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辦公室

市審管辦關於印發2021年工作總結和2022年工作要點的通知



發布日期:2022-04-08訪問次數: 信息來源:市審管辦


杭審管辦〔2022〕11號

各區、縣(市)、西湖風景名勝區審管辦(行政服務中心),機關各處室、直屬事業單位,“兩中心”各進駐窗口單位:

現將《杭州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辦公室、杭州市公共資源交易管委會辦公室2021年工作總結和2022年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望認真遵照執行。

杭州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辦公室

杭州市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委員會辦公室

2022年4月2日

杭州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辦公室

杭州市公共資源交易管委會辦公室

2021年工作總結和2022年工作要點

2021年以來,市審管辦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屆曆次全會精神,堅決執行省、市深化改革的決策部署,充分發揮全市政務服務主平台、數字化改革主陣地作用,深化完善“分鍾製”“小時製”,迭代升級“線上行政服務中心”,加快推進公共資源交易全流程電子化,構建線上線下相融合的行政服務中心,有力助推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打造。2021年9月,杭州入選國家首批六個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杭州在全國重點城市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政務服務“好差評”)調查評估中,名列全國第二;“遠程異地多點評標”項目入選省級應用項目示範試點。我辦下屬單位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連續第四年被評為“全國十佳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連續十年獲評中國政府采購“年度創新獎”。全年市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共受理各類事項228萬餘件,無重大有責投訴,共受理信訪64起,均落實整改;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共成交項目197485個(筆、宗、次),成交金額2338.62億元,平均資金節約率為10.93%。

一、2021年工作總結

(一)堅持數字思維,政務服務更便捷

1.迭代升級“線上行政服務中心”建設,打造“政務智服”多跨場景。以“一件事”的理念開發建設企業開辦、項目審批、員工管理等10個核心應用場景,實現涉企高頻事項“零紙質、零人工、零時限、零跑次”的無感智慧審批,30%的業務自動辦結。截至2021年底,累計辦件1287.1萬件,累計服務1449萬次。全市2200餘名“親清D小二”隊伍搭檔智能客服,以實時在線服務代替傳統窗口坐班,69.8萬個活躍用戶的服務滿意率保持在99.3%。杭州市政務服務領域數字化改革做法在國務院政府職能轉變和“放管服”改革簡報上刊發,向全國介紹經驗。

2.全力推動浙江政務服務2.0平台落地應用。在政務服務(涉密、敏感、安全等情形除外)100%網上可辦的基礎上,積極推進省政務服務一體化2.0平台落地應用,開展市、區縣(市)行政服務中心大廳智慧化改造,建設“網辦掌辦專區”和“24小時自助服務區”,培養群眾形成線上辦事能力和習慣,全市實際“網上辦”比例從2020年初的40%上升至84.6%,窗口平均壓減率達到38.88%。截至2021年底,全市整體接入2.0事項1546項,窗口收件達標率為97.46%。在2021年全省政務服務一體化評估中,我市“一網通辦”率位列全省第一。

3.推廣應用電子證照和電子簽章。出台了《關於進一步推廣應用電子證照的通知》,依托省統建的電子簽章係統,市本級已發放電子印章717枚(含市政府各部門、市屬企事業單位),其中用於政務服務的有137枚。全年共加蓋電子印章528.81萬次;杭州電子證照庫共彙聚58個部門、413類、851種電子證照均可通過公共數據平台“數智杭州”門戶登錄調用,全年共調用4158.28萬次,累計1.42億次。

(二)堅持需求導向,事項辦理更高效

1.深入推進“分鍾製”“小時製”。配合市場監管部門深化商事登記改革,鞏固“開辦企業”5210標準改革成效(即5個步驟,2份材料,1日辦結,零費用),審批辦結時間從30分鍾壓減至25分鍾;“企業開辦”99%以上的申請人選擇網辦,其中87.27%實現全流程網辦一次都不用跑。以“1+9”體係全麵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製度改革試點,一般企業投資項目立項到竣工驗收全流程政府審批時間從100個工作日壓減至目前的80個自然日。深化企業工業項目審批全流程改革,申報材料由原來的111件精簡為28件,填寫字段數減少90%以上,開工前政府審批時間控製在7小時。

2.拓展深化“一件事”聯辦改革。抓好21項杭州市個人和企業全生命周期新增和迭代“一件事”的落地應用工作,加快實現線下一窗辦、就近辦、全域辦;積極推進省級新增和迭代“一件事”在杭州的落地應用,其中身份信息連鎖變更、5G基站建設、知識產權等“一件事”已率先在全省開展試點。推行交警、城管違法處罰“一號聯辦”,醫保、社保參保登記業務“一窗聯辦”,水電氣繳費“一窗辦理”,破解部門職能交叉問題,讓群眾取一個號辦多件事。

3.深入實施“一網通辦”“跨省通辦”。全市設立20個長三角“一網通辦”綜合服務窗口,完成專窗全覆蓋,104項各類事項實現跨區域辦理;杭州、福州、南京三地實現商事登記47個高頻事項點對點“跨省通辦”;圍繞杭州、寧波共融長三角、唱好“雙城記”行動方案,主動對接寧波簽署政務服務戰略合作協議,深化兩地政務服務一體化建設,以綜合自助機為載體,實現229個事項杭、甬兩地通辦,259個事項杭、甬、湖三地通辦。

(三)堅持開拓創新,交易行為更規範

1.圍繞“優服務”目標,推廣應用電子招投標。拓展電子招投標應用範圍,協同市建委、市園文局、市交通局、市林水局等行業監管部門深化電子招投標一體化建設,逐步形成“1+13”全市域一體化格局。全年共完成電子招投標項目2561個,涉及企業743620家,超過90%的項目可在60分鍾內完成全部開標流程,節約時間三分之二以上。

2.圍繞“強監管”目標,開發建設遠程異地評標係統。深化遠程異地評標應用,“遠程異地多點評標”項目成功入選省級應用項目示範試點,實現評標專家“零接觸”“零跑動”跨區域共享,有效避免專家打“熟人分”、場外違規建立“朋友圈”等問題,較好地解決了專家評標這一環節的廉政風險隱患。全年共實施各類遠程異地評標項目342個,項目評審金額81.72億元,涉及企業91441家次。

