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世界經濟深度衰退等嚴峻形勢,如何把疫情挑戰化為發展的新機遇,在打造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有新作為?6月2日,省工商聯、省發改委召開了首場省級“親清直通車·政企懇談會”,了解企業困難,傾聽浙商建議。
這些企業家來自不同行業、麵臨的困難也各不相同,但大家在交流中卻有一個共識:要把開拓國內市場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來重視。
事實上,在浙江各地,不少企業已開始行動,他們一手挖內需潛力,一手保國際市場,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培育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
在轉型中開拓內需市場
疫情期間,傳統外貿、零售業等麵臨前所未有的衝擊。而“直播帶貨”等新業態、新模式興起,讓不少遭遇困難的企業看到了希望,他們紛紛轉型。同時各地政府也主動搭台,甚至為企業“吆喝”。
新科技帶來新的消費場景,新技術釋放新的消費需求。在杭州市武林商圈,“雲購武林”活動於日前開啟,杭州大廈、武林銀泰、省土畜集團等30餘家企業參與線上線下“聯合作戰”。
疫情後的“新基建”浪潮也給許多企業帶來發展動力。在杭州,矽力傑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今年1月至4月銷售同比增長超40%。公司董事長陳偉表示,相信下半年公司的高端模擬芯片產品銷售仍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一批消費刺激新政出台,讓企業享受到內需市場釋放帶來的紅利。“上個月,沃爾沃、吉利的銷售數據都實現了同比增長。”在懇談會上,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的發言令人振奮。記者注意到,日前浙江印發了《浙江省促進汽車消費的若幹意見(2020—2022年)》。隨著相關政策不斷落實,相信浙江的汽車消費市場將進一步被激活。
作為一家出口占比60%以上的外貿型企業,國外疫情蔓延對浙江春風動力股份有限公司的影響不小。然而,近期網上一場關於取消“限摩令”的討論,讓公司董事長賴國貴有些坐不住了。“如果國內能適度放開對摩托車的限製,這將激活一個數千億元的內需市場。”他說。
如何讓百姓敢於消費、放心消費,這既需要企業創新供給,也同樣考驗著各相關部門的政策創新和落實能力。對此,三替集團董事長陶曉鶯等多位民營企業家建議,繼續發放普惠性消費券,鼓勵汽車和大宗耐用消費品消費。
在開放中提升產業鏈水平
疫情影響下,全球產業鏈麵臨重構,浙江產業鏈提升也迎來重要戰略窗口期。能否抓住機遇,借助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吸引高質量外資實現強鏈、補鏈、延鏈,這是對浙江開放發展的又一重大考驗。
今年初,富通集團嘉興(嘉善)光通信全產業鏈項目在嘉善投產,將原本分布在全國各地的供應鏈上下遊企業集聚在一起。“在疫情時期,這種集群化的生產模式更突顯了其競爭力。”富通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建沂介紹,富通早在3月中旬就基本恢複了產能。
產業鏈的提升需要龍頭企業帶領,更需城市群之間的協作。“尤其是長三角地區,三省一市之間要形成共生共榮的產業生態,實現產業鏈‘縱向整合’、供應鏈‘橫向聯合’。”王建沂舉例道,加快長三角地區的數字經濟發展,首先就要提前布局和建設一批大數據中心、超算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等。
處在產業升級“爬坡過坎”的關鍵期,浙江還須高質量利用外資。“此次中國抗疫的出色表現,無疑為浙江吸引更多這樣的外資創造了條件。”談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天能集團董事長張天任曾表示,它有利於促進外商投資環境的公平、穩定,也給國內企業發展帶來機遇。去年11月,“天能電池”與帥福得集團組建合資公司,為天能的轉型升級、技術創新帶來重要契機。
要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浙企還需繼續優化全球產業布局。“麵對一些國家不斷抬頭的貿易保護主義,我們將進一步在全球完善產業布局,例如在塞爾維亞、摩洛哥等地建設新的輪胎基地。”巨星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仇建平介紹,去年僅泰國工廠銷售額就達到約50億元。
