建設各項任務,壓緊壓實法治建設責任。先後召開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市創建有關工作部署會、推進會,分解落實責任,明確工作要求,高質量完成各項任務。

(二)聚焦新興領域,持續完善市場監管法規製度體係

一是積極推動立法立規。持續推動網絡餐飲外賣立法、預付式消費立法。《杭州市網絡餐飲外賣配送監督管理辦法》(杭州市人民政府令第338號)於2023年2月21日公布,自2023年5月1日起施行,中央電視台、新華社、浙江日報、浙江衛視、杭州日報等主流媒體均進行了大量報道,司法部內刊《司法行政工作交流》第51期刊登了相關內容。《杭州市預付式消費交易管理辦法》轉為政府規章正式項目,完成草案報送。“網絡餐飲外賣立法保障騎手合法權益”獲評杭州市第二屆“十大法治實踐”。

二是持續加強規範性文件管理。嚴格執行行政規範性文件各項管理規定,全麵落實合法性審核和公平競爭審查製度,做到應備盡備,應審盡審,共製發規範性文件12件,合法性審核率、公平競爭審查率和備案率均達100%,無規範性文件被撤銷、責令修改或停止執行的情況。加強規範性文件實施後評估,委托第三方對《杭州市商事登記中介服務管理辦法(試行)》等6件涉及營商環境行政規範性文件進行實施後評估。

三是不斷提升行政決策法治化水平。落實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目錄化管理,通過目錄征集和局長辦公會議討論,確定《關於印發〈杭州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基金管理辦法〉的通知》為我局2023年重大行政決策事項,嚴格按照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完成製發,並在門戶網站公開。落實重大事項穩定風險評估製度,對立法項目《杭州市預付式消費交易管理辦法》草案和杭州市鼓勵備案非標電動車提前淘汰置換工作等重大事項進行穩定風險評估。

(三)激發市場活力,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一是強化市場主體培育。深化準入準營、企業市內跨區遷移、變更注銷同城通辦等“一件事”集成改革,開辦企業無感監測達到全省最優值。召開全市個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個體工商戶分型分類精準幫扶,推薦“名特優新”個體工商戶2108戶,新增“個轉企”3179戶。截至12月底,全市共有市場主體187.46萬戶,同比增長11.74%。1-12月,全市新設市場主體36.54萬戶,同比增長26.67%,增速全省第一。

二是維護公平競爭秩序。深化市場監管公平競爭審查會審試點,對88件市級重大政策進行會審。開展破除地方保護和行政性壟斷專項行動及優化營商環境反壟斷執法專項行動。嚴格公平競爭審查,全市審查新增文件4436件,清理存量文件4908件,廢止修訂問題文件37件。開展反不正當競爭“守護”專項執法行動,共查處不正當競爭案件1841件,罰沒款2061萬元。查辦的杭州某公司非法數據爬取案入選全國“反法”實施三十年以來十大行政執法案例。

三是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成功入選首批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範區建設城市、國家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標準化試點建設城市。召開全市知識產權保護大會暨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範區建設動員部署會,製訂實施創建方案。出台《杭州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基金管理辦法》《杭州市重點產業知識產權運營基金管理辦法》。獲批設立國家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地方分中心。數據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入選商務部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示範建設最佳實踐案例。

(四)嚴守安全底線,不斷強化重點領域監管

一是圓滿完成亞運服務保障。通過“五個聚焦、五個強化”保障亞運用餐安全,圓滿實現亞運食品安全事故和食源性興奮劑事件“兩個零發生”、餐飲服務“零斷供”“零投訴”目標,得到多位省市領導的批示肯定。聯合市亞組委場館部開展特種設備問題隱患聯動整治,發出監察指令書641份,消除隱患3136個。加強護航亞運全流域知識產權保護,依法處置涉亞運商標搶注線索近200條,查處侵權案件58件。

二是隱患治理到邊到角。組織“三品一特”、廣告、專業市場、網絡安全等領域“護航亞運”係列排查整治,開展“護航亞運”食品安全、民生領域“鐵拳”“亮劍”等專項行動,協同開展叉車、電氣焊作業、城鎮燃氣安全等專項整治。全覆蓋完成涉疫藥品生產、中藥飲片生產、醫療機構製劑室、蛋白同化製劑肽類激素和含興奮劑藥品等專項檢查;飛行檢查藥品經營企業128家,特殊藥品企業33家。全市係統共辦結各類違法案件17015件,罰沒款1.56億元,移送公安機關114件。

三是防護體係築緊築牢。健全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工作體係,22萬餘家食品生產經營主體與2.4萬名包保幹部建立包保對應關係,配備“兩員”3.77萬名。強化工業產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落實,推動建立“兩員三製度”。切實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推動總局特種設備“兩個規定”落地,448家生產單位完成率達100%,3.6萬餘家使用單位完成率達99%。召開電梯安全狀況新聞發布會,發布特種設備領域十大典型違法案例。

