餃子搭配好,就是一種“完美主食”!幾個常見操作會讓營養流失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好吃不過餃子”!
今天是冬至,在許多地方,人們都會以吃餃子的方式來迎接。
餃子不僅是傳統美食,在營養師眼裏,它更是一座微型“膳食寶塔”,實力養生擔當!
餃子搭配好
就是一種“完美主食”
從膳食結構的角度來看,餃子皮是麵粉,富含碳水化合物;裏麵的餡有肉、蔬菜、海鮮等,膳食纖維、維生素、蛋白質、脂肪等都能得到補充,可以滿足食物多樣化的營養需求,十分符合科學的膳食寶塔形結構。
包裹在外麵的餃子皮還有利於保留蔬菜中維生素C、礦物質鉀和肉蛋中B族維生素等水溶性營養素。
餃子這種以水或者水汽為傳熱介質的食物,可以使食品中的澱粉類多糖充分裂解,利於人體吸收。
采用蒸或者煮的烹飪方法(煎餃除外)既不會像烘焙食物那樣高溫烹調,產生丙烯酰胺類物質,也不會像高溫油炸類食物那麼容易產生苯並芘、雜環胺類有害物質。
學會這幾招
讓營養和美味都更上一層樓!
當然,“完美主食”仍需要搭配。日常自己在家做的時候,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麵加以改善:
1.皮
包餃子用到的麵粉普遍是精白麵粉,此類麵粉升糖速度快,飽腹感低。
建議包餃子時使用全麥麵粉或搭配粗糧粉或豆粉(比例10%~20%),營養成分更多,利於穩定血糖,減少肥胖的發生。
也可以在和麵時加蔬菜汁,在麵粉中加入榨好的蔬菜汁或豆漿牛奶,增加嚼勁和營養。
2.餡
餃子的營養價值和餡料有關係,放什麼樣的蔬菜和肉餡就會有什麼樣的營養價值。
調餡時減少肥肉、動物油的用量,提高蔬菜的比例,肉菜比可以按照1:3或1:4調和。
也可將豆幹等豆製品、巴沙魚等沒有刺的魚肉加入餡料中,降低脂肪含量。
控血脂和減重的小夥伴,還再加一些富含可溶性纖維的食品,如香菇、木耳、銀耳以及其他各種菌菇,還有海帶、裙帶菜等藻類,幫助減少膽固醇和脂肪的吸收量。
調餡時候,用部分橄欖油和亞麻籽油代替,少放鹽,尤其對於韭菜、茴香、芹菜等高鈉類餡料,更要額外注意鹽的添加量。
適合不同人群的餃子餡
快拿去「抄作業」!
你想好包什麼餡的餃子了嗎?
我們這裏準備了不同人群的餃子餡推薦,一起來看看吧~
健康人群根據口味,可選:
「豬肉+青菜」餡
(豬肉白菜、豬肉薺菜、豬肉芹菜等)
牛肉胡蘿卜餡
羊肉大蔥餡
蝦仁三鮮餡
吃葷餡餃子時不宜再吃高脂肪菜肴,更適宜清爽的涼拌菜或清炒蔬菜哦~
減肥者、心血管疾病患者要低鹽低脂低能量高纖維,推薦:
芹菜雞肉餡
香菇油菜餡
瘦肉西葫蘆餡
兒童和青少年可適當選高膽固醇、高營養密度的食物,如:
黃瓜蝦仁餡
韭菜海腸餡
皮皮蝦菠菜餡等
一些習以為常的操作
可能會讓餃子的營養流失
在餃子製作的過程中,一些習以為常的操作,可能會讓餃子的營養流失:
1.餃子煮到“胖”
很多人喜歡看餃子“胖乎乎”的樣子,但“胖餃子”可能是熟了一段時間之後的餃子,蒸煮時間太長會使營養流失,所以根據食材的種類和大小,並保持較短的時間進行蒸煮,才能夠盡可能地避免營養物質的流失。
2.擠掉蔬菜水分
用白菜、蘿卜等水分比較多的蔬菜做餃子時,把蔬菜裏的水分擠出去再調餡,讓蔬菜裏的營養素流失。建議把菜切成小塊之後,先用食用油拌一下。
3.攝入過度能量
建議每次食用餃子控製在8~10個為佳,如果沒有飽腹感可以飯前吃點水果或用餐時搭配一些低能量的蔬菜。
煮餃子有訣竅
鮮餃子沸水煮:等水煮開後再下鍋。這不僅讓餃子更快煮熟,而且熱水下鍋可以讓餃子皮迅速凝固,避免粘鍋,餃子餡也比較新鮮好吃。
速凍餃子「冷水+食鹽」起手:先放入冷水和一小勺食鹽,等水燒至70℃左右(微微冒氣)再下鍋。
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