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所在位置:首頁
>> 主題專欄 >> 平安宣傳
平安宣傳
以辯證思維統籌推進新時代政法工作
發布時間: 2021-05-20 15:45 作者:浙江法製報   來源: 平安杭州網站   瀏覽次數:

辯證思維是科學的思想利器。辯證唯物主義,是我們黨一直堅持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習近平同誌在浙江工作期間,科學地運用辯證思維來謀劃戰略、研究改革、化解矛盾、推動發展。這一方法的科學性,再次被浙江的生動實踐所印證。

堅持以全麵的、係統的眼光來觀察事物、處理問題,是辯證思維的重要特征。平安浙江這張“金名片”,本身就是辯證思維的最好體現。

浙江是全國最早提出並全麵部署“大平安”建設戰略的省份。2004年,浙江省委作出建設“平安浙江”的決定,而“平安浙江”最大的特色,就是從“大平安”的視野來審視社會平安的治理模式。習近平同誌指出,“平安浙江”中的“平安”,不是狹義的“社會平安”,而是涵蓋了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各方麵寬領域、大範圍、多層麵的廣義“平安”。

集合更廣泛的力量共建“平安聯盟”,正是湖州市南潯區構建“大平安”格局的一大特色。近年來,南潯區強化基層基礎,在去年全麵完成區、鎮兩級矛調中心建設的基礎上,今年又大力推動“縣鄉一體、條抓塊統”向基層下沉。“我們建立了39個片區社會治理聯動工作站,11個職能部門以常駐、輪駐、聯駐等方式配備人員入駐,形成聯動聯勤聯治格局。”在南潯區委政法委副書記沈洪亮看來,平安建設需要各領域平安彙聚成整體平安,因此必須通盤考慮各種問題,統籌謀劃各方力量,把責任壓實到各個領域、各個係統、各個行業,形成“屬地部門一盤棋、上下合力創平安”格局。正是秉持這樣的工作思路,南潯區平安建設成績斐然,成為我省首批拿下一星“平安金鼎”的縣市區之一。

辯證統一是唯物主義辯證法的基本觀點。怎樣把這一基本觀點作用於社會治理實踐中?起源於嘉興桐鄉的“三治融合”,就作出了很好的回答。

2013年,桐鄉市高橋街道率先在越豐村開展自治、法治、德治建設試點,組建了三支民間團隊——百姓參政團、道德評判團、百事服務團。百姓參政團召集村民參與村內大小事務決策;道德評判團發揮崇德向善力量,與村民“交心”;百事服務團成立義工、誌願者服務隊,為村民提供貼心組團式服務。之後,桐鄉又整合法學專家、律師、政法幹警等資源,建立了100個市、鎮、村三級“法律服務團”,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法律服務體係。

“‘三治’之間既有區別又有聯係,是一種辯證統一的關係。‘三治融合’以自治為基礎、法治為保障、德治為先導,通過黨建引領,將三者有機統一起來,有利於積聚力量、凝聚人心,營造共建共治共享局麵,激發基層發展活力,繼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效能。”桐鄉市委政法委副書記徐曉葉說。

2017年,“三治融合”被寫入黨的十九大報告,2年後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又將其擴展為包括城市和鄉村的基層治理體係。“三治融合”成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的精髓,是浙江為全國基層社會治理提供的又一好經驗、好樣本。

辯證思維告訴我們,在處理複雜局麵複雜問題時,應當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

從2007年起,我省進入訴訟案件快速增長期,特別是2015年立案登記製實施後,案多人少問題愈加突出,政法係統超負荷工作成常態,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執法辦案公信力。

對此,浙江一手抓末端、一手抓前端,從2019年起全麵部署、創新推進訴訟源頭治理,並出台《關於加強訴源治理工作的意見》,明確訴源治理由黨政領導、政法主導、社會協同、多方參與、齊抓共管,並將其作為係統工程納入社會治理、平安建設大格局,同時把治理領域從民事訴訟擴大到刑事、民事、行政三大訴訟領域,有效實現了從“事後解”向“事前防”轉變。

“浙江的訴源治理不刻意追求案件數量的下降,更不是有案不立,而是強調利用非訴訟糾紛解決機製化解矛盾,將治理環節向前端和末端延伸,力爭將矛盾化解在訴前、化解在源頭。”省委政法委有關負責人表示。

在2019年實現訴訟案件負增長的基礎上,2020年,全省法院新收案件同比下降7.2%,訴訟增量進一步得到遏製。今年省委政法工作會議提出,要進一步完善訴源治理等預防性法律製度,推動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導和疏導端用力。



