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西子勢必銳運營總監桂昭剛每天手裏都會拿著一張當日更新的複工情況表:每天的防疫措施有沒有落實,有多少外地員工返杭、到崗,網上培訓課程怎麼安排,產能恢複情況如何,都一目了然。
作為西子聯合控股旗下的高端製造企業,西子勢必銳主要從事航空零部件的研發、生產加工,是杭州市第一批複工企業。“疫情給生產造成的影響不小,有將近1個月的產能差異,所幸政府幫我們解決了很多問題,包括外來員工、防疫等等,現在生產已經跟上來了。”桂昭剛透露,最初複工時企業僅有兩成員工到崗,現在企業已經恢複了80%左右的產能,複工複產速度超過了預期。
從2月10日第一批1462家企業正式複工算起,整整3周時間裏,杭州在做好嚴格防控的同時分類分區分時段有序推進企業複工,惠企政策快速落地並帶動一批覆蓋麵廣、操作性強的細化政策兌付實施,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截至2月29日24時,杭州已連續10天無新增確診病例,全市重點項目工程、規上工業企業、重點外貿企業、小微企業園等已全麵或基本複工。
大疫即大考。在這場城市“大考”中,如何做到疫情防控和複工複產“兩手都要硬、兩戰都要贏”,是擺在杭州麵前的一道難題。破題求解,力爭交出高分答卷,杭州采用的路徑是“隻為成功想辦法,不為困難找理由”,杭州作答的信心則源自一直以來立足產業優勢轉型升級所帶來的高質量發展和著力打造的一流營商環境。
“碼”上複工
數字賦能鎖定高標基礎分
“杭州,此疫之後奠定數字第一城的地位。”2月15日,每日互動創始人兼董事長方毅發了一條朋友圈,配圖用的是綠、黃、紅三色的杭州健康碼。疫情期間,他不僅與李蘭娟院士團隊共同合作,以大數據分析散落在各地的“無意識密切接觸者”,實現了新冠肺炎疫情可追溯、可預測、可視化和可量化,同時他也是杭州市企業複工平台專班成員之一。
像這樣政府部門與數字企業緊密聯動,實現數字賦能疫情防控與企業複工複產,杭州啟動很快,實踐也很多。
早在今年春節前,浙江省正式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時,杭州的城市大腦就第一時間建立起了衛健警務-新型冠狀病毒防控係統,通過融合交通樞紐、疾控、醫療、出行等80多個維度的大數據,搭建高危易感染人員模型,按照風險等級高低開展滾動研判,幫助實現疫情的精準智控。
2月11日,杭州首批企業複工的第二天,“杭州健康碼”正式上線,杭州市民和擬進入杭州的返崗複工人員等開始實行綠碼、黃碼、紅碼三色動態管理,並與此前就已推出的釘釘企業複工申請平台打通。如今,全麵使用“杭州健康碼”進行員工健康管理,實行“掃碼測溫進入+健康打卡管理”的模式已經成為不少杭州企業的複工“標配”。這個率先在杭州推出的“健康碼”也開始在全國推廣。
事實上,就連“測溫”這件事,杭州也做得更加智能。從複工第一天起,海康威視就在園區的重要出入口安裝了紅外測溫設備,並且全力保障紅外測溫儀、視頻采集與分析等相關設備的生產、供給。包括海康、大華等在內,很多杭州企業,尤其是數字經濟領域的領軍企業就這樣一麵擔當著防疫保供、精準智控、馳援武漢的重任,一麵實現了複工複產。
根據杭州市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9年杭州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實現增加值3795億元,增長15.1%,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高於GDP增速8.3個百分點。正如方毅所說,著力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的杭州,經此“大考”,數字賦能或將繼續提速。
“雲”上複工
創新驅動拓寬破題思路
企業以什麼形式複工複產?在杭州,答案也是多種多樣的。
剛剛過去的這20多天,“雲辦公”“雲招聘”“雲就業”“雲購物”“雲相聚”“雲融資”等成了不少杭州人的新體驗、新常態。企業“雲”上複工,市民“雲”上生活,支撐力是杭州雄厚的數字經濟產業基礎,觸發點則是杭州無處不在的創新活力。
根據杭州發布的企業複工疫情防控工作導則,全市工業、服務業、建築業三大類企業按防疫被要求分成2月10日、2月15日、2月20日三個批次先後複工。2月19日,武林銀泰在杭城商場中率先恢複營業,複工首日銷售超去年同期。次日恢複營業的杭州大廈則用5小時就拿下了超過1000萬元的營業額。可如果你留心觀察會發現,其實恢複營業的商場裏逛街的人並不多,很多的成交都隱藏在了微信視頻看款、直播跨城賣貨等不碰麵的創新“雲服務”背後。
