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無障礙
索引號: 001008001026149/2024-32166 公開方式: 主動公開
文號: 公開日期: 2024-07-30
發布單位: 名勝區管委會 主題分類:
有效性: 有效
《杭州市北山街曆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2022-2035》批後公布


發布日期: 2024- 07- 30 10: 13 訪問次數: 來源: 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


杭州市北山街曆史文化街區位於西湖風景名勝區內,是2016年7月公布為第五批浙江省曆史文化街區。《杭州市北山街曆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2022-2035》於2023年12月獲得了浙江省人民政府的批複,現將規劃主要內容公布如下:

一、總則

(一)  編製目的

為係統保護、利用、傳承好北山街曆史文化街區(以下簡稱街區)的各時期豐富曆史文化遺存,既保護好杭州近代建築集中且獨具特色的曆史文化街區,又落實好西湖文化景觀世界遺產的保護要求,挖掘價值內涵、堅定文化自信,明確保護重點、傳承營建智慧,健全管理機製、推進活化利用,特編製本規劃。

(二)  規劃範圍

包括核心保護範圍與建設控製地帶。東至環城西路,南至西湖北岸,西至曙光路,北至西湖小學北圍牆、棲霞嶺、寶石山山脊線、寶石山下二弄,麵積約124公頃。

(三) 規劃期限

本規劃期限為2022年-2035年。近期為2022年-2025年,中遠期為2026年-2035年。

(四) 保護原則

(1)整體保護、應保盡保、要素全囊括的原則;

(2)保護街區的真實性、完整性、延續性的原則;

(3)世界遺產保護優先、從嚴管控的原則;

(4)活態傳承、合理利用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5)保護有形文物和保護無形文化相結合的原則。

(五) 北山街曆史文化街區曆史文化價值

1.基於西湖文化景觀的北山區域價值特色

(1)北山區域是西湖文化景觀遺產要素的集中體現地。

(2)北山區域見證了中華忠孝文化、佛道文化傳承與發展的曆程。

(3)北山區域是構成西湖“天人合一”山水美學典範的重要組成部分。

2.基於曆史文化街區的價值特色

(1)格局特色:建築群落因地製宜、因勢隨形,持續營建而成。

(2)建築營造:街區是杭州地區近現代建築代表的聚集區。

(3)環境藝術:街區展現了自然山水勝景與園林營造美學相融合的特征。

(4)精神文化:街區是杭州近現代名人雅集薈萃、社會革新發展、民族精神凝聚的見證地。

(5)功能角度:街區是西湖曆史與當代重要的文旅服務功能的承載地。

二、街區保護

(一) 保護區劃與管控要求(詳見附圖1)

1.核心保護範圍

東至保俶路西側道路邊界線,西至曙光路東側道路邊界線,南至西湖湖岸線、嶽飛墓(廟)建設控製地帶線,北至西湖小學南圍牆、棲霞嶺、葛嶺、寶石山南麓、寶石山下一弄北側道路邊界線,總麵積50.20公頃。

2.核心保護範圍管控要求

核心保護範圍內已經核定的保護內容,應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進行保護,以近現代曆史文化遺存為重點。

嚴格保護街區的山-街-湖空間格局、建築組團關係及景觀視廊、景觀界麵。不得改變與曆史文化街區相互依存的自然環境及曆史環境。核心保護範圍內嚴格控製現有建築改建、翻建,以維修、修繕為主,各類建設活動和設施設置建設應予嚴格控製。確需建設的項目,其選址、布局、高度、體量、造型、風格和色調等,應當與周圍景觀和環境相協調。

核心保護範圍內在滿足西湖文化景觀的高度控製要求基礎上,不可移動文物及曆史建築的保護範圍及建設控製地帶內按照相關法律法規控製高度,其他地區按照高度協調區域控製高度,遵循本規劃中基於建築台地與林冠線的相對高度關係的特殊控製要求。

核心保護範圍內需保持街區的街巷格局、曆史風貌和空間尺度。核心保護範圍內進行建設活動,應當符合保護規劃的要求,不得損害曆史文化街區的真實性和完整性,街巷整治應當保持或恢複其原有的道路走向、街巷界麵、建築風貌和景觀特征,地麵鋪裝應體現傳統特色。嚴格管控店招店飾、標識標牌,不得遮擋、覆蓋具有傳統特色的建築立麵,不得破壞曆史空間環境和景觀。不符合本規劃要求的建(構)築物、店招店飾、標識標牌等應當依據《北山街曆史文化街區風貌保護與建築修繕技術導則(以下簡稱風貌導則)》拆除或限期改正。

