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002489567/2024-00013 公開方式: 主動公開
文號: 公開日期: 2024-01-10
發布單位: 市交通運輸局 政策解讀:

杭州市交通運輸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設年度報告

  • 發布日期:2024-01-10 14:27
  • 訪問次數:
  • 來源:杭州市交通運輸局

2023年,杭州市交通運輸局(下簡稱我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篤學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紮實執行各級決策部署,圍繞“固根本、抓創新、促善治”三個維度,緊扣“打造最優法治環境”工作主線,推進法治政府建設。

一、2023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舉措和突出成效

一年來,著重抓實了以下工作:

(一)固根本、求長效,築牢法治交通基本盤。把握“中國式現代化法治動力持續釋放”的政策紅利,忠實踐行省市“打造最優法治環境”決策部署。

1.做好特色立法。以“小切口、特色化、精準化”為原則,做好浙江首部農村公路條例《杭州市農村公路條例》立法,以專門地方性法規配套農村公路快速發展,鞏固“四好農村公路”建設經驗成果。

2.做實專項整治。建立大事記、周例會、月總結和定期通報、不定期督查等工作製度,推進道路運輸執法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參與省市組織交叉檢查 8次,組織區縣(市)交叉檢查 4 次,基層大隊督查檢查覆蓋率與執法案卷評查率均達100%,高質量整改問題建議45項。

3.做優執法指引。出台網約車重點監管平台公司管理辦法等六項製度,製定重點監管巡遊出租車查處五大流程,促進市場秩序持續向好。現網約出租車訂單合規率達99.2%,年度8次位居全國中心城市網約車合規率榜單第一。完善隊列訓練實施辦法、教育培訓管理辦法、執法記錄儀使用管理、執法全過程記錄管理、重大行政處罰案件集體討論等 8 項製度,修訂出台執法全過程管理等製度12項,進一步完善隊伍規範化管理。組織法製和執法骨幹教育培訓1470人次,進一步提升執法能力。我局連續3年獲省交通運輸係統執法比武第一。

4.做強審查決策。製定合法性審查目錄清單,建立公平競爭審查工作抽查、定期評估、投訴受理等機製,切實促進依法科學決策。清理廢止行政規範性文件20件。製定《杭州市交通運輸局行政複議和行政訴訟應訴工作製度》,進一步規範行政複議和行政訴訟應訴,促進依法行政。

(二)抓創新、求突破,善用法治思維解難題。結合主題教育,圍繞行業重點、難點開展係列調查研究,破解執法領域難題。

1.統籌“速見效”與“管長遠”,推進機場出租車營運秩序整治。針對媒體關注、領導批示的蕭山機場打車難、挑客、拒載問題,成立“蕭山機場出租車綜合治理工作專班”,一體推進政府部門監管、機場公司屬地管理、行業協會自律約束、企業主體責任及司機第一責任落實、市民(媒體)監督“六方共治”。“速見效”上,提升交通與蕭山機場公安、交警、保安聯合行動協調性,通過聯合執法重點打擊黃牛拉客、違法停車等頑疾,從嚴打擊違規上客、短途拒載、非法營運等。截至11月底,吊撤銷從業資格證73起。“管長遠”上,探索大型綜合交通運輸樞紐“旅客疏散、供需銜接”機製,召開網約車服務提升工作座談會5次,通過引導網約車平台、機場公司優化機場出租車接單接客規則、構建機場出租車短途補單機製、做好旅客離場線路導流安排,有效解決重點區域乘車供需矛盾問題。

2.統籌“專業性”與“綜合性”,探索交通融入“大綜合一體化”改革新模式。對全市“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工作深入調研,圍繞“人員下沉模式各地不一、賦權事項比例嚴重偏低、基層一線執法力量不足、交通運輸監管執法減弱”等問題矛盾,立足杭州實際提出交通融入“大綜合一體化”執法改革新模式,即:構建“執法中隊派駐鎮街+聯絡員+村鎮協管員”聯勤聯動執法模式,提升執法管理效能,節約執法成本。同步探索構建協管員人員、資金、執法設備等保障機製。發揮村鎮協管員隊伍在治超、農村公路管理等方麵,延伸執法監管觸角效用。目前富陽正在開展試點工作。