3.圍繞“早預警”目標,完善提升公共資源交易大數據分析係統。結合已建成投入使用的公共資源交易全流程信息數據鏈,大數據分析係統能從市場主體行為、參與交易競爭活躍度、采購趨勢預判等多個緯度進行深度分析,及時發現和掌握圍標、串標線索,有效提高防範預警能力。

(四)堅持以人為本,平台服務更優質

1.規範窗口考核管理。修訂完善窗口管理辦法和考核辦法,組織每日一巡查、每月一檢查、每季一考核,開展進駐窗口公務員與事業單位人員、編外人員年度考核,全年共評選出“每月之星”120人次、“每月之窗”240個次,積極營造比學趕超、創先爭優的良好氛圍。製定實施了《杭州市建立政務服務“好差評”製度工作方案》,建設全覆蓋的一體化評價中心,全年累計辦件評價4156萬件,其中差評數9507個,差評的回訪率和按期整改率均達100%。

2.建立健全窗口人員關心關愛機製。集中走訪窗口派出單位,關心關愛窗口員工,組織集體生日會,安排300名窗口非正編人員開展療休養活動。先後組織開展窗口黨員幹部講黨史、“學黨史、頌黨情、感黨恩”知識競賽、重走長征路沙盤模擬等係列團建活動,促進窗口人員之間的交流,進一步增強平台凝聚力和向心力。

3.持續加強大廳疫情防控工作。把有效保障辦事群眾和幹部職工身體健康生命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嚴格落實疫情防控主體責任,製定實施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全麵推進“防疫﹒平安”大廳一體化建設,推出“六個加強”防控舉措,嚴格執行辦事大廳綠碼核驗、體溫檢測、進出登記管理製度,組織752人次開展防疫巡查,實現“雙零”目標(零病曆、零疑似)。積極運用數字化改革成果,大力推行政務服務線上辦、預約辦、快速辦、延期辦等“四個辦”,千方百計支持企業複工複產和民生保障。疫情期間,“兩中心”網辦比例超過80%,有效減少人員集聚,降低傳染風險。

(五)堅持黨建引領,組織基礎更堅實

1.深化學習教育,提高政治站位。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學習貫徹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為主線,全麵開展“六講六做”大宣講,進一步明確全辦黨員幹部的使命擔當。組織收聽收看慶祝建黨100周年大會直播,舉辦 “亮黨員風采、優窗口服務”評選等宣教活動,全年共開展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12次,班子成員帶頭講黨課16次,組織集中專題學習12次,參觀紅色基地12次,全辦政治“三力”顯著提升,爭做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排頭兵。

2.層層壓實責任,夯實組織基礎。健全黨組會議製度,建立辦月度工作例會製度,不斷提高領導班子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水平;以“黨建雙強雙優”工程為主線,分類確立“公正、效率、創新、溫馨、守紀、規範”主題詞,組織開展特色黨支部創建活動;完成機關支部換屆,深化“雙強雙優”“一單位一品牌”和基層黨組織星級管理。從嚴從實抓好“三會一課”、支部主題黨日等基本製度,製定實施了意識形態工作責任製清單,加強對所屬網站、“兩微一端”等陣地管理。深化黨員“先鋒指數”考評,引導窗口一線黨員佩戴黨員黨徽、創建窗口先鋒崗、爭當“每月之星”、黨員承諾踐諾等。重新編配窗口臨時黨支部,落實支部書記任職談話製度,組織開展關懷暖心、體育健身、文化修身、保健強身係列活動,增強窗口的榮譽感和歸屬感。組織開展全市行政服務係統“黨建聯盟”活動,著力抓好政治理論聯學、優勢資源聯享、服務活動聯辦、黨員隊伍聯建、中心工作聯促、作風紀律聯抓等“六聯”活動,以黨建引領推動全市線上線下相融合的行政服務體係高質量發展。

3.嚴格正風肅紀,全麵從嚴治黨。一是全麵落實巡察整改任務。認真抓好巡察審計中指出的問題,2020年市委巡察反饋的20個問題已全部完成整改;駐市政府辦公廳紀檢監察組專項督查提出的12個問題整改完成了10個,剩餘關於“三定方案”調整和加強幹部交流的2個問題已形成初步整改方案,並將結合換屆要求,在下一步工作中盡快予以落實;市審計局在經濟責任審計報告中提出的10個問題整改完成了9個,剩餘關於合同餘款安排使用的1個問題已專門提出書麵申請,市政府辦公廳、市審計局正在協調解決預算開支口徑不一致問題。二是持續改進作風。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實施細則精神,盯緊重大節日、重點時節、重點人員進行提醒強調,督促廣大黨員幹部不碰紅線底線。堅決防止“四風”問題變異、反彈,嚴肅查處“不擔當、不作為、不落實”行為,深化“六大頑疾”整飭,推動健全基層減負常態化機製,及時督促落實綜合自助機使用考核問題,基層得到鬆綁。三是強化風險防控。聚焦重點崗位深入掃描檢視,動態調整廉政風險清單,修訂完善《小型項目采購管理辦法》、《合同管理辦法》等管理製度。定期開展以案說紀、以案說廉專題教育,常態化組織工作紀律、作風效能檢查督查,靈活運用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全年累計開展各類提醒談話50餘人次、廉政談話20餘人次。

二、2022年工作要點

2022年,我辦將進一步鞏固黨史學習教育成果,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緊盯市委全會提出的“一個中心、七項重點”決策部署,搶抓迎亞運、共同富裕示範區城市範例建設和國家營商環境創新城市試點等寶貴機遇,找差距、抓整改、促提升,圍繞“數字提效、一體塑形、創新爭先、群眾標準、黨建引領”五個重點,進一步深化改革、提升服務,加快構建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政務服務模式,展現“重要窗口”的“頭雁風采”,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一)圍繞數字提效,以更新的理念,搶占營商環境創新試點新高地

