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無障礙

品宋韻講好西湖故事|新西湖十景之雲棲竹徑


發布時間: 2022- 10- 31 16: 10 訪問次數: 來源: 杭州西湖博物館總館

 

    10月31日,讓我們一起了解新西湖十景之雲棲竹徑吧。

    雲棲竹徑位於西湖西南五雲山麓雲棲塢,“新西湖十景”之一。相傳古時有五彩祥雲在此盤旋,故名。沿塢山深林密,翠竹滿坡,山泉淙淙,竹景清幽,蘊含四季畫意。此地因優美的竹景和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而聞名,是杭州古樹名木集中保護區,清代時即為“西湖十八景”之“雲棲梵徑”。曲徑間建有三聚、回龍、洗心、遇雨、雙碑諸亭,頗具山林野趣和休閑品位。此處古跡遺存豐富,舊有雲棲寺,為吳越國王於乾德五年(967年)創建,經明代著名高僧蓮池大師重建並複興,成為杭州四大名寺之一。今寺院遺址旁保留有蓮池大師墓。由兜雲亭直上可通往五雲山頂的真際寺遺址,是杭州最早的財神殿。

    清“雲棲梵徑”之景,列入“西湖十八景”中,曾風光一時。

    至民國間,因年久失修,寺宇敗落。

    1962年,原址辟為杭州工人休養院,寺前衝雲樓、舒篁閣也陸續辟為茶室。

    1983 年,杭州市園文局對景區竹徑進行了全麵整修,在入口處新建一座三石門牌坊,額枋上鐫刻“雲棲”兩字。

    1985 年,雲棲竹徑被評為杭州“新西湖十景”之首。是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陳雲題寫“雲棲竹徑”景名。

    1986年,新建雲棲碑亭,碑亭為六角攢尖頂,四石柱呈栗殼色,簷下掛落為醬黃色,亭上覆蓋青瓦,翹角翼然。

    1987年4月,陳雲又在碑亭旁親手栽種三棵香樟樹,並被列為西湖名木。西湖綜合保護工程中,堅持尊重、繼承和保護曆史的原則,保留了民國時期建築869.3平方米,恢複棲真樓、皇竹亭等曆史建築,並結合雲棲寺的曆史布局設置景觀,著重處理好景點建築與優美自然環境的關係,大大提升了“雲棲竹徑”的品位。

    “雲棲竹徑”風景區占地約10萬平方米,其中竹林麵積約為8萬平方米,主要有大黃苦竹、黃金嵌玉、鳳尾竹、毛竹、紫竹、方竹等竹類近10個品種。每年冬季都要對竹林進行必要的疏伐,春季加強對新竹的生長保護,使景區竹林鬱鬱蔥蔥、挺拔常綠。在山穀中,竹林與古木相間,綴連各種曆史殘留樹種,林層結構豐富,形成良好的生態環境和適宜的氣候。

    內容來源:學習強國、《浙江通誌 西湖專誌》(浙江人民出版社,2021年1月)

    部分圖片來源:杭州西湖西溪景區




主辦單位: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 浙ICP備2023025396號-1
技術支持:杭州瑞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備案證編號:浙公網安備33010602012497
網站標識碼 330100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