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002489567/2019-00050 公開方式: 主動公開
文號: 公開日期: 2019-05-15
發布單位: 市交通運輸局 政策解讀:

杭州市綜合交通發展“十三五”規劃

  • 發布日期:2019-05-15 15:38
  • 訪問次數:
  • 來源:市交通運輸局

前  言

“十二五”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省市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我市堅持以規劃為引領,以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提高運輸服務水平、加快行業轉型升級、提升行業治理能力為抓手,積極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係,全麵提升服務保障能力,“十二五”規劃確定的總體目標順利實現,有力促進了我市經濟社會的發展。

“十三五”時期,經濟發展將全麵進入新常態,經濟發展速度將從高速向中高速轉變,這將對交通運輸行業帶來更大的機遇和挑戰,同時,“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的實施,將為新一輪交通發展提供動力,使綜合交通運輸結構發生更大的調整。

杭州交通要結合“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國家戰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要求,牢牢把握承辦2016年G20峰會和2022年亞運會的良好契機,緊緊抓住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和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的曆史性發展機遇,充分把握產業集聚區建設、“一號工程”、蕭山餘杭富陽與主城區一體化發展的重大時機,加快建成與杭州城市地位、國家級綜合交通樞紐地位相匹配的綜合交通體係。

杭州市綜合交通發展“十三五”規劃是2016—2020年期間指導杭州綜合交通規劃、建設、運營和管理相關工作的綱領性文件。規劃範圍為杭州市行政轄區,規劃麵積為16596平方千米。

第一章  發展基礎

一、發展成就

“十二五”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圍繞把杭州建設成美麗中國樣本,堅持“創新、轉型、統籌、綠色、惠民”的發展理念,緊扣“全麵西進”“城市東擴、跨江發展、沿江開發”等戰略,加快推進綜合交通、智慧交通、綠色交通、平安交通建設,努力構建一體化的區域交通、同城化的市域交通、均等化的城鄉交通、立體化的綜合交通,較好發揮了引領、支撐和保障作用,為我市率先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交通基礎設施日臻完善

1.高鐵樞紐全麵形成。

國鐵樞紐城市地位形成。杭州在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被列為全國19個高鐵樞紐之一,是國家鐵路網中重要的樞紐城市。“八縱、八橫”鐵路客運主通道中的“二縱一橫”通道[京滬通道:北京—天津—濟南—南京—上海(杭州)高速鐵路;沿海通道:大連—秦皇島—天津—東營—濰坊—青島—連雲港—鹽城—南通—上海—寧波(杭州)—福州—廈門—深圳—湛江—北海高速鐵路;滬昆通道:上海—杭州—南昌—長沙—貴陽—昆明高速鐵路]全麵建成,開啟了杭州高鐵新時代,同時也奠定了杭州在國家鐵路網中的地位。

“五線一樞紐”鐵路重大項目加快建設。滬杭高鐵、寧杭高鐵、杭甬高鐵、杭長高鐵和杭州鐵路東站樞紐相繼建成,杭黃客專已開工建設;杭州東站建設規模達到15台30線(預留3台4線磁懸場),以高鐵客流為主,是亞洲最大的鐵路客運樞紐之一。另外,杭州南站已於2014年進行提升改造,杭州北貨場一期、二期及杭州白鹿塘貨場也已建成投入使用。鐵路客運量大幅增長。2015年杭州東站旅客發送量3972.15萬人次,日均旅客發送量達到10.88萬人次,高峰時達到18萬人次,在全國單體客運站中排在第三位。

 

圖1-1 “二縱一橫”鐵路客運主通道

圖1-2 杭州市鐵路網實施進展示意圖

2.蕭山機場完成擴建。

杭州蕭山國際機場作為我國重要的幹線機場、國際定期航班機場、對外開放的一類航空口岸和國際航班備降機場,是浙江省第一空中門戶。2013年蕭山國際機場二期擴建工程完工後,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33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80萬噸、航班起降量26萬架次的保障需求。杭州蕭山國際機場目前入駐60家航空公司,已開通至全國、東南亞、港澳台、日韓以及阿姆斯特丹、巴黎、卡塔爾、哥本哈根、馬德裏等國內外重要城市共131個航點(國際航點37個)。隨著機場設施不斷完善,機場客貨運量逐年增加,2015年客運吞吐量達到2835萬人次,穩居全國機場前十位,其中出入境旅客365萬人次,位居全國前五大航空口岸;貨郵42.5萬噸,位居全國第七。

圖1-3 蕭山機場

3.公路網絡不斷完善。

穩步推進高速公路建設,公路樞紐地位持續提升。杭州是全國公路主要樞紐之一。“十二五”時期,我市繼續穩步推進高速公路建設,相繼建成了錢江通道及連接線、杭長高速杭州段、杭新景高速建德壽昌至白沙關段、杭長高速延伸段(吉鴻路)、杭新景高速公路延伸(之江大橋)、繞城下沙互通至江東大橋、機場公路西興互通等項目,形成了由“一繞九射一連”11條骨架組成的高速公路網,高速公路裏程達到615千米;同時穩步推進機場公路改建、杭金衢高速公路拓寬(杭州段)、杭州繞城高速公路東線下沙南互通(新建)等項目建設;積極開展千黃高速、杭州繞城西複線、臨金高速(國高網段)等項目的前期工作。“十二五”期間共計完成投資約225億元。

圖1-4 杭州市公路網實施進展示意圖

優化布局幹線公路,公路網絡不斷完善。借助國家公路網規劃修編契機,“十二五”期間我市加快優化完善全市路網結構。通過積極爭取,在G25、G56、G60、G92四條國家高速公路的基礎上新增了G4012、G60N、G92N三條,國家高速公路數量達到7條;將杭州繞城高速公路西複線部分路段、千黃高速、杭紹甬高速納入國家高速公路序列。

“十二五”時期,除高速公路外,我市大力開展國省道路網建設,在原有4條普通國道和16條省道基礎上,調整形成由7條普通國道、15條省道組成的普通國省道網絡。實施了104國道、320國道、03省道、15省道等國省道改建工程;320國道至富陽大橋、03省道杭州繞城高速公路至蕭山臨浦段、15省道至臨安02省道、09省道塘棲至320國道半山、23省道浮橋埠至麻蓬等新改建項目相繼建成;104國道餘杭馬頭關至勾莊段、23省道梅蓉至杭新景高速鳳川互通等項目進展順利。“十二五”期間共計完成國省道及幹線公路投資約242億元。

至“十二五”期末,我市實現了各縣(市)高速公路全覆蓋,全市公路總裏程達到1.6萬千米,路網密度為95千米/百平方千米,市域範圍二級以上普通國省道公路比例達到96.5%,等級公路通村率達到100%,行政村通班車率達到100%。

4.內河水運全麵升級。

“十二五”時期,我市全麵實施內河水運複興行動,內河水運全麵升級,完成了杭甬運河杭州段航道改造,基本完成富春江船閘擴建改造,穩步提升蘭江建德段、浦陽江蕭山段、富春江桐廬段等航道等級,新增高等級航道70千米,並積極推進京杭運河浙江段三級航道整治工程前期工作,形成了以500噸級航道為骨幹,幹支結合的航道網。全市航道總裏程達2006千米,其中四級及以上航道413千米。錨泊服務區和碼頭有序推進,建成漁山、三都、窄溪、雙浦、浦陽江、鴉雀漾(三期)等錨泊服務區,杭州港東洲綜合碼頭、餘杭港區崇賢作業區、杭州港餘杭港區仁和散雜區、蕭山臨江工業園區臨時出海碼頭、桐廬綜合碼頭、淳安千島湖客運碼頭、富陽客運碼頭、桐廬信雅達碼頭、千島湖綜合作業區等碼頭,共計完成建設投資16億元。

圖1-5 杭州市航道網實施進展示意圖

5.樞紐體係基本形成。

“十二五”期間,我市積極適應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的發展要求,全麵推進綜合交通樞紐體係建設。通過將鐵路、航空、公路樞紐與城市交通進一步銜接,城市綜合交通樞紐體係逐步建立,杭州作為國家級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的地位有所提升。鐵路樞紐方麵,隨著杭州東站樞紐建成,鐵路樞紐規模及服務水平得到大大提升,以杭州東站為主,杭州站、杭州南站為輔的鐵路客運樞紐格局基本形成。航空樞紐方麵,蕭山國際機場客、貨運輸吞吐量持續增長,其國內重要幹線機場和區域性樞紐機場的地位日益突出;建德千島湖通用機場運營良好,引領通用航空發展。公路樞紐方麵,全市建成等級公路客運站89個,其中一級站7個(杭州市汽車客運中心站、杭州市汽車客運南站、杭州市汽車客運西站、杭州市汽車客運北站、富陽客運南站、千島湖客運中心、建德客運中心站)。城市公交樞紐方麵,圍繞軌道交通站點打造了近江路站、錢江路站、火車東站站、客運中心站四個城市軌道換乘樞紐以及湘湖站、臨平站、下沙江濱站、朝陽站四個軌道末端換乘樞紐;火車東站、城站火車站、九堡客運中心站、汽車南站等城市對外交通樞紐通過軌道交通直接連通。

圖1-6 杭州樞紐實施進展示意圖

6.軌道交通實現突破。

軌道交通實現零突破。“十二五”期間,我市開通運營3條軌道交通線路,結束了城市交通無軌道的局麵。目前全市已建成開通軌道交通線路總裏程81.5千米;同時,在建軌道交通線路5條,總裏程110千米。2015年軌道交通日均客運量達61萬乘次/日,網絡客運強度0.75萬乘次/千米日。引導城市空間發展。已建成的軌道交通,連接了杭州市“一主三副”城市空間,覆蓋了城市主要發展軸,對杭州城市空間的拓展和主、副城的融合發展起到了支撐和引導作用。改善城市通勤出行效率。軌道交通運行後,工作日早、晚高峰老城核心區主要道路(不含高架)路段平均行駛速度分別提高了11.7%、2.7%,已脫離20千米/小時的交通擁堵警戒線;過江斷麵交通運行表現出流量、流速“雙提升”,交通流運行狀態從阻塞流向同步流回歸的跡象。

杭州軌道已建在建線路

圖1-7 杭州市軌道交通建設進展示意圖

7.快速路網初步形成。

快速路建設成效顯著,至“十二五”期末,全市建成快速路82千米,完成規劃目標的73.3%,杭州繞城高速公路範圍以內的城市快速路網總裏程達到179千米,完成規劃“四縱五橫三連”城市快速路網總裏程的66.7%;建成城市幹路係統195千米,總裏程達到505.5千米,完成規劃目標的76%。道路狀況有所改善。“十二五”期間,在市區建成區麵積由412.6平方千米拓展至470.0平方千米(增幅13.9%)的背景下,市區道路麵積由4754萬平方米增加至5699萬平方米,較“十一五”末期有較大增長,市區道路網密度由5.32千米/平方千米增加至5.49千米/平方千米(增幅3.2%),緩解了“十一五”末期道路容量不足的矛盾。

 

圖1-8 中心城區骨架道路實施進度圖

8.慢行設施持續提升。

“十二五”期間,我市較為重視慢行交通設施的建設,著力打造良好的慢行交通出行環境,主城區慢行交通分擔率基本保持在65%左右,在各交通方式中占據著主導地位。綠道建設加快推進。經過持續建設,目前已形成約600千米的濱河慢行路徑,37千米的環湖慢行路徑,16千米的沿江慢行路徑,5.5千米的沿路(綠化帶內)慢行路徑,近200千米的沿山綠道,以及多處濕地綠道,建設標準和建設規模均處於全國領先水平。公共自行車發展迅速。杭州公共自行車係統實現了服務點由點成網的全麵拓展,成為全球服務人數最多的公共自行車係統,是我市軌道交通和常規公交係統的重要補充。目前,全市公共自行車保有量達到8.41萬輛,服務點約3504個,日均租用量約31.38萬輛/日;75%以上的服務網點和80%以上的租用量集中在主城區,96%以上的租用時間為1小時內(免費使用)。