堅持數智理念,充分利用“一網通辦”、數據共享等技術手段,深入推進“分鍾製”“小時製”等時限製改革,倒逼全鏈條流程再造、全過程公正監督,以“零幹預、零材料、零費用、零跑動”為目標,推出極簡化“無感”審批。

1.深化“減證便民”行動。持續推進告知承諾製改革,在戶籍管理、市場主體準營、資格考試、社會保險、政府采購等方麵積極推進證明事項告知承諾製。牽頭組織相關部門分類提出擬取消、免提交、承諾可替等“減材料”清單,為“一照通辦”改革夯實基礎。梳理需營業執照作為申報材料的涉企政務服務事項,製定“一照通辦”事項清單,按照“成熟一項推出一項”原則,積極推動涉企高頻事項“一照通辦”。

2.優化鞏固線上行政服務中心。鞏固線上行政服務中心“一鍵審批”“一鍵到賬”“一鍵直達”“一窗對話”“多維量化”等既有優勢,圍繞企業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持續深化“分鍾製”“小時製”改革,以數據交互協同能力的不斷強化,提升網上辦事操作便利度;進一步完善網上辦事引導功能,深化在線導辦幫辦、智能客服等方式,輔助在線辦理,解決網上辦事看不懂、操作不便等問題,實現“一看就能懂、一點就能辦”,增強企業無感智慧審批體驗感。

3.加快全市政務服務“數智指數”研發應用。統籌推進政務服務數字化監測係統建設,打通市本級及分中心、區(縣、市)界限,融彙線上線下各類政務服務數據等,建立全市審管係統“1+13+N”政務數據彙集標準,從分布情況、實時運行狀態、效能情況等多維度,對全市政務服務即時感知,形成可展示、可管理、可分析、可決策的政務服務數字“大腦”。以“數智指數”指標評價體係,對市本級、區(縣、市)大廳進行標準化評價,數智化管理,打造全國一流的智慧大廳建設樣本示範。

4.強化交易大數據分析監管。深挖交易大數據分析係統精細化統計功能、定製化分析功能,完善統計功能類別,搭建全程可追溯,實時可糾偏的數據分析架構。會同相關行業監管部門探索交易大數據分析結果應用機製,構建“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的公共資源交易數智監管新模式,進一步提升大數據分析係統陽光預警能力。

(二)圍繞一體塑形,以更優的布局,構建全市四級政務服務聯動新格局

以市、區(縣、市)兩級聯動,牽引帶動政務服務向鄉鎮(街道)、村(社區)延伸,形成四級政務服務平台同頻共振、靶向發力的工作新局麵。

1.推動市區政務服務平台標準化建設。對照“例外事項清單”,按照“應進盡進”的原則,梳理市、區兩級政務服務平台可辦事項,確保清單以外無例外。按照“八統一”的要求,四級平台政務服務標準化、規範化,實現同一事項全城同質同標、線上線下同規辦理。按照“一體塑形”理念,構建市區政務服務大廳現場管理標準化體係,努力營造環境舒適、風格一致、管理有序、服務優質的一流辦事環境。

2.打造特色亮點平台建設。在區(縣、市)審管辦開展“揭榜掛帥”,鼓勵有條件的區(縣、市)先行先試,打造特色亮點平台,為全市審管係統改革積累經驗,提供借鑒,以西湖、富陽為試點,推動政務服務2.0平台向村(社區)延伸;以蕭山、臨安為試點,完善大廳休閑、金融、母嬰服務、商務服務等區域設置,推進政務大廳向“政務服務綜合體”轉型;以臨平、錢塘為試點,積極探索現代化企業服務區建設,打造覆蓋企業全周期、全生態的一條龍政務服務。

3.進一步優化15分鍾政務服務便民服務圈功能。對照《“就近辦”事項指導目錄》,依托政務服務2.0平台,打通四級政務服務平台業務網絡,力爭實現便民服務事項向鄉鎮(街道)、村(社區)全量下沉。指導鄉鎮(街道)、村(社區)政務服務平台綜合窗口建設,推行“收辦分離”模式。推動政務服務2.0平台事項與綜合便民自助服務機的對接,調整優化全市布點,增加用戶黏性,提升體驗度,實現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就近能辦、全市通辦”的新格局。

4.擴大交易全市“一盤棋”管理範圍。在統一政策、統一平台、統一專家庫等的基礎上,實施代理機構退出評標室“全市同頻”管理,加快推動各分中心推廣試點,建立健全配套管理製度;規範專家評審費轉賬支付“全市統一”模式,逐步推進各分中心統一取消現金支付、實現轉賬支付;構建數字見證服務管理“全市通用”體係,向各分中心推廣數字見證服務管理工作規範,拓展係統功能。

(三)圍繞創新爭先,以更進的姿態,競速全省數字化改革新跑道

既要鞏固全省數字化改革S0清單已有成果,在應用過程中增加杭州辨識度,又要錨定全省數字化改革S1清單,繼續推出杭州特色、審管特色的“拳頭產品”。

1.爭先政務服務2.0應用落地。以深化線上線下融合為目標,推動政務服務2.0平台落地應用,提高事項2.0係統受辦率。拓展、迭代企業個人全生命周期“一件事”集成服務,主動對接高頻“一件事”與政務服務2.0平台對接與應用,確保“一件事”聯辦事項先認領、先落地、先應用。

2.爭先“跨省通辦”改革工作。梳理規範事項申報材料、審查要點、審批流程、辦結時限等,提升跨區域通辦的標準化程度,爭做省內“跨區域通辦”標準的製定者。依托市、區兩級“跨省通辦”專窗,在傳統線下辦理的基礎上,推行遠程視頻谘詢、線上幫辦等服務,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提升以長三角為重點的“跨省通辦”服務質量。在寧波、恩施、長春等城市的基礎上,擴大跨省通辦“朋友圈”,持續提升企業群眾辦事獲得感。

3.爭先電子招標投標深度應用。持續推動電子招標投標全行業、全類型、全流程、全區域覆蓋應用,不斷提升“不見麵”開評標占比。進一步優化電子交易平台綜合性能和用戶體驗度,會同行業監管部門強化應急聯動機製,提升開評標現場管理質效。下好電子招投標全省“一體化”工作杭州“先手棋”,主動聯係市級市場主體庫與省級市場主體庫交互對接,完善全省統一的投標保證保險業務係統對接工作。

