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專題專欄 > 專題專輯 > 先鋒黨建 > 學習園地

習近平在浙江(三十七):“習近平總書記鼓勵我們村進行基層民主建設的有益探索”

來源:學習時報 發布日期:2024-10-27 09:00 瀏覽次數:

采訪對象:陳忠武,1967年5月生。2002年至2013年,任浙江省武義縣後陳村村委會主任。2013年至今任後陳村黨支部書記。

采訪組:邱然 黃珊 陳思

采訪日期:2017年9月29日

采訪地點:浙江省武義縣後陳村村委會

采訪組:陳忠武同誌,您好!2005年6月16日至17日,習近平同誌到浙江省金華市武義縣後陳村調研,提出“後陳模式”,充分肯定了村民自發成立的村務監督委員會,鼓勵農村基層民主建設。請您簡要介紹一下後陳村村務監督製度是如何形成的。

陳忠武:2002年,我任後陳村的村委會主任。從2003年開始,因為我們村的土地被征用,有了2000多萬元征用款。這筆錢到底如何花,如何分?村民都很關注。

在村民自發組織下,我們成立了一個村務監督委員會,這個監委會是根據民主監督原則成立的,由村民代表會議表決產生,經村民代表會議授權實施監督,負責開展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的監督工作。在後陳村村務監督製度逐漸形成過程中,武義縣委和武義縣白洋街道黨委都很重視我們村對村務監督製度的探索,縣裏專門派了一個工辦副主任到我們村來接任黨支部書記,並組織我們多次召開村兩委會,商議村務監督的具體細則。

後陳村的村務監督委員會工作了幾個月,使得村裏的各項工作都能夠充分接受村民的監督。這種情況下,村裏的幹群關係得到了明顯好轉。我們村兩委也對監委會的工作很肯定,因為村民之前對幹部的誤解很多,成立監督委員會後,村委會的工作完全在公開、透明中運行,村幹部自己也覺得很坦然,幹起工作來很有勁頭。但當時這件事情存在著很多不同意見,這些爭議引起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關注。

采訪組:村務監督委員會當時的爭議在哪裏?為什麼會引起習近平同誌的關注?

陳忠武:雖然村務監督製度實行以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這項製度當時在我們村裏包括縣裏、市裏仍然存在著比較大的爭議。

第一個爭議是,監委會和村兩委的關係。農村的基層工作首先是黨委領導的,其次是村委領導的。監委會是第三委,行使監督職能,在很多具體的監督細節上就會不可避免地淩駕於黨委和村委之上。對此,大家有很多不同的見解。

第二個爭議是,成立監督委員會以後,就直接多出至少三個人的開支,村裏很多人是不認可的。

第三個爭議是,監督委員會的成員要事事處處行使監督權,他們和村兩委的人員能否和睦相處,也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反過來,如果大家能夠和睦相處,三方合在一起辦公,又在一起開支,時間長了,能不能很好地監督,又成為了一個問題。

第四個爭議是,監督委員會成立以後,一個村裏同時產生了兩套製度,一套是管理製度,一套是監督製度,兩套製度在運行過程中如何互相配合,就成了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整個村務的運行就變得比原來複雜了很多。

還有一些監督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比如說做監督工作,給別人挑毛病,肯定是最得罪人的。由此,在農村基層產生的各種矛盾,會不會影響工作開展,如何避免和化解,這些都是應該考慮的問題。

縣裏一直重視村務監督委員會的運行,省裏也很重視這個製度產生的爭議、分歧和矛盾。習近平總書記專門派了一個工作組到武義縣來進行調研。後來,浙江省民政廳、浙江省委辦公廳都來作過調研。但沒想到的是,在後陳村村務監督委員會成立一周年的時候,習近平總書記率工作組專門到我們後陳村進行了一次調研。

采訪組:請您講一講習近平同誌當時到後陳村調研的具體情況。

陳忠武:習近平總書記來的時候,我壓力很大,也很緊張。2005年6月17日,我一早就起來,組織人把衛生搞一下,9點鍾和村支書一起在村黨支部辦公樓門口迎接習近平總書記。不一會兒,習近平總書記的車就到了,他從車上走下來,跟我們村幹部親切握手、問好。看到他這麼親切,這麼平易近人,我心裏的緊張感也逐漸消失了。

隨後,習近平總書記徑直走到我們辦公樓圍牆的布告欄前麵,閱讀我們村務公開的內容。當時,布告欄上有兩大塊內容,一是工程投標欄,一是村務公開欄。他仔細看了20多分鍾,一直從西邊看到東邊,把所有內容都看了一遍,並向我們村支書詢問了一些具體情況。他問道:“你們村民在村裏一天的務工費是多少?”村支書回答:“我們是20多塊錢一天。”他說:“這麼低,還搞得這麼好,很好。”他還問了幾個關於製度的問題,村支書都一一作了回答。最後,他表揚我們說:“後陳村村務公開搞得很好,製度很全麵,規定得很嚴格,起到了很大作用。”

