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主題:杭州50項交通堵點綜合治理提前完工

  • 發布日期:2023-12-22 14:10
  • 訪問次數:
  • 來源:杭州市交通運輸局

接待人:杭州市道路運輸管理服務中心交通治理處處長 袁球明,杭州市綜合交通運輸研究中心 綜合交通運輸研究部高級工程師 陳懿,錢塘區交通運輸局交通治理專班負責人 顧訓旵

主持人:FM89《民情熱線》主持人明亮

接待時間:2023-12-22


城市交通擁堵治理,涉及群眾出行效率和質量,是民生工程。今年年初,“城區交通堵點治理50處”項目入圍杭州2023年十件民生實事之一。如今臨近年關,50處杭州市民生實事交通堵點綜合治理已全部提前完工。本期市民議事廳節目,我們就以“治堵年終盤點”為話題,展開討論,我們先來聽記者發回的報道。在杭州市錢塘區雲帆小學,學校改造完成的“地下人車分流”係統,通過數字大屏和地下圖書館等手段,徹底破解了接送娃淋雨和堵車這些難題,讓不少家長都直呼“羨慕”。

下午四點,在雲帆小學的地下停車庫,不少爸爸媽媽已經停好了車輛,來到地下候車室門口,等著孩子刷臉出門。通過數字大屏,父母和孩子不僅能看到彼此,還能語音交流。接娃就像接機一樣,爸媽來晚了也沒關係。學校專門將候車室設計成了一個小型圖書館,擺放著豐富的課外書籍。陳同學說:“大屏幕能看到媽媽,然後媽媽按著那個綠色圓圈,可以跟我們講話,那我們就會掃臉出去,那就碰到爸爸媽媽了,不會淋雨。”

創辦於2019年的雲帆小學位於大學城北,屬近年快速發展起來的區塊,周邊小區入住率較高。再加上學校有2000多名學生,周邊緊鄰幼兒園,每到上下學高峰,附近道路都會麵臨交通秩序混亂、擁堵等問題。家長徐女士告訴記者,以前學校門口的交通經常出現癱瘓。“之前的話我是在上麵,然後就是車停在馬路邊,然後走進去,然後他就是在保安室那裏等我。因為我跟他時間還有相差個二十來分鍾,有時候就是怕他在外麵等的著急了,然後我覺得這樣子挺方便的,就不用擔心他安全問題。”

雲帆小學改造的“地下人車分流”係統,打通了社會停車場和學校內部停車場,為往來接送車輛提供了217個共享停車位。更為重要的是,此次改造優化了學校的出入口設置,家長車輛一律從原學校地下車庫出入口駛入,沿設計線路行駛至家長等候區,接到學生後由原社會地下車庫出入口駛離,形成停車庫地下交通內循環。

記者注意到,為了更好維持出口秩序,學校還在家長和學生等候的兩側都安排了工作人員值守,確保出入安全。錢塘區雲帆小學校長高海中:“通過這個下沉廣場的建設,讓孩子們從地下車庫來接送也比較的安全,家長也覺這很放心。像雨天的話,我們孩子們到這裏以後,到達教學區,每一個教室他都可以不帶傘。”

今年年初,“城區交通堵點治理50處”項目入圍杭州2023年十件民生實事之一。目前,50處杭州市民生實事交通堵點綜合治理已全部提前完工。按照“重大堵點綜合治、高速堵點聯動治、常發堵點滾動治、景區擁堵專項治、預判堵點提前治”的“五治”工作體係,50項杭州城區交通綜合治理共完成7條道路改擴建,28個路口交通組織優化,新設1處人行立交、8個學校地下接送係統、1個學校周邊地麵停車場、2個醫院周邊停車場等設施。

十字路口,彙集著不同方向的車輛、人流。一旦短時通行流量過大,就會變成導航上緩慢通行的“紅色”路段。因此,治理路口擁堵,也是城市交通治堵的重點內容之一。今年9月,長河路與濱河路交叉口多了一座造型別致、色彩斑斕的人行天橋。它的出現,正是為解決該路口早晚高峰流量過大導致擁堵的問題。杭州城建發展有限公司工程四部經理諸軍:“整個天橋成工字型布置,設計以水韻流動為主題,凝練錢江秋潮的意境,體現了勇立潮頭敢為先的浙江精神。東北角和西南角各設置兩個公園,將街角景觀與天橋和城市相融合,更好的服務於周邊的市民的休閑出行。”同時,對濱河路東口進行改造,由三進兩出改為四進兩出,並設置一個左轉車道、兩個可變車道、一個右轉車道。同樣從今年6月底,濱江區建業路通過綜合治理,也是道路寬了,顏值亮了。杭州濱江環境發展有限公司工程二部副主任工程師金磊:“我們針對現狀道路兩側的地塊已全部建成,行道樹較大的特點,在紅線40米範圍內做文章,不新增建設用地,保留現狀喬木黃山欒樹,設置機非隔離帶,采用人非共版的形式進行四改六改造,充分保障了非機動車和行人的通行安全,真正做到了以人為本,平等路權。我們采用壓縮中央分隔帶的方式對路口進行渠化展寬,對中央分隔帶以及機飛帶端頭的綠化進行了重點的打造,既緩解了交通擁堵,又提升了道路景觀效果。”