4.創新“1+N”遠程異地評標工作。大力推進全市範圍“1+N”遠程異地多點評標應用工作,以共享優質專家資源、分散專家評標場所,進一步降低圍串標風險,淨化交易環境。積極協同省發改委,協調推進省市兩級係統共同應用,探索“走出浙江,邁向全國”的“1+N”遠程異地多點評標合作新路子。協調各行業監管部門製訂完善相關配套的政策法規,力爭在全國率先構建“1+N”遠程異地多點評標工作的規範化體係。

5.創新電子證照、電子簽章應用。強化各級電子證照庫、電子簽章平台與職能部門業務係統深入對接,逐步實現在線身份認證、電子證照、電子簽章等的互通互認,重點是CA印章在電子交易領域的互認與應用,參與首批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CA互認工作。在貨物報關、銀行貸款、項目申報、招投標、政府采購等領域推廣應用,滿足企業、個人在網上辦事時對於身份認證、電子證照、加蓋電子簽章文檔的業務需求,鼓勵認證機構在認證證書等領域推廣使用電子簽章,在相關領域為國家營商環境創新試點提供實踐的“杭州範例”。

(四)圍繞群眾標準,以更高的標準,扛起“民呼我為”的新擔當

把不斷擦亮全市政務服務的“金字招牌”作為市審管辦的使命職責,以創標、奪標的魄力,不斷拉高建設標杆,爭當全國一流政務服務標準的製定者。

1.聚焦市場主體關切主動問。會同相關部門探索建立聯企互動機製,從需求側出發定期收集企業對審批工作的意見建議。建立健全聯席會議機製,研究企業提出的意見建議,優化審批流程,重塑審批鏈條,打通審批中的堵點。堅持需求導向、服務導向,強化對相關案例的研判,掌握對標國際一流營商環境一手資料,為全市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建設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示範成果。

2.營造舒適辦事環境主動變。啟動辦事大廳規範化、標準化管理建設,更新設施設備,統一標識標牌,營造文化氛圍,以和諧一致的整體風格,打造舒適溫馨的辦事環境。持續推進“防疫﹒平安”大廳一體化建設,常態化實行“六個加強”防控舉措,把好疫情防控的大門,打造安全健康的辦事環境。針對“網辦”“掌辦”比例提升的工作實際,進一步強化網絡數據安全管理,為企業群眾打造一個可信任的網上辦事環境。

3.推行特色服務主動辦。組織開展“紅色領杭·奉獻亞運”大考大賽,不斷推進重大項目特別是亞運項目審批和招標投標工作提質增效,舉辦全市審管係統“窗口樹形象 服務展風采”文明服務專項行動,讓“窗口”成為亞運期間展示城市文明的一張名片。從“我為群眾辦實事”出發,聚焦各類重點難點項目、群眾關注的民生事項,利用移動審批車推出“月月發車、零公裏服務”舉措,在進社區、企業、校園誌願服務活動的基礎上,探索向大型綜合體、車站廣場等人流量集中場所延伸,通過“移動行政服務中心”的運行,真正使群眾時時處處感受到政務服務就在身邊。

4.接受廣泛監督主動改。邀請“兩代表一委員”、行風監督員等實地感受大廳服務態度、服務環境、服務理念,指出大廳服務工作的不足與短板,提出合理化建議,倒逼平台工作與管理的精準化、精細化。打造投訴處理閉環管理機製,建立窗口投訴件、整改單、行風效能等的檔案庫,推行監督反饋機製,形成閉環,對工作中的問題立整立改,助力營造政務服務綜合體的“精品效應”。

(五)圍繞黨建引領,以更實的作風,展現全市“第一窗口”的新風采

從黨的百年奮鬥曆程中汲取思想偉力,堅定理想信念,以“沒有走在前列也是一種風險”的緊迫感,走好新時代改革工作的“趕考”之路,以實際行動爭當“兩個確立”忠誠擁護者。

1.強化理論武裝。以慎終如始的態度,持續深入學習“四史”,深入貫徹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明確改革目標、改革方向,自覺把全辦工作統一到中央、省市委的決策部署上。在堅持嚴格落實“第一議題”製度、抓好理論學習的同時,加強對數字化改革等新理念、新技術、新應用的學習,按照學思踐悟、學以致用的要求,把中央、省市委政策精神與具體業務工作結合起來,找到改革的“船”,架起改革的“橋”。

2.強化組織建設。深化“黨建雙強雙優”工程,深入創建“特色黨支部”,圍繞“效率、創新、溫馨、規範、守紀、公正”等主題詞,持續改進全辦工作作風。創新窗口隊伍組織建設新模式,加強隊伍政治培訓、常態培訓、專項培訓等,把武裝思想頭腦、提升業務能力、促進工作績效更好地融合並進。提升“黨建”帶“群團”同心工程,發揮機關工會、團委、婦委會等組織作用,深化全市審管係統“黨建聯盟”活動,形成“1+13+N”黨建同頻共振新氣象。

3.強化隊伍建設。建立健全幹部多元化、多渠道交流機製,把幹部放到窗口、區(縣、市)平台等改革一線經曆風雨,接受錘煉,把青年業務骨幹發展成黨員,把政治素質、業務能力雙過硬的黨員放到管理崗位,助推改革工作。探索推動政務辦事員隊伍建設,更好發揮一線黨組織、黨員幹部在改革攻堅、服務為民方麵的戰鬥堡壘和先鋒模範作用,展現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服務“窗口”的“頭雁”形象。

4.強化改革攻堅。推進黨建與業務工作的深度融合,推行改革任務項目化,實行項目推進專班化,對具體工作編印項目計劃表,倒排時間、掛圖作戰。強化工作過程跟蹤問效機製,按照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直接抓的要求,一級抓一級、一級帶一級、一級做給一級看,確保各項改革工作不折不扣的完成,交出市審管辦在營商環境創新試點、數字化改革、“放管服”改革等工作中的高分報表。

