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體育局2023年工作總結

發布日期: 2024- 03- 04 15: 12 訪問次數: 信息來源: 杭州市體育局
分享:

2023年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八八戰略”實施20周年,也是杭州亞運會的舉辦之年,杭州市體育局紮實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打好經濟翻身仗和亞運攻堅仗”決策部署,堅決扛起“舉辦一屆成功的亞運會”曆史使命,進一步濃厚城市體育氛圍,全力提高辦賽能力,優化體育場地設施供給,加強亞運場館賽後綜合利用,加快打造國際賽事之城,奮力推進體育領域“兩個先行”,為杭州奮進新時代、建設新天堂貢獻體育力量。

一、主題教育凝心聚神,鍛造逢山開路體育先鋒隊

(一)廣泛宣教加強理論武裝。嚴格落實“第一議題”製度,局黨組帶頭開展主題教育集中學習14次,組織為期三天的主題教育讀書班1期,依托“三會一課”、固定黨日活動開展支部集中學習145次。領導幹部帶頭深入基層一線講黨課36場次,局黨組書記赴局屬亞運場館為運行團隊開展主題教育專題黨課,班子成員赴基層聯係單位講黨課,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共識、明確方向。持續開展“循跡溯源學思想促踐行”活動,依托總書記二十年前曾考察走訪過的杭州遊泳健身館,打造“追隨總書記的腳步”現場參觀學習點,組織黨員幹部沿著總書記的足跡學思想,重溫總書記對杭州體育的殷切囑托,突出“幹什麼學什麼”,深刻領會全麵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體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組織黨員幹部參加“學思想強黨性共奮鬥”知識挑戰賽。與臨安區島石鎮結對開展“黨建領築鄉村振興、聚力賦能主題教育”活動,助力鄉村振興。做好意識形態領域共性問題的自查自糾,按要求整改完成省委重點檢查反饋的5方麵共性問題。

(二)沉下身子紮實調查研究。聚焦加快推進杭州“國際賽事之城”建設、拓展體育消費新場景、學校體育場地(館)開放工作、新周期項目布局、加強體育類校外培訓機構監管、優化“亞運場館在線”平台等內容,確定局黨組班子成員及基層單位班子成員領銜的15個調研課題。調整優化調研安排,杜絕紮堆調研、表麵調研,班子成員帶隊深入基層單位、訓練隊伍、體育企業開展調研58次,形成調研報告15份,對調研中反映和發現的43個問題,逐一梳理形成問題清單、責任清單、整改清單。召開主題教育調研成果交流會,深入交流、集思廣益,形成10個解決問題、促進工作的具體思路舉措,著力破解體育工作痛點難點堵點,真正把調研成果轉化為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實際成效。

(三)加強黨員幹部隊伍管理。發揚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精神,認真開好局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聚焦體育發展大局,密切聯係實際談問題、找不足、明思路。做好巡察整改“後半篇”文章,對已整改到位的事項,認真開展“回頭看”和不定期抽查,堅決防止“回潮”和“反彈”,及時總結整改經驗,鞏固巡察整改成果。進一步改善幹部隊伍年齡結構,激發幹部隊伍活力,嚴格貫徹《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做好1名一級巡視員、1名二級巡視員的職級晉升和1名市管副職的選拔任用工作;完成4名處級領導幹部選拔任用,1名正處級幹部試用期轉正,7名幹部職級晉升、6名幹部係統內交流調整;公開遴選公務員1名,招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3名;組織開展體育教練員中高級職稱評審工作,完成係統內2名杭州市“131”中青年人才2023年度綜合考核評估工作。

二、勇挑重擔一線建功,交出“辦賽精彩、參賽出彩”高分答卷

(一)挑選精銳力量,建強亞運攻堅專業隊伍。市體育局堅持幹部上掛下派,注重幹部選調交流,舉全局之力,在亞運籌備工作中奮力展現體育擔當。分別選派亞組委專職人員20名,亞運運行保障指揮部5名,局屬亞運場館運行團隊136名、其他亞運運行團57人,共計218名幹部(占局係統在編人員1/2以上)到亞運服務保障一線。派出人員均為經驗豐富的專業教練員、訓練單位管理層、體育專業學習背景的年輕幹部等,是體育係統的中堅力量。同時,局黨組注重通過“紅色領航 奉獻亞運”大考大賽,在迎亞辦亞一線發展黨員和考察識別幹部,引導幹部在服務保障亞運崗位上建功立業。