被列入企業複工“負麵清單”管理的企業員工,則在杭州通過“共享員工”模式實現了複工。截至2月中旬,在全杭州的盒馬門店中,已有來自西貝、1919、溫莎KTV等企業的近100名“共享員工”上崗,另有約50名正在麵試和培訓過程中。海康威視等多家杭企也已陸續發起不同形式的人才共享計劃。
更多的企業、更多的人,早在2月10日之前就開啟了“雲辦公”模式,浙江珍琦護理用品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日籍專家森欣便是其中之一。而他“雲辦公”的主要內容就是想辦法將企業原有的紙尿褲生產線轉產成為口罩生產線。
特殊情況下積極複產增產、緊急轉產,既是保障抗疫供應的需要,也是對企業創新突破能力的考驗。僅在2月10日下發的《關於印發省級重點民用口罩及關鍵材料生產企業(第一批)名單的通知》中,杭州就有萬事利、春江輕紡、可靠護理、西納維思(杭州)、香純電子商務、昊翌製衣等9家絲綢、服裝、紙尿褲企業緊急轉產口罩及關鍵材料。以第一批複工的萬事利為例,目前,不僅絲綢主業正開足馬力搶時間加緊趕產,企業的口罩日產能也已突破100萬隻,有力支援了一線的防疫工作。
創新,這個曾經成就了“雙創”杭州星辰大海的活力因子,如今也正在點亮越來越多杭企的未來之路。
“親+清”服務
營商環境拿下關鍵附加分
不可否認,疫情防控和企業複工複產想要做到“兩手都要硬、兩戰都要贏”確實挺難,但越是困難就越是考驗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政企聯動能力,越是考驗一座城市的“內功”。
企業難,杭州就針對難點、痛點、堵點,給錢、給政策、給服務,力求精準滴灌。
在不折不扣把中央和省有關政策決策落細落實落地的同時,複工首日,杭州就結合實際出台了12條惠企政策,涉及資金達100億元左右。在此基礎上,杭州各部門和各區、縣(市)又根據各自不同情況,陸續出台更多細則,給政策“加碼”。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杭州通過“稅務優惠23條”已為新華三集團節稅436萬元,整個2月預計將為外貿出口企業退稅近19億元。僅市財政局所屬的杭州投資發展公司就已為169個商戶減免租金約505萬元。
通過臨時下調企業用氣用水用電價格,杭州預計可為市區企業減負近4000萬元。
企業急,杭州的政府部門就主動下沉,以“走親連心三服務”為載體,提供“白+黑”的上門服務、貼身服務。
春節以來,杭州的百名助企服務網格員就始終與企業並肩戰鬥在疫情防控、複工複產的第一線,幫助企業協調解決各類問題。為了打通企業複工複產原材料、物流等方麵的堵點,市經信局的六個複工企業走訪服務組累計走訪企業189家,實地了解、收集到的226個產業鏈、防控物資、用工等方麵問題也正在全力解決中。截至2月26日,市發改委的10個企業複工服務組和10個重點項目複工服務組,共走訪企業300餘家、省市重點項目74個,累計發現問題400餘個,其中現場幫助協調解決問題280餘個。
企業擔心,政府就第一時間送上“定心丸”,主動作為,提振企業信心。
很多人或許都還記得,2月16日22時07分,從貴州出發的全國首趟複工免費列車抵達杭州,為杭企載回了近300名貴州籍員工,實實在在幫企業解決用工短缺問題。到目前為止,這樣的複工專列已有13列抵杭,共接回省外人員1.2萬餘名。而類似的複工包機、包車也讓更多的杭企和外地員工解了燃眉之急。同樣是解決企業複工複產和未來發展中最關鍵的吸引人、留住人的問題,2月24日,杭州又麵向全球推出“戰疫引才、杭向未來”八大舉措,啟動高層次人才雲聘會。
“杭州出台的惠企政策,更加細化,更有執行力,也更具杭州特色。這不僅是地方政府有沒有錢的問題,而是錢怎麼花,以及自身創造性的問題。杭州的惠企政策,背後有實質性的內容,這跟政府與企業之間的關係大有關聯。”對於杭州的“1+12”惠企政策,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公共財政與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毛壽龍這樣評價。
而這種“政府與企業之間的關係”,事實上正是杭州一直在著力打造的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的重要抓手。按照杭州最新的構想,未來,它還將按照“清上加親、在線互動”的理念,構建起親清新型政商關係。