市審管辦(公資辦)秘書處  

2022年4月2日印發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政府信息公開

索引號

發布機構

市審管辦

文件編號

生成日期

市審管辦關於印發2021年工作總結和2022年工作要點的通知

2022-04-08 15:56:15

訪問次數:

杭審管辦〔2022〕11號

各區、縣(市)、西湖風景名勝區審管辦(行政服務中心),機關各處室、直屬事業單位,“兩中心”各進駐窗口單位:

現將《杭州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辦公室、杭州市公共資源交易管委會辦公室2021年工作總結和2022年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望認真遵照執行。

杭州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辦公室

杭州市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委員會辦公室

2022年4月2日

杭州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辦公室

杭州市公共資源交易管委會辦公室

2021年工作總結和2022年工作要點

2021年以來,市審管辦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屆曆次全會精神,堅決執行省、市深化改革的決策部署,充分發揮全市政務服務主平台、數字化改革主陣地作用,深化完善“分鍾製”“小時製”,迭代升級“線上行政服務中心”,加快推進公共資源交易全流程電子化,構建線上線下相融合的行政服務中心,有力助推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打造。2021年9月,杭州入選國家首批六個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杭州在全國重點城市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政務服務“好差評”)調查評估中,名列全國第二;“遠程異地多點評標”項目入選省級應用項目示範試點。我辦下屬單位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連續第四年被評為“全國十佳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連續十年獲評中國政府采購“年度創新獎”。全年市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共受理各類事項228萬餘件,無重大有責投訴,共受理信訪64起,均落實整改;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共成交項目197485個(筆、宗、次),成交金額2338.62億元,平均資金節約率為10.93%。

一、2021年工作總結

(一)堅持數字思維,政務服務更便捷

1.迭代升級“線上行政服務中心”建設,打造“政務智服”多跨場景。以“一件事”的理念開發建設企業開辦、項目審批、員工管理等10個核心應用場景,實現涉企高頻事項“零紙質、零人工、零時限、零跑次”的無感智慧審批,30%的業務自動辦結。截至2021年底,累計辦件1287.1萬件,累計服務1449萬次。全市2200餘名“親清D小二”隊伍搭檔智能客服,以實時在線服務代替傳統窗口坐班,69.8萬個活躍用戶的服務滿意率保持在99.3%。杭州市政務服務領域數字化改革做法在國務院政府職能轉變和“放管服”改革簡報上刊發,向全國介紹經驗。

2.全力推動浙江政務服務2.0平台落地應用。在政務服務(涉密、敏感、安全等情形除外)100%網上可辦的基礎上,積極推進省政務服務一體化2.0平台落地應用,開展市、區縣(市)行政服務中心大廳智慧化改造,建設“網辦掌辦專區”和“24小時自助服務區”,培養群眾形成線上辦事能力和習慣,全市實際“網上辦”比例從2020年初的40%上升至84.6%,窗口平均壓減率達到38.88%。截至2021年底,全市整體接入2.0事項1546項,窗口收件達標率為97.46%。在2021年全省政務服務一體化評估中,我市“一網通辦”率位列全省第一。

3.推廣應用電子證照和電子簽章。出台了《關於進一步推廣應用電子證照的通知》,依托省統建的電子簽章係統,市本級已發放電子印章717枚(含市政府各部門、市屬企事業單位),其中用於政務服務的有137枚。全年共加蓋電子印章528.81萬次;杭州電子證照庫共彙聚58個部門、413類、851種電子證照均可通過公共數據平台“數智杭州”門戶登錄調用,全年共調用4158.28萬次,累計1.42億次。

(二)堅持需求導向,事項辦理更高效

1.深入推進“分鍾製”“小時製”。配合市場監管部門深化商事登記改革,鞏固“開辦企業”5210標準改革成效(即5個步驟,2份材料,1日辦結,零費用),審批辦結時間從30分鍾壓減至25分鍾;“企業開辦”99%以上的申請人選擇網辦,其中87.27%實現全流程網辦一次都不用跑。以“1+9”體係全麵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製度改革試點,一般企業投資項目立項到竣工驗收全流程政府審批時間從100個工作日壓減至目前的80個自然日。深化企業工業項目審批全流程改革,申報材料由原來的111件精簡為28件,填寫字段數減少90%以上,開工前政府審批時間控製在7小時。

2.拓展深化“一件事”聯辦改革。抓好21項杭州市個人和企業全生命周期新增和迭代“一件事”的落地應用工作,加快實現線下一窗辦、就近辦、全域辦;積極推進省級新增和迭代“一件事”在杭州的落地應用,其中身份信息連鎖變更、5G基站建設、知識產權等“一件事”已率先在全省開展試點。推行交警、城管違法處罰“一號聯辦”,醫保、社保參保登記業務“一窗聯辦”,水電氣繳費“一窗辦理”,破解部門職能交叉問題,讓群眾取一個號辦多件事。

3.深入實施“一網通辦”“跨省通辦”。全市設立20個長三角“一網通辦”綜合服務窗口,完成專窗全覆蓋,104項各類事項實現跨區域辦理;杭州、福州、南京三地實現商事登記47個高頻事項點對點“跨省通辦”;圍繞杭州、寧波共融長三角、唱好“雙城記”行動方案,主動對接寧波簽署政務服務戰略合作協議,深化兩地政務服務一體化建設,以綜合自助機為載體,實現229個事項杭、甬兩地通辦,259個事項杭、甬、湖三地通辦。

(三)堅持開拓創新,交易行為更規範

1.圍繞“優服務”目標,推廣應用電子招投標。拓展電子招投標應用範圍,協同市建委、市園文局、市交通局、市林水局等行業監管部門深化電子招投標一體化建設,逐步形成“1+13”全市域一體化格局。全年共完成電子招投標項目2561個,涉及企業743620家,超過90%的項目可在60分鍾內完成全部開標流程,節約時間三分之二以上。

2.圍繞“強監管”目標,開發建設遠程異地評標係統。深化遠程異地評標應用,“遠程異地多點評標”項目成功入選省級應用項目示範試點,實現評標專家“零接觸”“零跑動”跨區域共享,有效避免專家打“熟人分”、場外違規建立“朋友圈”等問題,較好地解決了專家評標這一環節的廉政風險隱患。全年共實施各類遠程異地評標項目342個,項目評審金額81.72億元,涉及企業91441家次。