核心保護範圍內要嚴格保護西湖文化景觀中涉及的景觀要素的組成部分,包括西湖自然山水中的嶽湖、北裏湖、葛嶺山,西湖景觀格局中兩堤的入口空間,係列題名景觀的特色景觀及觀景空間,西湖特色植物及其生長環境。

核心保護範圍內的不可移動文物、曆史建築、傳統風貌建築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及《風貌導則》要求進行保護和修繕。

核心保護範圍內除必要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旅遊設施外,不得進行新建、擴建活動。進行新建、擴建、改建活動必須遵循相關法律法規及本規劃對整體格局、高度控製、建築風貌的要求。如涉及文物保護單位及其保護範圍和建設控製地帶的建設活動,須按文物保護相關要求執行。

核心保護範圍內涉及世界遺產西湖文化景觀的保護內容,應先按照《杭州西湖文化景觀保護管理規劃》要求執行,相關保護傳承工程應以曆史和考古研究為基礎,根據西湖文化景觀的要求開展具體方案論證,並上報相應審批部門。

3.建設控製地帶

東起環城西路西側道路邊界線,西至曙光路東側道路邊界線,北至西湖小學北圍牆、棲霞嶺(包含金鼓洞、銀鼓洞、紫雲洞、牛皋墓)、寶石山山脊線(包含抱樸道院保護範圍、保俶塔保護範圍)、寶石山下二弄、鳳起路北側路道路邊界線,南至西湖湖岸(包括斷橋殘雪碑亭、鏡湖廳、跨虹橋側的北山路81、82號)、至嶽飛墓(廟)建設控製地帶西邊界回至北山街南界,總麵積74.02公頃。

4.建設控製地帶管控要求

建設控製地帶內已經核定的保護內容,應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進行保護,以其它北山區域相關曆史文化資源為重點。

建設控製地帶內整治更新應有計劃、分階段進行,避免大拆大建,應當堅持漸進式的保護與更新模式。

建設控製地帶內在滿足西湖文化景觀的高度控製要求基礎上,不可移動文物及曆史建築的保護範圍及建設控製地帶內按照相關法律法規控製高度,其他地區按照控高12米區域及控高15米區域控製高度,並遵循本規劃中基於建築台地與林冠線的相對高度關係的特殊控製要求。

建設控製地帶內有價值的和保持曆史肌理、傳統風貌的建築應以維修為主,不可移動文物、曆史建築、傳統風貌建築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及《風貌導則》要求進行保護和修繕。

建設控製地帶內的建設活動不得損害遺產的真實性、完整性;其體量、色彩、材質等不得破壞街區整體空間特征和西湖文化景觀的整體協調性;新建、改建、擴建的建(構)築物及道路不得對傳統格局和曆史風貌、曆史環境、景觀視廊構成破壞影響。

建設控製地帶內涉及世界遺產西湖文化景觀的保護內容,應先按照《杭州西湖文化景觀保護管理規劃》要求執行,相關保護傳承工程應以曆史和考古研究為基礎,根據西湖文化景觀的要求開展具體方案論證,並上報相應審批部門。

(二) 街區整體空間格局保護

保護山-街-湖的空間景觀格局關係,沿湖前景及山體背景景觀界麵,16條景觀視廊,曆史街巷格局及建築格局肌理。

1.山水環境保護

保持北山係列山體與峰巒輪廓的完整性。防止水土流失,保護寶石山火山流紋岩地貌。保護動植物資源,重點保護街區古樹名木及山林規模。加強山體範圍內土地利用行政管理。禁止開山、采石等破壞山體結構的活動;

北裏湖、嶽湖水體,要求按照遺產保護標誌保護水域岸線的曆史邊界和傳統形式,按照生態保護標準實施水量、水質保護措施。

2.沿湖景觀界麵與輪廓控製

前景界麵由北山街沿線建築、懸鈴木林蔭道和臨湖界麵構成。前景界麵保持建築在林蔭下若隱若現的前景界麵形式。保持中景建築的風貌格局、全部遺存要素的尺度不變。當前前景界麵整體較好,局部區段建築高度高於林冠線,應進行管控。沿湖水岸保護曆史邊界與傳統形式,保持荷花作為傳統水域植被的風貌不變。保持沿湖植物造景、建築立麵、亭廊台榭、碑詠題刻等傳統曆史風貌不變。