加入收藏】  【打印】  【  】  【輔助線】  【背景顏色】  【關閉
分享:
以辯證思維統籌推進新時代政法工作
發布時間:2021-05-20 15:45
信息來源:平安杭州網站 瀏覽量:

辯證思維是科學的思想利器。辯證唯物主義,是我們黨一直堅持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習近平同誌在浙江工作期間,科學地運用辯證思維來謀劃戰略、研究改革、化解矛盾、推動發展。這一方法的科學性,再次被浙江的生動實踐所印證。

堅持以全麵的、係統的眼光來觀察事物、處理問題,是辯證思維的重要特征。平安浙江這張“金名片”,本身就是辯證思維的最好體現。

浙江是全國最早提出並全麵部署“大平安”建設戰略的省份。2004年,浙江省委作出建設“平安浙江”的決定,而“平安浙江”最大的特色,就是從“大平安”的視野來審視社會平安的治理模式。習近平同誌指出,“平安浙江”中的“平安”,不是狹義的“社會平安”,而是涵蓋了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各方麵寬領域、大範圍、多層麵的廣義“平安”。

集合更廣泛的力量共建“平安聯盟”,正是湖州市南潯區構建“大平安”格局的一大特色。近年來,南潯區強化基層基礎,在去年全麵完成區、鎮兩級矛調中心建設的基礎上,今年又大力推動“縣鄉一體、條抓塊統”向基層下沉。“我們建立了39個片區社會治理聯動工作站,11個職能部門以常駐、輪駐、聯駐等方式配備人員入駐,形成聯動聯勤聯治格局。”在南潯區委政法委副書記沈洪亮看來,平安建設需要各領域平安彙聚成整體平安,因此必須通盤考慮各種問題,統籌謀劃各方力量,把責任壓實到各個領域、各個係統、各個行業,形成“屬地部門一盤棋、上下合力創平安”格局。正是秉持這樣的工作思路,南潯區平安建設成績斐然,成為我省首批拿下一星“平安金鼎”的縣市區之一。

辯證統一是唯物主義辯證法的基本觀點。怎樣把這一基本觀點作用於社會治理實踐中?起源於嘉興桐鄉的“三治融合”,就作出了很好的回答。

2013年,桐鄉市高橋街道率先在越豐村開展自治、法治、德治建設試點,組建了三支民間團隊——百姓參政團、道德評判團、百事服務團。百姓參政團召集村民參與村內大小事務決策;道德評判團發揮崇德向善力量,與村民“交心”;百事服務團成立義工、誌願者服務隊,為村民提供貼心組團式服務。之後,桐鄉又整合法學專家、律師、政法幹警等資源,建立了100個市、鎮、村三級“法律服務團”,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法律服務體係。

“‘三治’之間既有區別又有聯係,是一種辯證統一的關係。‘三治融合’以自治為基礎、法治為保障、德治為先導,通過黨建引領,將三者有機統一起來,有利於積聚力量、凝聚人心,營造共建共治共享局麵,激發基層發展活力,繼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效能。”桐鄉市委政法委副書記徐曉葉說。

2017年,“三治融合”被寫入黨的十九大報告,2年後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又將其擴展為包括城市和鄉村的基層治理體係。“三治融合”成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的精髓,是浙江為全國基層社會治理提供的又一好經驗、好樣本。

辯證思維告訴我們,在處理複雜局麵複雜問題時,應當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

從2007年起,我省進入訴訟案件快速增長期,特別是2015年立案登記製實施後,案多人少問題愈加突出,政法係統超負荷工作成常態,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執法辦案公信力。

對此,浙江一手抓末端、一手抓前端,從2019年起全麵部署、創新推進訴訟源頭治理,並出台《關於加強訴源治理工作的意見》,明確訴源治理由黨政領導、政法主導、社會協同、多方參與、齊抓共管,並將其作為係統工程納入社會治理、平安建設大格局,同時把治理領域從民事訴訟擴大到刑事、民事、行政三大訴訟領域,有效實現了從“事後解”向“事前防”轉變。

“浙江的訴源治理不刻意追求案件數量的下降,更不是有案不立,而是強調利用非訴訟糾紛解決機製化解矛盾,將治理環節向前端和末端延伸,力爭將矛盾化解在訴前、化解在源頭。”省委政法委有關負責人表示。

在2019年實現訴訟案件負增長的基礎上,2020年,全省法院新收案件同比下降7.2%,訴訟增量進一步得到遏製。今年省委政法工作會議提出,要進一步完善訴源治理等預防性法律製度,推動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導和疏導端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