3.統籌“傳承好”與“弘揚好”,貫徹運用“楓橋經驗”推進矛盾基層化解。一是大力學習傳承“楓橋經驗”。加強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矛盾和問題。二是全麵運用“楓橋經驗”。以魯金華調解工作室為載體,開展交通運輸行業“開放日”活動,結合“訪、進、下”深入幫扶解決群眾反映問題。目前,已累計調解各類案件 678 起,追回款項 150 萬餘元,開展宣教185次。組織行業企業管理人員及司機組成誌願者隊伍協助執法監管;依托“行業黨群服務中心”“小海獅少年海事學校”等載體,組織交通普法“八進”活動,累計開展普法240場次,實現全行業覆蓋。政銀合作出台《杭州市道路運輸企業信用+金融服務方案》,為出租汽車、駕培行業授信近7000萬元,“交通迎亞運·信用交通遇見‘小微’”項目入選市信用辦2023年示範場景(全市僅3個)。

(三)強應變、促轉型,做強數字賦能促善治。立足行業發展推進執法模式轉型,努力打造交通數字治理能力。

1.構築數字治理基石。舉辦“我的數字夢”執法場景設計比賽,聚焦網約車、出租車、兩客一危、公路大件運輸等22個熱點執法場景,帶動全員創新。以“治亂、治汙、治超、治危”為核心,抓實“交通運輸在線”場景建設,進一步拓展大客車“數字打非”、誘購車輛重點監管、渣土船舶跨市域監管等場景應用。研發投入使用“機場數字化綜合治理”場景,通過數據采集、數據比對、數據建模、算法識別,疊加形成巡遊車、網約車、無證大客、無證小客“四張重點監管清單”,實現出租車違規上客自動識別預警、出租車拒載語音自動識別預警、網約車撤單預警等八大類自動預警。有力強化數字監管能力,提升執法效能。

2.升級便民執法模式。大力推行便捷高效辦案模式,實現重大案件線上集體討論。全力推廣數智執法便民辦、自助辦和簡易程序行政處罰案件“掌上辦”,辦理時限由2小時提速到最快6分鍾,目前已完成“掌上辦”案件452起,自助辦50起。深入推進執法服務窗口向執法一線下沉、前移,以現場辦案和普法宣教為主要功能定位,設置7個移動辦案窗口。實現執法效率和執法滿意度雙提升。截至目前,非現查處案件15065件,占總案件數63.59%。

3.抓實數字執法應用。與文旅部門建立數字化聯合執法機製,實現客運包車數據交互、“一案雙查”;保持客運車輛智能視頻監控數據調用率90%以上,“兩客”駕駛員全麵應用“安全碼”。落實危貨全要素全鏈條閉環管控,危化品生產企業掃碼率保持98%以上,車輛智能視頻監控上線率98.31%,危貨駕駛員藍碼率、危貨異常線索處置率、異常申訴處理率均達100%。新增非現執法車道3條,有力整治80總噸以上嚴重超限超載車輛,高速公路基本實現零超載,普通公路超限率降至0.36%。

4.織密執法監管網絡。出台《關於進一步加強基層大隊執法辦案主體責任的意見》,明確一線大隊執法主體責任清單。開展執法記錄儀專項監督,實施執法記錄儀使用率、24小時及時上傳率、采集站使用率等數據每月抽查、定期通報。用好浙江省行政執法監管(互聯網+監管)平台,動態完善監管對象庫及執法人員庫調整,做好“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及“互聯網+監管”事項覆蓋,推進數字化監管。

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當前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存在的不足主要有以下方麵:

