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政府信息公開 >> 工作信息 >> 政務動態
浙江“1小時交通圈”合龍,杭溫高鐵給了誰一個強力“支點”?
信息來源: 市投資促進局 發布時間: 2024-09-18 10:00 瀏覽次數:

浙江全省陸域“1小時交通圈”填補上了最後一塊拚圖。

9月6日,由桐廬東站到溫州北站的杭溫高鐵正式開通運營,在浙江省高鐵版圖上畫下“關鍵一縱”。

這一“縱”,讓杭州西至溫州北最快87分鍾可達。“軌道上的長三角”,越跑越快。

高鐵一響,黃金萬兩。杭溫高鐵的開通,究竟能帶來什麼?作為這條鐵路的起始點,杭州桐廬東站成為沿線城市抵杭第一站,通過合杭高鐵湖杭段銜接,18分鍾直抵杭州西站,成為省內為數不多的具備三條高鐵線路的縣城。以杭州桐廬為支點,或許是探尋高鐵“東風”一個很好的視角。


一個圈,無限拉近時與空

“1小時交通圈”為什麼重要?

杭州地鐵3號線古蕩新村站進站,到西湖文化廣場站轉1號線去杭州東站,乘坐高鐵到金華永康南,再站內轉乘台金鐵路到仙居南站,全程3小時左右。

近3年來,這是朱偉每周一次固定的通行路線。朱偉所在的浙江普可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研發在杭州,生產基地在仙居。杭州30名研發人員,有三分之一的人員每周需要兩地通勤。

“更早些年,隻能走高速,來回就得耗掉1天的時間。杭溫高鐵通了,40分鍾就能到,我們可盼了太久了。”坐在首發列車上,朱偉難掩興奮。

高鐵一通,都市圈時空轉換。杭州、金義、溫州三大都市圈有了1小時到達的最快捷通道,像朱偉這樣在雙城間往返的人越來越多。

如果打開此前浙江省的鐵路網圖,以杭州為樞紐,東西方向,已有商合杭高鐵聯動合肥都市圈,滬杭高鐵、滬蘇湖鐵路等連接上海,以及杭甬高鐵、杭紹台鐵路連接紹興、寧波與台州等城市,而南北方向的鐵路網相對“稀疏”,杭溫高鐵補齊了全省陸域“1小時交通圈”最後一塊拚圖。

一般來說,1小時是單次通勤時間的極限,都市圈劃分也是以1小時通勤為界。隨著杭溫高鐵的開通,浙江絕大部分地級市進入杭州1小時交通圈。疾馳的列車使得區域間的界限變得模糊,區域協同發展、中心城市輻射作用更加凸顯。

“1小時通達的交通,為出遊、通勤、商務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三個都市圈的經濟社會生活將加速融合。”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所副所長、正高級經濟師秦詩立表示,高鐵通勤化將使得“同城效應”持續釋放。下一步,各地要推動提升城際通勤效率,讓高鐵運力更好地服務於地方經濟發展。“如推動加密早晚高峰班次等措施落地,根據需求配置運力資源,真正實現城際化,這是地方政府和鐵路方麵需要在體製機製方麵破解的。”秦詩立說。

視野放大到全國,讓更多城市納入“1小時通勤圈”也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目標。今年6月召開的2024年度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上,首次公布長三角十項實事項目清單,第一項便是建設“軌道上的長三角”。

以隔壁的“珠三角”為例,隨著近年來1小時通勤圈的建設,廣州、深圳與佛山、東莞等大灣區城市的通勤聯係越來越緊密。其中,深圳與東莞、惠州等毗鄰地區的每日跨城通勤往來總人數,達到了20餘萬人次。有數據顯示,2019年-2024年6月,深企在市外設立子公司或關聯企業數量達3.9萬家,僅東莞一地就承接了深圳產業轉移企業9000餘家。

“圈”之所及,釋放發展紅利。


一條線,搭建要素快車道

杭溫高鐵,既是一條鐵路線,又不隻是一條鐵路線。

沿著杭溫高鐵一路向南,從桐廬的瑤琳仙境、垂雲通天河開始,一條省內全新的黃金旅遊線就此誕生。

杭溫高鐵是一條名副其實的旅遊線。整條線路全長276公裏,全線共設9座車站,北起杭州市桐廬東站,將眾多知名景點“串珠成鏈”,一天內沿途順遊將不再是奢望。

“整條線路將作為整體,成為長三角地區‘後花園’。”浙江交通集團杭溫鐵路公司副總經理張均清說,在最初站點規劃時,就考慮到這條線路是要串聯沿線的文旅資源的,打造浙江省的休閑旅遊“詩畫走廊”。