(二)組建賽時總指揮部,專業高效推進亞運場館運行。市體育局係統成立“1+3+N”賽時總指揮部,舉辦亞運場館運行工作部署大會,所有工作向亞運聚焦,所有部署圍繞亞運開展,“1”就是一個局屬亞運競賽場館組織運行;“3”就是三個局屬亞運訓練場館組織運行;“N”主要涵蓋:比賽場館組團、城市側組團、備戰參賽組團、亞運場館利用組團、後亞運(國際賽事之城)組團等N項重點工作。每周召開調度指揮例會,指導推進安全保障、運行流線、功能分區、餐飲保障、臨時設施、景觀布置、交通保障等各項籌辦工作,高效全麵推進辦賽。

按照“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要求,嚴格落實“一館一方案”,圓滿承辦2023全國拳擊錦標賽和2023年全國殘疾人硬地滾球錦標賽兩場亞運測試賽,全流程、全要素、滿負荷測試演練,及時複盤總結經驗問題,確保亞運會正賽零失誤。堅決貫徹節儉辦賽理念,總體控製在預算內執行。杭州體育館經過11個競賽日,售出總有效票54516張,驗票入場觀眾48935人,總上座率90%。杭州陳經綸體育學校體育場承擔10支男子足球隊15場亞運會足球項目的訓練保障任務,共有國家和地區的男子足球隊共465人次進入場館訓練。杭州全民健身中心和杭州遊泳健身館分別承擔女子手球隊訓練和男子、女子冰球隊訓練任務。

(三)保障參賽出彩,杭州運動員創造曆史最好成績。落實好“亞運爭光保障計劃”“奧運爭光計劃”,全程跟蹤保障杭州重點運動員的訓練、備戰、參賽,特別是葉詩文、黃雅瓊、陳雨菲等杭州優勢項目運動員,一人一策一團隊進行專項保障,並做好杭州參賽運動員親友團的現場觀賽保障工作,為運動員提供強大精神支持。杭州運動員在第19屆亞運會上共獲19枚金牌、8枚銀牌、3枚銅牌,打破2項亞洲紀錄,創造了杭州運動員自參加亞運會以來的單屆曆史最好成績,金牌數超上一屆10枚,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位列第1,實現參賽人數、金牌數、獎牌數新突破。加強新周期青少年體育後備人才培養,開展“市隊聯辦”體育後備人才基地建設申報工作,會同教育部門舉辦杭州市中小學生陽光體育競賽,組隊參加第一屆學青會、浙江省冠軍賽、錦標賽、浙江省青少年陽光體育競賽(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等青少年賽事,加快推進市陳經綸體校改造提升項目前期工作。

三、全民健身共享紅利,亞運賦予群眾體育新動能

(一)場館惠民開放,提前釋放亞運紅利。落實《杭州市亞運場館綜合利用總體方案》《杭州市體育場館惠民十條》,根據場館實際和周邊居民健身需求,確定開放項目和運營模式,通過場館開放、低價免費、賽事活動、公益培訓、專業運動、文體融合、體商融合、體育消費、健身場地、數字平台等10項惠民舉措,讓群眾提前共享亞運紅利,全年全市各大公共體育場館累計接待健身群眾2000餘萬人次。杭州亞運場館賽前開放的開創性舉措得到國家體育總局領導高度肯定。同時,提前謀劃亞運場館賽後綜合利用,指導區縣細化“一館一方案”,加快推進綜合性場館惠民開放以及富陽水上運動中心、富陽銀湖體育中心等專業場館亞運會後承接專業隊訓練和舉辦高級別賽事等專業利用相關工作。

(二)廣泛開展活動,濃厚全民健身迎亞運氛圍。舉辦杭州馬拉鬆、杭州女子半程馬拉鬆、國際(杭州)毅行大會、長三角水上運動節、社區運動會等貫穿全年、項目多樣、遍布城鄉、不同規模的群眾體育賽事活動和科學健身指導進社區(村)活動15000餘場、低免開放全民健身場地1萬片。構建區縣(市)、街道(鄉鎮)、社區(村)三級基層體育委員網絡體係,安排專項經費450萬元,有效調動社會體育指導員和基層體育委員服務基層群眾積極性,提高體育基層治理能力,解決基層體育治理“最後一公裏”難題。2023年底,全市經常性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比例達46%以上。