人行天橋及路口改造後,人車分離效率大大提高,路口擁堵的概率也有所降低。經前後流量監測數據對比,該路口延誤情況同比縮短了27%左右。投用近3個月以來,路口早晚高峰處於基本暢通狀態。

運管中心交通治理處處長袁球明:非常感謝市民朋友們對杭州交通治堵工作的關心、理解和支持。近年來,我們始終關注市民群眾出行需求,連續多年治理市民群眾“身邊的擁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今年初,“城區交通堵點治理”項目首次入圍杭州市十大民生實事,反映了市民朋友們的呼聲。

一年來,在市民群眾的支持下,截至10月底,已全部完成了50處城區堵點的治理,比原定計劃提前了兩個月。

趁這個機會,也把治理的情況向市民群眾做個彙報。

在堵點的確定上,應該講我們充分聽取市民群眾的意見。年初,我們通過報紙、電視台等多種形式,多輪征集市民群眾意見、建議,在專家評審的基礎上,最終確定了50處城區堵點。

類別上,群眾反映強烈的交叉路口治理28處,占到總數的一半以上;醫院、學校等和市民群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場所周邊治理15處,也占到了三成。也就是說,我們始終圍繞市民群眾的出行需求在治堵。

區域分布上,我們結合出行大數據,科學、精準確定治理區域,近一半的治理點集中在核心城區,力求達到“治理一個點、暢通一個區域”的效果。此外,為了確保外圍城區的市民朋友享受到均等化的出行體驗,我們也安排了20多處堵點進行治理。同時,針對西湖景區節假日擁堵難題,我們對景區周邊進行了專項治理。

應該講,每一處堵點的治理,我們都花了大力氣,從擁堵原因、治理舉措等方麵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理,一個擁堵點一個治理方案,力求對症下藥、藥到病除。

在治理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點是:我們秉持著開放治堵的理念,讓廣大市民朋友們參與進來。前麵提到,這個地方要不要治理,我們充分聽取市民意見。治理過程中,邀請周邊市民群眾來監督。治理後的效果怎麼樣,也由市民群眾來評價。總之,我們和大家一道來治理,治理效果也是我們大家共享。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交通治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作為城市“成長的煩惱”,交通擁堵還一定程度的存在,尤其是距離市民群眾的需求和呼聲,我們的治堵工作還存在著區域不夠精準、措施不夠有力等問題,

下一步,我們計劃持續在幾方麵發力:一是持續滾動開展醫院、學校等群眾身邊的擁堵點治理,切實解決群眾就醫、上下學的出行不便難題。二是開展西湖景區專項治理,進一步優化景區公共交通線路和站點,推動景區外圍停車場高效利用,有效破解西湖景區“路擁堵、車難停”的現狀。三是持續開展公交片區化治理,著重在城郊等區域優化公共交通服務,為市民群眾提供公交+地鐵的“一站式”出行服務。也請市民朋友們一如既往地支持交通治堵工作,謝謝大家!

主持人:“城區交通堵點治理50處”中可介紹幾個特色案例?

杭州市綜合交通運輸研究中心 綜合交通運輸研究部高級工程師 陳懿:凱旋路與艮山西路交叉口路段,就是個典型。艮山西路是杭州連接東西的重要交通道路,凱旋路則是上城區的主要地麵通道。路口交通流量大、擁堵嚴重,如何提高車輛通行效率是該路口治理的關鍵。

杭州市交通運輸局(市治堵辦)聯合上城區政府對這一路段進行了全麵評估,分別針對四個路口出現的不同問題進行了細致的分析。例如早晚高峰期間,從東口左轉的車流量大、排隊時間較長,特別是其中還有40%的車輛需要掉頭,故而左轉車道通行速度慢;南口,同樣也是左轉車道上,由於展寬漸變段車道過短,直行和右轉車輛無法及時進入進口道,容易導致加塞等情況。西口,高峰小時左轉車流量約300pcu/h,一條左轉車道難以滿足左轉通行需求,導致左轉排隊溢出。北口,北口直行和左轉流量存在錯峰現象,左轉流量相對較大,信號相位短,排隊溢出,直行車道利用率較低。

每個方向的問題不一樣,但總的來說都是車道設置不夠合理加劇了早晚高峰的擁堵。所以,我們對東、西、南、北四個路口,分別采取了加大車輛轉彎半徑、借用對向車道設置潮汐車道、優化漸變段拓出機動車道、設置可變車道等方案,提高道路資源的利用率。

治理後凱旋路與艮山西路口交通運行指標得到明顯改善。交叉口整體排隊長度由治理前158米減少到治理後148米,減少6.3%;延誤指數由治理前91.35減少到治理後86.12,減少5.7%;平均停車次數由治理前的1.3次減少到治理後1.2次,減少7.7%。