最近一段時間,西子勢必銳運營總監桂昭剛每天手裏都會拿著一張當日更新的複工情況表:每天的防疫措施有沒有落實,有多少外地員工返杭、到崗,網上培訓課程怎麼安排,產能恢複情況如何,都一目了然。
作為西子聯合控股旗下的高端製造企業,西子勢必銳主要從事航空零部件的研發、生產加工,是杭州市第一批複工企業。“疫情給生產造成的影響不小,有將近1個月的產能差異,所幸政府幫我們解決了很多問題,包括外來員工、防疫等等,現在生產已經跟上來了。”桂昭剛透露,最初複工時企業僅有兩成員工到崗,現在企業已經恢複了80%左右的產能,複工複產速度超過了預期。
從2月10日第一批1462家企業正式複工算起,整整3周時間裏,杭州在做好嚴格防控的同時分類分區分時段有序推進企業複工,惠企政策快速落地並帶動一批覆蓋麵廣、操作性強的細化政策兌付實施,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截至2月29日24時,杭州已連續10天無新增確診病例,全市重點項目工程、規上工業企業、重點外貿企業、小微企業園等已全麵或基本複工。
大疫即大考。在這場城市“大考”中,如何做到疫情防控和複工複產“兩手都要硬、兩戰都要贏”,是擺在杭州麵前的一道難題。破題求解,力爭交出高分答卷,杭州采用的路徑是“隻為成功想辦法,不為困難找理由”,杭州作答的信心則源自一直以來立足產業優勢轉型升級所帶來的高質量發展和著力打造的一流營商環境。
“碼”上複工
數字賦能鎖定高標基礎分
“杭州,此疫之後奠定數字第一城的地位。”2月15日,每日互動創始人兼董事長方毅發了一條朋友圈,配圖用的是綠、黃、紅三色的杭州健康碼。疫情期間,他不僅與李蘭娟院士團隊共同合作,以大數據分析散落在各地的“無意識密切接觸者”,實現了新冠肺炎疫情可追溯、可預測、可視化和可量化,同時他也是杭州市企業複工平台專班成員之一。
像這樣政府部門與數字企業緊密聯動,實現數字賦能疫情防控與企業複工複產,杭州啟動很快,實踐也很多。
早在今年春節前,浙江省正式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時,杭州的城市大腦就第一時間建立起了衛健警務-新型冠狀病毒防控係統,通過融合交通樞紐、疾控、醫療、出行等80多個維度的大數據,搭建高危易感染人員模型,按照風險等級高低開展滾動研判,幫助實現疫情的精準智控。
2月11日,杭州首批企業複工的第二天,“杭州健康碼”正式上線,杭州市民和擬進入杭州的返崗複工人員等開始實行綠碼、黃碼、紅碼三色動態管理,並與此前就已推出的釘釘企業複工申請平台打通。如今,全麵使用“杭州健康碼”進行員工健康管理,實行“掃碼測溫進入+健康打卡管理”的模式已經成為不少杭州企業的複工“標配”。這個率先在杭州推出的“健康碼”也開始在全國推廣。
事實上,就連“測溫”這件事,杭州也做得更加智能。從複工第一天起,海康威視就在園區的重要出入口安裝了紅外測溫設備,並且全力保障紅外測溫儀、視頻采集與分析等相關設備的生產、供給。包括海康、大華等在內,很多杭州企業,尤其是數字經濟領域的領軍企業就這樣一麵擔當著防疫保供、精準智控、馳援武漢的重任,一麵實現了複工複產。
根據杭州市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9年杭州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實現增加值3795億元,增長15.1%,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高於GDP增速8.3個百分點。正如方毅所說,著力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的杭州,經此“大考”,數字賦能或將繼續提速。
“雲”上複工
創新驅動拓寬破題思路
企業以什麼形式複工複產?在杭州,答案也是多種多樣的。
剛剛過去的這20多天,“雲辦公”“雲招聘”“雲就業”“雲購物”“雲相聚”“雲融資”等成了不少杭州人的新體驗、新常態。企業“雲”上複工,市民“雲”上生活,支撐力是杭州雄厚的數字經濟產業基礎,觸發點則是杭州無處不在的創新活力。
根據杭州發布的企業複工疫情防控工作導則,全市工業、服務業、建築業三大類企業按防疫被要求分成2月10日、2月15日、2月20日三個批次先後複工。2月19日,武林銀泰在杭城商場中率先恢複營業,複工首日銷售超去年同期。次日恢複營業的杭州大廈則用5小時就拿下了超過1000萬元的營業額。可如果你留心觀察會發現,其實恢複營業的商場裏逛街的人並不多,很多的成交都隱藏在了微信視頻看款、直播跨城賣貨等不碰麵的創新“雲服務”背後。