一是法治治理建設還需補強“薄弱點”。麵對交通運輸行業領域新業態、新情況的挑戰,靈活運用法治思維破解問題能力方麵還有不足,善用法治思維破解行業問題的能力還需增強。二是改革工作推進還需打通“梗阻點”。“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還有“人員下沉模式不一、賦權事項比例偏低、交通執法力量減弱”等諸多難點還未破解,特別單位性質和人員身份問題影響隊伍穩定。三是執法效能提升還要深挖“增長點”。近年雖通過創新體製機製、深度融合數字化與法治化治理手段,較大幅度推進經驗式執法向精細化執法轉變,但數字執法創新、數字執法應用拓展還有非常大的潛力值需要研究深挖,還需進一步加快“執法創新”,建強專業法審隊伍,提升交通法治保障。

法治政府建設推進的過程之所以存在上述不足,主要是因為以下原因:一是沒有充分學習貫徹黨的先進理論成果,未能發揮理論指導實踐的引領作用。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單獨把法治建設作為專章論述、專門部署,對法治政府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需要我們全麵加深對黨的最新科學理論的學習理解,同時結合交通行業發展實際,將黨的最新科學理論學習成果轉化為交通法治新實踐。二是交通執法融入大綜合執法有其特殊性,尚需探索科學路徑。一方麵,區別於其他行業領域,交通執法多為跨區域執法,形成“條塊結合、以條為主”的執法模式,更強調跨區域統一調度和聯動管理,難以與鄉鎮一一對應;另一方麵,交通執法具有高度的專業性、特殊性,需要經過體係化的學習、培訓和長時間的工作實踐積累,其他部門的執法力量難以短期內掌握交通執法技能,這也導致交通可賦權事項少,比例低,未能實現“事隨人走”,普遍存在交通條線工作落實力量不夠、執法力量不足困境。三是執法監督機製有待完善,執法考核體係尚需優化。首先,隨著數字執法場景的鋪開以及行業新業態的增加,執法監督機製需要隨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客觀上是一個改革升級的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其次,當前的執法考核辦法多進行宏觀指導,對具體業務的指引作用不足,在合理評估執法績效、激發基層積極性層麵有待優化。最後,監督考核機製方麵對探索“執法創新”的兜底作用不足,導致數字執法創新過程中的“大膽嚐試”偏少。

三、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的職責情況

2023年,我局黨政主要負責人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切實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轉化為杭州市交通運輸局工作中的生動實踐,聚焦市法治政府、法治杭州建設重點工作,切實履行局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立足交通運輸行業發展實際有序推進法治政府建設。

一是加強黨的領導,提升法治思維。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麵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精神和省市政府關於法治建設係列決策部署,持續實施領導班子帶頭學法製度,開展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定期集中學法活動,提升黨員領導幹部法治思維。堅持以上率下,結合幹部任免,常態化開展“習近平法治思想”培訓學習,推進黨員幹部學深悟透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麵依法治國等係列重要論述,提升各級黨員幹部學法用法水平,帶動各級黨員幹部自覺運用法治思維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確保杭州交通運輸改革、行業治理等各項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

二是依法依規決策,維護法律權威。嚴格執行《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推進全係統落實重大行政決策製度,做到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提升決策的公信力、執行力。落實法律顧問製度,選聘優秀法律顧問,確保法律顧問在規範性文件審查、重大行政合同審查、重大行政決策審查、行政複議訴訟、政府信息公開答複等方麵給予專業指導,實現法律顧問全覆蓋。鼓勵申請公職律師,加強公職律師培養,積極推動公職律師參與重大案件辦理,充分發揮其交通法律尖兵作用。推進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工作,出台《杭州市交通運輸局行政複議和行政訴訟應訴工作製度》,嚴格履行法定義務,自覺接受司法監督,樹立政府法治形象。