“對於民營企業的跨國經營,有關部門應給予更多支持,幫助企業參與國際化競爭。”仇建平認為,隻有這樣才能讓浙江企業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借船出海、借勢出擊,培育新形勢下我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在創新中培育新增長極
麵對疫情影響,越來越多的浙江企業家意識到:惟有創新,才能在新一輪國際產業分工中爭取有利地位。
“從目前的外部環境來看,科技創新和國產替代勢在必行!”天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潘建清對此“非常有感觸”,如今在半導體和5G兩大新興產業領域,天通有多項國產替代產品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為天通贏得了更多市場機會,今年疫情期間天通的表現也印證了這一點,這更堅定了我們加大創新的決心。”潘建清介紹。
新一輪競爭中,創新是靈魂。 “在當前環境下,我更加堅信創新引領發展是第一動力,科技是戰勝困難的有力武器。”林東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東以海洋潮流能發電為例,這項自主研發原始創新的重大項目,在國際同領域中優勢明顯。
當然,創新不是空喊口號,創新要靠人才。近年來,浙江在吸引創新人才方麵力度空前,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與浙江企業家對人才的渴望相比,浙江還應該有更大力度的突破。
“高端人才多集中在高校院所和科研機構,浙江如果能打通民營企業研究院和高校院所的人才雙流通通道,那麼浙江將會成為全國高端科技人才的窪地。”林東建議。
疫情恰似一麵鏡子,照出了我們的短板。在工業製造的若幹關鍵領域,如半導體材料和裝備製造,我們離實現自主化生產仍存在較大差距。要切實解決製約產業發展的“卡脖子”難題,實現新的增長,浙江仍需要在工業生產的核心技術上加大投入力度。
潘建清建議,數字經濟是浙江經濟的金字招牌,電子材料和核心元器件產業是電子信息產業的基礎和先導,對浙江下一步搶抓5G、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未來新增長極至關重要。但是上遊基礎材料及核心元器件由於投入大、見效慢,技術門檻也高,需要政府有針對性加大支持和培育力度。
麵對世界經濟深度衰退等嚴峻形勢,如何把疫情挑戰化為發展的新機遇,在打造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有新作為?6月2日,省工商聯、省發改委召開了首場省級“親清直通車·政企懇談會”,了解企業困難,傾聽浙商建議。
這些企業家來自不同行業、麵臨的困難也各不相同,但大家在交流中卻有一個共識:要把開拓國內市場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來重視。
事實上,在浙江各地,不少企業已開始行動,他們一手挖內需潛力,一手保國際市場,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培育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
在轉型中開拓內需市場
疫情期間,傳統外貿、零售業等麵臨前所未有的衝擊。而“直播帶貨”等新業態、新模式興起,讓不少遭遇困難的企業看到了希望,他們紛紛轉型。同時各地政府也主動搭台,甚至為企業“吆喝”。
新科技帶來新的消費場景,新技術釋放新的消費需求。在杭州市武林商圈,“雲購武林”活動於日前開啟,杭州大廈、武林銀泰、省土畜集團等30餘家企業參與線上線下“聯合作戰”。
疫情後的“新基建”浪潮也給許多企業帶來發展動力。在杭州,矽力傑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今年1月至4月銷售同比增長超40%。公司董事長陳偉表示,相信下半年公司的高端模擬芯片產品銷售仍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一批消費刺激新政出台,讓企業享受到內需市場釋放帶來的紅利。“上個月,沃爾沃、吉利的銷售數據都實現了同比增長。”在懇談會上,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的發言令人振奮。記者注意到,日前浙江印發了《浙江省促進汽車消費的若幹意見(2020—2022年)》。隨著相關政策不斷落實,相信浙江的汽車消費市場將進一步被激活。
作為一家出口占比60%以上的外貿型企業,國外疫情蔓延對浙江春風動力股份有限公司的影響不小。然而,近期網上一場關於取消“限摩令”的討論,讓公司董事長賴國貴有些坐不住了。“如果國內能適度放開對摩托車的限製,這將激活一個數千億元的內需市場。”他說。