被列入企業複工“負麵清單”管理的企業員工,則在杭州通過“共享員工”模式實現了複工。截至2月中旬,在全杭州的盒馬門店中,已有來自西貝、1919、溫莎KTV等企業的近100名“共享員工”上崗,另有約50名正在麵試和培訓過程中。海康威視等多家杭企也已陸續發起不同形式的人才共享計劃。
更多的企業、更多的人,早在2月10日之前就開啟了“雲辦公”模式,浙江珍琦護理用品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日籍專家森欣便是其中之一。而他“雲辦公”的主要內容就是想辦法將企業原有的紙尿褲生產線轉產成為口罩生產線。
特殊情況下積極複產增產、緊急轉產,既是保障抗疫供應的需要,也是對企業創新突破能力的考驗。僅在2月10日下發的《關於印發省級重點民用口罩及關鍵材料生產企業(第一批)名單的通知》中,杭州就有萬事利、春江輕紡、可靠護理、西納維思(杭州)、香純電子商務、昊翌製衣等9家絲綢、服裝、紙尿褲企業緊急轉產口罩及關鍵材料。以第一批複工的萬事利為例,目前,不僅絲綢主業正開足馬力搶時間加緊趕產,企業的口罩日產能也已突破100萬隻,有力支援了一線的防疫工作。
創新,這個曾經成就了“雙創”杭州星辰大海的活力因子,如今也正在點亮越來越多杭企的未來之路。
“親+清”服務
營商環境拿下關鍵附加分
不可否認,疫情防控和企業複工複產想要做到“兩手都要硬、兩戰都要贏”確實挺難,但越是困難就越是考驗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政企聯動能力,越是考驗一座城市的“內功”。
企業難,杭州就針對難點、痛點、堵點,給錢、給政策、給服務,力求精準滴灌。
在不折不扣把中央和省有關政策決策落細落實落地的同時,複工首日,杭州就結合實際出台了12條惠企政策,涉及資金達100億元左右。在此基礎上,杭州各部門和各區、縣(市)又根據各自不同情況,陸續出台更多細則,給政策“加碼”。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杭州通過“稅務優惠23條”已為新華三集團節稅436萬元,整個2月預計將為外貿出口企業退稅近19億元。僅市財政局所屬的杭州投資發展公司就已為169個商戶減免租金約505萬元。
通過臨時下調企業用氣用水用電價格,杭州預計可為市區企業減負近4000萬元。
企業急,杭州的政府部門就主動下沉,以“走親連心三服務”為載體,提供“白+黑”的上門服務、貼身服務。
春節以來,杭州的百名助企服務網格員就始終與企業並肩戰鬥在疫情防控、複工複產的第一線,幫助企業協調解決各類問題。為了打通企業複工複產原材料、物流等方麵的堵點,市經信局的六個複工企業走訪服務組累計走訪企業189家,實地了解、收集到的226個產業鏈、防控物資、用工等方麵問題也正在全力解決中。截至2月26日,市發改委的10個企業複工服務組和10個重點項目複工服務組,共走訪企業300餘家、省市重點項目74個,累計發現問題400餘個,其中現場幫助協調解決問題280餘個。
企業擔心,政府就第一時間送上“定心丸”,主動作為,提振企業信心。
很多人或許都還記得,2月16日22時07分,從貴州出發的全國首趟複工免費列車抵達杭州,為杭企載回了近300名貴州籍員工,實實在在幫企業解決用工短缺問題。到目前為止,這樣的複工專列已有13列抵杭,共接回省外人員1.2萬餘名。而類似的複工包機、包車也讓更多的杭企和外地員工解了燃眉之急。同樣是解決企業複工複產和未來發展中最關鍵的吸引人、留住人的問題,2月24日,杭州又麵向全球推出“戰疫引才、杭向未來”八大舉措,啟動高層次人才雲聘會。
“杭州出台的惠企政策,更加細化,更有執行力,也更具杭州特色。這不僅是地方政府有沒有錢的問題,而是錢怎麼花,以及自身創造性的問題。杭州的惠企政策,背後有實質性的內容,這跟政府與企業之間的關係大有關聯。”對於杭州的“1+12”惠企政策,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公共財政與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毛壽龍這樣評價。
而這種“政府與企業之間的關係”,事實上正是杭州一直在著力打造的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的重要抓手。按照杭州最新的構想,未來,它還將按照“清上加親、在線互動”的理念,構建起親清新型政商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