圖1-9 杭州綠道及公共自行車

(二)運輸服務能力不斷增強

1.運輸總量持續攀升。

“十二五”期間,我市結合“公交都市”創建和省、市治堵工作,重點優化內外交通銜接,加強需求管理,提升公共交通服務質量和水平,全市綜合客貨運量持續上升,公路水路仍是客貨運輸的主力,鐵路、航空比重逐步上升,鐵路和民航分別比“十一五”期末增長93%、63%,運力結構不斷優化。2015年,全市綜合客運發送量2.39億人次,各種交通運輸方式占比如下:公路69.30%、水路2.49%、鐵路22.06%、航空6.15%。綜合貨運發送量達2.94億噸,各種交通運輸方式占比如下:公路81.00%、水路17.87%、鐵路1.04%、航空0.09%。“十二五”期間,杭州港貨物吞吐量突破1億噸,躋身億噸內河港,比“十一五”期末增長15%。

表1-1 杭州市“十二五”期間客運發送量一覽表

單位:萬人

年份

鐵路

公路

水路

民航

合計

2011年

2962

30305

595

916

34778

2012年

3112

31126

592

989

35819

2013年

3717

30994

547

1151

36409

2014年

4689

17431

616

1334

24070

2015年

5282

16591

597

1472

23942

注:2014年起公路客運發送量為新口徑。

圖1-10 杭州市2015年各交通方式綜合客運占比

表1-2 杭州市“十二五”期間貨運發送量一覽表

單位:萬噸

年份

鐵路

公路

水路

民航

合計

2011年

331

27155

6727

18

34231

2012年

322

23243

6503

20

30088

2013年

284

23884

6544

22

30734

2014年

312

23202

5797

24

29335

2015年

307

23800

5251

25

29383

注:2014年起公路貨運發送量為新口徑。

圖1-11 杭州市2015年各交通方式綜合貨運占比

2.郵政快遞全國領先。

杭州是“中國快遞示範城市”。“十二五”期間,我市郵政快遞業務保持高速增長,規模和收入位居全國同類城市前列,年均增長達54.5%。2015年,全市郵政快遞業務總量達178.4億,郵政業已經成為經濟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目前全市郵路159條,長約2800千米,農村投遞線路510條,長約27000千米,全麵完成全市“村村建站”目標,基本實現農村郵政普遍服務“最後一千米”全覆蓋。全市快遞法人企業及分支機構達1000餘家,從業人員達4萬餘人,2015年人均快件95件,是全國人均快件量的9倍,“中國民營快遞之鄉”桐廬已經成為中國(國際)快遞業大會永久性會址所在地。

2013年杭州市郵政管理局的成立,標誌著我市郵政監管體製的初步建立,郵政監管體製逐步完善。“十二五”期間,《加快推進我市快遞行業健康發展實施辦法》《電子商務與物流快遞協同發展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等促進電商、快遞發展的係列政策先後出台,1824個E郵站的建成運營,大大緩解了“最後100米”難題。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設立,大大促進了郵政、快遞企業轉型升級,開創了開放型郵政業的新時代。在海關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郵政國際互換局實現了24小時通關服務,大大提高了跨境電子商務郵政小包的通關效率。

3.城市治堵有序開展。

“十二五”期間,在快速路網和軌道交通均處於建設高峰期的背景下,我市堅持“規劃、建設、管理”三位一體工作思路,多措並舉著力緩解主城區交通擁堵。

重規劃,政策先行提升公交品質。“十二五”以來,我市積極開展規劃研究,出台了一係列政策法規,進一步落實公交優先發展戰略,緩解城市交通擁堵。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公共交通補貼和補償機製,製定了《杭州市公共汽車電車營運企業成本規製管理辦法》,進一步完善政府購買城市公交服務的辦法,提升公交財政補貼資金的效用;修訂《杭州市城市公共客運管理條例》,完成《杭州市公共汽電車客運企業服務質量考核辦法》以及《杭州市地鐵運營企業服務質量考核辦法》的編製工作。

抓建設,健全設施提供基礎保障。全麵加快快速路網和軌道交通“兩張網”建設,推進停車建設和產業化發展,開展景區機動車環保行動和老居住小區交通綜合治理,全麵實施“暢通西部”三年行動計劃,在全省起到了示範引領作用。杭州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主城區交通擁堵趨勢得到有效控製,局部區域擁堵狀況有所改善。

圖1-12 杭州錯峰限行及小客車總量調控係統

強管理,“推拉”並行加快結構轉型。製定並施行交通需求管理措施,吸引、轉移部分既有非機動車以及小汽車出行人員轉乘公交,實現居民出行結構的優化調整。2011年底正式實施工作日交通高峰時段機動車區域“錯峰限行”交通管理措施,並於2014年5月延長限行時間,加大管理力度;2014年起在全市實施了小客車總量調控政策,並逐步修訂完善。限牌政策實施以來,全市小客車年增長率由18.11%下降為4.10%;2015年10月起施行《杭州市公共交通換乘優惠實施方案》,實施地麵公交之間優惠換乘,自12月1日起實施地麵公交與地鐵之間的優惠換乘,鼓勵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4.公交優先逐步落實。

“十二五”期間,我市堅持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2013年,我市成功申報創建國家“公交都市”示範城市,並按照公交都市創建要求,通過堅持公交基礎設施優先建設、公交線網結構優先調整、公交運行路權優先保證、公交保障措施優先配套,積極改善城市公共交通運行環境,基本形成由軌道交通、地麵公交、水上巴士、公共自行車構成的具有杭州特色的“四位一體”大公交係統,同時推進杭州都市圈公交一體化,基本形成城鄉一體化並延伸覆蓋杭州都市經濟圈的公共交通網絡,城市公共交通服務能力顯著提升。“十二五”時期新增更新公共汽電車5590輛,市區公交車保有量達12140標台,萬人保有量達19.1標台。市區營運公交線路772條,杭州市區公交日均客運總量達到400萬人次。

“十二五”時期新辟公交線路140條(含12條機場專線),優化調整133條。中心城區設置公交專用道的道路長度達到136.5千米,占中心城區6車道以上道路裏程的60%以上,包括天目山路、慶春路等40條道路,基本形成了市區公交專用道網絡。快速公交(BRT)初步形成了5條主線、11條支線、9條接駁線專線的快速公交網絡,日均客運量達13.6萬人次。停車換乘地鐵優惠(地鐵P+R換乘優惠)和公交換乘優惠政策相繼推出。

表1-3 杭州主城區2015年公共交通日均客運量一覽表

單位:萬人次

軌道交通

常規公交

公共自行車

水上巴士

合計

61.09

315.57

25.46

0.33

402.45

公交分擔率(不含步行):38.3%

 

圖1-13 杭州主城區2015年公共交通日均客運量

(三)行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

1.都市交通引領發展。

自2007年杭州都市圈成立以來,我市有效加快杭州都市經濟圈交通一體化進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綜合交通運輸通道不斷完善,初步形成多種運輸方式協同發展的綜合交通體係,增強了杭州都市圈的輻射和帶動能力,長三角城市群門戶樞紐的地位得到提升,較好發揮了引領和保障作用。2015年杭州都市圈公路客運量、貨運量、內河港口吞吐量等均占到全省總量的50%左右,各指標比2007年增長了約40%。

投資保持高位運行。我市圍繞區域交通共建共聯,不斷完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推動城鄉區域統籌發展等重點,全麵推進都市圈交通建設與管理各項工作。“十二五”期間,杭州都市圈四市完成交通建設投資近3000億元,共推進建設交通項目260多個,滬杭、杭寧、杭長等高速鐵路和杭浦高速、申嘉湖杭高速、杭甬運河、杭長高速等一大批都市圈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相繼建成並投入使用;嘉紹大橋及接線、錢江通道及接線、杭州繞城高速公路西複線(杭州都市經濟圈高速公路環線)、京杭運河(浙江段)三級航道整治工程(京杭運河二通道)等事關都市圈發展全局的交通重大項目建設和前期工作得到了有力推進,實現了都市圈“市市通高鐵、縣縣通高速、鎮鎮通幹線、村村通班車”目標,有力促進了都市圈經濟社會發展,為地區穩增長做出了積極貢獻。

同城效益愈加顯現。我市已基本實現主城與餘杭、蕭山兩區公交一體化,並開通杭州主城到杭州所轄縣市的公交線路。都市圈城鄉公交一體化改造由點到麵,杭州主城區與安吉、海寧、桐鄉、紹興、諸暨等地的公交運輸班線班次,得到了加強和優化,現已開通區域公交線路17條。各地市均已開通至長三角所有地級以上城市客運班線,進一步推進了區域交通運輸一體化工作。依托國家物流信息平台,優化都市經濟圈公路貨運場站(物流園區、物流中心)係統,有效銜接航空港、主樞紐港、鐵路樞紐場站、城市配送係統,基本形成由杭、湖、嘉、紹公路運輸樞紐貨運係統組成的綜合貨運樞紐為核心;依托鐵路、高速公路、區域幹線公路、內河航道,形成具有現代物流服務功能的快速貨運係統。

 2.綠色交通走在前列。

完成低碳交通運輸體係建設城市試點和杭州市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範兩個國家級試點工作,開展交通運輸部綠色低碳交通運輸體係建設區域性試點,累計爭取中央節能減排補助資金7.7億元,處於全國領先地位,並獲得全國交通運輸行業節能減排先進集體稱號。“四位一體”綠色公交體係初步形成,主城區公交和出租車的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比例分別達到57%、33%,全市營運黃標車全部淘汰。在全國率先編製完成2個公共自行車省級地方標準。在全省首創船舶防汙染政府購買服務,船舶垃圾和油汙水上岸收集率達98%以上。

3.智慧交通支撐發展。

信息資源整合不斷深入。依托大數據、雲平台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手段,我市已初步實現將各區、縣(市)的交警、城管、建委、公交、地鐵、鐵路、民航等交通關聯部門的信息資源整合,共接入視頻21436路,有效地推進了各交通管理部門的信息共享和交互。通過歸集路網狀態、通行流量、貨運物流、駕培維修、平均車速等海量交通數據,建立了人、車、戶、路、建、管、養、運等八大類超過5000個數據項的杭州交通數據規範。

智慧交通平台不斷完善。以交通數據整合為基礎,積極推進綜合交通運行分析和輔助決策支持平台的建設和完善,為交通運輸設施規劃與建設、安全運行控製提供有效支持。“十二五”期間,重點建設了交通信息指揮中心,每天實時交換數據量達1.8億條,入網車船32630輛(艘),各類視頻21436路,已成為全省各類交通信息資源彙聚種類最全、數量最多的城市,綜合交通信息指揮樞紐平台實現了“全天候、全行業覆蓋、全方位監管、全社會服務”;推出“交通杭州”手機出行平台,下載量超過30萬次,累計提供超過2000萬次的交通出行信息服務,日均查詢次數近3萬次。此外,打造智能化公共交通平台(APTS),初步建成交通運輸公共服務信息處置中心(一期)。

4.美麗交通樹立標杆。

美麗公路建設帶動綠色發展之路。我市堅持“因地製宜、崇尚自然、安全可靠、科學合理、節約集約、生態環保”理念,通過創建最美公路,走出一條“綠色交通”帶動“綠色發展”的道路,使傳統公路屬性向鄉村美麗的風景路、群眾致富的幸福路、鄉愁駐留的文化路轉變。2015年,我市全麵推進美麗公路“五個一萬”工程,提升農村公路等級450千米、完成路麵維修461千米、實施安保工程294千米,建成港灣式停靠站300個。淳安縣140千米環千島湖綠道公路是我市“三江兩岸”綠道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成為杭州形象名片並入選全省“最美公路”;桐廬縣立足“最美縣城”建設,在2013年召開的全國改善農居環境工作會議上美麗鄉村公路作為一大亮點受到全國與會領導好評;臨安市“一廊十線”融入當地民俗民風,深受遊客喜愛。

最美行業創建樹立多個全國標杆。全市交通運輸係統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創建最美行業為抓手,弘揚“惠民、務實、奉獻”的交通精神,湧現了一大批部級文明(窗口)單位和先進人物。在全國率先開展公交車、出租車斑馬線前禮讓行人,獲全國點讚;杭州地鐵開展“先下後上乘地鐵、文明一米迎嘉賓”文明乘車行動,形成了新的風尚;最美交通人楊金龍實現了中國在世界技能大賽上汽車噴漆項目金牌零的突破;全國勞動模範28路公交司機孔勝東成為全國的行業標兵;傳承最美司機吳斌精神的吳斌車隊被評為全國第一批學雷鋒活動示範點等。