不過,高鐵帶來客流井噴的同時,也有被“虹吸”的風險,避免淪為過境地,則需要各地加強文旅合作與資源共享,探索跨城市旅遊線路和特色文旅產品等。

杭溫高鐵也是條產業線。

沿著杭溫高鐵由北向南,從長三角腹地延伸至區域最南端的高鐵大動脈就此形成,高鐵強化同城效應,促進要素流通。

杭州、金義、溫州三大都市圈產業功能各有不同。杭州是創新活力之城,金華義烏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溫州則就此成為長三角與珠三角聯動的支點。專業化分工協作、實現錯位發展、優勢互補是都市圈發展的關鍵。

“過去鏈主型企業,帶動的是所在區域的產業鏈,現在產業鏈延長到整條高鐵線路。”秦詩立表示,超大特大城市要聚焦核心功能定位,有序疏解非核心功能,周邊中小城市要發揮比較優勢、主動承接功能轉移,與超大特大城市開展“總部+基地”“研發+生產”“生產+服務”等產業協作。

這一點桐廬最有發言權。早在10多年前,海康威視、施強製藥等來自杭州主城區的產業轉移項目已經在桐廬不斷做大做強。特別是海康威視,在桐廬落地了海康威視電子、微影智能、海康微影、海康機器智能等海康係企業,還吸引20餘家產業鏈配套企業,形成了百億級規模的視覺智能產業集群。

杭溫高鐵更是一條共富線。沿線各地正式邁入高鐵時代,有效激活沿線旅遊、生態、文化、農業等產業資源,將在高鐵的加持下走向市場的“快車道”。


一個站,如何撬動一座城

借助高鐵“東風”,樞紐站點城市,如何抓住機遇?坐擁杭溫高鐵的起始站,桐廬是一個很好的觀察點。

在秦詩立看來,高鐵通車並非會促使沿線各地資源進行重新分配,而是在市場公平競爭的前提下,形成一種更高質量的均衡。“不合適本地的產業會流出,而本地的優勢產業會做大做強。”秦詩立表示,這就需要樞紐城市做優優勢產業生態,對接適合自身發展的資源要素。

“作為樞紐站點,桐廬一頭連著杭州都市圈,成為城西科創大走廊西進南下第一站,一頭對接溫州、金義兩大都市圈。這個機遇不抓住,要後悔幾代人。” 桐廬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駱寶丞在采訪中表示,當下,“融杭接廊18分鍾”是桐廬發展的“重頭戲”,主動對接城西科創大走廊等平台,在智能物聯產業聯動、“雙飛地”模式等方麵探索,聚焦視覺智能、磁性材料、新能源、快遞物流等主導產業,持續“招大引強”。

更優的區位優勢疊加更優的營商環境,觸動企業投資的“興奮點”。近年來,總投資百億元製造業項目環球新材在桐廬布局生產基地和亞太總部,總投資50億元三諾電子長三角總部項目開工建設,總投資75億元的吉利動力電池項目以“拿地即開工”模式刷新落地速度……

“桐廬位於長三角核心地區,貼近公司最重要的市場,高鐵到杭州18分鍾,到義烏40分鍾,溫州1個多小時,到上海2小時,為企業拓展市場提供了廣闊空間。”環球新材董事局主席兼行政總裁蘇爾田說,在桐廬打造生產基地和亞太總部既能承接杭州、上海等長三角大城市的市場需求,又能南下義烏接通“一帶一路”沿線資源,對企業來說,一舉兩得。

同台競技,機遇與挑戰並存。能否提升城市能級,提供更優的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配套,放大新通道的帶動效應,成為沿線城市的共識。

比如,義烏將開行高鐵車站至景區公交班車,方便遊客出行;東陽交通部門將完善公交接駁、網約車、出租車等交通體係,方便外來遊客打卡體驗。

桐廬布局更早,看得也更遠,多項規劃已經在進行時。在杭溫高鐵開通當天,桐廬同步新增了三條公交專線,高鐵站與景點和產業園區無縫銜接,織密“最後一公裏”。文旅部門前不久在沿線城市文旅推介,還發布了一係列“文旅惠民大禮包”。

為了盡快補齊短板,激發潛能,桐廬對標杭溫高鐵開通時間,以教育、醫療為突破口,提升城市能級。9月伊始,杭州學軍中學桐廬學校的首批高一新生已經入住校園。不久後,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桐廬醫院也將正式啟用。

一個交通更加便捷、配套更加完善、公共服務水平更加優越的桐廬正在拔節生長,萬事俱備,隻等風來。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