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关怀版
退出关怀版

“骨頭好像被蟲咬了!”醫生看了片子後都皺眉

來源:健康杭州 發布日期:2024-12-24 09:22 瀏覽次數:20次

誰能想到,反複腰痛,竟是骨髓裏長了惡性腫瘤!這不幸的事兒就被65歲的劉大叔(化名)碰上了。

劉大叔退休後,生活悠閑,就是有點小毛病——時不時腰酸背痛。不過,他並沒有太在意:“年紀大了嘛!”

直到有一天,他在搬花時,腰部突然一陣劇痛,疼得站不直了,於是趕緊去到臨平區第一人民醫院。


不是單純的骨折

“骨頭好像被蟲咬了”

骨科接診醫生看了片子後,眉頭緊皺。“這個骨頭不像是一般的骨折,骨頭上就像有‘蟲子咬的痕跡’,可能不是單純的骨折,有可能是多發性骨髓瘤引起的,不用著急,我們先請血液內科醫生來看一看。”

血液內科副主任姚國麗會診後完善相關檢查,最終給出“多發性骨髓瘤”的診斷。

“這個疾病的患者通常血指標會提示球蛋白升高,很多患者會有貧血、腎功能損傷的情況。”姚國麗說。

640 (9).jpg

顱骨較明顯,一個一個小洞,好像被蛀蟲啃噬過

微信截圖_20241224091512.png

錐體和骨盆彌漫性的改變

多發性骨髓瘤是一種發生在骨髓中的惡性腫瘤,由於血液中的漿細胞惡變增殖失控而引起。

漿細胞本應負責產生抗體,保護人體不受感染。但在骨髓瘤患者體內,它們卻會製造“壞抗體”,不僅無用,反而會給身體帶來負擔。

這些異常的漿細胞大量增殖,侵害骨骼,造成骨頭脆弱易骨折,並分泌異常蛋白影響腎髒和造血功能,嚴重時導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多發性骨髓瘤

並非不治之症

聽到“腫瘤”二字,劉大叔急壞了,馬上聯想到了“不治之症”!

但其實,多發性骨髓瘤並非不治!

“隨著醫學的進步,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方法有很多,通常會根據患者的年齡、體質和病情嚴重程度進行個性化治療。”姚國麗說。

640 (8).jpg

圖片由稿源提供

“越來越多患者可以通過規範的治療獲得長期生存,甚至維持較好的生活質量。”

常見的治療方式

藥物治療:化療藥物、免疫調節藥物和靶向治療藥物是主要的治療手段,可有效控製病情發展。

幹細胞移植:體質較好的患者,可考慮幹細胞移植,這是目前公認可以獲得最佳預後的方法。

放療和手術:如果腫瘤對骨骼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影響生活質量,可能會建議局部放療或者手術來減輕症狀。

一周一次規範治療後,劉大叔的病情控製得很好,腰痛也明顯緩解。

每次複診時,他都笑嗬嗬地說:“早知道這腰痛是大事兒,我哪會等到受不了才來看,白白遭了那一陣罪!”


識別早期信號

警惕這個“隱形殺手”

臨床上,骨髓瘤的症狀“花樣百出”,經常被誤認為是其它疾病。很多患者直到疾病進展較嚴重時才確診,因此,了解症狀特征對早期識別和幹預至關重要。

如果出現以下三種信號,要注意了⬇⬇⬇

長期腰痛  很多患者會因骨骼受侵蝕而出現腰背痛或骨折,誤以為隻是一般的骨科問題,導致延誤診斷。如果持續三個月以上的腰痛沒有明顯外傷史,尤其是中老年人群,建議進一步檢查骨骼健康。

腎功能異常  骨髓瘤患者體內常有大量異常蛋白,容易引起腎髒負擔。一些患者通過尿常規檢查發現尿蛋白升高才意識到問題。特別是伴隨疲勞、腰痛的情況,需警惕骨髓瘤的可能性。

反複貧血和不明疲勞  骨髓瘤影響造血功能,患者易疲勞、貧血,甚至頻繁感染,卻常誤認為隻是勞累過度。如果頻繁感到疲憊、貧血,不僅僅要歸因於生活壓力,也可能是骨髓造血功能受損的信號。

打印 關閉

朗讀

该链接属站外链接,将无法使用辅助浏览工具! 是否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