3.圍繞“早預警”目標,完善提升公共資源交易大數據分析係統。結合已建成投入使用的公共資源交易全流程信息數據鏈,大數據分析係統能從市場主體行為、參與交易競爭活躍度、采購趨勢預判等多個緯度進行深度分析,及時發現和掌握圍標、串標線索,有效提高防範預警能力。

(四)堅持以人為本,平台服務更優質

1.規範窗口考核管理。修訂完善窗口管理辦法和考核辦法,組織每日一巡查、每月一檢查、每季一考核,開展進駐窗口公務員與事業單位人員、編外人員年度考核,全年共評選出“每月之星”120人次、“每月之窗”240個次,積極營造比學趕超、創先爭優的良好氛圍。製定實施了《杭州市建立政務服務“好差評”製度工作方案》,建設全覆蓋的一體化評價中心,全年累計辦件評價4156萬件,其中差評數9507個,差評的回訪率和按期整改率均達100%。

2.建立健全窗口人員關心關愛機製。集中走訪窗口派出單位,關心關愛窗口員工,組織集體生日會,安排300名窗口非正編人員開展療休養活動。先後組織開展窗口黨員幹部講黨史、“學黨史、頌黨情、感黨恩”知識競賽、重走長征路沙盤模擬等係列團建活動,促進窗口人員之間的交流,進一步增強平台凝聚力和向心力。

3.持續加強大廳疫情防控工作。把有效保障辦事群眾和幹部職工身體健康生命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嚴格落實疫情防控主體責任,製定實施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全麵推進“防疫﹒平安”大廳一體化建設,推出“六個加強”防控舉措,嚴格執行辦事大廳綠碼核驗、體溫檢測、進出登記管理製度,組織752人次開展防疫巡查,實現“雙零”目標(零病曆、零疑似)。積極運用數字化改革成果,大力推行政務服務線上辦、預約辦、快速辦、延期辦等“四個辦”,千方百計支持企業複工複產和民生保障。疫情期間,“兩中心”網辦比例超過80%,有效減少人員集聚,降低傳染風險。

(五)堅持黨建引領,組織基礎更堅實

1.深化學習教育,提高政治站位。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學習貫徹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為主線,全麵開展“六講六做”大宣講,進一步明確全辦黨員幹部的使命擔當。組織收聽收看慶祝建黨100周年大會直播,舉辦 “亮黨員風采、優窗口服務”評選等宣教活動,全年共開展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12次,班子成員帶頭講黨課16次,組織集中專題學習12次,參觀紅色基地12次,全辦政治“三力”顯著提升,爭做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排頭兵。

2.層層壓實責任,夯實組織基礎。健全黨組會議製度,建立辦月度工作例會製度,不斷提高領導班子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水平;以“黨建雙強雙優”工程為主線,分類確立“公正、效率、創新、溫馨、守紀、規範”主題詞,組織開展特色黨支部創建活動;完成機關支部換屆,深化“雙強雙優”“一單位一品牌”和基層黨組織星級管理。從嚴從實抓好“三會一課”、支部主題黨日等基本製度,製定實施了意識形態工作責任製清單,加強對所屬網站、“兩微一端”等陣地管理。深化黨員“先鋒指數”考評,引導窗口一線黨員佩戴黨員黨徽、創建窗口先鋒崗、爭當“每月之星”、黨員承諾踐諾等。重新編配窗口臨時黨支部,落實支部書記任職談話製度,組織開展關懷暖心、體育健身、文化修身、保健強身係列活動,增強窗口的榮譽感和歸屬感。組織開展全市行政服務係統“黨建聯盟”活動,著力抓好政治理論聯學、優勢資源聯享、服務活動聯辦、黨員隊伍聯建、中心工作聯促、作風紀律聯抓等“六聯”活動,以黨建引領推動全市線上線下相融合的行政服務體係高質量發展。

3.嚴格正風肅紀,全麵從嚴治黨。一是全麵落實巡察整改任務。認真抓好巡察審計中指出的問題,2020年市委巡察反饋的20個問題已全部完成整改;駐市政府辦公廳紀檢監察組專項督查提出的12個問題整改完成了10個,剩餘關於“三定方案”調整和加強幹部交流的2個問題已形成初步整改方案,並將結合換屆要求,在下一步工作中盡快予以落實;市審計局在經濟責任審計報告中提出的10個問題整改完成了9個,剩餘關於合同餘款安排使用的1個問題已專門提出書麵申請,市政府辦公廳、市審計局正在協調解決預算開支口徑不一致問題。二是持續改進作風。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實施細則精神,盯緊重大節日、重點時節、重點人員進行提醒強調,督促廣大黨員幹部不碰紅線底線。堅決防止“四風”問題變異、反彈,嚴肅查處“不擔當、不作為、不落實”行為,深化“六大頑疾”整飭,推動健全基層減負常態化機製,及時督促落實綜合自助機使用考核問題,基層得到鬆綁。三是強化風險防控。聚焦重點崗位深入掃描檢視,動態調整廉政風險清單,修訂完善《小型項目采購管理辦法》、《合同管理辦法》等管理製度。定期開展以案說紀、以案說廉專題教育,常態化組織工作紀律、作風效能檢查督查,靈活運用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全年累計開展各類提醒談話50餘人次、廉政談話20餘人次。

二、2022年工作要點

2022年,我辦將進一步鞏固黨史學習教育成果,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緊盯市委全會提出的“一個中心、七項重點”決策部署,搶抓迎亞運、共同富裕示範區城市範例建設和國家營商環境創新城市試點等寶貴機遇,找差距、抓整改、促提升,圍繞“數字提效、一體塑形、創新爭先、群眾標準、黨建引領”五個重點,進一步深化改革、提升服務,加快構建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政務服務模式,展現“重要窗口”的“頭雁風采”,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一)圍繞數字提效,以更新的理念,搶占營商環境創新試點新高地

