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政執法公開 > 法治政府建設年度報告和工作要點

杭州市審計局2022年法治政府建設年度報告

發布日期: 2023- 01- 30 16: 16 訪問次數: 1 信息來源: 市審計局

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之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審計廳的堅強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緊緊圍繞忠實踐行“八八戰略”,聚焦主責主業,依法履行審計監督職責,為杭州爭當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城市範例護航添彩。

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法治政府建設與責任落實督察工作規定>的通知》(廳字〔2019〕28號)的規定,按照杭州市建設法治政府(依法行政)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統一部署,現將我局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主要舉措和成效

我局2022年度依法全麵履行審計監督職能,成效顯著。實施的“杭州市公共衛生服務體係專項審計調查項目”獲評全國優秀審計項目,我局成為全國唯一連續五年獲此殊榮的單位。此外,3個審計整改案例入選全省整改示範案例榜,1個應用平台獲省委組織部重視並在全省審計係統推廣,在審計係統奮力展現“重要窗口”頭雁風采。

(一)嚴格履行審計監督職能,築牢依法行政根基

我局2022年度聚焦黨委、政府工作重點,加強與人大、組織、紀檢、財政等部門溝通,科學確定審計項目計劃,依法履行審計監督職能,按時完成年度審計項目41個。

1.著力促進經濟穩進提質。根據省廳統一部署,組織全市審計機關高效完成“5+4”穩進提質政策專項審計,50個問題被省廳采用。緊盯大資金、新政策,以大財政視角係統開展市本級預算執行和決算草案、區縣財政決算、山區縣跨越式高質量發展等項目。

2.著力保障共富示範建設。重點實施了省政府十大民生實事推進情況、就業補助資金和失業保險基金、農業高質量發展、儲備糧管理、錢塘江流域水生態保護、公立醫院改革等十個民生審計項目,有力推動相關政策、資金和項目落實。

3.著力推進權力規範運行。聚焦高質量推進審計全覆蓋、深化“審事評人”等任務,編製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五年規劃,引領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高質量發展。主動融入幹部大監督機製,全市審計機關已完成100個單位143名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查出違規金額26601萬元;市本級向紀委監委、公安局等移送問題線索23條,涉及侵占國有資產、收取管理對象財物等問題,助力全麵從嚴治黨。

(二)貫徹法治政府理念,不斷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1.強化普法宣傳工作,營造學法用法濃厚氛圍。為弘揚憲法精神,積極組織新入職人員開展憲法宣誓工作,增強依法行政意識;積極參與審計署“1982年憲法確立審計監督製度四十周年”主題征文活動,報送的《地方黨政主要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創新發展研究》一文獲得審計署嘉獎;組織審計幹部圍繞《審計法》等相關法律開展專題學習,對區縣審計機關開展新《審計法》宣講工作,組織全局行政執法人員參加新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專題培訓活動;另外,為切實提升審計人員學法、守法、用法的能力和意識,還緊貼時勢和審計工作實際,聚焦經濟、審計相關領域,按月開展專題普法學習,2022年度學習法律、法規等文件共計55部,為依法審計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2.深入研究涉訴案件,防範化解行政敗訴風險。組織開展全市審計機關政府信息公開、行政複議、行政訴訟調研工作,全麵掌握基層案件情況;在全市法規和審理工作群中及時更新有關規範辦理政府信息公開、行政複議案件的文件及政策,下發並組織學習《關於審理政府信息公開行政複議案件若幹問題指導意見》;從理論研究層麵對實務中出現的涉訴問題開展深入研究,組織申報省廳的一般課題《審計機關行政訴訟實證研究——以1114份裁判文書為樣本》榮獲浙江省優秀審計論文一等獎;推動政府法律顧問、公職律師積極參與政府信息公開、信訪件回複等工作,全年妥善處理2份依申請公開請求,未引起行政複議或行政訴訟。

3.完善重大事項管理機製,提升依法行政決策能力。一方麵,嚴格執行重大事項報告製度,及時向市委審計委員會請示報告工作。2022年度呈報重大事項和重要文稿108篇,得到委員會領導批示46篇次;協助做好向省委審計委員會及其辦公室請示報告工作,報送報備重大事項9份;出台縣級黨委審計委員會重大事項請示報告製度,加大指導力度,收到報告報備事項50餘份。另一方麵,認真貫徹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和《浙江省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對我局重大行政決策實施目錄化管理。在重大行政決策製定過程中嚴格落實公眾參與、專家論證、合法性審核、集體討論決定等程序要求,充分發揮政府法律顧問、公職律師在重大行政決策中的法製審核作用。