背景界麵保護以保俶塔為核心的山體與峰巒輪廓背景界麵的完整性,適當疏剪植被,增強抱樸道院、保俶塔、初陽台的可視性。

3.街區景觀視廊控製

保護控製街區內景觀視廊,包括寶石山的俯瞰視廊3條、觀保俶塔眺望視廊5條、街區重要資源點觀景視廊8處。

新建、改建建(構)築物的高度應符合控高要求,不得影響和遮蔽景觀視廊。市政設施應盡量避開景觀視廊,對遮蔽視廊的植被進行適當修剪。

景觀視廊控製範圍內建築第五立麵風貌應與曆史格局形製相符,嚴格把控整飭及新建建(構)築物第五立麵的尺度、形態、色彩、材質,不得加建、增高、擴大體量或增加構築物。嚴格控製屋頂設施廣告牌匾。

景觀視廊控製範圍內外露建築遵循曆史風貌,嚴格控製沿街商戶門頭的立麵色彩、符號元素、材質樣式,對暫無改善條件的建(構)築物通過植物遮蔽及局部視覺改善提升整體風貌。

(三) 傳統街巷保護(詳見附圖2)

分三級保護傳統街巷:

1.一級街巷

一級街巷是構成街區兩個曆史層次的重要骨架,在空間尺度、路麵形式、風貌特征上基本保持了重要曆史時期的原貌,包括北山街、葛嶺路、棲霞嶺路、寶石山下一弄、石函路。

保護要求:嚴格保護街巷的空間特征,延續街巷曆史的線型、寬度,保護界麵連續性、風貌完整性。

整治要求:對有損風貌的沿街立麵、地麵鋪裝需進行整治,定期維護、更換破損的建築構件,清洗建築外牆麵,恢複街巷特征時期的鋪裝形式。保護和恢複曆史環境特征,改善步行環境,提升旅遊品質。

2.二級街巷

二級街巷擁有史料可證實的悠久曆史,也是構成北山街曆史文化街區的重要部分,基本延續了曆史風貌、尺度,包括保俶塔前山路、葛嶺前山路、北山山脊步道。

保護要求:嚴格保護街巷的空間特征,延續街巷曆史的線型、寬度,保護界麵連續性、風貌完整性。

整治要求:對有損風貌的沿街立麵、地麵鋪裝進行整治,並按照本地傳統樣式恢複街巷原有地麵材質和鋪地方式。重點提升道路生態景觀,梳理觀景空間,適當增植或疏剪綠化植被。實行交通管製,改善步行環境。

3.三級街巷

三級街巷也擁有悠久的曆史,但當前承擔了重要的城市交通功能,且現狀空間尺度、路麵形式、風貌特征已經與曆史形式完全不同,包括寶石山下二弄、曙光路、保俶路、鳳起路、環城西路。

保護要求:保護街巷的界麵連續性、風貌完整性。

整治要求:對有損風貌的沿街立麵需進行整治;優化道路斷麵,提升慢行體驗,增加曆史空間意向。

三、文物古跡保護(詳見附圖3)

(一) 文物保護單位(點)

1.文物保護單位(點)保護對象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嶽飛墓(廟)、保俶塔、曲院風荷禦碑、第一屆西湖博覽會工業館舊址、五四憲法起草地舊址;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靜逸別墅、新新飯店中、西樓、蔣經國舊居;

市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大石佛院造像、牛皋墓、陳文龍墓、昭慶寺舊址、續範亭“盡此一報”題刻;

市級文物保護點9處——寶石山造像、智果寺舊址、紫雲洞摩崖題刻、抱樸道院、日本駐杭領事館舊址、堅匏別墅、秋水山莊、浙贛鐵路局舊址、黃賓虹舊居;

擬推薦升級的不可移動文物24處——擬推薦2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5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7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點)。

2.文物保護單位(點)保護要求

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要求進行保護。

針對可能存在地下遺址的不可移動文物,應開展曆史研究及考古工作,劃定地下文物埋藏區。

不可移動文物已經全部毀壞的,應當實施遺址保護,不得在原址重建。其中涉及世界文化遺產西湖文化景觀的保護內容,應按照《杭州西湖文化景觀保護管理規劃》要求執行,相關保護傳承工程應以曆史和考古研究為基礎,根據西湖文化景觀的要求開展具體方案論證,並上報相應審批部門。