(四)行業治理能力不斷提升。

1.行業改革取得突破。

針對互聯網“專車”帶來的巨大衝擊,搶抓改革機遇,在充分調研摸底的基礎上,分步推進出租汽車行業改革。2015年12月出台了《關於深化出租汽車行業改革的指導意見》《杭州市客運出租汽車服務質量信譽考核辦法(試行)》,全麵實施《出租汽車駕駛員從業資格管理規定》,明確了出租汽車改革指導思想、目標和市場化發展方向、經營權管理製度等內容,傳統出租汽車行業改革工作全麵啟動。

2.安全工作連獲佳績。

建立省市縣三級應急指揮體係,配備相關設施設備。加強公共交通、港口危險貨物事故等各類演習,進一步完善應急管理機製,提高應急搶險能力,在應對惡劣天氣和突發事件中發揮了較好作用,連續七年獲得全省交通安全考核優秀。

3.依法行政不斷加強。

大力推進依法行政,創新工作機製,製定出台了《杭州市交通運輸行政執法評議考核辦法(試行)》《杭州市交通運輸行政執法證件管理製度(試行)》《關於進一步加強杭州市交通運輸行政執法現場裝備與管理工作的若幹意見(試行)》《杭州市交通工程監督管理條例》《杭州市公共汽車客運管理條例》《杭州市公路條例》《杭州市港口管理辦法》《杭州市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辦法》等一係列政策規定,積極開展《杭州市汽車租賃管理辦法》《杭州市查處非法客運若幹管理規定》的立法工作,在國家和省的法規體係基礎上,杭州交通地方性法規和規章已累計達18部,涵蓋交通各個領域,實現了行業的市場化、法製化管理,把交通各方麵的權力關進了製度的籠子。全麵規範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加強執法人員教育培訓,交通部門的公信力和執法人員的執法水平得到明顯提升。

二、存在問題

“十二五”時期杭州綜合交通運輸發展成績顯著,但與我市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的要求相比較,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和問題。

(一)綜合交通網絡仍需完善

1.空港樞紐地位仍需提升。

蕭山國際機場作為杭州提升綜合交通地位的主要抓手,其樞紐外向度和區域地位尚不足以支撐杭州發展國際化大都市和打造亞太門戶樞紐的發展目標。受到空域航路管製、陸側交通條件等限製,尤其是筧橋軍用機場的影響,蕭山國際機場容量瓶頸問題將在“十三五”期末凸顯,機場終端區容量受限,三、四跑道建設將失去意義。在國內高鐵網絡的發展,“空鐵複合模式”成為航空樞紐發展趨勢的背景下,蕭山國際機場以道路交通運輸為主的陸側疏解方式,難以滿足機場腹地拓展和機場擴容提升的需求。

2.鐵路樞紐布局有待優化。

鐵路樞紐布局與城市空間布局不協調,杭州東站、杭州南站、杭州站等既有鐵路客站處於城市的同一中軸線上,城西、大江東、蕭山國際機場等城市重點發展地區和國際門戶樞紐缺乏大型鐵路樞紐,鐵路樞紐布局體係需要完善。鐵路樞紐布局與鐵路網絡發展需求不相協調,目前的樞紐已基本沒有引入新線的條件,而從杭州的長遠發展來看,需要建設滬乍杭、杭溫、杭紹台、滬杭、商合杭等新鐵路線路。鐵路南站未能成為具有高鐵始發終到功能的樞紐,且難以引入新線。杭州站由於望江門越江隧道工程未實施,缺少南向高鐵通道。

3.地鐵建設總體滯後。

杭州市軌道交通一期、二期工程報批總裏程分別為82千米和106.6千米,經過“十二五”期間的建設,軌道交通一期項目完成率為88%,軌道交通二期項目完成率僅9%,整體建設進展較為緩慢,按照該進度實施,難以滿足2022年亞運會期間城市交通出行對軌道交通的需求,且不利於軌道交通三期建設項目的報批。我市軌道交通建成規模偏低,與同類城市相比有一定差距。

4.城市路網瓶頸較多。

快速路網建設相對滯後。既有“三縱五橫”快速路網體係尚未形成,主城區快速路實施率為72%,下沙副城和江南副城實施率分別達到49%和48%,臨平副城僅為3%,同時在過江通道、互通立交區域存在交通瓶頸。

5.水運結構有待完善。

杭州內河港貨物吞吐量增速較快,2014年突破1億噸大關,但是內河水運結構有待完善。一是內河水運基礎設施不合理,高等級航道比例較低,通達性不足。二是港口總體能力不足,杭州港的大噸位、專業化泊位相對較少,大多數碼頭的功能相對單一,機械化水平和裝卸效率相對低下,規模化作業區的比重偏低,集裝箱碼頭建設進展緩慢。同時,由於集疏運通道和內河航道不完善等原因,內河港口總體等級較低,缺乏與沿海、沿江、沿河港口的互動,港口服務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能力需要提升。三是水上旅遊業有巨大提升空間。

6.公路路網需要完善。

杭州公路網密度偏低,公路裏程偏少,公路網尚不完善,二級及以上公路占比偏低。杭州“二繞”(繞城高速公路西複線)、臨金高速等重大項目建設滯後。目前高速公路呈現以杭州市區為中心的放射格加環的布局,雖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杭州市區與周邊的聯係,但由於“二繞”建設滯後,造成現狀繞城高速承受了較大交通壓力,繞城高速部分路段較擁堵,服務水平較低。

(二)運輸服務水平有待提升

1.城市擁堵依然嚴重。

杭州一直在努力緩解交通擁堵,但是市區尤其是主城區交通擁堵問題依然是製約城市運行效率、影響市民生活品質的突出問題。2015年,主城區早晚高峰交通擁堵指數為6.2,地麵道路平均車速21.8千米/小時,每天有6個小時處於擁堵或者嚴重擁堵狀態,交通擁堵問題到了必須解決的關鍵節點。

2.公交服務有待提升。

地麵公交發車間隔較長,線網布局不合理,中心城區道路擁堵較嚴重,運行速度呈現下降趨勢,中心城區高峰時段不足10千米/小時,同國家“公交都市”示範城市創建要求(15千米/小時)仍有差距。乘客對公交候車時間和車內擁擠度兩項指標的不滿意度較高,公交服務水平有待提升,與小汽車比較,公交的競爭力不強,公交分擔率提升難度加大。

(三)交通全麵改革有待深化

 1.管理體製改革有待深化。

杭州市“一城一交”管理體製尚未建立,交通管理職能仍涉及多個部門和單位,存在職能分散等弊端,交通行政管理體製不完善、交通運輸多頭管理所帶來的問題日益顯現,影響了綜合交通資源的整合。

 2.行業改革仍需深化推進。

移動互聯網背景下新興業態不斷湧現,政府與市場的邊界需要進一步理清,地麵公交、出租車管理體製和運營機製改革有待繼續深化,地麵公交運營的財政補貼機製有待規範。

(四)資源要素影響更為明顯

“十二五”期間我市交通建設投資持續高位增長,但建設成本不斷上升,基礎設施實物量增幅明顯低於投資量增幅。土地需求與供給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環境、資源的剛性約束更加明顯,長期以來支撐交通發展的要素條件已經發生深刻變化。從前期工作推進情況來看,製約交通發展的最大問題仍是土地和資金等問題,尤其是建設用地占用耕地的必須“占優補優、占水田補水田”的政策。

第二章  發展要求

一、形勢要求

從國家總體戰略要求看,“十三五”時期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是實現我們黨確定的“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中第一個百年目標的關鍵時期,黨中央作出“四個全麵”戰略布局,確立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明確了新形勢下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方向和“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

從浙江經濟社會使命擔當看,“十三五”時期我省將以“八八戰略”為總綱、以“幹在實處永無止境,走在前列要謀新篇”為新使命,以“更進一步、更快一步,繼續發揮先行和示範作用”為總要求,堅持發展第一要務,堅持轉型升級不動搖,緊扣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這一中心,加快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製機製和發展方式,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高水平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為建設物質富裕精神富有現代化浙江、建設美麗浙江創造美好生活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

從交通運輸發展規律看,“十三五”時期是我國交通運輸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國將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動力,加快推進綜合交通、智慧交通、綠色交通、平安交通建設,加快完善綜合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加快提升綜合交通運輸供給能力和服務品質,全力推進行業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使交通運輸真正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先行軍”。

從杭州發展階段來看,“十三五”時期,我市將按照“四個全麵”戰略布局,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持續深化“八八戰略”實踐,以辦好“兩會”、建設“兩區”為重要抓手,統籌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高水平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確保繼續在全省發揮龍頭領跑示範帶動作用,確保繼續走在全國重要城市前列,共建共享曆史文化名城、創新活力之城、東方品質之城,努力建成美麗中國的樣本,朝著建設世界名城目標大步邁進。

交通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先行官,“十三五”時期,杭州交通將根據國家和省、市發展要求,按照省綜合交通運輸發展“十三五”規劃的要求,重點在提升和落實城市國際化戰略、深化杭州都市圈建設、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美麗中國的杭州樣本等方麵進一步發揮龍頭和引領作用。

(一)提高城市國際化的要求

“十三五”時期,城市國際化是杭州發展的首位戰略、首要任務,我市將搶抓“兩區兩會”的機遇,建設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和“網上絲綢之路”,爭當“一帶一路”建設排頭兵,推動城市國際化水平躍上新台階,並以城市國際化帶動城市現代化,努力建設國際化、現代化大都市,打造世界名城。當前,杭州交通國際化程度並不高,蕭山國際機場和杭州港在國際上不具備影響力,而且城市擁堵較嚴重,百姓獲得感不強,交通的服務效能與城市國際化水平有一定的差距。杭州要提升城市國際化水平,必須以國際一流城市的交通係統為參照,顯著提升國際旅客和貨物運輸能力,提供高質量的交通服務,大幅改善城市居民出行品質。

(二)深化都市圈建設的要求。

貫徹落實“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強化區域合作與交流,將杭州都市圈打造成為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的“金南翼”,必然要求杭州在都市圈整體聯動中發揮核心作用,強化集聚力、輻射力和帶動力,改變城際間銜接不暢、城市內交通擁堵、城鄉間服務不均的現狀,充分發揮交通的基礎性、先導性和服務性功能,推動都市圈交通多層次、多樣化、一體化發展。

(三)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要求。

堅持創新是引領發展的核心動力,“十三五”時期,杭州將以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為重點,著力打造城西科創大走廊和城東智造大走廊,建設杭州“矽穀”和“中國製造2025”示範區。目前,兩大走廊內部出行方式單一、交通擁堵、與主城溝通不暢等問題仍然突出,缺乏高等級樞紐支撐對外出行的弊端日益明顯。為發揮對城西科創、城東智造兩大走廊的引領和支撐作用,杭州交通必須堅持創新發展,著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

(四)建設美麗中國樣本的要求

“十三五”時期,我市將把生態文明建設深刻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各方麵和全過程,紮實推進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建設,著力打造“美麗杭州”和“兩美”浙江示範區,力爭率先走出一條“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發展之路。當前,杭州交通在低碳環保和科技創新方麵發展水平仍然較低,基礎設施建設、運輸裝備應用、運輸組織方式仍會產生諸多汙染,製約著“美麗杭州”的建設。為此,杭州必須大力推進低碳交通建設,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交通運輸係統,實現交通運輸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

二、發展定位

(一)戰略定位

基於地理區位、城市定位、交通地位,杭州綜合交通發展定位是成為“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之一和長三角南翼最大綜合交通樞紐,我國麵向國際、貫通長三角、輻射中西部的國際性區域交通樞紐”。

(二)主要功能

1.對外門戶功能。

杭州作為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之一和長三角南翼最大的綜合交通樞紐,必須具備較強的對外聯係門戶功能,具體體現在兩個方麵:一是成為長三角地區和長江經濟帶沿線地區直接麵向亞太的重要門戶;二是作為長三角國際交通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接上海國際交通樞紐的部分功能和溢出流量。

2.區域集疏運功能。

杭州作為長三角南翼地區最大的綜合交通樞紐,是長三角南翼地區的核心節點和運輸組織中心。杭州綜合交通體係的構建必須立足於為長三角地區的產業發展和人員交往服務,成為長三角地區在全國乃至全球範圍內配置資源和開拓市場的載體,為長三角地區打造更高水平的世界級城市群和杭州構建“一基地四中心”提供重要支撐。

