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建德市政府投資項目送審數和送審造價總額大幅增長,審計任務日趨繁重。為控製審計風險,提高資金效益,我局推出“質量全程控製模式”。該模式推行以來核減造價1億餘元,不僅有效地控製造價,同時也推進了項目規範管理,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其主要做法:
一是把握重點環節,嚴格選擇協審,審前準備工作充分。掌握項目重點,合理選擇協審是價款審核的基礎。在組織中介機構審價之前,我局專業人員都對送審項目資料進行初審,對其中的招標文件、合同條款等重點環節進行把握。項目安排協審單位時堅持公平、公開、透明原則,一般項目安排根據項目特點和中介機構特長由科室人員討論,報分管局長、局長審批;重大投資項目由局班子研究決定。在此基礎上把好協審人員關,要求報送項目協審人員情況表,檢查其是否具有相關業務的審核資質,是否為注冊在該單位的人員,局業務人員初步掌握項目重點並謹慎選擇協審單位為抓好審計業務質量打下基礎。
二是現場踏勘審核,介入對量協調,審中全過程參與。控製審計風險,提高審計質量是價款審核的關鍵。對每個審核項目,安排2名以上局業務人員和協審人員一起深入現場,進行踏勘、測量和查詢,以掌握工程第一手資料,並對中介機構初審結果進行複核,對中介遺漏的問題提出指正,如我局在對汙水處理廠工程初審複核時發現中介機構初審報告未對現場設備與招標時設備進行核對,經複核核減設備款近30萬元。局業務人員始終參與項目的對量和協調會議,全程跟蹤控製充分保證了審計的真實、合法、合理性。
三是深入分析研判,提煉審計建議,審後重視成果運用。規範工程管理,提高資金績效是價款審核的目標。對於每個項目進行核減原因和超合同價原因分析,並針對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對一些普遍存在的問題,積極溝通相關部門,督促規範管理。如我局在對一指揮部項目進行價款結算審計時發現該指揮部人員責任心欠缺,工程管理不到位。針對該指揮部所屬主管部門下指揮部多,人員多為聘用的情況,提出規範指揮部聘用人員管理,加強責任考核等建議,為更有效、規範地進行政府投資項目管理提供服務。
(建德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