經對擬推薦不可移動文物的價值特色、遺存情況進行核定,符合條件的應推薦相應文物主管部門,盡快履行公布程序,推薦為文物保護單位(點)。擬推薦不可移動文物參照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要求。

(二) 曆史建築

1.曆史建築保護對象

曆史建築21處——瑪瑙寺舊址、招賢寺舊址、石函路6號別墅、潤廬、如廬、省廬、毓秀庵、抱青別墅、王莊、葛嶺路18號別墅建築、菩提精舍、春潤廬、息廬、潘宅、集藝樓、北山路76別墅建築、穗廬、北山路95號別墅建築、北山路97號別墅、北山路100號建築、杭州飯店主樓。

擬推薦10處曆史文化資源作為曆史建築——其中北山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擬推薦曆史建築3處:關嶽廟昭忠祠牌坊、寶燦亭、彌勒院;民國街區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擬推薦曆史建築7處:海鹽館、上鐵招待所、常宅、寶雲亭、又入佳境亭、複居庵、多子塔院。

2.曆史建築保護要求

曆史建築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保護。

應妥善保護曆史建築的建築本體及其建造的曆史環境。不得擅自遷移、拆除曆史建築,應保持曆史建築原有高度、體量、外部風貌、主要平麵布局、特色結構和構件及色彩。

曆史建築的保護性利用應當與其曆史價值、內部結構相適應,不得擅自改變曆史建築主體結構和外觀,不得危害曆史建築及其附屬設施的安全。

針對可能存在地下遺址的曆史建築,應開展曆史研究及考古工作,劃定地下文物埋藏區。

本規劃的擬推薦曆史建築宜在會同專家及有關部門,對其曆史、藝術、科學價值進行核定,建築保存情況較好,且征得業主單位同意的基礎上推薦為曆史建築。

(三) 傳統風貌建築

1.傳統風貌建築保護對象

傳統風貌建築25處——西泠橋、望湖樓、碧血丹心牌坊、寶雲寺遺址、寶慶堂、雙靈亭、北山街 30 號、留餘草堂、黃源舊居、葛園、紫雲裏民居、跨虹橋碼頭牌坊、鏡湖廳、初陽台、來鳳亭、香山精舍、石佛庵、穗廬其他3棟建築、嶽飛墓(廟)其他10棟建築、嶽湖廣場8棟建築、秋水山莊其他6棟建築、抱樸道院其他7棟建築、石觀音庵、抱青別墅2棟附屬建築、習酒3棟商業建築。

2.傳統風貌建築保護要求

應完善傳統風貌建築標識,落實日常保護管理巡查;明確保護責任人,向傳統風貌建築保護責任人提供保護、修繕方麵的信息和技術指導。

傳統風貌建築以日常保養、改善和整修為主。對建築維護修飾時,應保護其臨街立麵,不得改變有價值的外立麵風貌、形製、特色材料裝飾部位,確保建築的可持續利用。

在符合相關法規和保護的要求和有關消防技術標準和規範的前提下,鼓勵、支持保護責任人利用傳統風貌建築發展文博展覽、文化創意、旅遊觀光、新興產業、休閑場所、開展經營活動,促進其多功能使用。

針對可能存在地下遺址的傳統風貌建築,遠期規劃應結合遺址類曆史空間格局的展示綜合確定保護整治改造措施。

(四) 曆史環境要素保護
保護街區內共150株古樹名木,按照《浙江省古樹名木保護辦法》保護。

保護曆史文化街區內的特色植被。

保護街區內6處古井、古泉——香山洞古井、瑪瑙寺外古井、寶石山造像古井、彌勒院西側古井、金果泉、七寶泉。

保護街區內3處傳統構築物——碧血丹心牌坊、跨虹橋碼頭牌坊、關嶽廟昭忠祠牌坊。

四、傳統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一)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1.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對象

非遺保護地在街區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2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嶽飛傳說,杭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春秋嶽王祭;

非遺保護地不在街區內的相關非物質文化遺產6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蘇東坡傳說,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西湖香市、西湖民間故事,杭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杭州道教音樂、西湖放生、蘇小小傳說,

2.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要求

加強宣傳與展示利用,將其中的突出內容逐級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

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的相關要求保護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完善街區相關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和資料庫,並在書麵檔案和實物資料的基礎上建立網絡電子數據庫,方便市民查閱。