3.內外銜接功能。

杭州綜合交通體係還要兼顧為城市自身發展服務,具備城市內外交通銜接轉換功能,通過城市交通、城市配送網絡的科學規劃、高效運行,使來自於外部的客貨流在城市內部方便換乘換裝,並快速疏解,保證城市對外交通聯係暢通和城市內部交通井然有序,為杭州“接軌大上海,融入長三角”作出貢獻。

三、發展需求

“十三五”時期,全國經濟發展總體進入趨勢性放緩和結構性調整的重要階段。為應對新常態下的經濟社會發展形勢,交通運輸需要加快轉變發展方式,進一步優化運輸結構,保持一定的增長速度,這將帶來交通運輸需求總量、客貨運輸和不同運輸方式間結構分布的變化。

(一)全社會運輸需求總量

在經濟增速轉入中高速增長後,杭州全社會運輸需求的增長幅度也將放緩。“十三五”時期我市綜合客運需求年均增長預計保持在4—6%的水平,貨運需求年均增長預計保持在2—4%的水平(“十二五”時期綜合客運需求年均增長5—7%,貨運需求年均增長3—5%)。隨著鐵路建設的加快推進、水路運輸的振興、蕭山機場的擴建及通用航空的發展,“十三五”時期我市綜合交通運輸係統結構將逐步得到優化,各種方式的運輸分擔量將趨於合理。

(二)綜合運輸通道需求分析

運輸大通道是綜合交通基礎設施網絡的主骨架,“十三五”時期,我市應根據不同運輸方式的發展特點和競爭優勢,優化交通運輸結構,合理配置交通資源,重點滿足和保障我市到上海、金華、江西、湖州、紹興、安徽等綜合運輸大通道的交通需求。

(三)預測分析。

隨著區域一體化的發展和高鐵的開通營運,“十三五”時期,杭州與長三角和杭州都市圈其他城市間的中短距離出行量將大量增加,公路在長距離運輸上的分擔比重會有所下降,功能將向中短距離集散運輸轉變,同時鐵路與水路運輸也需要完善的公路運輸予以接駁與集散。此外,隨著政策向水運的逐步傾斜,綜合運輸走廊範疇內水路運輸將有較大發展,水運分擔率將遏製住下降趨勢。為此,“十三五”時期,我市要繼續完善對外通道建設,保證主要通道暢通,同時需要優化運力結構,注重多種運輸方式的集成。

表2-1 全社會客運總量及結構預測

全社會旅客運輸總量及結構      (單位:萬人)

年份

總量

鐵路

公路

水運

民用航空

2015年

23942

5282

16591

597

1472

結構比例

100%

22.06%

69.30%

2.49%

6.15%

2020年

30557

11743

16186

625

2003

結構比例

100%

38.43%

52.97%

2.05%

6.55%

表2-2 全社會貨運總量及結構預測

全社會貨物運輸總量及結構      (單位:萬噸)

年份

總量

鐵路

公路

水運

民用航空

2015年

29383

307

23800

5251

25

結構比例

100%

1.04%

81.00%

17.87%

0.09%

2020年

32556

360

25600

6535

61

結構比例

100%

1.11%

78.63%

20.07%

0.19%

注:客貨運總量預測均為發送量。

表2-3 2020年運輸大通道客貨運輸需求預測

通道名稱

客運量(萬人)

貨運量(萬噸)

總量

鐵路

公路

水運

總量

鐵路

公路

水運

杭州-上海段

5426

2590

2836

-

7015

25

3460

3530

杭州-金華段

3059

408

2651

-

3296

61

3235

-

杭州-江西段

3757

1425

2332

-

2956

110

2846

-

杭州-湖州段

3726

930

2796

-

5610

80

3412

2118

杭州-紹興段

6555

1815

4740

-

7116

23

5784

1309

杭州-安徽段

1712

334

1378

-

1705

24

1681

-

圖2-1 杭州市區2015年居民出行od分布圖

第三章  發展思路

一、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麵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係列重要講話精神,以“四個全麵”戰略布局為統領,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圍繞全麵建成高水平小康社會的目標,按照城市國際化要求,主動接軌“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國家戰略,以“兩區兩會”為契機,切實推進綜合交通、區域交通、城鄉交通一體化建設,努力構建與世界名城相匹配的綜合一體、便捷高效、互聯共享、綠色低碳的綜合交通運輸體係,切實發揮引領“美麗杭州”新發展的作用。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引領發展。

致力於新常態下的新發展,根據G20峰會、亞運會等國際性活動對交通發展的要求,進一步加快綜合交通運輸體係建設,全麵提升交通運輸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保障和先行引導作用。

(二)堅持轉型發展。

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加快交通轉型升級步伐,調整優化綜合交通網絡結構、運力結構、行業結構和出行結構,積極推進現代綜合運輸體係建設,交通運輸的現代服務業地位逐步加強。

(三)堅持統籌發展。

全麵統籌各種運輸方式之間、區域交通之間以及交通行業與其他行業之間的協調發展,著力推進區域交通一體化、城鄉交通一體化和綜合交通一體化。

(四)堅持創新發展。

以全麵深化改革統領交通運輸發展全局,推進交通行業體製機製改革、科技進步和人才隊伍建設,不斷提高交通自主創新能力。

(五)堅持綠色發展。

推進交通生態文明建設,優化交通基礎設施結構、運輸裝備結構、運輸組織方式和能源消費結構。將綠色交通理念融入全市交通運輸發展的各領域和全過程,促進交通低碳發展、循環發展、可持續發展。

三、發展目標

“十三五”期間,杭州交通運輸要圍繞“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係,打造國際區域交通樞紐”的總體目標,繼續推進大通道、大網絡、大樞紐、大公交、大物流“五大建設”,完善“四大係統”,實施“十大工程”,完成“五千億投資”,實現高起點上的新發展,在全市率先高水平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建設世界名城過程中發揮基礎先導和引領作用。

(一)“四大係統”包括綜合一體的交通設施係統、安全便捷的運輸服務係統、互聯共享的智慧交通係統、綠色低碳的生態交通係統,涵蓋現代交通運輸設施建設、運輸服務、智慧管理、綠色生態等基本職能,既與國家“四大交通”建設、全省“四大交通走廊”構建工作有效銜接,又緊密結合杭州城市總體定位和交通運輸發展階段、水平和要求。

(二)“十大工程”包括航空拓展工程、鐵路升級工程、路網加密工程、水運複興工程、軌道成網工程、樞紐融合工程、公交優先工程、物流通達工程、綠色智慧工程、產業培育工程,是完善“四大係統”的重要抓手,也是“十三五”時期杭州交通運輸的建設重點。

四、主要指標

綜合一體的交通設施係統方麵,實施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300餘項,推進公路、鐵路、水路、民航和城市交通等交通基礎設施完善和互聯互通,實現固定資產投資5000億元以上。

安全便捷的運輸服務係統方麵,繼續完善以公共交通為主導的城市和區域交通出行係統、多式聯運的貨物物流係統,不斷提升綜合交通運輸服務能力和質量,城市公共交通機動化出行分擔率提高10個百分點以上,城鄉客運一體化率達到100%,快遞同城24小時送達率達到90%。

互聯共享的智慧交通係統方麵,繼續發揮政府與市場兩個主體的積極性,深入實施“互聯網+交通”工程,更好地利用智慧交通服務於群眾出行和預測預警、應急指揮、輔助決策等工作,城市公交“一卡通”使用率達到80%,客運車輛ETC使用率超過50%,物流公共信息服務平台覆蓋率達到90%。

綠色低碳的生態交通係統方麵,加快構建綠色公共交通體係,推進市域綠道係統建設,發展節能減排新技術,完善綠色生態交通係統,主城區公交和出租車輛全部采用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城市客運單位人次能耗下降率和CO2排放下降率均達到3%。

表3-1 杭州市“十三五”綜合交通規劃指標表

類別

序號

指標名稱

單位

2015年

2020年

交通設施係統

1

五年交通固定資產投資規模

億元

2100

5000

2

機場客運吞吐能力

萬人次

2835

4150

3

軌道交通運營裏程

千米

81.5

250

4

高速公路裏程

千米

615

800

5

城市快速路裏程

千米

152.8

450

6

門戶型綜合交通樞紐數量

2

3

7

高等級航道裏程

千米

413

477.6

運輸服務係統

8

全社會旅客運輸量

萬人次

23942

30557

9

全社會貨物運輸量

萬噸

29383

32556

10

主城區公共交通機動化出行分擔率

%

48

61

11

主城區公共交通出行分擔率(不含步行)

%

38.3

45

12

城鄉客運一體化率

%

99.8

100

13

公共交通乘客滿意度

%

76

80

14

主城區公交站點500米半徑覆蓋率

%

90

100

15

快遞服務同城24小時送達率

%

80

90

智慧交通係統

16

客運車輛衛星定位係統安裝率

%

85

90

17

貨運車輛衛星定位係統安裝率

%

8.7

10

18

客車ETC使用率

%

25

50

19

公交優先通行交叉口比率

%

40

45

20

公共交通“一卡通”使用率

%

75

80

21

物流公共信息服務平台物流企業覆蓋率

%

88.6

90

生態交通係統

22

主城區公交新能源清潔能源車輛比例

%

57

100

23

主城區出租車新能源清潔能源車輛比例

%

33

100

24

城市客運單位人次能耗下降率

%

1.8

3

25

城市客運單位人次CO2排放下降率

%

1.8

3

第四章  發展重點

一、航空拓展工程

(一)強化蕭山空港樞紐的門戶地位。進一步完善機場樞紐基礎設施,擴展航空運輸網絡,加開國際直航航班,完善機場設施,提升對外聯係能力。結合軌道交通三期建設規劃,啟動實施市區到空港的軌道交通建設;加快完成空港“兩環兩通八聯”的集疏運幹線網絡體係建設。結合全省高鐵網絡化和杭州鐵路樞紐升級,謀劃杭紹台、杭黃、滬乍杭等高鐵線路引入機場,在空港地區形成“空鐵聯運”樞紐。

“十三五”時期,努力解決空域、用地等製約因素,完善空港綜合交通體係建設,促進杭州機場未來長遠發展。立足蕭山國際機場“亞太門戶樞紐”的功能定位,積極推進蕭山機場引入高鐵線路和配套鐵路樞紐的相關規劃,開展前期準備工作。重點實施蕭山機場國際航站樓、飛行區改擴建工程,優化貨運區布局規劃,加快陸側交通中心建設,加快相關配套設施建設,謀劃機場第三跑道,總投資約66億元,“十三五”期間完成投資約59億元。同時加快開辟歐美重點城市國際航線,加密亞洲主要城市的航班頻率,不斷完善東亞、東南亞航線。力爭到2020年,旅客吞吐量達到4150萬人次,其中國際及港澳旅客吞吐量突破550萬人次。

(二)大力發展通用航空。緊抓國家開放低空的契機,加大政府引導,積極推動通用航空的發展,統籌布局通用機場。在開展應急救援、搶險救災業務的基礎上,重點培育航空旅遊觀光、娛樂飛行、商務飛行和飛行培訓等特色業務。在全省通用機場布局的基礎上,研究市域內通用機場的合理布局。“十三五”期間,續建杭州建德千島湖通用機場,謀劃推進城西、桐廬等通用機場,總投資19億元,“十三五”期間完成投資約13億元。

圖4-1 “十三五”航空網重點建設項目圖

專欄一      航空拓展發展重點

蕭山機場航站區、飛行區改擴建等工程,加快陸側交通中心建設,優化貨運區布局規劃,加快相關配套設施建設,謀劃機場第三跑道。續建杭州建德千島湖通用機場,謀劃城西、桐廬、淳安等通用機場。