(五)強化監督製約,全麵推進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

一是規範執法更有力。結合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市創建,組織開展行政執法“三項製度”執行情況自查。全麵落實行政裁量權基準製度,修訂完善虛假宣傳、廣告、商標、不正當競爭等10個領域行政處罰裁量基準;作為杭州市行政裁量權“1+8”多元基準體係建設試點單位,探索製定食品、醫療器械領域6個行政許可裁量權基準規範;開展全省市場監管係統產品質量領域高頻處罰事項裁量基準試點研究,製定完成21項裁量基準,省市場監管局發文實施。印發《醫療美容市場監管領域行政執法清單》和《醫療美容市場監管領域刑事移送清單》。

二是內部監督全閉環。做好行政處罰案件審核、聽證工作,共審核行政處罰案件99件,案件審核率達到100%;組織聽證2件。開展行政執法案卷集中評查,及時發布通報,督促落實整改。開展食品安全相關規定落實情況專項執法檢查、市場監管行政處罰賦權情況專項執法監督。印發《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合法性審查事項目錄清單》,共完成重大執法決定法製審核124件,完成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1件、行政規範性文件合法性審核12件、行政協議(機關合同)合法性審查228件、請示答複法製審核32件。充分發揮層級監督作用,辦理執法監督5件。

三是複議應訴“雙清零”。強化複議應訴及爭議化解機製,落實行政應訴(複議答複)工作規則,提升應訴應議水平,全年共辦理新收行政複議案件答複12件,辦理新收行政應訴案件5件,連續四年實現敗訴糾錯“雙清零”。繼續抓好行政複議應訴“兩高一低”專項整治,定期發布全市係統整治情況通報。聯合市複議局、上城區法院召開行政複議疑難問題研討會,著力解決複議應訴工作中反映突出的問題。

四是外部監督多元化。完善行紀監督機製,推動市場監管行政執法與紀檢監察監督深度貫通、有序協同,完成盡職免責事前報備1次。自覺接受人大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共辦理人大代表建議35件;辦理政協委員提案64件。自覺接受司法監督,辦理反饋司法建議書1件、檢察建議書1件。全麵推進政務公開,嚴格落實政務“五公開”製度,加大重點民生領域信息公開力度,規範依申請信息公開辦理,共辦結政府信息公開申請75件。完善特邀行政執法監督員履職機製,開展特邀執法監督員執法監督活動。

(六)深化普法宣教,共同營造法治市監良好氛圍

一是嚴格落實普法責任製。深入推進“八五”普法,印發《2023年普法教育依法治理工作要點》,編製《2023年度普法主要工作責任清單》,嚴格執行“誰主管誰負責、誰執法誰普法、誰服務誰普法”責任製,夯實本係統本領域普法基礎。結合“3.15”國際消費者權益保護日、“4.26”世界知識產權日、“5.20”世界計量日、質量月、食品藥品安全宣傳周、公平競爭政策宣傳周、憲法日等重大節點,開展普法活動,大力宣傳普及市場監管法律知識。印發《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應知應會法律法規清單》,開展精準普法。高質量通過“八五”普法中期評估。在市委全麵依法治市委員會普法協調小組第四次全體會議上作典型經驗交流發言。

二是打造普法特色品牌。深化市食藥檢院、蕭山局市場監管教育展示中心等7個全省係統法治宣傳教育示範基地建設,組織臨平區法根糕點博物館、西湖區食品藥品安全科普館申報第四批全省係統法治宣傳教育示範基地。餘杭區阿裏巴巴網絡經營合規培訓法治教育基地獲評第二批浙江省法治宣傳教育基地,臨平區市場監管法治教育基地獲評第二批“浙江省公民法治素養觀測點”。紮實開展迎亞運法治宣傳主題活動,舉辦全市亞運會知識產權保護培訓會,發布2022年“法治下基層·護航亞運”知識產權十大行政執法典型案例和《亞運會知識產權保護手冊》。組建普法講師團,推出每月兩期短視頻講法。

三是突出法治能力建設。落實領導幹部學法述法製度,結合新法實施,組織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法4次。加強隊伍能力建設,組織2023年新進執法人員專業法律知識培訓和考試;組織參加公務員網上學法用法活動和參加省局2023年度“學法考法說法賽法”活動;開展法製幹部和公職律師業務培訓、執法辦案能手能力提升培訓。組織開展全市係統行政處罰案件“審核能手”競賽,評選出“十佳審核能手”。積極推行政府法律顧問製度,充分發揮法律顧問在合法性審查、疑難問題解決等方麵的作用。加強公職律師隊伍建設,發布2022年度公職律師工作情況通報,評選出全市係統首屆十名“優秀公職律師”。