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相關文化的宣傳和係統性展示,組織各類文化活動。鼓勵相關的節慶或民俗活動,鼓勵相關老字號或文化類業態嵌入街區經營,鼓勵有影響的文化活動在街區內開展。保護地不在街區內的相關非物質文化遺產建議在街區相關空間設置展示空間。

建立切實可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機製,積極扶持與培養傳承人。對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代表性傳承人,應建立傳承人名錄登記機製,並采取相應手段加強宣傳。

(二) 傳統文化的傳承

針對已經具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采取3種展示利用方式:一是利用傳統活動的時節、空間、形式舉辦公共活動,以提升其大眾認知度,如西湖香市;二是通過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收集和再創作舉辦展覽、表演,以豐富其文化內涵,如西湖民間故事、蘇小小傳說;三是依托曆史活動空間再現曆史場景,以提升遊覽的文化性、故事性、體驗性,如蘇東坡傳說、嶽飛傳說、杭州道教音樂、西湖放生。

針對其他優秀文化要素,一方麵符合要求的積極提名為杭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錢氏家族傳說、白居易傳說、瑪瑙寺傳說、鶴林道院傳說;另一方麵,年代較近的優秀文化要素總結為4個主題進行展示利用,包括反抗外族侵略的愛國主義主題要素、民族文化自信主題要素、依法治國主題要素、“一個中國”主題要素。

五、街區發展引導

1.街區發展與功能定位

北山區域曆經千年文化積澱,形成了“以秀美山水為載體,以曆史文化為靈魂,以近代建築為骨架,集自然與人文景觀為一體”的重要特點。在西湖文化景觀世界遺產中,是西湖傳衍至今的佛教文化、道教文化以及忠孝文化提供的獨特見證 ,其構成的“山-湖-塔”格局 是中國山水美學理論下景觀設計的傑出典範。未來的保護、傳承、利用中,其是西湖文化景觀世界遺產地、曆史文化街區保護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窗口。

2.用地布局規劃思路

(1) 以《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標準 GBT 50298-2018》用地類型為基礎,對標《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製用地分類指南(試行) 》《 浙江省國土空間規劃分區分類指南(修訂試行)》的用地類型進行北山街曆史文化街區的用地規劃。

(2) 用地規劃綜合考慮規劃範圍內產權情況、利用現狀,對功能進行分類引導,對現狀居住用地進行功能轉換,優化曆史文化資源的保護展示與活化利用功能。

六、曆史文化遺產展示利用(詳見附圖4)

1.展示利用目標

以綜合提升街區曆史文化遺產的展示利用功能為目標,通過拓展旅遊公共服務,提升景區配套,完善交通支撐,以豐富遊賞體驗,促進文化展示交流。

2.展示路線規劃

北山街文化集錦線:整合沿湖東西橫向各景點,包括穗廬、嶽飛墓(廟)、招賢寺舊址、瑪瑙寺舊址等二十餘處場所,結合非遺傳承體驗線、名人風雅演繹線,形成北山街文化集錦線路。

寶石山風景遊賞線:整合寶石山山體自然與人文景點,如牛皋墓、紫雲洞、抱樸道院等,結合健身遊憩步道,組織寶石山遊線,同時與愛國科教線、題名景觀品味線相呼應,形成寶石山風景遊賞路線。

3.主要展示利用內容規劃

(1)文化展示版塊:以街區重要曆史文化資源點為空間基礎,規劃以儒釋道文化體驗、 創意交流、動靜態展示為主導業態。

(2)品質休閑版塊:以品質遊憩、特色休旅為主導業態,依托集藝樓等引導街區文化的全天候展示體驗。

(3)愛國主義版塊:以愛國主義文化展示、紅色旅遊為主導業態。

(4)山林秀色版塊:以隱逸悠遊、慢節奏生活為主導功能,串聯紫雲洞、金鼓洞、銀鼓洞、雙靈亭、初陽台、保俶塔等文化史跡恢複曆史觀景、景觀空間。


附圖1:保護區劃圖

附圖2:傳統街巷保護圖

附圖3:文物古跡保護規劃圖

附圖4:曆史文化遺產展示與利用規劃圖


主辦單位: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 浙ICP備2023025396號-1
技術支持:杭州瑞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備案證編號: 浙公網安備33010602012497
網站標識碼 330100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