(三)優化供給結構,豐富群眾身邊的體育場地設施。製定出台《杭州市全民健身設施建設及運營維護資金補助辦法》,這是國內首次對公共免費體育場地設施運營維護進行補助,2023年相關市級財政補助資金較去年同期增長112%,有效調動屬地政府和社會力量體育設施建設積極性。全年新建嵌入式體育場地2098片、68.55萬平方米。對全市7600餘處存量公園、綠地、小區等公共場所的全民健身設施(器材)進行網格化“健康體檢”。加快推動學校“一場兩門”改造工作,提升中小學校體育場地開放效能,905個學校室外體育場和279個學校室內場館向社會低免開放,升級校園健身數字管理係統,全市累計登記校園健身人次超965萬。全市人均體育場地麵積預計達到2.85㎡。

(四)辦好民生實事,加大體育公共服務優享力度。全市新建186處省級基層場地設施。緊盯暑期青少年溺水事故頻發的安全薄弱環節,調動遊泳專業教練員資源,在全市中小學推廣開展青少年防溺水公益培訓2860節,提高青少年的避險防範意識和自救能力。建設完成省民生實事項目“環浙步道”杭州段505.6公裏,建成數為全省第一。錨定“服務百萬級用戶群體”目標定位持續優化升級“亞運場館在線”,全市已有384家場館接入“亞運場館在線”,覆蓋運動項41個,用戶數達189萬,日均訪問量3.8萬次。加強體育市場安全監管和體育類培訓機構事中事後監管,指導各區、縣(市)體育部門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全市高危險性體育項目共立案查處61件。製定下發《杭州市體育健身行業預付式消費綜合治理方案》,全年受理體育健身預付式消費投訴3132起,調解1198起,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047萬餘元。在市體育休閑信用在線平台,累計發布全市杭州市體育健身消費投訴信息1004條、行政處罰信息181條,體育健身風險預警信息11例,體育健身相關以案釋法案例8例,提醒消費者警惕消費陷阱,規避消費風險。

四、借勢亞運效應,按下打造國際賽事之城加速鍵

(一)拓寬合作平台,織密國際體育組織“關係網”。成功引入薩馬蘭奇體育發展基金會杭州辦公室等國際體育組織,聘請薩馬蘭奇、於再清、李玲蔚等國際體育名人為“杭州打造‘國際賽事之城’全球推廣大使”,與薩馬蘭奇體育發展基金會建立“推進杭州打造國際賽事之城”戰略合作。亞運會舉辦期間,與國際皮劃艇聯合會、國際曲棍球聯合會、世界羽毛球聯合會、國際馬術聯合會、全球電競聯合會、世界飛盤聯合會等國際、亞洲單項體育組織官員深度洽談並達成合作意向。杭州市人民政府召開與國際體育組織集中簽署合作備忘錄並召開新聞通氣會,獲得國內外主流媒體廣泛報道。全力爭取國際皮劃艇聯合會杭州代表處落戶,未來有望發揮總部集聚效應打造上下遊產業集聚地,實現賽事價值鏈全覆蓋。

(二)賽事激活城市,全力引進舉辦國內國際重大賽事。堅持以賽事為核心,依托亞運場館優勢資源,結合杭州城市規劃和全民健身、競技體育項目特色,研究謀劃國際賽事之城建設實施方案。錨定“後亞運”時代,首創國際皮劃艇“杭州超級杯”並在央視總台官宣,高水平舉辦杭州“後亞運”時代首個國際頂級單項賽事——2023年世界羽聯世界巡回賽總決賽,積極引進國際射聯射擊世界杯等國際體育賽事。

(三)“體育+”融合發展,加快體育產業市場化轉型。2022年全市體育產業總產出1217.85億元,較上一年度增加值為331.15億元,占全省體育產業比重為26.2%,占全市GDP比重為1.77%。全市體育產業機構名錄庫在庫機構5978家,規上企業314家。全年下達省體育產業發展專項資金5000餘萬元。年度新創建國家體育產業示範單位1個,中國體育旅遊精品項目(賽事)1個,國慶假期體育旅遊精品線路1條(全國12條),省運動休閑基地1個,省級運動休閑旅遊示範基地2個、精品線路1條和優秀項目5個。承辦由文化和旅遊部產業發展司、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經濟司聯合主辦的迎亞運2023年文體旅融合促消費交流活動。舉辦“夜健身點亮夜生活”2023年體育夜經濟活動42場,以戶外市集的呈現形式,融合“夜健身”“夜健康”“宋韻體育”元素,打造多元化健身消費場景。體育彩票市場銷售勢頭持續向好,現有電腦型體育彩票銷售實體店1912個,行業渠道1063個,競彩銷售實體店1418個,2023年度杭州體彩銷量達71.26億元,同比增幅41%,同比增量20.72億元,位居全省第一、全國城市第四,為國家籌集體彩公益金17.1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