二、鐵路升級工程

完善鐵路樞紐布局。按照省鐵路“八八”計劃,穩步推進鐵路交通建設,打造杭州至浙江省各設區市高鐵1小時交通圈,提升杭州的省域門戶地位。在積極引入鐵路通道的同時,結合大江東產業集聚區、城西科創產業集聚區、富陽區等城市空間的結構調整,以及蕭山機場門戶樞紐的擴容提升,進一步優化杭州鐵路樞紐布局,通過新增杭州西站、機場站改造杭州站,提升杭州南站,優化存量貨運設施的布局,形成“一軸兩翼”的樞紐布局,建立起分工定位明確,與杭州城市空間較為適應,與城市發展較為協調,對城市規劃公共中心體係的形成有較好促進作用的鐵路樞紐體係。具體為:一個主軸(既有滬昆、寧杭甬通道)、兩條輔助通道(城市東、西兩翼的杭州西通道和江東通道),並形成杭州站、杭州東站、杭州西站、杭州南站、機場站和江東站6個客運站,通往上海、南京北京、合肥商丘、黃山武漢、南昌長沙昆明、溫州深圳、台州、寧波8個方向的滬杭、滬乍杭、寧杭、商合杭、杭黃、杭溫、杭長、杭甬、杭紹台等9條高鐵線路和滬昆、宣杭、浙贛等3條幹線鐵路引入的大型放射型樞紐。

“十三五”期間,進一步加大鐵路項目建設投入力度,在建成杭州南站綜合交通樞紐的同時,重點建設“七線一樞紐”,具體項目包括滬乍杭鐵路、商合杭鐵路湖州至杭州段、杭州西至杭黃聯絡線、杭溫鐵路、杭紹台鐵路、金華至建德鐵路、建德至衢州鐵路以及杭州西站綜合交通樞紐。同時謀劃推進杭州至武漢高速鐵路的前期工作,並結合蕭山機場擴容發展需求,謀劃高鐵線路引入機場,推進“空鐵複合樞紐”的前期工作,預留江東鐵路綜合交通樞紐。杭州境內線路建設總長度約為411千米,總投資約1115億元,“十三五”期間完成投資872億元。

圖4-2 “十三五”鐵路重點建設項目圖

專欄二  鐵路升級發展重點

杭黃、商合杭、杭州西至杭黃聯絡線、滬乍杭鐵路、宣杭鐵路電氣化改造、杭溫、杭紹台、金建(金華至建德段)、建衢等鐵路建設,謀劃推進杭武高速鐵路。建成杭州鐵路南站和杭州鐵路西站綜合交通樞紐,預留大江東鐵路樞紐,謀劃蕭山機場高鐵引入和推進“空鐵複合樞紐”的前期工作。

三、路網加密工程

(一)拓展高速公路骨架。在現有高速公路骨架基礎上,構建“一繞、一環、十一射、三連”的高速公路主骨架網絡。重點推進繞城高速公路西複線(總裏程151千米,其中杭州紹興段98千米)、臨金高速公路(國高網總裏程58千米,其中杭州建德段28千米;省高網杭州段總裏程89千米)、千黃高速公路(杭州淳安段54千米)等骨架路網建設。“十三五”時期,規劃新、改建高速公路項目16個,項目總投資736億元,其中“十三五”期間完成投資607億元。到“十三五”期末,全市高速公路總裏程達到800千米。開展繞城西複線(G2501擴容)—臨金高速(G25長深高速)—千黃高速(G4012溧陽至寧德高速淳安段)—黃衢南高速(G3北京至台北高速)聯絡線、義烏—浦江—桐廬、杭州繞城高速公路西段擴容等高速公路項目前期研究。

(二)提升幹線公路網絡。根據杭州市域國省道規劃方案,提升幹線公路網絡,形成由7條國道、12條省道組成的國省道網絡。“十三五”時期,除繼續推進新、改建市域、區域國省道幹線公路外,重點加強主城與副城、組團的快捷聯係,謀劃建設杭州“三環”(組團環線),杭州繞城高速公路以內的城市快速路適當延伸至繞城外圍,實現與主要對外通道的有效銜接。“十三五”時期,規劃新、改建普通國省道公路項目901千米,項目總投資769億元,其中“十三五”期間完成投資518億元。

(三)完善農村公路。按照省交通運輸廳創建美麗公路“五個一萬”工程實施意見,持續提升縣鄉道和通村公路技術等級,完善農村公路配套港灣停靠站建設,提升農村公路管養水平,提高農村公路安保能力,為高水平全麵建成小康社會、使農村居民更好的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發揮基礎和先導作用。

圖4-3 “十三五”公路重點建設項目圖

(四)拓展和完善城市骨架路網。繞城高速公路內快速路網實施到位,骨架路網向副城組團延伸,盡快發揮快速路網連通效益。進一步加大繞城高速公路以內快速路主體工程和關鍵性節點的建設攻關。同步完善跨區域重大交通項目的建設,重點推進大城西、大江東、富陽區與主城區的聯係通道,提升主副城、組團、新城間的交通服務水平,形成高效、方便、快捷的市區快速交通體係,進一步深化推進新興功能區塊與主城一體化發展。“十三五”期間,規劃新、續建城市快速路及其配套項目37個,建設總裏程312千米,總投資804億元,其中“十三五”期間力爭建成通車快速路裏程294千米,完成投資667.5億元。至“十三五”末期基本建成繞城高速公路以內的城市快速路骨架網絡

圖4-4 “十三五”城市骨幹道路重點建設項目圖

(五)消除斷頭路瓶頸路的製約作用。在道路建設大範圍鋪開的同時,尚未建設完成的局部斷頭路、瓶頸路對區域整體路網運作效率的製約效應越來越明顯,加劇了城市交通擁堵。“十三五”期間,在新建道路的同時,加快打通跨河、跨鐵路、跨公路、跨地塊的斷頭路建設工程,提高路網連通度,盤活城市道路網絡,發揮道路網微循環的交通組織功能,以提升城市道路整體承載力,支撐周邊用地開發。重點實施望江路過江隧道、香積寺路過運河隧道、清泰街—清江路提升等跨江、跨河、跨鐵路項目7個,建設總裏程12.4千米,總投資82億元,“十三五”期間完成投資約74.6億元。

專欄三  路網加密發展重點

杭州繞城高速西複線、臨金高速、千黃高速、滬杭甬高速公路市區段改建、杭金衢高速公路杭州段拓寬等高速公路項目;104國道餘杭段和蕭山段、329國道蕭山區段、329國道西湖區段、329國道臨安段、320國道餘杭段和建德段、330國道淳安至臨安段、304省道餘杭段、311省道建德段、315建德段、218省道淳安楓常公路、215省道桐廬段等普通國省道和幹線公路項目。開展繞城西複線—黃衢南高速聯絡線、義烏—浦江—桐廬、杭州繞城高速公路西段擴容等高速公路項目前期研究。

紫之隧道工程、半山隧道北延工程、風情大道(含公鐵立交)、東湖快速路北延工程、通城大道工程、留石快速路西延工程(含三墩入城口改造)、天目山路提升改造工程、艮山東路提升改造工程、彩虹大道蕭山段工程等城市快速路,以及望江路過江隧道等跨江、跨河、跨鐵路項目。

四、水運複興工程

(一)提升內河航道等級。以“一江二河(錢塘江、京杭運河、杭甬運河)”為骨架,以“八幹二十三支一網”的內河航道網布局為基礎,構建“幹支結合”的航道網絡。發揮杭州市航道網作為省內河航道網絡主通道的核心作用,以三級、四級航道建設為重點,推進全市內河骨幹航道網建設,“十三五”時期,全市新增四級及以上航道64.6千米。實施京杭運河浙江段三級航道整治工程杭州段“四改三”及二通道工程、杭甬運河杭州段綠化生態航道專項養護工程等。建成富春江船閘擴建改造工程、三堡船閘應急備用錨地工程,打通錢塘江中上遊航運瓶頸,攻克京杭運河杭州市區段工程,消除內河通航瓶頸,有效擴大現有幹線航道的輻射半徑。打通以京杭運河、杭甬運河、錢塘江等航道為主幹的內河集裝箱運輸通道,提升內河航道集裝箱運輸能力。加強錨泊區建設,推動實施杭州港危險品錨泊區(邵家壩錨泊區)等工程,提高航道服務功能。

(二)完善內河港口布局。加快公用碼頭建設,完善港口功能,改善港區環境,實施幹散貨運“散改集”戰略,重點發展集裝箱內河支線運輸,建設內河集裝箱碼頭,推進港、船、車“三位一體”的物流供應鏈體係,促進內河港口物流發展。協調各港區同步發展,合理布局、客貨並舉,建設與水運主通道相匹配,與其他運輸方式相銜接的綜合性內河強港。“十三五”期間,加快運河二通道港口布局,重點新建蕭山義橋作業區、建德十裏埠綜合作業區;開展《杭州港總體規劃》修編工作。

(三)大力發展水上旅遊。加快旅遊觀光碼頭的建設,重點建設運河拱宸橋客旅碼頭(運河水陸交通集散服務中心)、奧體博覽中心水上客運樞紐、錢江新城水上客運樞紐、桐廬旅遊碼頭及停靠點、桐廬灘頭水上客運樞紐、建德城東客旅碼頭、淳安東北湖區旅遊碼頭、新安江客運中心碼頭、梅城客運碼頭、姚塢客運碼頭、黃饒客運碼頭、嶺後客運碼頭、桐廬遊艇碼頭等。盡快啟動浙西水上旅遊線、錢塘江水上觀光旅遊、杭甬運河觀光遊、水上公交延伸等旅遊線路專項研究工作。

圖4-5 “十三五”水路重點建設項目圖

“十三五”時期,杭州港規劃新增500噸級以上泊位41個,新增吞吐能力820萬噸。水運項目(含內河航道、內河碼頭)總投資133億元,其中“十三五”期間完成投資81億元。


專欄四  水運複興發展重點

京杭運河三級航道整治工程杭州段“四改三”以及京杭運河二通道(新開挖)、浦陽江航道整治、桐廬富春江船閘擴建改造等航道項目。

建德十裏埠綜合作業區、蕭山義橋作業區、富陽“散改集”項目、餘杭“散改集”項目、桐廬“散改集”項目、運河拱宸橋客旅碼頭(運河水陸交通集散服務中心)、奧體博覽中心水上客運樞紐、淳安東北湖區客運碼頭、新安江客運中心碼頭、桐廬灘頭水上客運樞紐、桐廬旅遊碼頭及停靠點等客貨碼頭項目。



 

 

五、軌道成網工程

推進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進一步加大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力度,完成軌道交通一期、二期建設,全麵啟動軌道交通三期建設,同時加快市域軌道交通建設,並做好市域軌道交通與城市快速軌道交通的銜接和互聯互通。對城市外圍及新興熱點建設地區,開展有軌道電車項目的建設,形成高、中運量協調運行的軌道交通體係。配合支持市域軌道交通海寧線、柯橋線,使杭州軌道交通線連接紹興市、嘉興市軌道交通網。研究製定連接蕭山機場、鐵路東站、鐵路西站的專線方案,緊密聯係杭州三大門戶樞紐。

06 “十三五”軌道交通線網建設項目分布圖.jpg

圖4-6 “十三五”城市軌道交通重點建設項目圖

專欄五  軌道成網發展重點

推進杭州地鐵2號線一期(二期)、4號線一期、5號線一期、6號線一期等16個城市快速軌道交通項目;臨安線、富陽線等市域軌道交通項目;大城西(未來科技城)有軌電車1號線、2號線有軌電車項目。謀劃大江東有軌電車1號線、富陽有軌電車1號線等城市有軌電車項目。開展濱江白馬湖、蕭山、下沙等地區建設有軌電車的前期研究。

“十三五”期間,軌道交通建設項目總投資2493億元,“十三五”期間完成投資2052億元。其中:城市快速軌道交通線路項目16個(均為實施類項目),線路長度共計311千米,總投資2227億元,“十三五”期間完成投資1787億元;市域軌道交通線路4條,其中實施類線路2條,長度共計58千米,總投資227億元,均在“十三五”期間完成。預備類線路2條,長度共計44千米,總投資140億元。同時推進中運量軌道交通體係建設,實施有軌電車項目2個,分別為大城西(未來科技城)有軌電車1號線、大城西(未來科技城)有軌電車2號線,實施線路長度38.4千米,工程總投資約38.4億元,“十三五”期間完成投資38.4億元。謀劃建設大江東有軌電車1號線、富陽有軌電車1號線、桐廬有軌電車1號線,開展濱江白馬湖、蕭山、下沙等地區建設有軌電車的前期研究。