(三)圍繞黨委中心工作,全麵落實法治建設職責

根據中辦國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規定》的要求,我局黨政主要負責人高度重視法治建設。一是帶頭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局黨組(擴大)會議專題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要求全局上下要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統一部署,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的首要政治任務,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到審計工作全過程。二是親自部署依法行政相關工作。專題研究製定依法行政年度工作要點、審計係統“八五”普法規劃、憲法宣傳日活動方案等,並將依法行政工作列入全局綜合性重點工作,按月進行責任分解,明確分工、確保日常工作有人抓,全麵有序推進依法行政工作。

(四)提升審計業務質量,築牢審計執法生命線

1.注重製度優化,完善審計執法協作配合機製。在製度建設中,堅持以解決實際問題為目的,出台了《杭州市審計局關於審計提供線索資料(移送函)的管理規定》;探索與統計部門在查處統計造假、弄虛作假案件中的協同配合工作,與紀委等完成統計造假專項檢查工作,並赴建德開展問題整改檢查工作;堅持優化部門協作配合機製,與紀檢、巡察等部門加強會商工作,做好信息溝通和資源共享,提升協同監督精確度。

2.加強質量管理,推動審計執法規範有序開展。一方麵,注重發揮法規審理對審計執法質量的把關作用。全年共計審理審計項目41個,出具移送函8份、移送書15份。推行審理全覆蓋,落實專人審理與集體審理相結合,促使業務部門認真研究並積極采納審理意見。另一方麵,積極落實審計執法檢查工作,推動審計執法規範化。組織開展全市2022年審計執法暨審計項目質量檢查工作,圍繞審計工作執行中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家審計準則等情況開展檢查,推動全市審計機關牢固樹立依法審計理念。

二、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我局在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工作上雖然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在法治政府建設的新形勢下,還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部分審計人員和基層審計機關規範意識還不夠強,在處理好監督與服務的關係、事後審計與跟蹤監督關係等方麵,還需要作更深入的思考和更全麵細致的調查研究。此外,在創新依法行政背景下,對審計領域政府信息公開和涉訴事項規律性研究還不夠。

二是普法宣傳工作普及麵不夠廣。普法宣傳工作是法治政府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法治環境建設水平的提升,人民群眾對於政府部門法治政府建設的關注度也日益增加,要求行政機關要主動釋法明義,加大普法力度,提升人民群眾對法治建設的幸福感和獲得感。目前,我局普法宣傳工作主要針對係統內開展,對社會公眾的宣傳力度尚顯不足。

三是對下級審計機關審計成果統籌、消除監督盲區等指導和監督的係統性還不夠。具體體現在對下級審計機關的質量監督以及執行貫徹新《審計法》的指導監督不夠有力,導致基層審計機關在開展審計執法監督活動中存在執法質量不高的問題。

產生上述問題的原因主要有:審計幹部學法普法與審計實務的結合不夠,學以致用的學習理念尚未有效形成,依法行政理念與依法審計要求的相互融合還不夠到位,審計執法和審計管理工作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兩張皮”現象;普法宣傳工作創新力度不夠,開展普法的新方法新舉措不足,普法對象範圍有限,係統外宣傳方式不多;對基層信息公開、行政複議、行政訴訟工作指導不足。

三、2023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依法行政)工作安排

(一)聚焦主責主業,強化審計監督職能

2023年度將繼續跟進省市有關推進經濟穩進提質一攬子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情況,促進放大政策疊加效應。深化財政大格局審計,聚焦財政運行風險和財政績效管理,開展市本級預算執行和決算草案審計等項目,加大對新增財政資金、地方政府專項債、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使用情況的審計,關注“騰籠換鳥”等專項資金的使用管理情況,促進精準使用、安全高效,充分發揮穩投資穩經濟效應。對部分主城區財政體製運行情況開展專項調查,推動城區財力的總體均衡和公共服務均等化。聚焦更好服務“一老一小”、擴大優質公共服務供給等民生重點,加大對醫療、養老等相關重點民生資金的審計力度,促進改善和保障民生,兜牢民生底線。加大對市一醫院城東院區等重大公共服務類工程、民生工程的跟蹤審計力度,推進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二)持續推動依法行政理念與依法審計要求相融合

一是進一步提升依法審計能力。以新《審計法》修訂為契機,進一步梳理審計質量管理方麵的規章製度,加強製度的補缺、調整和完善工作,逐步形成符合杭州實際、科學合理的審計質量管理製度體係,為依法審計提供製度保障。二是進一步加強行政執法風險的預防化解。係統研究審計係統涉訴案件的規律,積極做好政府信息公開、行政訴訟等工作,對區縣的相關行政爭議事項,積極做好指導工作,開展審計機關涉行政訴訟風險專題培訓,持續推進我局行政執法規範化、專業化、信息化建設。三是進一步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深入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黨的二十大精神,將《浙江省內部審計工作條例》、即將出台的《浙江省審計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納入普法學習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