東西走向的濱和路和南北走向的長河路,都是濱江區的城市次幹道,均為雙向4車道。早晚高峰時期,長河路南北方向流量約3160輛標準車/小時,濱河路東西方向流量約1660輛標準車/小時,車流量較大。加之該路口又位於長河地鐵站與濱江互聯網小鎮之間,周邊集聚了產業園區、居民區、學校、綜合體等配套,經過該路口的人流量大且每日穩定。車多人多,非常容易造成路口擁堵。

為緩解路口交通擁堵,在路口建設一座人行天橋,分離人車衝突;另外,在人行天橋施工過程中,濱和路東進口原“三進兩出”的地麵交通線路,也被改成了“四進兩出”,並根據前期流量測試,設置了“1個左轉車道+2個可變車道+1個右轉車道”,以更好滿足車輛出行需求。

人行天橋及路口改造後,人車分離效率大大提高,路口擁堵的概率也有所降低。經前後流量監測數據對比,該路口延誤情況同比縮短了27%左右。投用近3個月以來,路口早晚高峰處於基本暢通狀態。

西溪樂天城綜合體位於餘杭區五常大道上,現狀綜合體周邊交通存在以下幾個問題:一是緊鄰的五常大道-荊長路口北口交通壓力較大。北進口僅有1條左轉專用道,在交通高峰期,左轉車道排隊長,易造成擁堵;且車道線性不暢,經常發生事故,存在安全隱患;北出口僅3條車道,在上下學時段,接送車輛與直行車輛交織,交通高峰期易造成擁堵;二是樂天城地下停車場專用通道缺少標誌標線,導致道路資源利用率不足;三是樂天城配套車輛臨停泊位缺失,非機動車停放不規範,並缺少公共自行車租賃點等。

采取措施:一是硬化中央綠化帶,增設一條左轉車道及一條出口道,原左轉車道改可變車道,同步增加電子可變標牌;增加進口提前掉頭車道。二是周邊增設樂天城地下停車場指示標誌、及樂天城地下停車場專用車行道指示標線。三是樂天城北側(靠五常大道)完善規範非機動車停放區,規範非機動車停放,減小對非機動車通行的影響。路口增設地鐵聯勝路站引導指示標誌。樂天城大門西側增設公共自行車租還點,鼓勵引導綠色出行。在五常大道荊長路公交站雙向增設機動車臨停泊位,同時優化調整356公交線路。製定多套信號配時方案,優化五常大道沿線路口信號配時,建立紅綠燈綠波帶。

綜合體經過交通治理後,周邊交通秩序和出行環境得到明顯改善。五常大道-荊長路口交叉口整體排隊長度由治理前121米減少到治理後103米,減少15%;延誤指數由治理前55.02減少到治理後42.93,減少22%;平均停車次數由治理前的1次減少到治理後0.8次,減少20%;路口評級從治理前E上升到治理後的D級。

主持人:錢塘區雲帆小學如何治堵?有何經驗可分享?

錢塘區交通運輸局交通治理專班負責人 顧訓旵:雲帆小學位於錢塘區大學城北,規模大、學生多,且與淩雲幼兒園、文海啟源中學緊鄰。雲帆小學目前有教學班級60個,2504名學生。學生主要分布在沿江及大學城北一帶,涉及20個住宅小區。雲帆小學在改造前僅有東側江月路一個出入口,接送時間段江月路禁止機動車通行,機動車全部停放在江月路淩雲街、水雲街路口,交通秩序混亂,對大學城北居民影響較大,信訪投訴非常多。為解決雲帆小學接送難和交通擁堵等問題,由區治堵辦牽頭,區教育局、區公安分局(交警大隊)、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城發集團等相關單位負責人共同組成工作專班,重新統籌規劃,為其量身定製治堵新方案。一是思想引領,倡導家校停車共治。學校積極動員教職工主動投入到交通綜合治理工作中,設立“護學崗”,教職工與交警城管不間斷開展校園周邊交通安全隱患檢查和整治。並以告家長書、家長會及釘釘家校通知的形式,倡導學生及家長自覺服從校門前交通管製,綠色文明出行,加強“警家校”聯動,做到“安心接送”。二是資源整合,實現內外停車分流。通過多部門協調,將學校內部與社會外部的地下停車場打通,出入口分開設置,形成停車場地下交通內循環。並將地下停車庫217個車位統一由和達交投管理營運,由營運單位保障學校教職工和家長接送車輛的免費停放,同時地下停車場可作為家長遮風擋雨的接送中轉站,從而合理分流接送車輛。同時新增4條公交求知專線,於學校內部實現逆時針單向循環。做到“順心接送”。三是政策並行,強化精細停車管理。學校對不同年級、班級實行錯時接送,並將人行、非機動車、求知專線、私家車等4種接送方式的通道分開設置,實行錯位分流接送,避免出現過去“人車”紮堆在同一路口的情況,接送時長節省60%以上。停車場營運公司和達交投對停車收費係統進行改造,家長接送車輛做到早晚各免費1小時,做到“省心接送”。四是數字賦能,健全智慧接送體係。家長可在智慧校園係統電子屏上看到孩子的放學動態,做到“慧心接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