三是聚焦重點工作,落實依法行政。結合交通運輸法治工作實際,對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點環節親自協調、重要任務親自督辦。深入推進“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建立健全“市屬街用共管”下沉執法力量機製,創新創優“綜合執法引領、專業執法聯動”杭州交通新模式。加強執法監督,推進陽光監管平台深度應用,聚焦行業監管重點、難點和薄弱環節,對內河營運船舶燃油超標、兩客一危、公路治超等重點領域重點事項實施重點監管。建設交通普法品牌,推動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做大做強“魯金華調解工作室”“小海獅少年海事學校”“法製服務日”等普法服務品牌。

目前,我局已連續3年在全省交通運輸行政執法比武中獲團體第一,杭州“數字執法實驗室品牌”成功入選全省交通運輸係統八大法治品牌。

四、2024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安排

2024年,我局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市委全會部署,聚力法治治理能力提檔升級,著力構建“法治、數字、善治”法治交通發展新格局,服務交通運輸行業高質量發展。

(一)聚力夯實“法治基石”,謀實法治治理。一是強化法治思維,抓牢“關鍵少數”。嚴格落實憲法宣誓製度,持續實施領導班子學法製度,提升黨員領導幹部法治思維。二是強化依法決策,抓嚴兩項審查。嚴格落實合法性審查、公平競爭審查,執行重大行政決策製度,確保政策措施兩項審查全覆蓋。三是強化立法調研,抓好科學立法。立足行業發展需求,抓實《杭州市港口管理辦法》《杭州市船舶防湧潮防洪防台安全管理規定》《杭州市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規定》等政府規章修訂。四是增強信用建設,優化營商環境。圍繞交通強國“信用交通試點城市”創建部署,統籌推進“信用+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打造信用惠企應用場景。

(二)聚焦提升“執法品質”,做優規範執法。一是落實開展提升行政執法質量三年行動。根據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提升行政執法質量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錨定“行政執法質量和效能顯著提高,行政執法的權威性和公信力有力增強,人民群眾對行政執法的滿意度大幅上升”目標,努力推進執法隊伍素能提升、執法體製機製提優、執法行為規範提質、數字執法能力提高、執法監管提效。二是完善執法績效評價體係。以省廳執法績效評價階段性結果為基礎,優化設置激勵性評價指標,促進內動力。三是持續編製執法規範指引。繼續在重點、難點業務領域編製出台有關執法實務指引,進一步解決好執法查什麼、怎麼查的問題。四是推進規範化建設。拓寬“楓橋經驗”應用麵,建設“楓橋式”站所,提升基層站所執法檢查、普法宣教、服務便民工作水平,繼續推廣設置“移動執法普法窗口”。五是繼續做強普法宣傳。做強“魯金華調解工作室”“小海獅少年海事學校”等普法服務品牌,推進交通普法全行業覆蓋。六是鑄造執法鐵軍隊伍。持續打造杭州交通執法培訓精品課程庫,培養更多“專、精”法製骨幹力量。

(三)聚焦做實“創新驅動”,提升執法效能。一是推進“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立足富陽大綜合改革試點情況,總結提煉經驗,推進執法資源、執法機製整體性、係統性、重構性變革升級。積極推進火車西站樞紐綜合執法改革。二是拓展數字執法建設。做強“現場+遠程”執法辦案模式,緩解重點時段、重點區域執法力量不足問題。深化“一鍵辦”“異地辦”“網上辦”基層應用,加快交通執法數字化改造。三是深化行業研究。加強網約車平台、遊艇俱樂部等新業態調研,以問題為導向增強法治工作創新力、應變力。四是強化行政司法協調。探索推動交通與行政複議局、法院溝通協調機製,持續增強執法風險主動防控能力。

(四)聚焦優化“多維監管”,築牢行業底線。一是加強隊伍建設,探索建立交通執法專職法審員隊伍,配套完善考核管理辦法,明確分級審查、個案監督、案件管理、執法監督和執法服務工作職責。二是規範監管流程。統一明確“查什麼、怎麼查”,明確案件承辦部門自查、監督部門核查、問題定性處置流程。三是推進常態監管。采取數字監督、執法記錄儀使用、隨機抽查、交叉檢查等多種舉措,加強執法行為規範的日常督察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