二、2023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2023年我局的法治建設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仍存在短板和不足:一是市場監管領域法規製度有待進一步完善。有的法規製度相對滯後,有的成熟製度需要上升為法律法規規章,有的新業態、新模式存在法律空白。二是行政執法行為有待進一步規範。行政裁量權基準體係尚需完善,覆蓋麵還需擴大。三是法治意識和履職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機構改革後市場監管職能不斷擴展,監管執法領域快速擴大,工作量持續增加,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係統幹部的法治意識和履職能力尚不能完全適應新形勢下市場監管工作的需求。

三、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情況

我局主要負責人貫徹落實《黨政主要負責人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規定》《杭州市直部門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清單》,充分發揮領導核心作用,在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中積極履職,有效推進各項工作落實。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親自部署法治政府建設重要工作,及時研究解決法治政府建設有關重大問題,為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創造條件。參加全市創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市動員部署會並作表態發言,多次對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市創建、法治浙江建設、法治杭州建設等重點工作作出批示。

二是壓實法治責任。審議《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報告》,向市人大常委會作2022年度依法履職情況報告。審議《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多次聽取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情況彙報,研究分析存在的難點和重點問題,提出落實解決問題的辦法和舉措。

三是嚴格依法決策。按照局黨委會議議事規則,嚴格落實“三重一大”集體決策製度。嚴格執行重大行政決策和行政規範性文件製定程序,組織市場監管重大事項、複雜或重大案件的集體討論,主持研究審議重大行政決策1件、行政規範性文件12件、重大案件40餘件。

四是帶頭學法用法。製定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年度學習計劃和幹部職工年度教育培訓計劃,精心策劃憲法、法律學習宣傳教育活動,帶領全局幹部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在市政府常務會議上,就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進行解讀。自覺維護司法權威,認真落實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製度,帶頭出庭應訴,我局負責人出庭應訴率連續三年達到100%。

四、2024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安排

2024年我局將繼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緊抓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市創建重大機遇,全麵推進法治建設各項工作,全力推動法治市場監管建設邁上新台階。

(一)深學篤行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持將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與習近平法治思想“八進”緊密結合,做到一體學習領會、一體指導實踐、一體推動落實,不斷提高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的能力。全麵加強黨對法治建設的領導,把黨的領導貫穿到法治市場監管建設的全過程和各方麵。

(二)健全法治市場監管建設機製。貫徹落實《法治市場監管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法治杭州建設規劃(2021-2025)》,圍繞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市創建、法治浙江、法治杭州和法治市場監管建設考核相關要求,明確推進法治建設的工作抓手、平台載體和階段性目標,進一步完善年度工作重點落實、任務分解與動態跟進、整改反饋等推進機製建設,高標準推進各項工作,確保我局法治建設工作始終走在全省係統和市級部門前列。

(三)完善依法行政製度體係。繼續聚焦重點和新興領域,深化立法探索,推動《杭州市預付式消費交易管理辦法》《杭州市知識產權促進和保護條例》《杭州市質量促進條例》等立法立規工作。完成規章配套文件製定,開展規章實施後評估。出台《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撤銷公司登記程序規則(試行)》。進一步完善行政裁量權基準製度,構建行政裁量權1+8多元基準體係。創新行政執法方式,推進平台經濟市場監管行政合規建設。

(四)全麵履行市場監管職能。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和省市場監管局的決策部署,以法治為支撐,重點抓好縱深推進質量強市、知識產權強市、標準強市、平台經濟強市建設,優化營商環境、“三品一特”安全監管、促進放心消費、助推共富示範、強化執法維權等工作,更好履職盡職,彰顯市場監管價值。

(五)提升行政執法監督效能。強化行政執法“三項製度”和行政裁量權基準製度落實,加大行政執法監督配套製度建設力度,全方位規範行政行為。探索多元化監督模式,加強行政處罰案件法製審核,組織案卷質量集中評查,開展專項執法監督,優化法治建設考核評價機製。加強法製審核統籌,嚴控法律風險。深入開展行政複議應訴“兩高一低”專項整治,力爭實現“雙下降”。結合新《行政複議法》實施,做好學習宣貫、格式文書修訂以及與複議機構的協調對接工作。

(六)增強法治宣傳教育實效。圍繞“八五”普法規劃要求,全麵有效落實“誰主管誰負責、誰執法誰普法、誰服務誰普法”的普法責任製。全力打造“普法+”宣傳教育新模式,充分發揮法治宣教基地作用,持續打造具有市場監管特色普法品牌,運用新媒體平台展播優秀普法微視頻,完善典型案例發布宣傳、“以案釋法”分析研判等工作機製,提升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成效。聚焦重點工作,做好世界知識產權大會法治保障。加強法治隊伍依法行政能力建設,開展多層次的政治理論、法律法規、業務知識培訓以及“學法考法講法賽法”活動。

關閉打印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