六、樞紐融合工程

(一)完善門戶型樞紐。完善蕭山國際機場、杭州鐵路東站兩大綜合交通樞紐,謀劃建設鐵路西站綜合交通樞紐,形成蕭山國際機場、鐵路東站、鐵路西站三大對外門戶型綜合交通樞紐,全麵提升杭州交通在區域綜合交通體係中的國際承接能力和服務水平。

強化門戶樞紐的地位。“十三五”時期,完善空港綜合交通體係建設,促進杭州國際機場未來長遠發展。加快開辟歐美重點城市國際航線,加密亞洲主要城市的航班頻率,不斷完善東亞、東南亞航線。完善鐵路東站綜合交通樞紐,推進杭州鐵路樞紐建設,謀劃建設新客運樞紐——杭州鐵路西站。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和交通係統運行效率,構建一體化的樞紐信息服務係統,充分體現設施一體化、空間立體化、功能多樣化、運營無縫化的要求,實現旅客“零換乘”。

(二)推進集散樞紐建設。重點構建兩種以上對外交通方式無縫銜接以及兩條軌道交通線路便捷轉換的集散樞紐,大幅提升綜合交通運輸方式的配套銜接程度,形成由公路—鐵路樞紐、公路—地鐵樞紐、鐵路—地鐵樞紐、地鐵—地鐵樞紐等組成的集散型樞紐體係布局,全麵提升我市區域交通服務能力和綜合交通銜接能力。綜合考慮綜合客運樞紐站地麵和地下多層次銜接,使乘客交通出行實現“零換乘”,結合綜合客運樞紐布局,配套相應的城市公共交通換乘樞紐,服務於綜合客運樞紐的交通出行客流集聚和疏散。“十三五”期間,實施集散型樞紐項目29個,總投資59億元,“十三五”期間完成投資55億元。

(三)構築完善的綜合換乘體係。為引導出行結構的良性發展,“十三五”期間重點實施四大類型的骨幹停車場,優化停車換乘交通結構。一是交通樞紐換乘型骨幹停車場,主要功能是服務航空、鐵路、公路等大型客運樞紐旅客的集散、接駁與換乘。二是繞城高速公路沿線入城口換乘型骨幹停車場,主要功能是對入城與過境貨車進行交通管理、截流與分流,如為候時進城、駐車服務、辦理入城證件、大貨換小貨、交通應急管理與引導等提供停車及配套服務,起到調控緩解主城區交通的作用,並可考慮複合利用。三是景區換乘型骨幹停車場,主要功能是提供旅遊集散、停車換乘服務,旅遊高峰期交通矛盾突出的景區,需在外圍設置截流的換乘中心。四是在城市外圍重點區域,結合軌道交通站點推進“P+R”模式,大力發展換乘型骨幹停車場,重點是軌道站點周邊500米內以停車換乘(即P+R)功能為主的停車設施,減輕城市道路壓力。“十三五”期間,全市建設各類換乘停車項目及公交停保場項目51個,建成換乘停車泊位19136個,公交停保場麵積43.2公頃,完成投資約為44.2億元。在繼續實施規劃路外專用停車場用地的同時,充分利用地下空間,並進一步挖潛城市公園、綠地、廣場、操場等地下空間,在滿足相關技術規範要求下,增加各類市區路外公共停車設施中停車泊位數量的供應,重點滿足老舊小區、醫院、學校、政府辦事中心等基本停車泊位不足地塊的剛性需求,緩解停車矛盾。“十三五”期間,利用建設項目、城市公園、綠地、廣場、操場等地下空間,建設公共停車場項目134個,建設停車泊位34627個,完成投資43.1億元。

圖4-7 “十三五”換乘停車設施重點建設項目圖

專欄六  樞紐融合發展重點

完善蕭山國際機場樞紐、杭州鐵路東站兩大綜合交通樞紐,建設鐵路西站綜合交通樞紐,以及杭黃鐵路建德站、杭黃鐵路桐廬換乘中心、杭黃鐵路淳安高鐵樞紐站、餘杭高鐵站綜合擴建工程等29個集散型樞紐項目。

推動鐵路杭州站停車場、杭州汽車南站停車場等7個對外客運樞紐類停車項目;巨州路公共停車場等3個入城口停車項目;萬鬆嶺集散中心停車場等8個景區類停車項目;1號線湘湖站換乘停車場等27個軌道站點換乘類項目;阮家橋公交停保基地等6個公交停保項目。

七、公交優先工程

按照“標本兼治、遠近結合、鐵腕治堵”的原則,堅持“規劃、建設、管理”三位一體工作思路,實施交通與空間協同發展、綜合協調發展、交通管理提能增效、景城交通協調發展、交通投融資與產業化發展等五大策略,多措並舉著力緩解主城區交通擁堵,構建國際水準的城市綜合交通體係,支撐國際化大都市建設。至“十三五”期末,形成與城市空間結構相協調,以軌道交通和快速路網為骨架,以高品質、多樣化的公共交通為主導的安全、有序、高效、舒適、環保的城市綜合交通係統;打造“平安交通、綠色交通、智慧交通”,將杭州建設成為國家綜合交通樞紐、國家綠色交通發展示範城市和公交都市。

(一)充分發揮交通對城市發展的引導作用。做好區域開發與交通建設的協調,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和大江東地區的開發要與軌道交通、快速路網和交通樞紐建設同步配套。重視和加強交通需求管理,繼續實施小汽車“雙限”政策,並根據需要對交通限行的時間、空間和號牌範圍等進行調整。製定實施更有力度的差別化停車收費政策,降低核心城區機動車交通流量,有效調控交通需求。

(二)完善快速公交(BRT)網絡。優化和拓展快速公交線路網絡,重點提升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載能力,加快城市快速公交(BRT)網絡建設。對既有的快速公交1、2、3、4、7號線等5條線路進行優化和提升,提高快速公交運行效率。新建快速公交B4(二期)、B6線(一期、二期)、B7線(二期)、B8等線路,共計61.5千米,總投資約4.7億元,其中“十三五”期間完成投資約3.7億元。到2020年,基本建成“主城區對外放射狀”的快速公交網絡,快速公交線路平均時速達20千米/小時,日均承運59萬人次以上。

(三)提升公共汽電車服務質量。按照“線網分層、線路分級、服務分區”的原則,結合杭州城市形態及軌道交通的建設運營情況,加強軌道交通與常規公交網絡的融合,構建以“快線、幹線、普通線、支線”有機結合,各類公共交通無縫連接、方便出行的公交線路網絡,促進公交網絡布局一體化與高效化。到2020年,市區綠色公交車輛比率達到100%,公交車輛單車綜合用地達到250—300平方米,建成完善的由首末站、樞紐站和停保場組成的站場體係。優化完善《杭州市城市公共汽(電)車營運服務成本規製實施辦法》和《杭州市公共交通經營企業服務質量考核辦法》,建立公共交通運行指數評價製度,做好公共交通服務質量考核,將考核結果作為衡量企業運營績效的重要依據,並與政府購買公交服務補貼掛鉤。進一步增強公交線網覆蓋能力,縮短公交發車間隔,提高運行車速,延長運營服務時間,不斷提升公交服務品質。

(四)整合城市公共交通係統。大力推進軌道交通、快速公交與常規公交之間的線網整合,繼續實施軌道交通的交通銜接工程,優化快速公交通道的運營方案,處理好與常規公交線網的銜接,促進各種公共交通方式之間的有機融合。繼續實施城市公共交通換乘優惠方案,視情對公共交通體係票製票價進行整合,實現城市公共交通一體化發展。進一步提高公交IC卡使用比例,擴展使用功能,覆蓋“四位一體”大公交體係。加快公共交通IC卡互聯互通和結算方式智能化工程,率先在杭州都市經濟圈和長三角地區進行推進,實現杭州都市圈軌道交通同台換乘、無縫銜接。

(五)完善水上巴士和公共自行車係統。優化提升水上巴士公交線路,優化船舶結構,提高水上巴士分擔率,充分發揮水上巴士在慢行交通和綠色交通方麵的特色示範作用。繼續擴大公共自行車服務能力,提高車輛和鎖止器等設施完好率,通過技術創新和係統完善,緩解“租車難”和“還車難”問題。到2020年,全市公共自行車總量達9萬輛,建成2個公共自行車停保服務基地以及杭州市公共自行車運行管理綜合平台。優化慢行交通與公共交通的銜接,提高城市綠色出行和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建成國家綠色交通發展示範城市。

(六)打造多式城際運網。積極支持鐵路客運能力和效率提升,繼續加強國內客運航線密度和通達性,不斷完善高速公路、國省道公路對城際客運的有效支撐;積極發展城際內河水上客運。構建以高鐵、民航、高速公路為主體的城際快速運輸服務網絡,形成以蕭山國際機場為核心的空港平台,實現杭州市高鐵長三角區域客運“1小時通勤圈”、杭州都市經濟圈客運“1小時交通圈”。

(七)提升客運樞紐體係。以樞紐整合交通網絡和交通方式,加快車站、機場、港口等重大交通樞紐建設,完善航空、高鐵、城市軌道、公路、水路運輸的綜合銜接,構築層次明晰、功能明確、布局合理的機場、鐵路、公路客運樞紐體係,實現客運“零距離換乘”。在杭州都市圈以及周邊有航空出行需求的城市,建設異地候機樓、機場巴士和空鐵聯運服務點等客運聯程服務設施,提供機場航班班次和機票服務等相關信息,延伸機場客運服務。

(八)推進城際公交一體。穩步推進杭州都市經濟圈公交一體化發展,實現德清、安吉、紹興、海寧、諸暨等縣(市)的較大中心城鎮至少開通1條與杭州主城區相連的城際公交線路,到2020年全麵完成杭州都市經濟圈“公交一體化”工作。推動杭州到上海、南京、蘇州、寧波等長江三角洲主要城市的城際客運公交化運營,鼓勵發展企業聯盟,調整和優化運輸結構,推動裝備外觀、IC卡結算、線路專營等城際客運向公交一體化方向發展。

(九)實現聯網聯程服務。依托杭州大公交體係和浙江省道路客運聯網售票係統建設,實現與全省各地、長三角區域內乃至全國範圍的跨區域聯網售票工作。不斷完善出行聯網的功能和覆蓋範圍,構築並融合“線上線下”兩大平台(由客運樞紐節點構成的客運網絡服務平台和利用互聯網技術構建的聯網售票服務平台),推進跨部門、跨區域和跨運輸方式的聯網售票。加快推進跨運輸方式的客運聯程係統建設,統籌運輸方式間運力、班次對接,開展公鐵、空陸等聯程運輸。開通“暢行地空”的聯程項目,積極完善火車東站的道路客運班線配套,將道路客運與航空、高鐵進行聯程運輸;積極開拓機場始發的客運班線,針對國際航線,旅客可以從其他縣(市)客運轉至杭州蕭山機場搭乘國際航班,針對長三角主要城市高鐵開通情況,進一步優化整合資源,創新管理方式,緊密銜接道路與民航、鐵路等其他運輸方式,通過適當降價、與鐵路錯位經營、調整優化班線等手段增加道路客運吸引力。

(十)強化城鄉快速客運。依托城市樞紐和縣鄉客運場站,以高速鐵路、城際鐵路、高速公路和國省道為快速通道,推進城市向縣鄉、城區向農村的快速客運延伸,打造便捷的城鄉快速客運骨幹網絡,使城鄉居民能便捷的往來於城市和鄉村。著力建設市域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和高速公路,到2020年實現杭州城區到各區縣(市)、區縣(市)城區到鄉鎮1小時快速客運。

(十一)統籌農村場站布局。統籌規劃農村客運場站,科學布局農村客運線網。按照城鄉客運一體化發展要求,建設符合標準的農村客運場站體係,建設標準化港灣式停靠站,以滿足農村客運發展和居民出行要求。

(十二)推進城鄉公交一體。大力發展農村客運,加快城區公共交通向農村延伸,加快建設城鄉客運係統,推動農村客運向公交化方向發展,提高通達深度,實現上下級線網間的有機銜接,構建一體化的城鄉客運網絡,完善城鄉客運服務水平。探索符合各地實際的農村客運經營服務機製,因地製宜推廣政府主導、政府引導、市場主導三種城鄉客運發展模式,推進城鄉客運公交化改造,建立城鄉客運發展的長效機製和考核、補助機製。


專欄七  公交優先發展重點

優化現有5條快速公交BRT線路,新建快速公交B4(二期)、B6(一期、二期)、B7線(二期)線路,提升公共汽(電)車服務質量,實現軌道交通同台換乘,完善水上巴士和公共自行車係統。

