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在身邊丨幼時生病打屁股針,長大後竟長出“馬蹄腳”...
本期專家
樊振勇
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康複醫學科室副主任、副主任醫師
個人簡介
擅長頸椎病、腰椎病、骨折術後康複、神經損傷、腦血管意外康複、腦損傷、脊髓損傷等疾病的康複診療。
門診時間
湖濱院區:周三上午
城北院區:周四上午
本期看點
打針引起的高弓足是怎麼回事?
術後如何進行康複治療?
手術後固定期間要多休息?這是誤區!
早期康複介入到底要多早?
01
幼時因生病打屁股針
竟長出一隻“馬蹄腳”
33歲的秦女士(化名)投身科研事業,近年來卻飽受身體不便帶來的困擾。
據秦女士回憶,幼時因為生病打了“屁股針”,可能不小心損傷了坐骨神經。一開始沒有什麼明顯症狀,隨著年齡增長,她逐漸出現左足弓變高、腳部變形、走路一瘸一拐。
長了一隻“馬蹄腳”,不僅穿不了漂亮的高跟鞋,而且每一步行走都伴隨著疼痛。
圖片由稿源提供
2個多月前,她鼓足勇氣接受了手術治療。這場手術需要鬆筋、伸肌、截骨、打鋼釘,術後還要石膏固定8周。
原本以為熬過手術就可以正常走路了,不料到期拆除石膏後,左腳活動仍然不便,腿使不上勁,腳踝腫脹僵硬伴有疼痛。
秦女士無奈之下來到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康複醫學科尋求幫助。
02
製定個性化康複方案
助力術後康複
“像秦女士這樣,術後直接‘躺平’,缺乏必要的鍛煉,等拆除固定後功能恢複不佳的患者有很多。”樊振勇介紹。
其實,手術治療隻是四肢骨關節創傷早期治療的一部分,合理的物理康複治療及早期的功能鍛煉也起著重要作用。
亡羊補牢,為時不晚。在對秦女士進行了全麵檢查和評估,治療團隊為其製定了針對性的整體康複方案,借助運動療法、關節鬆動術、物理因子治療等方法幫助其恢複,並且用適當的矯形器、拐杖等幫助患者進行步行功能訓練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訓練。
圖片由稿源提供
同時,治療團隊時刻關注秦女士的身體感受,積極運用蠟療、超聲、磁療,以及中藥泡腳、中醫定向治療、針灸等綜合康複治療。
治療3周後,秦女士的運動功能得到明顯改善,左足踝關節活動度、左下肢肌力、整體協調性和靈活性均有顯著提升,基本可以獨立行走,完成日常生活活動,目前已順利重返科研工作。
03
術後別“躺平”
早期康複介入到底要多早?
樊振勇介紹,高弓足是以足縱弓異常增高為主要改變的足部畸形,按病因可分為神經肌肉性、先天性、獲得性和特發性。
藥物注射導致坐骨神經損傷引起的高弓足,多見於兒童,因為其臀大肌尚未發育好,肌肉纖維直徑較小,加之注射時患者配合不佳或操作不當,易導致坐骨神經注射傷。患者初期會出現臀部疼痛,而後出現肌肉麻痹或肌力不平衡,形成高弓足。
很多人認為,手術後固定期間要多休息,不敢下地活動,更未進行正規的康複訓練,這也是普遍存在的認知誤區。
樊振勇提醒大家,術後康複尤為重要,固定並不意味著患者必須完全製動,休息也是“相對的”,患者術後應在康複醫生的指導下,積極進行早期康複介入,避免長期製動後出現術後功能障礙。
術後早期康複介入,到底要多早?針對不同的手術方法,康複醫學科會製定個性化的康複方案,一般在術後1-2周內,患者就可以開始進行控製性活動訓練。手術後即刻開始康複治療還可以控製疼痛和炎症,幫助患者更快、更好地恢複。
朗讀