堅持數智理念,充分利用“一網通辦”、數據共享等技術手段,深入推進“分鍾製”“小時製”等時限製改革,倒逼全鏈條流程再造、全過程公正監督,以“零幹預、零材料、零費用、零跑動”為目標,推出極簡化“無感”審批。

1.深化“減證便民”行動。持續推進告知承諾製改革,在戶籍管理、市場主體準營、資格考試、社會保險、政府采購等方麵積極推進證明事項告知承諾製。牽頭組織相關部門分類提出擬取消、免提交、承諾可替等“減材料”清單,為“一照通辦”改革夯實基礎。梳理需營業執照作為申報材料的涉企政務服務事項,製定“一照通辦”事項清單,按照“成熟一項推出一項”原則,積極推動涉企高頻事項“一照通辦”。

2.優化鞏固線上行政服務中心。鞏固線上行政服務中心“一鍵審批”“一鍵到賬”“一鍵直達”“一窗對話”“多維量化”等既有優勢,圍繞企業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持續深化“分鍾製”“小時製”改革,以數據交互協同能力的不斷強化,提升網上辦事操作便利度;進一步完善網上辦事引導功能,深化在線導辦幫辦、智能客服等方式,輔助在線辦理,解決網上辦事看不懂、操作不便等問題,實現“一看就能懂、一點就能辦”,增強企業無感智慧審批體驗感。

3.加快全市政務服務“數智指數”研發應用。統籌推進政務服務數字化監測係統建設,打通市本級及分中心、區(縣、市)界限,融彙線上線下各類政務服務數據等,建立全市審管係統“1+13+N”政務數據彙集標準,從分布情況、實時運行狀態、效能情況等多維度,對全市政務服務即時感知,形成可展示、可管理、可分析、可決策的政務服務數字“大腦”。以“數智指數”指標評價體係,對市本級、區(縣、市)大廳進行標準化評價,數智化管理,打造全國一流的智慧大廳建設樣本示範。

4.強化交易大數據分析監管。深挖交易大數據分析係統精細化統計功能、定製化分析功能,完善統計功能類別,搭建全程可追溯,實時可糾偏的數據分析架構。會同相關行業監管部門探索交易大數據分析結果應用機製,構建“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的公共資源交易數智監管新模式,進一步提升大數據分析係統陽光預警能力。

(二)圍繞一體塑形,以更優的布局,構建全市四級政務服務聯動新格局

以市、區(縣、市)兩級聯動,牽引帶動政務服務向鄉鎮(街道)、村(社區)延伸,形成四級政務服務平台同頻共振、靶向發力的工作新局麵。

1.推動市區政務服務平台標準化建設。對照“例外事項清單”,按照“應進盡進”的原則,梳理市、區兩級政務服務平台可辦事項,確保清單以外無例外。按照“八統一”的要求,四級平台政務服務標準化、規範化,實現同一事項全城同質同標、線上線下同規辦理。按照“一體塑形”理念,構建市區政務服務大廳現場管理標準化體係,努力營造環境舒適、風格一致、管理有序、服務優質的一流辦事環境。

2.打造特色亮點平台建設。在區(縣、市)審管辦開展“揭榜掛帥”,鼓勵有條件的區(縣、市)先行先試,打造特色亮點平台,為全市審管係統改革積累經驗,提供借鑒,以西湖、富陽為試點,推動政務服務2.0平台向村(社區)延伸;以蕭山、臨安為試點,完善大廳休閑、金融、母嬰服務、商務服務等區域設置,推進政務大廳向“政務服務綜合體”轉型;以臨平、錢塘為試點,積極探索現代化企業服務區建設,打造覆蓋企業全周期、全生態的一條龍政務服務。

3.進一步優化15分鍾政務服務便民服務圈功能。對照《“就近辦”事項指導目錄》,依托政務服務2.0平台,打通四級政務服務平台業務網絡,力爭實現便民服務事項向鄉鎮(街道)、村(社區)全量下沉。指導鄉鎮(街道)、村(社區)政務服務平台綜合窗口建設,推行“收辦分離”模式。推動政務服務2.0平台事項與綜合便民自助服務機的對接,調整優化全市布點,增加用戶黏性,提升體驗度,實現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就近能辦、全市通辦”的新格局。

4.擴大交易全市“一盤棋”管理範圍。在統一政策、統一平台、統一專家庫等的基礎上,實施代理機構退出評標室“全市同頻”管理,加快推動各分中心推廣試點,建立健全配套管理製度;規範專家評審費轉賬支付“全市統一”模式,逐步推進各分中心統一取消現金支付、實現轉賬支付;構建數字見證服務管理“全市通用”體係,向各分中心推廣數字見證服務管理工作規範,拓展係統功能。

(三)圍繞創新爭先,以更進的姿態,競速全省數字化改革新跑道

既要鞏固全省數字化改革S0清單已有成果,在應用過程中增加杭州辨識度,又要錨定全省數字化改革S1清單,繼續推出杭州特色、審管特色的“拳頭產品”。

1.爭先政務服務2.0應用落地。以深化線上線下融合為目標,推動政務服務2.0平台落地應用,提高事項2.0係統受辦率。拓展、迭代企業個人全生命周期“一件事”集成服務,主動對接高頻“一件事”與政務服務2.0平台對接與應用,確保“一件事”聯辦事項先認領、先落地、先應用。

2.爭先“跨省通辦”改革工作。梳理規範事項申報材料、審查要點、審批流程、辦結時限等,提升跨區域通辦的標準化程度,爭做省內“跨區域通辦”標準的製定者。依托市、區兩級“跨省通辦”專窗,在傳統線下辦理的基礎上,推行遠程視頻谘詢、線上幫辦等服務,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提升以長三角為重點的“跨省通辦”服務質量。在寧波、恩施、長春等城市的基礎上,擴大跨省通辦“朋友圈”,持續提升企業群眾辦事獲得感。

3.爭先電子招標投標深度應用。持續推動電子招標投標全行業、全類型、全流程、全區域覆蓋應用,不斷提升“不見麵”開評標占比。進一步優化電子交易平台綜合性能和用戶體驗度,會同行業監管部門強化應急聯動機製,提升開評標現場管理質效。下好電子招投標全省“一體化”工作杭州“先手棋”,主動聯係市級市場主體庫與省級市場主體庫交互對接,完善全省統一的投標保證保險業務係統對接工作。