開通德清、安吉、紹興、海寧、諸暨等縣(市)中心城鎮與杭州主城區相連的城際公交,推動杭州到上海、南京、蘇州、寧波等城市城際客運公交化運營。

實現杭州城區至各區(縣)、區(縣)城區到鄉鎮的1小時快速客運,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

完善旅遊集散體係,發展水上巴士、公共自行車等特色旅遊客運服務。



 

 

(十三)探索創新經營機製。積極支持推動客運經營主體結構調整,鼓勵管理水平高、經營效益好的客運企業通過兼並、重組、股份製改造、組建線路公司等方式拓展企業規模,以線路專營或區塊專營為目標,提高資源配置和運輸服務效率。鼓勵客運企業利用客運站平台組織開行包車客運,鼓勵企業發展城區通勤車運輸等新興服務業態,創新客運班車、包車經營方式,提供多樣化服務。

(十四)創新運遊結合經營。主動融入“互聯網+”大潮,利用互聯網信息和技術,促進“互聯網+旅遊客運”“互聯網+班車客運”的發展,積極發揮客運站旅遊集散功能,拓展客運站旅遊服務功能,發展旅遊配套延伸服務,促進旅遊客運“運遊結合”。

(十五)完善旅遊集散中心。配合城市交通設施的規劃,結合旅遊客流的需求,形成“八個中心,二十一個集散點”的旅遊集散體係。

(十六)發展特色客運服務。完善水上巴士係統,形成“三江兩湖”水上旅遊和環城水上休閑旅遊係統,實現“三江兩湖”與城市水上巴士係統連成一體。公共自行車係統也是杭州旅遊客運的重要特色,充分利用非機動車道路網絡中的“休閑道”,結合濱河慢行骨幹網和濱河慢行交通係統換乘設施,打造與景觀結合緊密的自行車趣味遊行客運係統。

八、物流通達工程

(一)加快物流輻射產業帶形成。依托以杭州為中心的物流通道,形成六條輻射狀產業帶:向東北承接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物流輻射,加強與嘉興對接,形成杭州灣北岸物流對接帶;向東南與紹興和寧波對接,優勢互補,形成杭州灣南岸物流對接帶;向北與湖州、蘇州、無錫、南京對接,形成浙北蘇南物流對接帶;向南與金華、衢州及麗水對接,形成金衢麗物流對接帶;西南向富陽、桐廬、建德和淳安輻射,形成西南物流輻射帶;西麵向臨安以及皖東輻射,形成西部物流輻射帶。

(二)推進物流基礎設施網絡體係建設。充分考慮城市總體規劃、產業發展規劃、交通設施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區域功能定位等多種因素,按功能規模設置“物流園區—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三個層次的物流節點,形成“兩圈六帶五園十心多點”的物流發展空間框架體係,形成適應現代物流發展的基礎設施網絡。“十三五”期間,共建設物流基地(含物流園區、物流中心)16個,總投資59億元,“十三五”期間完成投資31億元。

(三)推進國家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設。加快國家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應用,發揮信息平台貨源、車源高效匹配功能,提升物流業與產業融合發展的能力。依托平台促進跨境電商服務便利化,建立麵向貨物流動全過程的開放的可視化物流供應鏈信息服務體係,為物流企業提供網絡化、供應商庫存管理等新的供應鏈物流以及物流金融等提供基礎技術條件,協助企業提高協作效率和供應鏈管理能力。

(四)建立跨境電子商務物流信息服務平台。利用LOGINK數據交換服務,實現中國(杭州)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物流信息服務平台與電商企業、倉儲企業、物流企業、支付企業的數據交互;通過浙江電子口岸通關服務平台,實現與政府監管部門的數據交互。建成流暢、功能齊全的物流信息平台,大力推進物流條形碼(BC)、電子數據交換(EDI)、管理信息係統(MIS)、射頻技術(RF)、全球定位係統(GPS)、企業資源計劃(ERP)的普及和應用,建立物流信息共享機製,使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在物流領域的應用處於全國領先地位。

(五)發展空陸多式聯運。結合鐵路、高速公路等地麵多層次交通設施的推進,建立和完善空—鐵、空—空兩種聯運方式,強化杭州國際航空樞紐港的地位。設立機場公路貨運轉運站,並從機場引出物流專線公路,實現與周邊各大公路貨運中轉場站、火車貨運場站的連接。借助蕭山國際機場完善的國際國內航線以及蕭山機場與香港機場合作的契機,以發展蕭山機場與香港機場的貨物聯運為主,優化兩地機場資源配置,尋求獨特的市場定位,逐步擴大蕭山國際機場服務內地機場的商品進出口聯運能力,著力打造中國對外貿易和跨國采購的空中轉運中心。

(六)發展江河海國際聯運。發揮杭州河、江、海齊備優勢,整合運河、錢塘江、外圍海域的港口等資源,打通河、江、海物流大通道,大力發展河、江、海聯運。加快江東出海碼頭、獨山港聯營碼頭和運河二通道規劃建設,連接貫通錢塘江出海航道、杭申運河、杭平申運河、杭甬運河,打通江、河、海物流通道,實現錢塘江港區與上海洋山港、寧波—舟山港、乍浦港、嘉興獨山港的接軌,支持乍浦—東洲等海河聯運運行,加強各港口之間在資本投資、航道建設、機械設備使用等方麵合作,打造水陸一體的多式聯運物流網絡,形成始於杭州、止於上海、寧波港口的黃金航道。

(七)發展快速公鐵聯運。在鐵路樞紐設置與鐵路貨站相統一的公路貨站,實現貨物聯運的站內“無縫對接”。充分利用高速鐵路幹線運量大、低成本、高速度的優勢,推進鐵路幹線運輸,履行公鐵聯運的中間環節。依托杭州發達的高速公路網絡,利用汽車末端運輸靈活、到戶的優勢,承擔貨物的提取、配送,履行公鐵聯運的最初和最終環節,實現貨物運輸的方便性、運輸時間的快捷性、貨物運輸的安全性和運輸成本的經濟性。

(八)構建區域無縫快遞服務網絡。充分發揮杭州市全國快遞物流樞紐型城市的核心地位優勢,綜合利用航空、高鐵、高速公路等運輸網線和站場設施資源,優化快遞設施布局和線路聯接,逐步形成長途以航空為主、中途以高速公路與高鐵組合為主、省內以高速公路為主,“航空+高鐵+高速公路”輻射全國乃至全球的立體式快遞服務網絡。加快發展無縫連接的多式聯運業務,鼓勵快遞企業與民航、高鐵等運輸企業建立戰略聯盟,統一快件包裝等標準,加強信息聯通和管理對接,在全國率先開展推廣應用集裝箱運輸、甩掛運輸和環保機車,積極探索開展高鐵貨運試點工作,著力提高快遞運輸效率。立足全省,加強與滬寧甬等城市對接,推進長三角快遞業務一體化發展。

(九)構建市域同城快遞服務網絡。依托杭州市發達的陸路交通運輸體係,加快拓展快遞服務網絡,由市區向市域延伸。依托陸路快遞樞紐,構建以市區為中心基本覆蓋市域的同城快遞服務網絡。依托郵政服務普遍網絡,積極推動快遞服務網絡與郵政普遍服務網絡有效銜接,鼓勵快遞企業與鄉鎮郵局所合作,探索發展“城鎮快遞+鄉村郵政”的混合寄遞服務,支持“快遞下鄉”。對臨安、淳安等地的偏遠山區和農村地區,引導快遞網絡與郵政普遍服務網絡、農村客運等交通運輸方式對接,積極拓展快遞服務範圍,將全市所有鄉鎮納入24小時以內到達的同城快遞服務網絡。

(十)促進快遞與民航高鐵協同發展。加強杭州空港快遞產業園信息、道路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吸引大型快遞企業在園區建設總部或區域總部,鼓勵快遞企業與航空公司加強戰略合作,強化杭州與北京、天津、青島、大連、上海、南京、廣州、深圳、廈門等重點城市的機場合作,共同建設“快件綠色通道”,提升航空快遞能力。推動快遞企業與民航、海關等部門實行電子數據交換(EDI)共享與合作,推進數據早交換、快件早通關,提高國際快遞服務效率。鼓勵快遞企業加強與鐵路總公司合作,積極發展高鐵、動車快遞業務,提供1000千米以內的城際間“當日達”“次晨達”等快遞服務。


專欄八  物流通達發展重點

實施浙江富陽傳化物流基地、杭州青山湖科技城國際物流中心、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空港園區、杭州交聯物流有限公司前進物流中心、傳化臨江物流園區等16個物流基地建設項目,以及國家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設、跨境電子商務物流信息服務平台、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等物流平台項目。

加快發展空路多式聯運、河江海國際聯運、公鐵聯運,構建區域無縫快遞服務網絡和同城快遞服務網絡。



 

 

九、綠色智慧工程

(一)推廣節能環保運輸裝備。優化車輛能源消費結構,積極推進車用新能源、替代能源的應用,實現燃料低碳化。推廣應用新能源、替代能源車,大力發展混合動力車、天然氣車等車輛。優化道路貨運運力結構,引導運輸經營者購買和使用重型車、廂式車、專業化運輸車輛,形成中長途貨運由大噸位重型貨車運輸、短途貨運和貨物集散由中輕型貨車運輸、特殊貨物由專業化車輛運輸的格局。提升水路運輸運力結構,促進港口碼頭“散改集”,發展集裝箱專用船。推動綠色維修技術應用,實施烤漆房“油改電”,促進廢棄物循環利用。

(二)發展特色綠道網絡。構建市域綠道網、市區綠道網、西湖景區綠道網三級綠道網體係。規劃建設7條共1221千米的市域綠道,19條共1262千米的市區綠道幹線和4個綠心(曆史遺產傳承、特色文化呈現、生態休閑康樂、都市風情體驗),形成以省級綠道和城市級綠道幹線為主骨架,城市級綠道支線為補充,社區級綠道為“滲透枝脈”微循環的多層次綠道網絡。綠道網總體密度達1千米/平方千米,居民出行基本在5分鍾內(步行)可達。配合綠道網發展,同步建設三級驛站體係:一級驛站是綠道的管理和服務中心,二級驛站是綠道服務次中心,三級驛站是綠道係統上的服務節點。結合人文景觀節點及交通節點,在市區綠道骨幹線沿線規劃設置一級驛站7個、二級驛站47個、三級驛站靈活布點。

(三)推動綠色低碳交通能力。建立交通節能與碳排放統計監測體係,采集交通運輸企業及碼頭等的基礎信息,建設企業能源消耗統計數據庫,開發包含能耗產值比分析、區域能源消耗分析、行業能源消耗分析在內的交通能源消耗分析係統。完善交通節能與碳排放考核體係,加強對交通運輸用能單位的監督檢查。加大綠色循環低碳交通領域科技研究,重點加強交通建設生態防護技術、資源節約與節能減排技術、新能源開發與應用技術研究,為低碳交通體係的建設提供科技保障。

圖4-8 “十三五”杭州市綠道網重點建設項目圖

(四)完善智慧交通感知網絡體係。建設全方位感知、無障礙傳輸的交通感知和傳輸體係,建立以人為本,人、車、路、環境信息協同共享的交通信息交換機製,提升交通智慧化治理與服務能力。建立健全杭州交通全融合信息平台,通過融合電話、集群、短信、語音、視頻、廣播、情報板、即時通信、傳真、電子郵件等手段,實現政府部門間橫向協同合作,和對各指揮分中心及基層單位的應急指揮。智慧交通“十三五”期間完成投資22億元。

(五)升級指揮交通雲平台。將交通信息資源雲平台升級為杭州智慧交通雲平台,提高應用係統的動態性和敏捷性,以提供更加靈活、快速、易拓展、無邊界和低成本的基礎設施服務,提升智慧交通時代新機遇和新挑戰的應對能力。構建智慧交通數據庫,促進交通數據資源的共享利用。

專欄九  綠色智慧發展重點

      推廣混合動力車、天然氣車等車輛的發展應用,加快運輸車輛廂式車、專業化車輛普及,實施港口碼頭“散改集”工程。建設(蘭江—富春江—錢塘江)三江畫卷綠道、曆史遺產傳承綠道(京杭運河、蕭紹運河)等7條市域綠道,錢塘江都市風情綠道、京杭運河曆史傳承綠道等19條市區綠道和環湖線,龍井九溪線等10條西湖景區綠道。推動綠色低碳交通發展。