如何讓百姓敢於消費、放心消費,這既需要企業創新供給,也同樣考驗著各相關部門的政策創新和落實能力。對此,三替集團董事長陶曉鶯等多位民營企業家建議,繼續發放普惠性消費券,鼓勵汽車和大宗耐用消費品消費。
在開放中提升產業鏈水平
疫情影響下,全球產業鏈麵臨重構,浙江產業鏈提升也迎來重要戰略窗口期。能否抓住機遇,借助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吸引高質量外資實現強鏈、補鏈、延鏈,這是對浙江開放發展的又一重大考驗。
今年初,富通集團嘉興(嘉善)光通信全產業鏈項目在嘉善投產,將原本分布在全國各地的供應鏈上下遊企業集聚在一起。“在疫情時期,這種集群化的生產模式更突顯了其競爭力。”富通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建沂介紹,富通早在3月中旬就基本恢複了產能。
產業鏈的提升需要龍頭企業帶領,更需城市群之間的協作。“尤其是長三角地區,三省一市之間要形成共生共榮的產業生態,實現產業鏈‘縱向整合’、供應鏈‘橫向聯合’。”王建沂舉例道,加快長三角地區的數字經濟發展,首先就要提前布局和建設一批大數據中心、超算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等。
處在產業升級“爬坡過坎”的關鍵期,浙江還須高質量利用外資。“此次中國抗疫的出色表現,無疑為浙江吸引更多這樣的外資創造了條件。”談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天能集團董事長張天任曾表示,它有利於促進外商投資環境的公平、穩定,也給國內企業發展帶來機遇。去年11月,“天能電池”與帥福得集團組建合資公司,為天能的轉型升級、技術創新帶來重要契機。
要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浙企還需繼續優化全球產業布局。“麵對一些國家不斷抬頭的貿易保護主義,我們將進一步在全球完善產業布局,例如在塞爾維亞、摩洛哥等地建設新的輪胎基地。”巨星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仇建平介紹,去年僅泰國工廠銷售額就達到約50億元。
“對於民營企業的跨國經營,有關部門應給予更多支持,幫助企業參與國際化競爭。”仇建平認為,隻有這樣才能讓浙江企業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借船出海、借勢出擊,培育新形勢下我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在創新中培育新增長極
麵對疫情影響,越來越多的浙江企業家意識到:惟有創新,才能在新一輪國際產業分工中爭取有利地位。
“從目前的外部環境來看,科技創新和國產替代勢在必行!”天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潘建清對此“非常有感觸”,如今在半導體和5G兩大新興產業領域,天通有多項國產替代產品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為天通贏得了更多市場機會,今年疫情期間天通的表現也印證了這一點,這更堅定了我們加大創新的決心。”潘建清介紹。
新一輪競爭中,創新是靈魂。 “在當前環境下,我更加堅信創新引領發展是第一動力,科技是戰勝困難的有力武器。”林東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東以海洋潮流能發電為例,這項自主研發原始創新的重大項目,在國際同領域中優勢明顯。
當然,創新不是空喊口號,創新要靠人才。近年來,浙江在吸引創新人才方麵力度空前,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與浙江企業家對人才的渴望相比,浙江還應該有更大力度的突破。
“高端人才多集中在高校院所和科研機構,浙江如果能打通民營企業研究院和高校院所的人才雙流通通道,那麼浙江將會成為全國高端科技人才的窪地。”林東建議。
疫情恰似一麵鏡子,照出了我們的短板。在工業製造的若幹關鍵領域,如半導體材料和裝備製造,我們離實現自主化生產仍存在較大差距。要切實解決製約產業發展的“卡脖子”難題,實現新的增長,浙江仍需要在工業生產的核心技術上加大投入力度。
潘建清建議,數字經濟是浙江經濟的金字招牌,電子材料和核心元器件產業是電子信息產業的基礎和先導,對浙江下一步搶抓5G、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未來新增長極至關重要。但是上遊基礎材料及核心元器件由於投入大、見效慢,技術門檻也高,需要政府有針對性加大支持和培育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