4.創新“1+N”遠程異地評標工作。大力推進全市範圍“1+N”遠程異地多點評標應用工作,以共享優質專家資源、分散專家評標場所,進一步降低圍串標風險,淨化交易環境。積極協同省發改委,協調推進省市兩級係統共同應用,探索“走出浙江,邁向全國”的“1+N”遠程異地多點評標合作新路子。協調各行業監管部門製訂完善相關配套的政策法規,力爭在全國率先構建“1+N”遠程異地多點評標工作的規範化體係。

5.創新電子證照、電子簽章應用。強化各級電子證照庫、電子簽章平台與職能部門業務係統深入對接,逐步實現在線身份認證、電子證照、電子簽章等的互通互認,重點是CA印章在電子交易領域的互認與應用,參與首批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CA互認工作。在貨物報關、銀行貸款、項目申報、招投標、政府采購等領域推廣應用,滿足企業、個人在網上辦事時對於身份認證、電子證照、加蓋電子簽章文檔的業務需求,鼓勵認證機構在認證證書等領域推廣使用電子簽章,在相關領域為國家營商環境創新試點提供實踐的“杭州範例”。

(四)圍繞群眾標準,以更高的標準,扛起“民呼我為”的新擔當

把不斷擦亮全市政務服務的“金字招牌”作為市審管辦的使命職責,以創標、奪標的魄力,不斷拉高建設標杆,爭當全國一流政務服務標準的製定者。

1.聚焦市場主體關切主動問。會同相關部門探索建立聯企互動機製,從需求側出發定期收集企業對審批工作的意見建議。建立健全聯席會議機製,研究企業提出的意見建議,優化審批流程,重塑審批鏈條,打通審批中的堵點。堅持需求導向、服務導向,強化對相關案例的研判,掌握對標國際一流營商環境一手資料,為全市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建設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示範成果。

2.營造舒適辦事環境主動變。啟動辦事大廳規範化、標準化管理建設,更新設施設備,統一標識標牌,營造文化氛圍,以和諧一致的整體風格,打造舒適溫馨的辦事環境。持續推進“防疫﹒平安”大廳一體化建設,常態化實行“六個加強”防控舉措,把好疫情防控的大門,打造安全健康的辦事環境。針對“網辦”“掌辦”比例提升的工作實際,進一步強化網絡數據安全管理,為企業群眾打造一個可信任的網上辦事環境。

3.推行特色服務主動辦。組織開展“紅色領杭·奉獻亞運”大考大賽,不斷推進重大項目特別是亞運項目審批和招標投標工作提質增效,舉辦全市審管係統“窗口樹形象 服務展風采”文明服務專項行動,讓“窗口”成為亞運期間展示城市文明的一張名片。從“我為群眾辦實事”出發,聚焦各類重點難點項目、群眾關注的民生事項,利用移動審批車推出“月月發車、零公裏服務”舉措,在進社區、企業、校園誌願服務活動的基礎上,探索向大型綜合體、車站廣場等人流量集中場所延伸,通過“移動行政服務中心”的運行,真正使群眾時時處處感受到政務服務就在身邊。

4.接受廣泛監督主動改。邀請“兩代表一委員”、行風監督員等實地感受大廳服務態度、服務環境、服務理念,指出大廳服務工作的不足與短板,提出合理化建議,倒逼平台工作與管理的精準化、精細化。打造投訴處理閉環管理機製,建立窗口投訴件、整改單、行風效能等的檔案庫,推行監督反饋機製,形成閉環,對工作中的問題立整立改,助力營造政務服務綜合體的“精品效應”。

(五)圍繞黨建引領,以更實的作風,展現全市“第一窗口”的新風采

從黨的百年奮鬥曆程中汲取思想偉力,堅定理想信念,以“沒有走在前列也是一種風險”的緊迫感,走好新時代改革工作的“趕考”之路,以實際行動爭當“兩個確立”忠誠擁護者。

1.強化理論武裝。以慎終如始的態度,持續深入學習“四史”,深入貫徹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明確改革目標、改革方向,自覺把全辦工作統一到中央、省市委的決策部署上。在堅持嚴格落實“第一議題”製度、抓好理論學習的同時,加強對數字化改革等新理念、新技術、新應用的學習,按照學思踐悟、學以致用的要求,把中央、省市委政策精神與具體業務工作結合起來,找到改革的“船”,架起改革的“橋”。

2.強化組織建設。深化“黨建雙強雙優”工程,深入創建“特色黨支部”,圍繞“效率、創新、溫馨、規範、守紀、公正”等主題詞,持續改進全辦工作作風。創新窗口隊伍組織建設新模式,加強隊伍政治培訓、常態培訓、專項培訓等,把武裝思想頭腦、提升業務能力、促進工作績效更好地融合並進。提升“黨建”帶“群團”同心工程,發揮機關工會、團委、婦委會等組織作用,深化全市審管係統“黨建聯盟”活動,形成“1+13+N”黨建同頻共振新氣象。

3.強化隊伍建設。建立健全幹部多元化、多渠道交流機製,把幹部放到窗口、區(縣、市)平台等改革一線經曆風雨,接受錘煉,把青年業務骨幹發展成黨員,把政治素質、業務能力雙過硬的黨員放到管理崗位,助推改革工作。探索推動政務辦事員隊伍建設,更好發揮一線黨組織、黨員幹部在改革攻堅、服務為民方麵的戰鬥堡壘和先鋒模範作用,展現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服務“窗口”的“頭雁”形象。

4.強化改革攻堅。推進黨建與業務工作的深度融合,推行改革任務項目化,實行項目推進專班化,對具體工作編印項目計劃表,倒排時間、掛圖作戰。強化工作過程跟蹤問效機製,按照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直接抓的要求,一級抓一級、一級帶一級、一級做給一級看,確保各項改革工作不折不扣的完成,交出市審管辦在營商環境創新試點、數字化改革、“放管服”改革等工作中的高分報表。

市審管辦(公資辦)秘書處  

2022年4月2日印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