      完善杭州市綜合交通信息指揮中心,構建杭州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應用示範工程、杭州市樞紐站場係統等一批綜合交通智能管理係統。構建交通信息資源雲平台、信息發布係統、市區靜態交通信息平台等公眾出行綜合信息服務平台,開展公共交通模型建設及維護。

(六)構造智慧交通應用支撐體係。以交通業務流程再造為核心,以交通大數據中心打造為抓手,以提升交通綜合治理能力目標,重點提升交通輔助決策能力、應急指揮處置能力、協同治理能力、行業監督能力、輿情監察能力和公眾出行服務能力,建成並維護公共交通模型,打造基礎設施先進、交通應用智能、交通服務便捷的智慧交通應用體係。

(七)打造智慧交通標準規範體係。建立健全智慧交通標準體係,抓好智能交通通用標準、基礎信息編碼標準、數字地圖及定位標準、專用通信標準、信息服務及線路誘導標準、交通管理與緊急事件管理標準、電子收費標準、綜合運輸及運輸管理標準的製定和修訂。

十、產業培育工程

(一)引導航空產業發展。抓住全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國家大飛機項目落戶上海、波音完工和交付中心落戶舟山、杭州建設空港經濟圈的機遇,依托我省通用航空布局試點省份地位,通過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優勢,積極引導、培育民用輕型飛機製造、機場特種設備製造、飛機零部件及機載設備加工、飛機與機場設備維修等產業的發展,逐步形成航空產業鏈,力爭在國內率先形成直升機、公務機、無人機等整機生產能力和比較完善的產業鏈。謀求戰略合作,鼓勵國內外企業以各種方式參與建德航空特色小鎮的基礎設施建設與配套工程建設,按照“統籌規劃、有序實施”的原則,將建德航空小鎮基本建成以“航空運動休閑”為特色、在浙江省乃至全國服務功能最為完善的通航機場。

(二)培育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加快推進軌道交通裝備整車及關鍵部件發展,重點發展各類城市地鐵(輕軌)車輛、關鍵零部件(車輛轉向架等)、車輛架修和大修裝備,力爭成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大型軌道交通車輛產業化和維修組裝基地。發展運行控製裝備,重點發展列車運行控製係統、城軌基於通信的行車控製係統(CBTC)、城軌綜合自動化係統(IAS)、軌道交通寬帶無線移動通信係統等交通信號與綜合監控係統及其裝備。依托杭州地鐵等重大軌道交通建設,進一步加快引進和培育龍頭骨幹企業,加快工程施工裝備發展,重點開展高性能盾構機、全斷麵隧道掘進機等產品研發,推進軌道交通施工裝備研製和產業化。

(三)推進汽車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大力發展新一代汽車技術及裝備。加強核心芯片、傳感器、車載信息係統、北鬥定位導航係統等技術的研發和創新。積極發展智能汽車,重點突破多源信息融合、車輛協同控製、人機交互、環境感知、智能車載終端、自動駕駛、汽車電子身份識別等核心技術。著力提高發動機、變速箱等動力總成係統,轉向、減震與製動等底盤係統,電子電控係統等關鍵零部件領域的自主研發和製造能力。促進新能源汽車發展,以純電驅動為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戰略方向,以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燃料電池汽車為發展重點,推進整車設計、動力總成、整車匹配等關鍵技術研發。加強電池、電機、電控等關鍵部件研發與產業化,在關鍵零部件領域突破一批重大技術。加強零部件企業與整車企業的協同,提高電池等關鍵零部件及車輛運行管理係統的本地化配套比例,形成整車與零部件、軟件係統互動發展的格局。著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整車智能化技術,加強新能源汽車智能化安全運營管理係統建設,以商業模式創新為著力點加快示範推廣應用。推進充電樁、充電站、換電站等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建設。

(四)加快地鐵上蓋開發利用。充分發揮軌道交通在引導城市空間拓展、促進城市副中心新城建設和加速舊城更新方麵的作用,通過交通引導城市發展,加快軌道交通與土地利用一體化開發,形成“地鐵+物業”綜合開發模式。加快構建基於地鐵建設的綜合性開發建設模式,依托市場多元化融資模式解決地鐵上蓋物業開發問題,明確政府、地鐵集團、開發商的定位,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實現合作共贏。

(五)探索樞紐經濟發展模式。以提升樞紐設施功能和建設樞紐產業體係為重點,加快構建和完善現代化綜合性的集疏運體係,大力推進樞紐設施、樞紐產業和城市功能融合發展。加快高鐵樞紐經濟區建設,打造高端商務商貿集聚區和長三角地區旅遊集散中心。依托高鐵樞紐,統籌規劃建設換乘便捷、環境優美的城市綜合功能空間,以高端商務商貿、文化創意、信息技術谘詢、健康服務、旅遊服務等為重點,著力引進相關產業集聚發展,加快構建高鐵樞紐商務商業圈;大力發展總部經濟和樓宇經濟,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大型企業集團設立區域總部、行政總部,建立技術交流與產品研發中心等。加快空港樞紐經濟區建設,按照國際性、現代化、生態化、智慧型的基本方向,加快推進現代化、國際化航空新城建設。加快打造臨空產業體係,推動航空物流、臨空高科技產業、臨空型現代服務業等重點產業集聚,完善綜合保稅功能,強化和提升空港作為現代城市經濟活動引擎的作用。同時依托電子商務發展,加快空港向新型城市中心商務區的轉變,成為區域經濟新增長極和影響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專欄十  產業培育發展重點

積極引導、培育民用輕型飛機製造、機場特種設備製造等產業,形成完善的產業鏈,打造航空小鎮;發展各類城市地鐵(輕軌)車輛、關鍵零部件(車輛轉向架等)、車輛架修和大修裝備;加快構建基於地鐵建設的綜合性開發建設模式;大力發展新一代汽車技術及裝備;加快高鐵、空港樞紐經濟區建設。

一、有效緩解各種要素製約

積極探索破解交通建設和運輸服務中土地、資金等要素製約問題的有效途徑。進一步優化交通項目選址,盡量避占優質耕地尤其是水田。通過資金傾斜和改革創新,加大政策供給,鼓勵用地主體通過存量盤活、低丘緩坡開發利用、市場配置土地要素等方式,落實其自身重大項目建設占用的耕地占補平衡。強化交通規劃與土地利用規劃、控製性詳規的銜接,實現交通規劃與城市規劃互動協調,做到交通建設和運輸服務用地優先保障預留,土地開發增值後用於地鐵建設,做到交通建設、城市建設、土地開發同步。拓寬融資渠道,鼓勵和引進民間資金進入交通建設和交通公共服務等領域,努力形成財政投入和市場融資互補的交通建設資金保障格局。

二、積極推進體製機製改革

立足科學決策、科學發展,積極破解影響交通發展的政策、體製保障等難題,探索並建立健全交通發展重大問題研究決策、重大事項協調推進、交通基礎設施長效維護等工作機製。按照全省交通運輸綜合改革試點要求,推進改革事項,重點推進“一城一交”大交通管理體製改革、綜合交通指揮中心運作機製建設、公共交通綜合運行協調指揮中心建設,努力在重大發展思路研究、重大問題協調推進保障、行業管理體製保障、公交優先政策保障等方麵取得新突破,在引導公眾參與交通管理監督等方麵取得新進步。

三、完善行業相關政策法規

進一步加強行業政策研究,特別是在“互聯網+”發展背景下,深入完善綜合交通運輸管理、服務、保障等相關政策,完善政府購買服務、引入社會資本等機製,促進行業健康發展。進一步利用和爭取國家、省委省政府的支持,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堅持依法行政,針對交通發展中遇到的突出問題加強立法,不斷完善杭州綜合交通法規體係和技術標準體係,建立健全交通專業領域的法規規章,完善各項管理製度和各類規範性文件,形成一套法製化管理體係,使各項交通管理工作的開展有法可依,規範交通規劃、建設、運營、管理與服務工作。繼續深入推進執法規範化建設,不斷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四、繼續提高安全應急能力

始終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置,把生命高於一切的理念落實到生產、經營、管理的全過程。堅持不懈、一絲不苟地推進平安交通建設,切實抓好交通建設、運輸服務各個環節的安全生產、安全監管、應急保障各項工作,不斷提升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和應急保障能力,確保實現安全發展。

五、深入強化科技人才保障

堅持把科技引領作為提升服務能力、提高管理效能和實現現代化的重要手段,高度重視並不斷強化交通科技、節能減排、交通職業教育等方麵的工作。努力建立符合交通發展規律的科技創新、成果推廣工作體係,努力在低碳交通、交通信息化、交通職業教育等方麵走在全國前列。深入實施“人才強交”戰略,以交通黨政領導幹部隊伍、專業技術人才隊伍、交通行政執法隊伍三支隊伍為重點,全麵加強幹部教育、管理、監督,切實做好人才引進、培養、使用工作。不斷深化廉潔交通建設,繼續推進交通基層基礎建設,高度重視交通從業人員素質提升和準入管理,努力建設結構合理、充滿活力、規範高效、勤政廉潔的高素質交通幹部人才隊伍。

第六章  環境影響評價

圍繞推進世界名城建設、美麗杭州建設和轉變交通運輸發展方式的總體要求,本規劃堅持節能環保、綠色發展的原則,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貫穿到全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運輸生產、管理保障的各領域和全過程,全麵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降低汙染排放水平。

一、環境影響分析

本規劃涉及鐵路、公路、水路、民航、軌道、樞紐等多種類型交通設施的建設,實施本規劃對環境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各類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將占用、消耗一定量的土地資源,運輸裝備和服務係統的運行將向周邊環境排放廢氣、廢水、噪聲和固體廢棄物等,對局部區域環境質量產生不利影響。

“十三五”期間,預計全市新增交通建設用地13.3萬畝,其中占用耕地7.3萬畝。通過采用占補平衡等有效措施,本規劃的實施對土地資源占用影響不大。同時,由於本規劃注重綠色交通發展,通過建設綠色生態基礎設施、推廣節能環保運輸裝備和發展集約高效運輸組織,本規劃實施後能耗指標明顯下降。與2015年相比,2020年全市公路運營車輛單位能耗預計下降5%,水路運營船舶單位能耗預計下降3%, 城市客運單位人次能耗預計下降1.2%,環境質量不會受到較大影響。此外,實施本規劃對統籌區域和城鄉協調發展,推進交通、旅遊、建築等相關產業發展有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二、預防措施

(一)節約集約利用資源。

以資源集約化、精細化開發為主旨,在項目設計和實施過程中,通過改造、擴容等手段提高各類既有交通設施的資源利用效率,盡量減少對土地,特別是耕地、水田的占用,實現對能源、資金、土地和環境的集約節約利用。同時,大力推進節能環保技術的應用,全麵推廣清潔能源和新能源運輸裝備,提高車船能源使用效率,加快淘汰高能耗的舊型車船;優化交通運輸組織結構,優先發展軌道交通、地麵公交、公共自行車、水上巴士“四位一體”大公交體係,積極開展多式聯運、甩掛運輸等先進運輸組織方式。

(二)強化生態保護和汙染防治。

合理設計項目線位走向和場站選址,注重生態保護,避繞水源地、濕地等生態敏感區域和永久基本農田。研究製定公路航道沿線綠化和公路邊坡複綠的工作目標和政策措施,建設綠色公路、綠色航道,提高生態係統的穩定性、觀賞性和抗災能力,防止水土流失。加大項目汙染防治力度,實現汙染物達標排放。通過推廣使用清潔能源、環保交通設施,減少空氣汙染;通過采用先進築路材料、設置綠化隔離帶和隔聲屏障,降低交通噪聲汙染。

(三)完善項目環境管理體係。

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等法律法規,按照要求開展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強化行業監管,嚴格新建、擴建項目審批,嚴把環保準入關。同時,加大建設項目後期管理力度,強化驗收環節的管理,做好規劃項目施工、運行階段的環境監管。建立完善綠色交通發展規劃戰略體係、標準規範體係、監督管理體係和組織保障體係,提升服務與管理能力。


附件:杭州市“十三五”綜合交通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