之後,習近平總書記到二樓會議室和大家親切座談,參加的有武義縣委書記、白洋街道書記、後陳村的村幹部,還有兩個黨員代表和一個監督委員會主任。首先,時任金華市副市長、武義縣委書記的金中梁彙報了我們整個縣鋪開村務監督的效果,也講了鋪開以後出現的一些情況。隨後,後陳村村支書介紹了後陳村成立村務監督委員會的成果。

村支書講完之後,習近平總書記問了我們村幹部一個問題:“成為了被監督者,有什麼感想?”我就說了幾句感想:“在沒有村務監督委員會之前,我們當村幹部,做點什麼事,村民都總是以為我們在撈好處,叫我們不要幹事。自從有了村務監督委員會,我們在陽光下工作,村民就換了另外一種說法,讓我們多幹事。以前,村民總是懷疑我們,見到我們都沒有笑容,我們感覺腰板挺不直。但是現在,村民見到我們,老遠就打招呼,我們也能理直氣壯地做事了。我們給了村民一個明白,村民也給了我們理解和尊重。”習近平總書記笑著點點頭說:“你說的真是心裏話,很好!”

最後,習近平總書記進行總結發言,他說:“今天,我們到武義來開展調研。後陳的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我一直關注著。我覺得這是農村基層民主的有益探索,方向肯定是正確的。接下來的第二、三批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主要是麵向基層,要結合教育解決一些基層比較突出的問題。基層什麼問題比較突出呢?其中一個問題,是村幹部腐敗問題,這在上訪案件中占相當大的比例。現在有一定條件的,掌握一定財力、資源的村子,在資金、資源分配上,權力是掌握在村兩委手中的。不受監督的權力,肯定會趨向腐敗,這不是人的問題,而是製度的問題。為了不斷完善農村基層組織監督機製,我們一直在作探索,有著各式各樣的經驗。針對這個問題,村務管理和村務監督分離,建立監督製衡機製,就像你們講的‘第三種權力’和‘閉合體係’。村幹部腐敗是影響黨群、幹群關係的熱點問題,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及早研究、探討進一步防治腐敗的措施。在第一批先進性教育活動及接下來的第二、三批先進性教育活動中,都要對這個問題進行很好地研究,認真加以解決。要構築一個懲防並舉的體係,事前教育很重要,讓人不願腐敗;事後有處理也很重要,讓人不敢腐敗;全過程監督更重要,使人不能腐敗。相對客觀超脫的監督,是我們現在要注意解決的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說,武義縣一年前在後陳村進行試點,摸索出這麼個辦法,我看有其必然性,困難多、問題多和矛盾多的地方會先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後陳村原先是問題比較多的村,連續兩任村黨支部書記受到黨紀處理,矛盾比較集中,幹群關係比較緊張,問題比較多,在這樣的村開展試點,解剖麻雀,具有代表性,有典型意義。解決問題的方法重點定位在管理和監督上,出台兩項製度,針對製度的執行問題,提出建立監督委員會,監委會又是在黨支部領導下,對村民代表會議負責,經村民代表會議授權,行使監督權。總體上,黨支部是領導核心,村委會是村務決策的執行管理機構,監委會是監督機構,村民代表會議是村裏的決策機構,這是一個組織體係。同時,製定了周密的選舉辦法和操作程序。總的來說,這一套工作模式是立得住的。現在,已在武義全縣推開,最終要看實效。通過這個機製,過去舊的問題是否得以有效解決,幹群關係是否好轉,問題是否靠內部有效機製來解決,能否有效遏製新的問題產生等等,用實踐效果來檢驗。其次,是於法周全的問題。要與現行的各項法律規章相吻合,武義的做法與中辦、國辦印發的《關於健全和完善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製度的意見》文件要求的程序、內容是一致的,在武義全縣推開,我看這是可以的。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我們進一步進行總結探索,繼續深化、繼續完善,對製度上不完善之處和工作開展中遇到的新問題進一步探索解決。他說,武義的創新走在了全省前麵,“後陳模式”全麵推開了,總的來講這項工作是積極的、有意義的,符合基層民主管理的大方向,符合當前村務改革的要求。我們這項工作是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醞釀產生的,是經過群眾檢驗和認可的,在實踐中是有成效的。下一步要不斷摸索探討,這種模式在武義可以全縣性的進一步總結和探索。從全省來講,這件事情,浙江省委辦公廳、省委組織部和省民政廳等有關部門要跟蹤現有的探索試點,及時總結經驗,及時研究分析新的情況,也應提出指導意見,包括農村基層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機製的建立,也包括監督機構的建立和完善。在中辦、國辦印發的《關於健全和完善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製度的意見》文件精神的指導下,在已經產生的新鮮經驗的啟發下,典型引路,試點完善,麵上推開,在我們浙江省能夠普遍地來探索這件事情,來形成更為完善的民主監督管理的機製和機構。特別是在第二、三批先進性教育活動中,把它作為解決農村實際問題的一個課題、一個重要內容來抓好。

座談之後,我們從樓上下來,習近平總書記跟我們各級幹部親切握手,並與我們合影留念。他在上車之前,還和周圍的村民們親切地打招呼,揮手致意。就這樣,習近平總書記為我們村基層民主建設進行的探索拍了板、定了調,村務監督委員會也就一直存在並延續下來了。

打印 關閉

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